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驻 防
清朝入关以前,已有八旗驻防之设。清统治全国以后,分为京畿驻防、东北驻防和各省驻防。京畿驻防为守卫京城及附近地区,包括保定、张家口、热河、察哈尔及木兰围场等地;东北驻防是为守护满族的发祥地,包括盛京驻防、吉林驻防和黑龙江驻防。各省驻防多为省会或重镇,以控制全国。八旗驻地及兵额,各朝有所增损、裁并,但变化不是太大,直至清末。
八旗官兵驻防京畿及外省之后,携家带口,按建制集中居住于军营之中,驻于京畿地区的部队称“京营八旗”,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冲之地的部队称“驻防八旗”。八旗营内各种生活设施齐备,旗兵及家属不得私自外出。旗兵严格从旗人内部选拔,“生则入档,壮则当兵”,各在旗籍,受到严格的组织化管理。八旗官兵不得做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谋生。
八旗的旗务管理,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由都统(原“固山额真”)管理。各旗均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八旗都统衙门”,由上述各旗都统24人及副都统48人组成,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之政令,稽查户口,教养旗众,提拔干部,执行任务,都归都统负责。凡八旗之方位,京师及各地之驻防,陵寝守卫,壮丁编审,选子弟充执事,选送秀女,以授地之法定八旗世业,奴仆管理,田租定额,房产购置,红白赏恤,选送俊秀入官学出具考试名册,会选旗营官员,功过劝惩,世职袭废,稽户丁,定兵额,选马甲等等,无不统一管理。
驻京八旗,也称京旗,是八旗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其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城,负责帝都的安全,故而又分别组建了各种专门的军事机构,人员由各旗抽调组成,如侍卫处,负责选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才艺出众之子弟为宫廷侍卫,更番轮值,领署由上三旗等额出任。康熙朝时,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为大内的同班侍卫。京师步军统领,辖中、南、北、左、右五营,统称“京营”,分布于北京城内及郊区。
驻防八旗是清廷派驻到全国各地扼要守险的皇家劲旅,其驻防位置的选择皆有战略考虑,以便在所有重点地区构成八旗军的驻防线,从而形成清朝覆盖全国的八旗军事网络:
1.京畿驻防线;
2.运河驻防线:驻德州、京口(镇江)、杭州等地;
5.东南沿海驻防线:驻杭州、福州、广州等地;(www.xing528.com)
青州驻防城
6.东北驻防线:驻盛京(沈阳)、吉林、宁古塔(宁安)等地;
7.蒙古驻防线:驻绥远(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地;
8.西北驻防线:驻西宁、伊犁等地。
驻防在全国各地八旗,一般不设都统。在重要地区如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西安、成都、绥远等处设将军。凡设将军处,下设副都统。将军为该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不理民政。后热河、察哈尔由副都统升为都统后,即为该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盛京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驻防的兵力仅次于京畿地区。设盛京将军一人总辖之,下设副都统四人、副都统衔总管一人以及城守尉、协领、防守尉、佐领、骁骑校等众多官职数百人。盛京除武职将军外,自清军入关后,一直置官镇守,处理政务。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后,陆续设礼、户、工、刑、兵各部,官员均为满人。
都统、参领、佐领等各级军事长官,同时又是行政长官,平时督促士兵从事生产、养活家口、操练武艺,战时率部出征。清朝,除东北和京畿及附近地区以外,驻有超过千名八旗兵的城市有:荆州、江宁、西安、广州、京口、银川、绥远、福州、成都、杭州、乍浦、青州和凉州。
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各驻防地或专为旗人筑城别居,或在城内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称之为“满城”,直接区隔开旗人与民人。以山东青州为例,据《青州府志》记载:“驻防满洲城在青州府北,雍正八年(1730年)建,九年告竣。门四:东曰海晏,南曰齐宁,西曰泰安,北曰拱辰互详形胜。”
又载:“溯自雍正十年(1732年)设青州驻防满洲营将军以下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将军,唯以副都统领之。为海滨之重镇,无事则为屏藩,有事则为将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