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识引导动作”这句话从字义上看,是广泛了些,也有点模糊。人的一切躯体活动,都受意识支配,除了下(潜)意识的动作之外。当然这种机制功能的活动是很复杂的,我们不在这里做生理学的研究,只用浅显的常识举例说明。
“用意”通过神经传导支配随意肌活动而改变体态、姿势,这就是动作的产生。任何动作都不可能脱离开“意识”而产生。同时也存在着“用力”的程度上之差异。通常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仅只是在意识支配下,用最小的力,缓慢细致地来改变自身的姿势和位置。另外还有一种“用意也用力”,是在意识支配下,用较大的力、极大的力、快速地去改变自身的姿势和位置,甚至还要去改变外在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太极拳的动作是前者,而且更特别强调用意;其他体育运动的动作是后者,多强调用力和速度。
人在地面上的一切动作,必须以自身的力量战胜地球引力,才能改变体态、姿势和身体位置。如欲更大程度、更快速、更远距离地改变,就要使用自身更大的力量给地球一个作用力,让地球产生超过自身重量的反作用力而完成,这种反作用力的形成常被人们所忽视。若用身体的活动去改变外物,则还要加上大于外物重量和外物本身凝聚力的力量,所以说不同形式的动作,是取决于用力的大小。
练太极拳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一者,用最小的力完成动作活动和姿势造型。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在意念(高级神经活动)控制下来进行,这才是“意形并重”的训练。至于如何运用意念是太极拳活动中必须认真、细致地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过去的老前辈没有具体地说明在日常练功走架中怎么样用意?虽然也有人在其太极拳的著作中谈到这方面,也不过是泛泛而言,一描而过。只有杨禹廷宗师在其太极拳的每一动作、每一姿势中把意念放在最佳位置上。在动之前意念应该在何部位上,由肢体的哪一部分领动,在动之中意念在何处显示,如何变化,当肢体到达设想的位置后,意念在何处显现?等等事项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讲说得明明白白。今举动作的实例来解说。
1.“搂膝拗步”中(2动)右掌前按动作 原定式是:右脚脚尖朝前、右腿屈膝,承担体重。左脚已迈出去脚跟虚着地,与右脚脚尖的距离、间隔约一脚长。右手五指向下松垂,屈腕上提在右耳旁、高与耳尖平。微向前俯身,左掌臂舒伸,掌心与左脚尖上下相对。眼神注视左二指指尖。
右掌向前按(推)进的动作分解如下。
①“意念”在右四指指尖,引领手指、腕、肘向左脚脚尖的上方前进,松腰重心微下降,当右手到左脚上方时,左脚渐渐落平。同时抬头、立腰、两眼正前平视。
②右掌不停,继续前进,“意念”由四指尖向中指和二指指尖扩展,开始立掌。“意念”到达二指指尖后,顺二指往下到达掌心。此时右手成立掌,五指分张、虎口朝上,掌心内凹,大指尖与鼻前后相对。
③在右掌前进立掌的同时,左膝放松、膝尖前弓,带动身体重心往左腿徐徐前移。当膝尖对正脚尖时停止前进,尾闾再微前下对正脚跟。体重完全至左腿之上,右腿弯舒直,右脚底面平平地虚着地,此腿与脚都不承担体重。
④在动作的全过程中,“意念”由右四指指尖经中指指尖、二指指尖下至掌心。在动作结束时,达于掌心。“意念”既在右手上有自己的变化,也引领全身。此时,鼻尖、左膝尖与左脚尖成垂直线,右大指尖对正鼻尖,视线从右大指尖上方寸许处至正前平远处。左手在右手向前时,随即自然放松掌心向下垂在左胯旁。
“意念”的引领变化,到达时(处)显现,都是根据设想的动作路线进行。正确、合理的动作路线是“意念”顺遂的基础。如此才能“全是用意,而不是用力”。否则就不能达到意形配合默契,也无所谓“意,寓于动之内,动,显示意之形”了。
搂膝拗步的前进按掌先以四指指尖引领,立掌时又换转到二指指尖领起,是符合人体自然生理结构,也符合太极拳的运动原则。解释如下。
搂膝拗步在进掌之前,右手松腕上提在右耳旁,五指自然向下松垂,这时四指尖所指之处,恰恰正是动作路线的开始方向,右手过左脚上方,才把全身(重心)引到此腿。根据太极拳虚实逐渐转换的原则,进掌时意念完全集中在四指尖的一点之上,再由点扩大到面。待重心移到前腿,需要立掌时,意念由四指尖向中指尖扩展,继而再扩展到二指尖,由二指引领立掌。意念由指尖下达于掌心,整个手掌才由虚逐渐变实,与重心渐渐地全部移到左腿之上,密切配合。
