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新闻立台追求评论强台

坚持新闻立台追求评论强台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新闻立台追求评论强台“新闻立台”既是个老话题,更是个新话题。把“发布新闻”排在首位。这是央视为贯彻“新闻立台”宗旨采取的又一重要步骤。因此,必须坚持“新闻立台”宗旨不动摇,在研究广电节目创新时,新闻创新应该永远是第一主题。

坚持新闻立台追求评论强台

坚持新闻立台追求评论强台

“新闻立台”既是个老话题,更是个新话题。

说它是个老话题,不仅因为它是国内外新闻媒体的一个普遍性规律,而且是中国广播电视的一个传统。说它是新话题,因为在经营压力日重和娱乐泛化的情况下,“新闻立台”的宗旨需要重申与明确;另一方面,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既面临新的竞争,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在新闻报道上必须找准自己新的位置,创造新的作为。

一、“新闻立台”是中国广电的传统

“新闻立台”是中国广播电视的一个传统命题和传统实践。

新中国建立半年之后,即1950年4月,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就规定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三项任务,一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二是社会教育;三是文化娱乐。把“发布新闻”排在首位。

改革开放后召开的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广播电视要“以新闻节目为主体、骨干,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改革”,这一精神被写进中央[1983]37号文件。

几十年来,以央广、央视为代表的中国广播电视一直在努力遵循、践行这一方针。

以央广为例,1950年4月、1951年5月,央广先后推出《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这两档广播新闻节目不仅长期以来成为全国每天两次的重要广播信息总汇,而且由于全国转播,因此也标志着中国广播新闻网的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之后,央广不断加强新闻广播,其中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一是1983年1月1日,央广新闻节目开始每天播出24次;二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新闻纵横”的推出,创造了广播舆论监督的新经验,大大提升了广播的影响力。该栏目因先后三次被评为中央新闻单位十大最佳新闻栏目而获得终身成就奖;三是2004年,央广推出专业新闻广播——中国之声。为了突出广播新闻特色,提升广播新闻专业水平,中国之声进行了持续改版。2009年改版后的中国之声首先在新闻类节目的体量上,由占频率播出时间的40%提升到75%以上,从而使中国之声成为新闻主体特色鲜明的新闻综合频率;此外,新闻和评论两翼齐飞。受到领导、业界和听众好评。

电视方面,央视1978年推出了“新闻联播”,这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网的初步形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叶,央视又通过将新闻专题化、将专题新闻化,推出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新闻专栏。这不仅丰富了电视新闻报道的节目样式,而且丰富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层次、深度和厚度,使电视在新闻报道上“自己走路”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特别是以舆论监督为主色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推出,还有力推进了中国新闻界的新闻改革。

2003年5月1日,央视新闻专业频道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这是央视为贯彻“新闻立台”宗旨采取的又一重要步骤。

2009年7月,央视再次重申“新闻立台”宗旨,为此,组建了大的新闻中心,新闻频道也推出了多个大时段直播节目。

如果纵观进入21世纪以来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从伊拉克战争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的报道,无论在新闻观念、报道方法还是专业性上,都实现了新突破、创造了新经验、达到了新高度,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竞争力、影响力,被称为中国新闻报道史上的“里程碑”、“成人礼”。

二、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广播电视必须继续坚持“新闻立台”

所以说“新闻立台”又是个新话题,首先从广电内部来看,随着广电产业属性的认定、广电经营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似乎对广播电视的业务属性需要重新统一认识。

广播电视尽管有发布新闻、传播知识、提供服务和娱乐等多种功能,但广播电视的第一属性是新闻媒体,而非娱乐媒体。因此,必须坚持“新闻立台”宗旨不动摇,在研究广电节目创新时,新闻创新应该永远是第一主题。

但是,对于如何认识新闻类节目的创新、地位与作用,这些年来业内却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认为新闻类节目管得严、天地窄、难创新。因此满足于按部就班、中规中矩,不求创新,但求平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第二,特别是地市级台,觉得自己的新闻资源少、新闻人才少、水平有限,新闻难于创新,认为“新闻立台”主要是针对国家台,至少是对省台提出的,自己难于贯彻。

