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体·宜人:纪录片应有的追求
——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纪录片为例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盛世修史”的传统。这次纪念改革开放30年优秀纪录片表彰暨纪录片真实论坛,就是关于纪录片应该如何为改革开放30年“修史”的一次总结、交流和研讨活动。
谈到“盛世修史”,不妨先就“盛世”一说讲点题外话。在当今的信息大流通时代,广电传播必须同时审视和把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两种背景和两种语境。这是锦涛同志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鉴此,在全球化语境下,广播电视传播(从新闻到文艺到纪录片)大量、高频次地使用诸如“盛世”、“崛起”、“腾飞”一类的表述似乎值得研究。
首先从国内看,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正如中央一再强调的“中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温总理说,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个“不发达”不仅是指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而且是指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与成熟。把“不发达阶段”称之为“盛世”,发达以后又叫什么?我们总喜欢讲中国用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年走过的路。但不要忘记发达国家在100年里分阶段出现的各种矛盾,在中国当前也集中涌现了出来。所以,虽然当前中国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却不是矛盾最少的时期。一句话,中国现在只是有了大国之相,尚缺强国之实,只是有了盛世之相,仍缺乏盛世之实。中国仍处在大而趋强、趋盛的过程之中。因此广电传播,包括纪录片对中国国情实际必须做科学的把握和理性的传播,切不可盲目乐观,自我忽悠。只有这样,才可以引导国人的清醒和理性,从而团结一致、继续奋进。历史已一再证明,中国人从不怕困难,怕的是头脑发热;甚至并不怕灾难,怕的是思想膨胀。因富而骄当然不可取,“未富先骄”尤其要不得。如果说过去我们缺乏的是自信,现在我们要提防的是膨胀。由于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媒体的理性将是民族之幸,媒体的膨胀将是民族之祸。
其次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中国的发展本来就心存疑惧,如果我们对他们大讲“崛起”、“腾飞”,无疑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尤其是西方国家,他们绝不愿意看到中国的成功。因为中国的成功就意味着另一条道路、另一种模式的成功,就会对西方笃信的道路和模式形成挑战。因此,他们不断抛出各种名目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进行舆论干扰和钳制。针对“中国威胁论”,我们一再声明: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但是,虽然我们强调的是“和平”,西方盯着的却是“崛起”;我们强调的是过程,他们担心的却是结果,即崛起之后的中国到底会在世界上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从而渲染中国未来走向的“不确定论”。这是一种变异的“中国威胁论”。与此同时,西方还在大叫“中国责任论”,其用意之一无非是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买单。弄不好就可能让我们脱离国力地承受不能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媒体也大唱“盛世论”、“崛起论”、“腾飞论”,就会自入陷阱,正中人之下怀,无疑会与“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形成一种应和,给国家帮倒忙。
再回到“盛世修史”这个话题上来。不管当前媒体大唱“盛世”好还是不好,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变化的速度、力度、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发展变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深刻性是史所少见的;中国发展变化的色彩和质感无疑将作为20世纪末以来一种耀眼的“中国现象”而载入人类的史册。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纪录片无疑应当充分、生动地加以纪录、反映和解析。从而就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做出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独特解读。这不仅是国人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而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不仅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报道资源,而且当电影和电视诞生之后,纪录片就已经成为另一种重要、生动、有效和不可替代的“修史”手段。
这次由中广协会和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纪录片评选活动,就是这类纪录片的一次集中检阅。
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对于类似的在大时空跨度下反映中国发展变化的纪录片,如何才能做得更得体、更宜人、更有效呢?