如果从推手的应用角度来看,进掌时意念先集中在四指尖,可以避免臂部的神经与肌肉出现紧张,防止上肢僵硬,意念在四指指尖时,此臂的其他各部位可以得到放松,使知觉灵敏,利于“听劲”,亦便于“粘、黏、连、随”。立掌时由一指达于各指,最后再全掌变实,这样由点到面,由虚渐实的好处是使自己把握住十分有利的情况,占有“得机得势”,这样去控制对方以取胜。
其次,如此进掌完全是用意念引导,符合与太极拳运动呈螺旋形不规则曲线变化的原则。进掌之前腕部向前下侧垂,掌心斜朝下,进掌开始由四指引领,掌心微转朝侧方向,手过前脚的上方后,逐渐转换到由二指引领变为立掌,是掌指由侧下垂变向前上方,呈现出自然地旋转前进的过程。意念由虚变实的过程,也是掌指连同小臂向前方做螺旋形状逐渐旋转的过程。因此,从太极拳的劲路表现上看,这种“螺旋形动作劲”也同样符合推手应用的原则。
2.“单鞭”中(1动),右掌变钩和(2动)左掌左捋动作 原定式是:右脚脚尖朝南,右腿屈膝,承担体重。左脚脚尖朝东,脚底虚着地,两脚脚尖在东西一线上,距离约一脚长。右臂向右前方舒伸,右掌为立掌,二指指尖朝上,并与鼻尖相对。左掌成平掌,中指指尖贴于右手脉门处。意念在右掌心,眼神从右二指尖上方向外平视。(www.xing528.com)
分解动作如下。
①右腕松力,指尖向前伸往下松垂,虚拢成虚钩。同时,右腕中部向前上凸起至原掌心处,左手中指尖仍贴在右腕下脉门处。视线则在右腕之上,意念在右腕。
②在右腕变钩后,左脚跟微收,再松左胯,向左侧(正东)伸展脚尖,脚尖内侧虚着地,脚跟虚起。在外展左脚之时,右腕不能回缩和移动,意念与视线未动,右腕仍保持舒展。
③左掌手指尖从右腕内侧往右前上方外伸,至小指根节贴右腕里侧。此时左掌心与右腕平。意念由右腕转移到左掌心,视线随左二指尖。左手外伸之时,右手不许回撤,左肋后部应随左手向左、微上转动。
④左二指尖已与眼平,再向左微上移动,让掌心与眼平,继续往左立掌而行,左臂松屈,视线随左二指动,意念在左掌心。当左掌至身体中线后,由小指往外旋转,领左掌向左侧外转至左前方45°,腕与肩平,掌心朝外成立掌。在左掌向左上移动的同时,重心随之微上升,胸向(胸的朝向)亦左转至正前,左脚落平。左掌外转时,重心往右腿下降再分向左腿,两腿皆屈膝,分担体重,此时成马步。右臂放松后随身转45°右前方,腕与肩平。
此式动作的①、③都是随意念的变转而形成。其细微之处解释如下。
原定式是“揽雀尾”最后一动,右手向右外旋转时成立掌,意念在掌心。接着作“单鞭”时,右腕放松,五指松拢变虚钩,意念换到右腕上。如果原地不动直接由掌变钩,显然钩的位置较原来掌心的位置后退了许多(在立掌时掌心与腕部距离相差5厘米左右)。所以在右手由立掌变钩时,掌指应微向前上方舒展,以使变钩后的腕部进到原掌心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换转意念时以便维持身体前后姿势的平衡及重心的稳固。因为原定式的重心在右腿之上,左脚虚着地,意念在右手掌心,同时左右两手都在右前方,这时是静止状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已经形成。如果右手变钩时不再向前上方舒展掌指,那么变钩后则腕部的位置要比掌心位置(即意念的位置)后退许多,就会影响原来已经构成的平稳之势(练拳的术语叫“弱”了)。重心也必然会受到右掌下落的影响而后退。这样动作不仅对练“体”来说不合适,对练“用”的推手也不合适。当自己身体不稳固时,极容易被对方所“拿”“放”。所以,“微微向前上方舒展掌指”这个极为细致的动作,意念转移时的细致交接。在练拳时也不可忽视。
同样的道理,在动作③左手从右腕下向前外伸展也是要让左掌心贴近右腕,便于进行意念的换转接续,也不至于使向右外舒展之势而突然地来个180°大转折,给身法的变转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些都是练太极拳应该注意的精细地方。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整个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哪怕是再小的一举一动),都要用“意念”去引导来完成,所以练习太极拳把“用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用意”,有人解释为“精神集中的地方”。如这样解释,容易被初学太极拳的人(特别是某些神经系统有病的患者)一听到“集中”二字往往更加紧张,造成心理负担,不如把“用意”解释为“想念”。比如说:“意在某掌心”,就是在动作时“想念着某掌心”。等熟习后再把“意”设置在所用之处。
意念在身体上最佳的位置应该在“手上”,因为手是人类独特有的“工作器官”。除语言外,手是能最好地完成自己的意愿,手也是对大脑进行训练的最好的“机关”。