第三,认为新闻类节目主要是保障社会效益,而难有经济效益。在创收压力日重的情况下,既然新闻类节目导向“金不换”,那么就用非新闻类节目去换金,于是就把创新的精力和心思大部用在非新闻类节目上,如娱乐节目电视剧等。这样就导致了新闻的弱化、娱乐的热化。

其实,上述种种看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市县级台,其节目特色恰在于新闻。因为市县级台直接生存在本市县,直接面对当地受众,这就使它对当地新闻资源的把握、熟悉和快速反应上具有省级、国家台所不及的优势,其新闻节目与当地受众的接近性上也有省台、国家台不可比的优势。舍弃这一优势,把大量时间去播放电视剧之类,不仅有悖市县级台的办台宗旨,还会大大削弱其影响力和办台价值。

再比如从两个效益看。央广90年代中期开办的“新闻纵横”,时长不过20分钟,但在一段时间内所带来的广告却是央广一套节目的1/3,而这套节目恰恰又是央广创收的主频率。

中国之声2007、2008、2009三年广告收入分别是0.96亿、1.4亿和1.9亿,升幅很大。其中2009年的广告收入占全台12个专业频率广告总收入的57.5%。2010年上半年,中国之声广告收入已达2.5亿,比去年全年广告收入增长31.5%,在全台广告收入的占有量增至65.7%。

同样,央视新闻综合频道一直是央视经营贡献率最高的频道,后起的新闻频道如上所述,2009年改版后市场收视份额平均增幅40%,显然会相应地拉动广告收入。

这说明,办好新闻类节目不仅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还会赢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说“新闻立台”又是个新话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电新闻传播当前不仅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竞争,而且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新的机遇。

首先,2009年,中央下发了《2009—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这是为了使我国新闻传播适应我国的地位、影响做出的战略性安排。国际传播能力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软件中既包括内容,又包括理念与方法。而内容则既包括信息传播能力,又包括话语传播能力。而当前在国际传播中的主要矛盾在于我们的软件即软实力还不够强。这一矛盾在对内传播中同样也存在。因此,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不仅要在提升新闻传播的软实力上下大功夫,而且首先必须提升国内传播能力。因为国内传播能力是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国际传播能力则是国内传播能力的延伸。正如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一样。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内宣、外宣的物理界限越来越模糊,包括地方台,只要你的节目上了网,内宣也有了外宣的意义。汶川地震,由于我们的电视报道及时、充分、透明,以至截至2008年5月18日,即震后一周内,世界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地震报道或信号,包括BBC、CNN等大电视公司。这就使内宣也有了外宣的意义。可见,提升传播能力建设这一命题无论对外宣还是内宣,无论对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改进新闻传播工作的一系列讲话,也为改进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比如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20日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新闻报道“要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这一精神就很值得我们认真体味。它首先是认定新闻传播有自身的规律。其次,你应该按传播规律办事。马克思说:“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应该从外部施加任何压力,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都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它不能也不应该由于专横暴戾而丧失掉。”(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90页)。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起码应包括以下五点: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透明性、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平衡性。

胡锦涛同志强调新闻报道要“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可谓是对以往新闻传播往往不是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而是按宣传规律办事、按领导意志办事的一种否定,是在对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认定上和传播管理上的一次理性回归和思想解放。这一讲话精神无疑对发展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在“6·20”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还提出,“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这是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民执政、民主执政理念在新闻报道上的具体化。学者展江认为,这实际上是把“反映人民心声”同“体现党的主张”放到“平起平坐”的同等重要的位置,把“通达社情民意”同“坚持正确导向”也放在了“平起平坐”的同等重要位置。

展江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既有中国官方对待媒体的传统观点,也有大量主张开放的元素”。有学者认为,这一讲话将开启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

继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6·20”讲话之后,李长春同志在2010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各级领导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温总理在今年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所有这些都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理念支持。

第三,党和国家一系列法律、条例的颁布执行,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党内公开条例》等,都为改进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法律环境