第一,关于叙事方式
成就报道在中国媒体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有些做法和观念值得探讨。
比如,一搞大的战役性成就报道,就容易端起架势,气运丹田,决心要搞大手笔、大制作,搞宏大叙事。这类片子当然不能少,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不同的片子不要盲目地都以大为高,以大取胜。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量体裁衣,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正道。其次,不同的台之间也不要盲目攀比,都去追求所谓大片。要分层次,防止一窝蜂,防止大而无当,防止大投入、小回报,大制作、小效果。与大片相比,从中国及外国普通受众的思维习惯、沟通习惯和接受习惯出发,搞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润物细无声式的纪录片,往往更具吸引力、渗透力和穿透力。因此,在叙事方式上,既可以做大水漫灌式的片子,也应该搞喷灌、滴灌式的片子;既可以搞大题大做,也可以搞小题大做或者大题小做;既可以搞硬题硬做,也可以搞硬题软做或者软题硬做;既可以做成气势磅礴的大河,也可以做成淙淙流淌的小溪;既可以做成史诗,也可以做成散文。
这两类片子都可以成就“大家”,就像文学领域,创作大部头传世之作的是大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的如朱自清、冰心等同样也是大家。
第二,关于角度与切入,微观与宏观
宏大叙事讲究大视野、大纵横、大扫描、大概括,讲究高屋建瓴,讲究理论的深度与思辨。这类片子当然必要,因为理论的问题终究要靠理论来破解和回答。但是,讲究小切入、小切口,讲究线条的纤细性,题材的具体性和可触摸性,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始自微观,然后才上升到宏观;总是始自具象,然后才上升到抽象。因此,好的纪录片总是能把握好微观与宏观、具象与抽象的关系。即首先善于从宏观审视和选取微观,然后善于从微观上升到宏观,最后又善于用宏观来解读微观、强化微观和放大微观。从而达到用小故事蕴含大主题、彰显大变化的目的。
第三,要以人为核心,要讲好“人”特别是普通人的故事(www.xing528.com)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一切变化不仅皆始自于人,而且最后又集中呈现于人。正如日本《东洋经济》杂志所说,“中国(发展)的奇迹源于一个个中国普通老百姓。”
俗话说惺惺相惜。一般来说,人们总是更关心与自己的身份和境况相类似的人。比如政治家更关心其他政治家;运动员显然更关心其他运动员,尤其是同类项目的运动员。乞丐并不在意富翁,而是更在意其他比自己过得好或者过得更差的乞丐。同样道理,纪录片观众的主体是中国及外国的普通人。因此,社会类纪录片必须紧紧围绕人,特别是普通人,讲好“人”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片子的共鸣度、共振度和节目的兴味,增加亲近感及可触摸感,而且如果能够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个性化的故事还会彰显全景化的意义。
第四,要把物质与精神结合起来
讲到30年的变化,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物质的变化。但正如上面所言,改革开放的所有变化皆源于人的变化,人的变化核心又是思想观念的变化。30年来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比物质变化更具深刻性、时代性和建设性。一句话,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不仅是30年来中国各种变化的原点和驱动力,而且还是观察和把握中国未来走势的脉象。
因此,好的纪录片总是不拘泥于表面现象,而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人文内涵;总是抓住和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这个社会之魂,而且使之成为片子之魂。这样的片子自然也就更具深刻性、思辨性,更具可咀嚼性、可回味性。就像汉元同志的力作《雕刻家刘焕章》中的凿子声,余音绕梁,意味无穷。
第五,要讲究历史的张力和历史的质感
历史是有张力的。因为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顺应规律,可以把一个国家送上天堂;逆反规律,可以把同一个国家送入地狱。因此,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的纪录片,必须围绕和解读社会规律这一重大命题。这样才能厘清和解读中国发展之路何以时而曲曲折折,何以如今又驶入快车道。如果就发展谈发展,就变化谈变化,画面再丰富,解说再热闹,那也会是苍白的、肤浅的。
另外,历史是有纹理、有质地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斑斓的画卷是由无数条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的;而在这些经线和纬线上,又缀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和标志。
因此,要生动地呈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不仅要善于抓住和解读这些经线和纬线,而且要善于抓住和运用各种标志性符号和时代性元素。这样的片子才会有历史的沧桑感、过程感和流变感,才会有历史的质感和历史的张力,才会成为生动纪录这个时期中国发展变化的电视版的“史记”。
第六,内容的平衡性
中国媒体在成就报道上形成了一种顽固惯性,即对“以正面宣传为主”做片面的理解和片面的呈现。一搞成就报道就追求流光溢彩,甚至不惜讲大话、满话、过头话。结果使报道失去公信力。
中国在发展、在进步。但发展中有问题,问题中有发展,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因此,反映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纪录片要讲究实事求是,讲究客观全面,追求一种理性的呈现。从而为国人、世人提供一个真实的中国影像,这样对内可以激励国人发奋图强,对外引导国际社会正确判断中国,包括击破西方舆论对中国的不当吹捧,同时提高报道的可信度和传播效果。因此,与其把这类片子做成满腔满调的“赞歌”、“颂歌”,做成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还不如做成跌宕起伏的“咏叹调”,甚至做成低吟百转的“小夜曲”。特别是对外国观众,这种做法更能顺耳。而只有“顺耳”才能“入耳”,只有“入耳”才能“入心”,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传播效果。
中国纪录片事业目前面临种种困惑,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纪录片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优秀纪录片的数量还不够多,规模还不够大,因此尚未形成我们所期待的“磁场效应”。作为观众对于纪录片来说,“不是不想爱你,而是你目前还不够可爱”。因此,纪录片工作者要自强不息、奋力前行。我对中国纪录片的前景抱有充分的信心,不仅因为优秀的纪录片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不仅因为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为纪录片正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各种现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球”在纪录片人的脚下。在这方面,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纪实频道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他们以自己专业化的见识、专业化的追求、专业化的坚韧和专业化的制作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的纪录片频道。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纪实频道已经步入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叠加、良性递进的喜人状态,展示了纪录片的美好前景。让所有纪录片人以更大的热情与执著去创造和拥抱中国纪录片更美好的明天吧!
本文系作者2009年3月14日在(上海)中广协会与上海文广集团举办的“纪录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表彰大会暨纪录片真实论坛”上的发言。载《电视研究》2009年第10期、《对外传播》2009年第7期、《桥》杂志2009年第3期、《黄河通讯》2009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