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阅读词典:发现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词典:发现阅读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阅读要敏于“发现”话题导引读书其实就是借助语言文字,发现更多知识和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什么是“发现”?

小学生阅读词典:发现阅读的重要性

(二十)阅读要敏于“发现”

话题导引

读书其实就是借助语言文字,发现更多知识和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读书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什么是“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这一词目下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其二便是“发觉”。读书时的“发现”应包含上述两个义项。读的“发现”强调读者去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从而发现作品深邃的思想,幽远的意境,丰富的涵义,丰满的形象;发现作品的布局特点,裁剪风格,表现手法等。而“发现”的成果将激励我们的智慧,开掘我们的潜能,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凭借自己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可以起到把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的作用,学得活,记得牢,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所以我们要重视阅读中的发现,要培养自己敏于发现的能力。

学会思考是敏于发现的基础。我们接触的读物排除文字障碍,大致能读懂个大概。只有学会质疑,边读边思考我们才会有更大价值的发现。如老舍爷爷的《草原》一文,一开始作者写“车子走了一百五十里”,后来看到蒙古人民的欢迎队伍后,又写到车子在草原上跟着欢迎的队伍在草原上“飞”。同样形容车子的行驶,前边用“走”,后边用“飞”,两个平常的字,一不留心可能就从你的眼皮底下滑过去了。但如果我们敏锐地捕捉住信息,并提出质疑,车子还是原来的车子,草原还是原来的草原,为什么前面用“走”而后面用“飞”呢?然后联系上下文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草原是多么辽阔,一开始进入草原,行驶了好长时间,仍然没有看到蒙古人民,所以感到车子的行驶速度是多么慢,于是用“走”;当看到穿着节日盛装的欢迎队伍,看到蒙古人民的热情,作者被感动了,心情激荡,所以感觉车子在“飞”。平平常常的两个字,在质疑中我们发现了作者隐藏于作品语言文字下面的情感,我们多么了不起。

其次,语感能力是敏于发现的条件,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直觉和感悟能力。语感能力强的读者往往会发现“言外之意”。如阅读《景阳冈》一文时,在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大老虎后,走下冈时,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武松一步一步挨下冈来”。“挨”是传神之笔,仔细品味,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武松拽着树枝,拖着两条灌了铅似的腿,跌跌撞撞,一步一步朝冈下走的形象。在读书时敏于发现,能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掩盖下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内容,读书时敏于发现,敢于发现,善于发现也能增强我们的感受能力,促进我们语言能力的形成。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阅读《鸬鹚》,我们围绕“渔人拿起竹篙在船舷上轻轻一抹,鸬鹚扑扑扑地跳进水里去了。”提出问题情境:“一抹”抹出了什么?在联系上下文的探究中,我们就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抹出了欢跃的热闹的湖面;抹出了鸬鹚下水捕鱼;抹出了渔人忙不过来;抹出了船里的鱼满舱;抹出了丰收的喜悦;抹出了幸福的生活等。以探究为主要阅读策略,发现的阅读成果可真多,有内容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更重要的是那份发现时的体验,那份不断发现的积累,将对我们的生命历程产生重大的积极的意义。

故事助兴

为了搞清楚一个疑问

李渔清朝戏曲理论家和作家,为了搞清童年一个疑问,他千里迢迢来到塞外高原。

李渔小时候,就对被诗歌描写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风光发生浓厚的兴趣,尤其使他感兴趣的是当地居民的衣着打扮。在读书时,一天老师讲到《孟子》里的一句“虽褐宽博”,说褐色,是贫贱的人穿的衣服,宽博就是又肥又长。李渔听了,觉得不对头,既然褐色衣服是贫贱人的衣服,那就应该短瘦一点,也好省些布料,为什么反而要做得又大又肥呢?