意念在手上的变换大体来说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一只手上进行,由指尖、手指、掌心、掌根(小指根节以下)、腕上之间的变换。如动作①搂膝拗步的右掌前按。意念由四指指尖领进,立掌时扩展到中指尖,二指尖,再经二指下达掌心。又如“手挥琵琶式”第2动,意在左手二指,由指尖引动,当达到左前上的1/8(45°)方位时,意念由左示指尖逐渐达于左掌掌心,变实(可再参看《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第29页。指与指之间的变换,如“抱虎归山”第3动,右手由大指向左前上方引动,意念由大指逐渐达于2指,改换向右前上方引动。当意念达到中指时,恰恰移到右前上1/8(45°)的方位,此时合胯收左脚,成自然步(可再参看《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第34页。以上都属于意念在一只手上的变换。
第二种是两只手之间的变换,这种变换主要表现在“虚手”与“实手”之间。也可以说是“虚”与“实”的变化。在“意”的解释上“虚”可以说是“意之隐”(虚不是无所事事,随随便便地不管不顾)。“实”可以相对地说是“意之显”(实不是用力以赴或实实在在地只此一举)。如“单鞭”之③,左掌左之前,左手掌心伸到与右腕贴近,其目的是用左掌掌心去接换在右腕上的意念。右手由“实”变“虚”,左手由“虚”变“实”。又如:搂膝拗步的第7动接第8动,右掌向前推按完成后,再向前下方按出,意念都在右掌心处。左腕再上提到左耳尖旁(意念已换到腕上),领起上身向前竖直,右脚上迈一步,脚跟虚着地,继续的动作是左手以四指指尖引领向右前按出,右手由“实”变“虚”,左手由“虚”变“实”。以上意念在两手之间变化移动,有时是贴近,有时是分开。不论何种形势,虚实之间都是逐渐变换的。“虚手”变“实”是按照设想的路线往前进行,“实手”变“虚”要配合“实手”作相应的辅助动作,结合身法而变化,两手既要有一定造型,还要达到规定的部位。所以“手变虚”后,此上肢仍是受高级神经严密的控制下不停地活动。随时随地,随机应变再由“虚”转变为“实”。
总之,太极拳是练习“以意导体”的运动,意念的部位愈小就愈便于其他部位的舒松。意念的变换愈细微,则动作愈加顺遂,就愈觉趣味浓厚。可以让人感到境界深广,愿意进一步追求和细致地研讨。因此,我们可以总结“练意”应如何表现出来:无论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要有,也都能有极微小、极细致、极敏锐、极精确的动作。以显示出大脑对躯体、肢体、手脚和末梢的体肤(一切可受意识支配的可控肌)的指挥权。以带动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活动。以加强其机能和机制。就推手来说:以“意”致用,可做到“知觉灵敏”“虚实分清”。锻炼培养在推手上“粘、黏、连、随”的兴趣和达到懂劲的功夫。当然,推手与练拳架是有不同的。练拳架是按照规矩,想像以意导体地进行自我动作的训练。推手时,则是根据对方用意或来力而做出相应的变化。所以,意念就应该放在与对方接触的地方上,要做到:“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黏”“随曲就伸、无过不及”“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如果不是用意相随,若用力对待则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些要求还尚属“相待无病”阶段,更要“愈练愈精”,进入能“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最后“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达到“化,拿,放,打皆如意”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登峰造极的功夫。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练拳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达到“练体”和“练用”的功夫。这样说可能让初学者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而见难思退了。请君莫打退堂鼓,不管多么高深的功夫都是人练出来的。人的可塑性是无穷无尽的,只要顺着正确的方向,不停地努力前进,一定能到达“豁然开朗”的光明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