综上所述,党和国家为发展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改进新闻报道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条件。我们要积极呼应,乘势而上。事实上,从2009年起,中央几大媒体已经动了起来。新华社继2009年6月中旬在开心网上开办了中文电视之后,又于当年7月1日开办了以西方国家为传播对象的英语电视节目;同一天,“人民日报”扩版,即由16版扩至20版;中央电视台继2008年推动组建了“中国电视直播联盟”之后,2009年又组建了新的大新闻中心,把各个频道的新闻采访与播出统一整合,加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和新闻评论的力度;中央电台改版后的“中国之声”信息之快、信息量之大,评论之快、之犀利受到业界和听众的好评;2009年6月18日中央电台又联合全国132电台成立了“中国广播联盟”,首要任务也是共同做强广播新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2009年实现了在芬兰、堪培拉夏威夷的整频率落地,至2010年7月国际台在境外整频率落地的广播达到42个。

中央五大新闻媒体的这一集群式的动作,是对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闻传播工作、提高传播能力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各级广播电视也都应相继跟上。

三、坚持“新闻立台”还必须突出“评论强台”

新闻的形态有两种:一是描述事实,二是评论事实。新闻报道的任务自然也有两种:一是传播信息;二是传播观点。前者是指新闻资讯类节目,后者是指新闻评论类节目。坚持新闻立台,既要做好前者,又要做好后者。而在当前和今后,做好后者,即做好新闻评论类节目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迫切。拿破仑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其原动力、爆发点其实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的进步史,在相当意义上就是一部思想进步史。而评论正是时代思想、时代观念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和构建方式。

关于加强新闻评论的迫切性,如果细说,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越来越深,互动性、共振性越来越显见。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必须随时关注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变化以及这种发展、变化带给各自的影响、相互的影响及对世界的影响,并对这种发展、变化及种种影响做出及时的分析和解读。

第二,当前不仅世界处在速变期,而且中国处在转型期。来自国外的、国内的以及国外、国内相互作用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新事物层出不穷。无论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还是从推动建设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都需要广播电视对种种新矛盾、新问题、新事物做出及时的梳理、解析和引导,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及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2009年4月3日,国新办受权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2),其中第二款第七条“表达权”这样写道:“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畅通各种渠道,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这是我国首次把公民的表达权、记者的评论权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民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不仅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思考、喜欢表达,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自己“表达权”的实现。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的思考与表达提供了可能和巨大空间,使社会言论进入了“低门槛时代”,进入了民间思想家、民间评论家辈出的时代,进入了“大嘴小嘴都说话的时代”,一句话,进入了“全民表达时代”或“公民评论时代”。“公民评论”的亲民性、务实性、敏捷性和清新性都对传统的评论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不仅要“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为人们的思考和表达提供一个平台,从而保障人民的“表达权”,而且广播电视应该丰富、提高自己的评论,使之成为公民思考与表达的一个积极参与者、有力的影响者。否则,如果社会言论热热闹闹、莫衷一是,而媒体噤若寒蝉、置身度外,或顾左右而言他,不要说引导社会,就连自己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因为背离时代潮流者,必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第四,当今时代,信息在泛滥,思想却在缺失。特别是低俗文化在将感官取向代替精神取向,在将生理性诉求取代精神性诉求和思想性追求。一些低俗的广电节目“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感情驱逐理性,夸张代替事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我们用思想做新闻,做有思想的新闻,其中尤其需要做强新闻评论。这不仅是为了矫正广电文化失衡的天平,更是为了使广电新闻评论发挥正本清源、净化社会、升华思想、提振精神的作用。

第五,当今时代,媒体在增多,受众在分散。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媒体吸引受众的抓手在哪里?就对受众的影响而言,媒体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效传播区内容;一类是无效传播区内容。显然,有效传播区的内容传播量越大,受众就会越多;而无效传播区内容传播量越大,受众就会越少。媒体要扩大受众,无疑应压缩无效传播区内容,扩大有效传播区内容。而有效传播区内容又可以分解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有效区内容,即存量性的有效传播区内容,这是要继续办好的;第二类是指潜在的有效传播区内容。这是指受众喜欢、需要,但媒体供应尚不充分的内容,属于增量性的有效传播区内容。总之,发育好潜在有效区内容的传播是吸引受众、扩大受众的关键

就新闻类节目而言,信息仍然是传统的有效传播区内容,但在信息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因此,在新闻竞争中,既看你能提供什么信息,更看你能提供什么观点。你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不能没有独家观点,你不能光做信息媒体,还要做思想媒体。不仅提供“信息流”,还要形成“观点流”。今天再讲“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是指抢到了新闻的“第一落点”、“第一时间”,还是指做出了“第一评论”、“第一话语”。总之,当今时代媒体竞争已由信息竞争进入观点竞争,新闻竞争进入了“观点时代”、“评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简单地强调“新闻立台”还不够,在“新闻立台”的理念中,还应突出“观点强台”,追求“评论强台”,把新闻评论这个潜在有效传播区内容做强做大。