李渔想不通,只好跑去问先生,先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威严地教训:“先人的话是不会错的,你照着念就行了。”

这个疑问一直在李渔心底埋藏了许多年,现在有机会来塞外,李渔决定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不可。于是,他就找到当地居民请教:“为什么你们的衣服做得那么宽大?”当地居民答道:“我们生活艰苦,只有这一件衣服,白天当衣,晚上当被,如果不做得肥大些,就盖不住全身。”

李渔终于明白了,孟子说的是对的。

读例存盘

新一代书生

池莉(www.xing528.com)

孩子上了小学,没有读几日书,我就已经发现我们过去的书本对她无用。现在的确是一个新的时代了。

一次语文考试,女儿得了99分。她将一个填空“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写成了“清清的瓦”。我问她这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女儿却问我:“什么是瓦?”

什么是瓦?我这才猛醒,她这7岁的小孩儿的确还从来没有见到瓦,更何况“青青的瓦”?孩子的老师一定与我一样,以为瓦这个东西不用讲解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城市孩子对瓦完全没有认识。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高楼的楼顶是顶楼平台,平台同时又是隔热板;隔热板是水泥做的,水泥是灰白色的。青青的瓦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带着乡村气息的故事。现在教孩子们这样的歌谣是很费劲的,我们必须把孩子们带到很远很远的乡村去寻找那个故事。

对于语文课本里的《孔融让梨》这一课,孩子们一出课堂就把老师所讲的深远意义放在了一边。他们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说我们不用向孔融学习,我们与孔融的想法一样。倒是我们的家长应该向孔融的家长学习。我们都愿意吃小的水果或者不吃水果把它让给家长和别人吃,但是家长很烦人,总是强迫我们吃。

我们从前学习的《司马光砸缸》在现在的孩子面前也出现了问题。首先缸是什么?做什么用的?一个家里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缸?现在砸缸的话,家里怎么会寻找得到那么大的石头?于是我们只好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古人的故事已经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只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遇到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孩子们听到这里突然又会冒出另外的一个问题,他们说:“既然是这个意思,那么在另外一课里,那个古人老太婆怎么又不动脑筋,硬要把一根铁棒磨成针呢?那多么浪费时间,应该动脑筋搞科学研究,用机器把铁棒制造成针。”

我们不能说六七岁的学童思想得没有道理。他们喜欢吃麦当劳,认为麦当劳叔叔把他的快餐店设计得很有趣。他们一下子就能接受电脑,觉得小小一部机器装下大大的一个世界是一件很好很方便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们更喜欢顾城的诗。他们学好课文多半是为了学习成绩的优秀。我女儿三四岁的时候,我经常教她朗读安徒生童话和唐诗宋词。那时候,她听得十分入神。现在就不行了,上学了,认识许多字了,自己会看书看电视了。再看安徒生的《美人鱼》,她就有了自己的见解,说:故事很美,但是一听就知道是作家编的。对于唐诗宋词,她的说法就更刻薄了,有一些像顺口溜。她说,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她认为制作一部农民种田的电视专题片给孩子们看效果会更好。

现在我的女儿老是抱怨没有她们喜欢的书。的确如此,现在的孩子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了。对前人的书,他们自有自己的读法,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很多书记叙的是过去的历史。时过境迁,今天的我们走进书中,接触书中描绘的景象,往往会有许多不理解和困惑:什么是瓦?什么是缸?爸爸妈妈一边让我们学孔融让梨,一边却把最大的梨强塞给我们;司马光砸缸很聪明,铁棒磨成针的那位老婆婆怎么那么笨,不晓得动脑筋搞科学研究,用机器把铁棒磨成针。书留下了很多时代的痕迹,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通过书了解过去,我们也通过书思考现实。对前人的书,我们有自己的读书法,对前人的书我们用现代的目光去发现,去解读。

宝刀小试

你能发现吗?

阅读要敏于发现,读《新一代书生》时都有哪些发现呢?请随着下面一些问题,再来一次发现。

1.找到“时过境迁”这个词,然后用文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它的意思。

2.“对前人的书,他们自有自己的读法,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读这句话,你能发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吗?

3.结合你自己,谈谈在读《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铁棒磨成针》、《锄禾》等文章时的想法或感受。

4.你认为新一代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新一代的书生还需要读前人的书吗?该怎么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