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阅读词典:探究不可缺少

小学生阅读词典:探究不可缺少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四)阅读离不开探究话题导引读书能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能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当然乐此不疲的并不仅仅是这结果,更重要的是在读书过程中的探究体验让我们兴奋,让我们心动。读书时我们有意无意地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各种范围的探究。读《李时珍》,我们会想《本草纲目》究竟是怎样一部巨著。同学们请记住读书离不开探究,探究能带给我们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鲁迅想,既然如此,不如自己去研究,去探求。

小学生阅读词典:探究不可缺少

(二十四)阅读离不开探究

话题导引

读书能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能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这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收获和喜悦。所以我们对读书乐此不疲。当然乐此不疲的并不仅仅是这结果,更重要的是在读书过程中的探究体验让我们兴奋,让我们心动。阅读离不开探究,从书本中获得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读书时我们有意无意地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各种范围的探究。

拿到一篇文章,读着读着,忽然跳出一个完全陌生的词。这词怎么读?什么意思?放在这儿有什么作用?脑海里一下子跳出许多疑问。有些同学通过查字典,扫除了障碍。有些同学会先把问题存起来,带着问题继续往下读,读到某一处感觉有些明白了,回过头来再重新读一遍,你会发现这陌生的词语也在向你展开亲切的笑脸。这就是探究带给你的乐趣,你会因此而在心头充满阳光。

有时候手捧一篇文章大声诵读着,觉得语言晓畅通俗,匆匆一看没什么不明白的。细细咀嚼就可能产生很多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读《葡萄沟》,粗粗一读,我们会被葡萄沟美丽的风光深深吸引,不禁产生一些神往。回过头细细咀嚼,你可能会问:葡萄沟盛产那么多水果,为什么不叫它沙果沟,杏子沟,哈密瓜沟,而偏偏叫它葡萄沟呢?怎么解决这些困惑?一个办法:读,或找上几个同学一起研究研究。再解决不了的话,还可以听听老师的意见。

一篇文章还会引起许多文章文字以外的思考,如读《五彩池》,我们会好奇地问:既然是池,能游泳吗?读《李时珍》,我们会想《本草纲目》究竟是怎样一部巨著。读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会有看一看颐和园渴望。于是在弄懂文章文字以内的东西后,我们会通过课外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去了解、去探究。在假期和父母进行一次旅行,去九寨沟领略五彩池的风姿;去图书馆找一找课外资料,或许还能获得欣赏《本草纲目》本来面目的机会,我们会对李时珍肃然起敬,同时感谢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再通过找图片啊,上网啊,读读有关颐和园的文字或图片的资料,我们会看到颐和园美丽的今天和曾经满目凄凉的过去。

同学们请记住读书离不开探究,探究能带给我们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

故事助兴

鲁迅抄书

鲁迅先生小的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一次,他听说汉朝东方朔认识一种虫子,名叫“怪哉”,这种虫子是冤气化成的,用酒一浇,虫子就消失了。鲁迅想了很久,也弄不清楚“怪哉”到底是一种什么虫。

一天,在先生讲完课后,鲁迅忙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须发花白的老先生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气。

鲁迅知道老先生的规矩,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读什么,除此之外,不许多问。鲁迅想,既然如此,不如自己去研究,去探求。于是,他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陆续买了《毛诗品物图考》和《花镜》等教科书,还经常留心实物,将书上的记载和实物进行对照,给《花镜》加了许多注解。

还有许多书是买不起的,他便设法借抄。单是关于草木虫鱼方面的,就抄了《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后来又抄《茶经》、《耒耜经》、《五木经》等等。从这开始,久而久之,鲁迅逐渐养成了抄书的习惯。

读例存盘

放飞蝴蝶

张玉庭

瑰丽的奇迹靠什么创造?靠一如既往的不懈努力。

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www.xing528.com)

有个叫多米尼克·博比的法国记者,因患脑血管疾病而瘫痪在床,只有一只左眼还可以睁开闭上,完全成了一个废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只左眼是黑牢的惟一通风口,是潜水衣的惟一气孔。”但令人吃惊的是,他照样写出了一部极精彩的书——其“写法”极独特,这就是请助手念字母表,每当念到一个需要的字母,他就立刻眨一下左眼,助手再将这些字母依次记下,变成一个个单词,再组成一个个句子,直到成了一本书!