胡智锋教授说:“电视评论可能是最容易塑造媒体形象和使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电视如此,广播也如此。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学界流行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文化化了,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视觉化了;随着语言在文化中地位的边缘化,当代文化已从语言主因转变为视觉主因。”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国内学界、业界大力宣扬“吸引眼球”,随之出现了“眼球经济”一说。但事实如何呢?语言传播,包括以语言传播为呈现形式的广电评论,不但未被边缘化,而且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扩大影响、吸引受众的重要节目类型。

以凤凰卫视为例。凤凰卫视开始靠两个拳头起家:一是资讯,二是评论。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前,凤凰卫视依靠大陆广电资讯的缺乏和评论的不足迅速占领了大陆市场。但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起,随着大陆广电在新闻报道上开放度、及时性、透明性的增加,凤凰卫视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已有所减弱,但评论仍是它的拳头产品。无论是“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时事亮亮点”还是“总编辑时间”,这些能够对国内外时事做出及时点评的评论仍是凤凰卫视的梁柱性节目。

有人说,凤凰卫视才是“电视人的电视”,但从它的一系列评论节目来看,语言,即“说”是它的传播符号,“听”则是它的接收方式。它追求的不是靠“视觉”“吸引眼球”,而是靠“语言”“抓住耳朵”。“说”与“听”本是广播的传播规律,因此,与其说凤凰卫视是“电视人的电视”,不如说是“广播人的电视”,因为它是广播性极强的反电视化而类广播化的节目。

语言,即“说”既是电视的介质,尤其是广播的介质。充分发挥“说”的优势,做好言论类节目,不仅会创造广播电视的亮点,而且会大大降低广播电视的成本。因为只要有好的话题、好的评论者,一档15分钟甚至50分钟的评论节目不知不觉就做完了,而要做50分钟的外拍节目,其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大得多。特别是广播,评论者甚至可以不必到演播室,通过电话连线即可完成。既然评论节目对广电如此重要,既然广电评论有自身的优势和降低成本的好处,因此,没有理由不倾心打造。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背景,央视新闻频道2009年改版的一个重点是加强时评,为此建立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评论队伍。央广则首批就聘请了18位观察员,同时储备了近千名专家,以随时对重大事件与政策进行解读。从而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的影响力。(www.xing528.com)

总之,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一方面要加强信息传播,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同时要提升信息解读能力、判断和引导社会舆论热点的能力。使自己既成为信息总汇,又成为观点总汇,甚至成为“意见领袖”。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普利策则说:“评论是报纸的心脏。”显然,没有评论的报纸就是一份没有心脏的死报。还有人说,评论是报纸的嘴巴,因此可以说,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那么没有评论的广播、电视恐怕可以叫做哑巴广播、哑巴电视吧!

我们常说,高度决定影响力,深度决定引导力。如果说新闻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媒体的高度、深度、品质和影响力,那么评论就是决定媒体高度、深度、品质和影响力的核心标志。一句话,没有评论的媒体必然走向平庸,而平庸的媒体必然会被边缘化。

四、新闻评论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媒体的评论正在进入一个各显风骚、百花争艳的新时期。

评论历来是平面媒体的强项。在电子媒体的挤压下,平面媒体更是把做强、做活评论当作应对新闻竞争的一个利器。当前,平面媒体在从两个方面加强评论。

首先,许多报纸在把新闻观点化,即用观点做新闻,推出了诸如“观点新闻”、“解释性新闻”、“话题性新闻”等等。《文汇报》2000年即推出了《观点新闻》栏目,它以观点形式报道新闻,告诉读者新闻蕴含的意义、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事实所持的态度。《新华每日电讯》是目前国内把观点新闻做到最大化的一张报纸。许多文章的标题都是观点性而非新闻性的。如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2009年7月1日仅在第三版针对某些干部利用职权为高考的子女谋私,如更改民族,就连发了三篇观点新闻:“以公权谋利是社会公平大患”、“只有信息公开才能确保考录公平”、“高考加分绝不允许权利侵蚀”。

