公元前776年,在连年战争的大环境下,人们为了表达企盼和平的朴素愿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古希腊诞生了。到公元394年,因罗马国王禁止除了基督教以外的一切异教崇拜,古代奥运会被当做异教活动而禁止。古代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共举行了293届。从古代奥运会的消失到现代奥运会的复兴,又经历了1500年,1894年,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倡导下,沉睡了1000多年的奥林匹克运动得以恢复。
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了这届盛会。20世纪初,奥林匹克运动即传入中国,在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民族传统体育日渐式微的晚清王朝,能迅速地被中国人所接受,与王正廷、张伯苓等中国一代体育人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一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与革命派开始觉醒,他们接受了清末进步思想的影响,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自觉地将体育运动当做实现自己理想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当时的康有为曾提出“欲强国必须强民,欲强民必须强体”的体育救国思想;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强种保国,强民自卫,尚武强身”的体育思想等,他们的体育思想和理论促进了全社会对体育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引进与开展。
西方体育是随着鸦片战争而传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大量的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现代体育也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而传入的。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进行传播的:第一,基督教等宗教文化进入中国,他们依托教会学校进行宗教文化活动,在教会学校里开设全新的体育课程,引进各类近代体育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和游泳,还将体育比赛的观念带给中国人。第二,大量的传教士和侨民进入中国,他们把原有的生活方式中的体育活动带给中国,也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生活,人们自然而然地把他们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当模仿对象进行学习。第三,19世纪后,“洋务运动”兴起,开始把体育活动当一种教育方法而进行教育。第四,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新式学堂中把西方的“体操课”列为必修课进行推广和传播。近代体育项目传入中国最早是以兵操为主要内容的体操,随后是田径和游泳,球类运动则相对要晚一些。而这些体育项目最早是在男子中开展的,后来女子也开始进行练习。到19世纪后期,近代体育已经传遍整个中国了。可以这么说,西方体育项目的广泛传入,成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强大基础。
随着西方体育的进一步传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人最早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是通过媒体报道开始的。1900年在上海出版的《中西教会报》首先报道了在法国召开的第二届奥运会的消息;1903年,在邱实编的《政艺从书》中记录了外务部的一道奏折,是希望清政府派人参加第三届奥运会,这也是中国最早表达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意愿;1905年的《万国公报》对第三届奥运会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从这些媒体的报道中,中国人开始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并表达了参与的设想。
1907年,天津的张伯苓从自己的体育实践中开始提出中国要参加奥运会的主张。1908年,天津第六届校际运动会召开。由当时天津的13个学校参与比赛,参赛选手146人,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这次运动会没有值得记载的体育成绩,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的起点。当时操场的墙上贴出了三幅醒目的大字标语:
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去奥运会?
什么时候中国能派出一成绩优秀的运动队去奥运会?
什么时候中国能邀请世界各国到北平来举行奥运会?(www.xing528.com)
同年的《天津青年》也发表了一篇文章《竞技体育》,再次重申了以上三个问题。可以说,这场特殊的运动会,就是中国人奥运梦想的开始!
而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王正廷开始考察西方体育,接触奥林匹克运动。
王正廷从少年时在北洋大学堂读书起,接触体育,到担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走进体育,就与体育没有分离过。通过组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发起成立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确立了他在中国体育界领导者和倡导者的地位。通过举办全国运动会和远东运动会,提高了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积累了从事体育运动的大量实践经验;通过基督教青年会平台加强了与国际体育界的联系,特别是与青年会中的奥林匹克委员的联系。王正廷对体育运动的满腔热情,及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驾驭体育运动的能力,都得到了中国体育界和国际体坛的认可,使王正廷成为了中国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体育家。
从北洋大学堂的体育课开始,到经历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的体育实践;
从到美国留学对中西方体育进行对比和考察,到参与组织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王正廷的体育思想和理念开始走向成熟。
从1907年张伯苓在天津学界第五届联合运动会闭幕式上发表了以《雅典奥运会》为题的演讲和1908年张伯苓考察了英国伦敦的第四届奥运会起,1910年,中国体育有了第一个体育组织———“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1912年,与世界奥林匹克菲律宾籍委员瓦加斯等一起组织成立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1913年,召开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会后,向国际奥委会通报了远东运动会的情况,以及中国积极筹办和参加远东运动会主要参与者的情况,从而与国际奥委会发生了最早的联系,国际奥委会曾正式通知中国准备参加将在1916年举行的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会议,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未能实现。1920年,国际奥委会致电远东运动会组委会,承认了远东运动会和远东体协。远东体协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发生联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1921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国际奥委会派日本委员加纳五郎出席并代表致辞。1922年,经国际奥委会多次考察,决定选一位中国籍的委员,以加强国际奥委会与中国和远东的联系,由于王正廷在中国宣传倡导体育运动,积极参加组织远东运动会,和中国在远东体协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使远东运动会融入了国际奥运大家庭,王正廷被国际奥委会所认可,成为首位中国的奥委会委员,也走入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行列。1924年,中国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28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派宋如海为代表,观摩了荷兰第九届奥运会。1931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成为会员,由王正廷担任中国奥委会主席,负责中国区的事务,中国运动员也取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更紧密了,中国更认真、更积极推广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更积极参加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西方体育在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人们对体育、对奥林匹克运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王正廷、张伯苓等为代表的前辈们不懈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实现了派运动员、派代表队参加奥运会的梦想。
1932年,历经艰难曲折的中国人,终于第一次派出代表队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中国人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从此中国真正走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成为其中的一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