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痴呆:研究认识历程-痴呆

痴呆:研究认识历程-痴呆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38年,他和他的学生报道了15例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痴呆病例,在这些病例描述中,对伴有严重脑损伤的痴呆患者第一次提出痴呆病症的不可逆性。这些病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痴呆病症认识的深入。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散在于“痴呆”“健忘”“郁证”“癫证”等病症中。

痴呆:研究认识历程-痴呆

一、国际对痴呆研究及认识的发展历程

1.18世纪 “痴呆”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20年代,当时痴呆被作为一种精神错乱、想象力判断力缺失的精神症状的代名词,这种现象持续到18世纪晚期。此时医学家们对人类的认知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行为异常、特殊的情绪改变、记忆缺失、失认、失语等一系列特殊表现,而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有别于精神错乱和智力缺陷。

2.19世纪 此时西方的医学家,特别是法国医学家对痴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极大地加快了人类认识痴呆的进程,发现痴呆患者多数为老年人,且大多数具有不可逆性的认知功能损伤。

1814年Esquirol开始探讨鉴别急性、慢性和老年性痴呆,并提出混合型痴呆应包括忧郁症躁狂症、癫、惊厥、坏血病、麻痹症等。1838年,他和他的学生报道了15例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痴呆病例,在这些病例描述中,对伴有严重脑损伤的痴呆患者第一次提出痴呆病症的不可逆性。

Calmeil(1835)对痴呆的症状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意识到了痴呆临床症状的复杂性,认为痴呆具有多种类型,且各型之间差别细微;同时由于痴呆并发症较多,很难选择特征性症状。

Guislain(1852)认为,可以根据痴呆的发病特点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发生于老年人,另一种发生于年轻人,他对痴呆的定义为:智能全面下降,外界刺激仅能留下很少的印象,想象力减弱,没有创造力,记忆缺失等病理特点。

19世纪的神经病理学及病理解剖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30年代后,痴呆相关的神经病理学发展为此后几种痴呆的发现提供了先决条件。

1863年,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痴呆患者脑内皮质萎缩、脑室扩大、脑部多发性的梗死、白质病变和皮质下血管的动脉硬化等多种与痴呆相关的脑改变。1873年,血管因素对软化灶形成的影响得到了证实。1896年,Emil Kraepelin在其教科书《精神病学》(Psychiatry)中的老年痴呆一章描述了“动脉硬化性脑损害”的内容。

3.20世纪初 该期痴呆的概念被最终定位在认知功能范畴,即痴呆指影响认知功能的不可逆性疾病。在这一时期,不同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痴呆如额颞叶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弥漫性Lewy小体病、动脉硬化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被相继发现和命名。

1906年,捷克神经精神病学家Arnold Pick描述了与双侧额叶萎缩相关的进行性行为障碍。

1987年,Gustafoson将其定义为“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

1907年,德国医师Alzheimer报道了一名51岁女性患者,她的临床表现是认知功能障碍、妄想、幻觉和局灶症状,脑部存在斑块、神经原纤维缠结和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

1910年,慕尼黑皇家精神病院院长Emil Kreapelin将此病例报道中的病正式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这一临床报道成为医学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

1913年,德国病理学家Friedrich H.Lewy首先发现并描述了存在于帕金森患者的黑质、蓝斑等神经元内的病理性胞质嗜酸性包涵体,后将这一包涵体以其名字命名为“路易小体”。(www.xing528.com)

4.20世纪中末期 对各种痴呆的发现和病因、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1983年,日本学者Yoshimura提出“弥漫性Lewy小体病(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DLBD)”病名。

1968年,Tomlison等人将痴呆患者出现的脑软化灶或梗死区病理改变命名为“动脉硬化性痴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1974年,Hachinski及其同事提出了多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的概念,这一概念作为血管性痴呆的代名词,一直沿用多年。直到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revision,ICD-10)精神及行为障碍分类中提出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命名。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DSM-Ⅲ)第一次对痴呆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其定位于“综合征”,认为痴呆是一类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时至今日,痴呆已经成为神经科疾病研究中的热点,且随着神经病理及神经生物学、神经解剖、神经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以注重痴呆早期防治为特点的痴呆新病名相继出现,如轻度认知下降(mild cognitive disorder,MCD)、可疑痴呆、混合型痴呆、年龄相关的记忆损害(age-associated memory impairment,AAMI)、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血管性认知功能损伤(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等。这些病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痴呆病症认识的深入。

二、我国对痴呆研究及认识的发展历程

与现代医学相比,痴呆在我国中医文献中的记载较西方医学史上痴呆的记载早了几百年。中医学中的痴呆涵盖的范围较现代医学痴呆概念范围广。因为中医学中痴呆仅强调“反应迟钝、表情呆傻”的临床表现,对痴呆程度无要求。因此中医学中痴呆实际上包括痴呆及有认知功能损伤,但尚未到痴呆程度的痴呆前期的病症,如轻度认知功能损伤和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伤。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散在于“痴呆”“健忘”“郁证”“癫证”等病症中。

痴呆的病名首见于东汉时期的《华佗神医外传》,书中记载“此病患者常抑郁不舒,有由愤怒而成者,有由羞恚而成者”,并予以“华佗治痴呆神方”治疗。此后直至明代“痴呆”一词一直作为“反应迟钝、表情呆傻”的症状常常出现在抑郁、癫病等病症临床描述中。针对这一病症,临床医家除应用中药治疗外,还通过针灸进行治疗。

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神书》等著作中均记载了针灸治疗痴呆的有效穴位及治疗方法。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中的“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针灸神书》中的“痴呆之证取气上,复取升阳要升阴,神门提按刮战法,三里取下即安康”。

明代孙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第一次提出痴呆是一个独立性病症,其有别于癫病和郁证,并在《景岳全书》中详细阐述了痴呆发病的病因多为“肝郁、痰阻、胃虚”。痴呆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出现“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百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明代医家对痴呆的预后已经认识到有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之分,而自身身体综合状况是决定痴呆转归的关键,书中记载“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

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中专设“呆病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痴呆的病因和病机,并提出了针对“胃虚、肝郁、痰阻”等不同病机的方药,如胃气虚痰郁予以“还神至圣汤”;心肝血虚、痰阻予以“苏心汤”等。

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研究人员在对中医文献资料整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中对痴呆病因、病理机制的研究结果和认识,利用现代医药科研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痴呆进行了探讨。

(董艳红 魏 慈 王天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