其次,许多报纸不仅加大了评论的力度、密度,而且丰富了评论样式,在传统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之外,开办了很多小型言论栏目。如“人民日报”办有“人民论坛”、“今日谈”,“文汇报”办有“文汇时评”、“虚实谈”,“新京报”则办有“北京论坛”、“视点”、“观察家”、“第三只眼”、“显微镜”、“望远镜”、“一家之言”等多个言论类栏目。平面媒体对评论的重视力度、活跃从“两会”期间的评论可见一斑。比如针对代表、委员的身份、结构问题发表的评论有:《人代会不是官代会》、《人代会应减少官员代表》、《让更多的代表来自民间》、《社会各阶层都应有替自己说话的代表委员》、《让弱势群体有更多的代言人》、《建议将“挂名委员”的名额让给农民工》等。针对代表、委员的平等意识问题发表的评论有:《人大代表没有大小之分》、《代表、委员的建议应受到同等重视》等。针对代表委员如何为民代言、接受选民监督发表的评论有:《我的代表在哪里?》、《谁来激励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凑数的提案也是一种渎职》、《向选民述职应成为代表的法定义务》等。针对代表、委员如何参政、议政发表的评论有:《提意见应成为代表的职业习惯》、《人大代表应敢于公开自己的政治见解》、《给独立思考者一点掌声》、《期待政协大会发言采用即席发言》、《人大代表,看不懂的预算请你否决它》、《有沉默的地方人大,就有奢华的地方政府》等等。这些评论都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建设性,对通过“两会”这个平台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显然具有积极作用。

广播电视除了大家熟知的《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新闻1+1》、《今日关注》及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之外,不少台都有评论类栏目。

就广电评论来说,还存在少、慢、呆三点不足。“少”一是指广电评论数量还不够多,样式还不够丰富;二是指评论的品位、含金量还不够高。不少评论还流于细碎,还缺乏大气、高度和纵深感。“慢”是指在时效上同新闻事件的及时应合还不够。“呆”是指形式呆板,比如仍有书面稿件口播化的痕迹,没有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语言交流、人际交流的特点和优势,缺乏广电评论应有的气场、韵律、节奏、交流感和人文气息。

五、关于改进广电新闻评论的几点建议

(一)广电评论必须坚持“三贴近”,必须关注社会舆论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范荣康说:“建国以后,我们党成了执政党,党报新闻评论侧重于宣传和解释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如果说制造舆论的话,那就是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党提出的各项任务制造舆论。久而久之,在一些同志的观念上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新闻评论不是从群众中来的,而是从中央文件上来的。新闻评论无需反映社会舆论,只需反映领导意图。于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被丢掉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方法被丢掉了。评论工作只需坐在办公室里,‘吃透’中央精神,就可以提笔作文。这就产生了许多‘演绎性评论’,从一个概念推出另一个概念,空空洞洞,言之无物。”(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胡锦涛同志在“6·20”讲话中提出,新闻报道必须做到上述两个统一。即把“体现党的主张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当前,“人民心声”和“社情民意”在新闻报道和评论中还比较弱。除了媒体人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还有政治性、权利性障碍。比如郑州市规划局那位逯姓局长质问媒体“替谁说话”,就是一些干部对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阻挠。可喜的是,就在“替谁说话”这一发问的同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新上任的局级干部提出了如下要求:“哭声、骂声、闹声、埋怨声,声声入耳;关心、真心、贴心、责任心,心心相印。”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广电新闻评论。

既然广电新闻评论意在引导、影响人民群众,那么有效、有益、有用的新闻评论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同社会舆论相应合。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技推向前进。”同样,“社会需要”不仅是新闻评论的不竭动力和强大推力,而且是新闻评论的价值和天地所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新闻评论才会生生不息。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社会上都会始终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舆论场,一个是社会舆论场。作为官方舆论场代表的主流媒体要影响社会舆论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关注社会舆论场,并从中抓取话题,做出评论。进一步说,媒体评论关注社会舆论的力度越大,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因此,好的评论应该“擦着地皮走”,应是活跃在社会舆论这个活水中的一条鱼,好的评论应该在社会舆论中寻找兴奋点、落脚点、升华点。总之,只有关注社会,社会才会关注你,只有先做社会舆论的参与者,然后才谈得上成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