请细细品味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吧——《潜水衣与蝴蝶》!它无疑昭示着一条真理,这就是:只要你的意志永远挺拔着,只要你的精神永远巍峨着,你就一定能放飞你的那只美丽的蝴蝶——哪怕是在万丈深渊般的漆黑的海底!

是的,生命如画!画上理应有美丽的蝴蝶!

既然如此,我年轻的朋友们,挺直你的腰杆,拼搏、奋斗,也放飞你的那只美丽的蝴蝶吧!

作者记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他们都是凭着执著的信念、顽强的精神、不懈的努力,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文章用极富艺术的语言阐述着一个富有哲理的关于生命的话题,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让我们在语言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悟、精神的升华。是啊,生命如画,画上理应有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宝刀小试

边读书边探究。先解决文后的问题,然后再读文章看看自己能不能发现新问题,并试着解决。

最甜的桃

张西海

早晨上班时,我就注意到这爷儿俩。他们蹲在邮局前的空地上,守着一篮子桃。桃上还带有绿叶,只是个儿太小,和附近水果摊上的比起来只能算桃核子。爷爷吧嗒吧嗒抽着长烟袋,一团团蓝烟从白胡子里冒出来;孙子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剃着光头,脸黑黑的,怯生生地望着行人。

坐在办公室,拿起报纸,思绪却飘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村西是弯弯的河堤,像条青蛇躺在那里。堤上有几棵老桃树,树下有个男孩在听爷爷拉呱。爷爷说,顺着大堤往南上十三里就到城里了。那里,人多得像蚂蚁,楼多得像麦秸垛,汽车咬着尾地跑,公园里还有飞机、会喷水的石龙,最好的就数一进城那个莲叶包子铺,那肉包子在堤上吃一口,在家里都能闻见香。孙子听得出了神,城里,像个梦那样神秘而遥远。他要摸一摸那只能在天上看见的飞机;他要爬那最高的楼;他要带几个包子给妹妹吃,看她咧着小嘴笑;他要对小伙伴们讲看到的一切,保管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他要……然而,这一切都要钱;因为爷爷说,那里什么都好,可就一样,干什么都要钱!钱?爷爷说,桃子熟了,就挑到城里去卖。咱这桃,别看个小,可就比大家伙好吃;卖了钱,先称半斤茶叶,剩下的就吃、玩!

可桃子刚刚坐果。望着那豆粒大的小桃子,孩子可真有点着急,一场大雨,桃子又落了一半,他差点哭出来!从此,他三天两头地来看,闭着眼睛也知道每一枝上的个数——直到桃子熟了,他也没舍得吃一个好桃。

那一天终于来了,爷孙俩像请神似地把桃子请下树来,孩子的脸都红了。晚上,满满两篮子放在堂屋当中,那都是紧剔紧拔的顶顶尖!孩子对着它傻笑,那里面不是桃子,是飞机,是高楼,是莲叶肉包子。妹妹也嚷着去,他像个大人似的说,那里有疯姥姥,专逮小丫子捏窝窝。

这一夜真长,鸡没叫三遍,他就躺不住了,又是喊爷爷的门,又是打水洗脸,弄得满院子响,娘给穿上干净衣裳,唠叨着别走丢了,他一句也没听见,汤也只喝了半碗,就急着催爷爷上路……

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想了一上午,想我远去的童年。下了班,又在老地方看见这爷孙俩。阳光已把他们赶到树阴里。桃叶已经蔫了,显然一个桃子没卖出去。爷爷还是眯着眼抽烟,孩子却低头在地上乱画。也许,这孩子到现在还没有看见他的飞机、会喷水的龙,还没有吃上莲叶肉包子,当然更没力气爬高楼。这就是城里?这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城里?不,不能够!我不知道哪来的决心。回家拿上钱和纸箱子就出了门。

当我把满满一箱子桃摆在桌上的时候,妻子说我犯神经病了。奶奶却洗了一个桃,慢慢地嚼,她说,这是她吃过的最甜的桃。

1.“我”为什么要买下桃子?

2.为什么妻子说我犯“神经病”了,奶奶却说我这是最甜的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