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用小学生阅读词典提高朗读技巧

小学生用小学生阅读词典提高朗读技巧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十七)声情并茂话朗读话题导引朗读就是出声地读,大声地读。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读漏字,不读添字,不读倒字,也不能读破句。只有先做到以上两点我们才能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当然要读得声情并茂,还必须注意朗读的各种技巧。掌握了正确的语调,才会读得更加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白居易一连几天前往顾府求见,都遭到拒绝。白居易没有气馁(něi),仍然坚持表示要求拜访。

小学生用小学生阅读词典提高朗读技巧

(三十七)声情并茂话朗读

话题导引

朗读就是出声地读,大声地读。它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更能帮助我们领悟文章的情感和思想。手捧一篇语言流畅、词藻华美的美文,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声,用声音表现文章内容,用声音表达文章情感,更用声音抒发自己的感动,也就在这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渐渐地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文字,如何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胸中的情感和脑中的思想;就在这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的欣赏能力、阅读能力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读漏字,不读添字,不读倒字,也不能读破句。而后我们再做到读得流畅、连贯、不结巴、不打疙瘩、不重复。只有先做到以上两点我们才能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当然要读得声情并茂,还必须注意朗读的各种技巧。朗读的技巧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大致有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这几种。

停顿指的是朗读过程中的间歇,有标点符号、分行、分节、分段的地方需要停顿,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它的特殊含义,我们也会采用停顿的方法,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情绪、气氛,往往也会使用停顿。

读须有轻重缓急。重音是指朗读时把句子中对表情达意起重要作用的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在声音上加以突出的。如下文《秋雨与落叶》中:“当它在绿色的盛年,它曾积极而热切·地取得;而当它到了黄色的晚年,它正该潇洒而飘逸·地舍弃。”强调“绿色”、“积极而热切”、“黄色”、“潇洒而飘逸”这些词,可以突出树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盛年积极,晚年照样洒脱,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朗读的缓急往往是由作品的内容决定的。一般来说写景、叙述以及表达作者平静情绪的句子,朗读速度可适中;表达沉郁失望的情绪,或表达气氛庄严、行动迟缓的句子,速度宜慢;当作者感情悲哀,就要读得深沉、清晰,速度宜更慢;如气氛热烈,作者的情感正处在愉快、兴奋、慌乱、惊恐之中,或激昂慷慨、愤怒反抗、驳斥申辩时,朗读速度宜快一点。因此我们在朗读时要把握好朗读基调,从总体上处理好朗读的速度。

朗读更应重视语调,通过朗读时音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来表达文章的情感,也就是要做到在朗读时须抑扬顿挫。如当读到表示反问、惊异、激动等情绪的句子时可以读得前低后高,语气上扬。当读到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时可读得前高后低,语气渐降。当读到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犹豫等感情的句子时可以读得平直舒缓。当读到表示惊讶、怀疑、讽刺以及其他复杂的情感的句子时,可以读得富有变化。掌握了正确的语调,才会读得更加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故事助兴

“口舌生疮”与白居易读书

白居易从小就很聪明。五六岁便开始学作诗,九岁懂得声韵,能按照复杂的韵律写格律诗。

十六岁时,白居易来到首都长安。一天,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谒(yè)长安名士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指点和推荐。顾况虽不是高官,但因为当朝宰相是他的朋友,所以身价很高,一般不轻易接见陌生人。白居易一连几天前往顾府求见,都遭到拒绝。白居易没有气馁(něi),仍然坚持表示要求拜访。终于顾况被感动了,允许他进府相见。

顾况看到白居易是个孩子,就有点不放在眼里。他接过白居易递上的诗稿,看到诗稿上的署名为:白居易。瞅着白居易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居易,唔,长安米贵。居住在这儿可不太容易呀!”说着漫不经心地翻起诗稿来。看着看着,立刻被许多动人诗句吸引住了。不禁抬起头认真地瞧了瞧站在眼前的少年郎。当翻到《赋得古原草离别》这首诗时,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声,连连拍手称绝:“妙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句工整而流畅自然,有这样的才能居长安何难也!”

受到顾况的鼓励和指点,白居易十分兴奋,增强了自信心。回到家后,他发奋读书,白天读赋作赋;晚上读书,闲时又偷空作诗,连睡觉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由于他太用功了,以至于念书念得口舌生疮,翻书时手肘都磨出老茧。

终于白居易成为后人敬仰的诗人。

读例存盘(www.xing528.com)

秋雨与落叶

罗兰

早上,我带了一把伞,走出大门去。

灰蒙蒙的路上,一片清静。远远的山隐在云雾里,雨丝细细地洒在我红黑格子的伞顶上,一种属于秋天的温柔弥漫在空间里,使我觉得十分喜悦。

这秋天的微雨,和因几日强风而落下来的一地黄叶,显得如此宁静和安逸。秋的凋零正是一种肯“放开手、随它去”的洒脱。而那黄叶离开树林、飘然下坠感觉,是那样轻松、稳妥而又宁适。

为什么人们要为黄叶兴悲呢?在黄叶本身来说,它的飘落正是它的归宿。当它在绿色的盛年,它曾积极而热切地取得;而当它到了黄色的晚年,它正该潇洒而飘逸地舍弃。

我在伞下慢慢地走着,踩过积水与黄叶。

能顺其自然地飘落的感觉是多么好!

能不固执、不牵恋、委心任远的感觉是多么好!

①弥漫:布满,充满。

②下坠:往下落。

迷蒙的秋雨,秋雨中的远山,随风飘洒的黄叶,勾画的是一幅典型的秋景图。秋往往让人联想起凋零、萧瑟、清冷和孤寂。作者却从黄叶的飘然而下,从黄叶在风中的风姿看到了秋的另一种气息:稳妥、安逸、洒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境:顺其自然,不固执、不牵恋、委心任远。这是一篇适宜于大声诵读的好文章。

宝刀小试

读短文,说感受。

读《秋雨与落叶》,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大声诵读,把你读懂的用声音表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