(二)广电评论应该广开言路,使之成为沟通平台和观点总汇

和谐的社会必定是通过人与人充分的思想交流,达成沟通,从而化解矛盾,而后形成的一种平衡状态的社会。

为了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新闻评论不应是一言堂,而应是群言堂,应是观点总汇。

提倡广电评论要做观点总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占有的信息、观点毕竟有限,我们的视野、智慧毕竟有限,广开言路,汇天下之精华则可以丰富自身、提升自身。如天津台经济广播的《观点》栏目,同十家经济类报刊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天第一时间获得各类信息和观点,加以整合、剪裁和广播化处理;有时还请某报的总编或记者直接参与评论。由于这些报纸都是经济类专业报纸,总编或记者也都具有专业背景,因此其观点都具有权威性、可信性。从而通过这种与多家平面媒体的合作实现了集他人之长,成己之大。

由于《观点》的权威性、丰富性,这个节目推出不久,即被江苏台引进,翌年6月又在贵州台落地。这两个台的做法实际又成了天津台“汇天下之精华”这一理念的二度延伸。

(三)新闻评论既要依托新闻事实,又要超越新闻事实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对新闻的评论。因此它不能脱离新闻事实,闭门造车,自说自画。

但新闻评论又不能停留在事实的层面上,简单地重复事实。评论应该是新闻的延伸和深度开掘,它应该以时代思想、理念来爆破新闻,即用思想解读信息,用理念放大故事。即用科学的论述或引出故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或矫正其中过时的观念。

王国维先生说:“入乎其内,所以生动,出乎出外,所以高致。”评论要做到“生动”,必须首先深入事实之内,找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即“入乎其内”;评论要达到“高致”,还必须跳出事实,从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视野分析事实,即“出乎其外”。一句话,新闻评论首先要“立地”,然后还要“顶天”。不“立地”,评论就成了无源之水;不“顶天”,即不能“立论”、“立言”,也就不称其为评论。

新闻事实与人们固有的认识往往存在差距。这种差距越大,评论的天地就越广,评论的价值也越大。好的评论不仅在于让人们看到事物的本质,更在于为人们认识事实、判断事实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思想观念。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恰恰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因为国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又是人的思维方式、思想理念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好的新闻评论乃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推助器。

(四)新闻评论必须讲究时效

有人说,一条快速但并不完整的新闻胜过两条完整但却迟到的新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闻评论。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在第一时间除了想知道“什么”,更想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为了争取受众、争夺第一话语权,必须做出及时的“第一评论”、“第一解释”,以防止“真理还在穿鞋,谎言已跑遍世界。”这就必须提高评论者的精准判断力和快速表达能力。为此,建立一支多专业的快速反映、快速评论的专职、兼职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五)新闻评论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建设性精神和哲学品格

学者傅然可认为,时评的落点、空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意思是,时评的产生是在现实与目标的距离之间,在社会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差距之间。

评论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由“实然”向“应然”转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善于捕捉并推动解决其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因此,做好评论必须有问题意识,必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析问题。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起点的。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具有批判意识和建设性意识。批判是为了“破”,建设性意识是为了“立”。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因此,批判意识也是一种建设性意识。即所谓“批评是向上的车轮”。可以说,评论如果没有批判意识,没有锋锐性,就很难具有建设性,很难推动社会由“实然”向“应然”演进。

一个社会的发展既需要动力机制,又需要平衡机制。没有动力机制,社会就会停滞,没有平衡机制,就会社会倾覆。因此,新闻评论既要做动力机制,又要做平衡机制。比如社会的发展有其不可逾越的规律性、过程性。因此,非理性地追求和鼓吹没有逻辑根据的“裂变”、“突变”、“戏剧性拐点”或“跨越式发展”,往往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事与愿违,欲速不达,加大发展的社会成本,诸如当年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因此,新闻评论要讲究辩证法,讲究哲学思维,要使评论具有哲学的品格。在新闻评论中,既要高扬理想,又不能超越现实;既要充满激情,又要不失理性。因此胡锦涛同志在6·20讲话中提出,新闻宣传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三性”是统一的整体,不可顾头不顾尾,这是新闻评论必须把握的一个精髓。

