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自由的技术操作走向审美实践

从自由的技术操作走向审美实践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言从自由的技术操作走向审美实践21世纪,美学的“本体论承诺”将从传统的实体形而上学走向经验形而上学。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是审美实践的发生学形态,它在个体身心产生自由愉悦的、感性的价值实践效应,它的“物化”则转化为经验对象外部的装饰性形式。审美经验源自自由的技术操作,而不是康德说的审美主体“无利害”的快感判断。美学最终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问题的历史思考及其自由的在场操作活动。

从自由的技术操作走向审美实践

前言 从自由的技术操作走向审美实践

21世纪,美学的“本体论承诺”将从传统的实体形而上学走向经验形而上学。[1]这是人与对象价值实践的历史趋势。在这个意义上,我在这本书中提出建设“经验实践美学”。基本思路如下:

如果说哲学承诺自然界的存在具有“优先地位”,那么,这种承诺只能通过语言符号形式来实现,同时这也是在历史维度作的承诺。它表明,需要历史地理解语言符号的产生。即:

从发生学的视野来说,语言符号是人类生存实践的历史产物。而人类生存实践的历史前提是自然界的存在具有的“优先地位”。这意味:从自然演变和物种进化的过程产生了具有“自由自觉”的价值意识及其实践追求的生命形式——人。关键在于:

人的出场改变了自然万物单一的自然性:自然界一方面外在为人的价值对象;另一方面内在为人的“物欲”(衣食住行等)的生存需要。由此,人能理解的自然只能是与人一起出场、在场的价值实践的历史过程——它由人的内在的生存需要引发,表现为人与对象构成的价值实践。这表明,历史的本体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无人的“自然界”及其具有的“优先地位”,而必须理解为包含自然进化历程在内的、人与对象相互在场的价值实践。即:

人与对象构成的价值实践联系是历史本体的“在场”方式。而“在场”(即存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哲学不能离开本体的在场方式来谈论本体。在这个意义上,美的在场本体是人与对象的价值实践,而美的在场方式则显现为人与对象的感性实践联系。

只不过,“美”是文明时期以来才产生的经验历史现象及人们提出研究的对象。为此,理解文明时期美的在场本体及其在场方式,它的历史前提是原始时期血缘群体的价值实践联系。

在原始时期,人与对象产生行为、认知和感性等三种基本的价值实践联系趋向,但这三者是浑然一体的,在场为血缘群体的价值实践活动,由此产生的实践经验也是浑然一体的。其中,通过血缘群体实践约定俗成的原始的技术经验,它既是符合规律的,也是符合群体生存目的的,否则,原始的技术经验操作就无法产生应有的经验实践效益与效应,以满足史前人类的生存需要。由于这个原因,又由于技术经验是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对于技术经验的操作是娴熟自如的、符合个体身心自由愉悦的感性实践目的的,那么,它就是自由的操作活动。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是审美实践的发生学形态,它在个体身心产生自由愉悦的、感性的价值实践效应,它的“物化”则转化为经验对象外部的装饰性形式。

进入文明时期,由于文字、私有制的萌生及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社会分工,人与对象行为、认知和感性等三者浑然一体的血缘价值实践方式一分为三,历史地演变为行为的、感性的和认知的等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三种基本的价值实践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逐渐地、习惯地以为“美”属于微观个体观看的对象,美学在理论上也称为“审”美。然而,真实的情况并非是说“美”在对象,而是说“美”与人的感性实践是直接联系的,它与人的理性判断无关。(www.xing528.com)

那么,美如何在呢?

从发生学的经验历史视野来说,美在人与对象的感性实践联系——但这只说了美自身的本体在场方式,美的更根本的在场性质是什么呢?关于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能够在人与对象之间构成感性的实践联系的,首先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技术经验实践。在这个意义上,通过群体实践的约定俗成及经验的历史传承,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及其在场产生的自由愉悦的情感意向一方面“物化”为对象的外部形态,另一方面内化为微观个体的身心结构。在这个历史基础上,如果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不是为了行为实践的实用目的,也不是为了认知实践的认知目的,而是把人与对象的感性实践联系当成在场的目的本身自由的“操作”,那么,物我相遇产生的便是心物共鸣、内外经验情感的在场融合,它在个体身心产生的就是和谐共生、生生不已、自由愉悦的感性实践效应,即“美感”,其显现则为经验情感的意象化形态。即:美是经验情感及人的生命意蕴自由的感性显现。审美经验源自自由的技术操作,而不是康德说的审美主体“无利害”的快感判断。

在上述意义上,由于经验情感是通过群体实践约定俗成的,其中蕴涵一定时期的历史目的及其对于每个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人文关怀意义,因此,就微观个体的在场追求来说,自由的技术经验操作内在地蕴涵人与对象感性实践联系的即审美实践的艺术化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创作的经验历史趋向不过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们的精神生活,它的基本特征是在经验的约定俗成及其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创作者通过可操作、可复制的技术经验要素,显现不可操作、不可复制的群体经验、历史情感及其操作者在场的生命意蕴。

综上所述,我在本书提出建设“经验实践美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经验实践美学的本体论基础问题。全书分七章,前两章从反思的视野集中阐述经验实践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三章确立经验实践美学的本体论即“审美实践的历史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后四章分别阐述经验实践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审美实践的历史阐释;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审美实践的艺术化特征。

美学最终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问题的历史思考及其自由的在场操作活动。在全球化的当代历史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版图”的深度整合及生态、气候、核污染等“危机”问题的不同应对途径等,对于技术经验的约定俗成及自由操作的在场追求从来没有表现得如此迫切,其实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对于自身生存前景的新的忧虑和新的探求,以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自觉及在场追求。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当代美学的发展既面临新的问题,也迎来新的历史契机,“经验实践美学”的提出和建设是当代美学可行的历史方向。

李应龙

【注释】

[1]“本体论承诺”一词由奎因1943年写的《略论存在和必然性》一文最早提出。这是美学研究对于本体论前提自觉的理论标志。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所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都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上,没有本体论做基础,美学的研究是缺乏理论前提的,也是没有出路的。”(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载《社会科学辑刊》,200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