谈到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还应注意评论依托事实的真实性,所提意见的合法性,要防止“媒体审判”,或因为评论失据而吃新闻官司。

此外,新闻评论还要注意平衡性。这是指既要关注现实的不完满性,更要关注社会的美好性;既要激浊,更要扬清;既要怯邪,更要扶正。就像锦涛同志提出的,既要“讴歌真善美”,又要“鞭挞假恶丑”。

(六)广电评论要发挥广播电视的特点

同印刷媒体相比,广播电视由于是线性传播,因之它属于低摄入度媒体。因此,它在深度报道和理性评论上,在提供理性思考上,同平面媒体相比,有不足的一面。但广播电视的优势则在于它可以做到“全域覆盖”和“全员覆盖”。特别是因为广播电视靠音像符号传播,这使它可以消解以文字符号为介质的平面媒体对一些人,如文盲、孩童传播的制约。从而使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广电的听众或观众。当然,前提是节目要好,让人愿听、愿看。

受众对媒介传播既有顺反应,也有逆反应。所谓“逆反应”是指受众对媒介的厌恶与排斥、拒绝与抵制。逆反应的原因在于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不当。

基于上述分析,广电评论要吸引受众,必须扬长避短,不仅内容要得当,而且在方式上要发挥广播电视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最生动、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交流工具。语言是广电传播的优势介质,但正如许多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运用得好是利器,运用不当则会变成广电传播的一种杀伤力。因此敬一丹说:“为了做好节目,时刻都在琢磨如何‘讲人话’。”的确,当广电不会讲人话的时候,语言恰恰会成为传播的障碍。因此,广电新闻评论在语态上,要由宣传式话语转变为传播式话语,由训导式话语转变为交流式话语,由文件式、概念式、书面式话语转变为平民式话语、即席式话语,由结论式话语转变为思辨式话语。

在语境安排上,要做到主持与嘉宾、主持与现场观众、嘉宾与现场观众、主持和嘉宾与场外观众的交流与互动。在传播方式上,还要无线广播与在线广播联动,与视频广播互动。

六、办好广电新闻评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

广电评论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的高端节目,它进行的是一种高端竞争,超手竞争。节目的水平是人的水平的外在呈现。只有高端人才,才能做出高端节目。

一档好的新闻评论节目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策划班子、创意班子。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抓取什么话题、从哪些角度开掘话题,由什么样的人呈现话题,并且知道话语的空间和边界。

一档好的评论节目还有应有一个好的呈现班子,包括主持人。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是思想型、知识型、内涵型的。他们要有政策意识、大局意识、全局视野甚至国际视角;他应该有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个杂家。他占有的知识项越多,素质就越高,业务能力也越强。他应该有创造性思维。这里包括敏锐的发现能力、评价能力、判断能力、产生思想的能力及预见能力。当然,好的主持人还应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变和驾驭能力。中宣部提出要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播、名主持、名评论员。而现在最弱的一项是名评论员。

除了好的主持,还要有好的嘉宾,能够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化浅为深,化深为浅。此外,呼应主持和嘉宾的现场受众也应是善于思考和善于发问的。“一套莫名其妙的问题,两个颠三倒四的主持,几个七拼八凑的嘉宾,满座憨头憨脑的观众”,这种情况绝不应在新闻评论中重演。

本文系作者2010年7月28日在(杭州)浙江记协举办的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立台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浙江新闻界》2010年第9期。

本文原始稿系作者2009年7月10日、14日先后在(西安)全国广播评论节目研讨会及河南广电局宣传创新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河南广电局《中原声屏》2009年第4、5期、《陕西广播》2009年第7期、山东广电局《现代视听》2009年第9期。《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2009年第20期、天津广播影视集团《决策参考》2010年第1期摘登。

参考文献:

① 展江:《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媒体的关系——胡锦涛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解读》(《国际新闻界》2008年7月)。

② 王武录:《新闻规律要坚守——兼论党报评论》(《现代传播》2007年第四期)。

③ 林嘉、梁伟:《从“冰点时评”看时评写作特色》(《新闻记者》2003年第11期)。

④ 陈栋、王丽明:《不要迷失了电视的思想张力——解析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述轻评”现象》(《声屏世界》2006年第9期)。

⑤ 刘家伟:《新闻评论是关于新闻的“消息”——兼谈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新闻战线》2007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