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阅读词典:开启人性相通的阅读共鸣

小学生阅读词典:开启人性相通的阅读共鸣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九)人性相通的“阅读共鸣”话题导引“阅读共鸣”是伴随着读书过程的展开和深入,发生于读者和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和心领神会。一部优秀的作品,一篇精美的文章,往往会引起广泛的共鸣,所以“共鸣”现象是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是否优秀的显著特点。那是因为人性是相通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阅读优秀的作品,其实质是完成一次审美活动。司格特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跛足。

小学生阅读词典:开启人性相通的阅读共鸣

(十九)人性相通的“阅读共鸣”

话题导引

“阅读共鸣”是伴随着读书过程的展开和深入,发生于读者和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和心领神会。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共鸣其实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完成的一次情感的交流、思想的融洽、心灵的碰撞的过程。

一部优秀的作品,一篇精美的文章,往往会引起广泛的共鸣,所以“共鸣”现象是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是否优秀的显著特点。我们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仿佛看到了那个蹒跚着爬过铁栅栏为“我”买橘子的父亲的背影,这是朱自清笔下所刻画的父亲的经典的动作。在传神的刻画中,我们不禁想起身边的父亲,虽然爱的方式不同,但爱的涵义相通,在心头涌起的那份对老父亲的爱,对老父亲的歉疚却是相通的。于是有多少读者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篇美文,直到现在《背影》仍是一篇传颂父爱的经典的好文章。

阅读共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能引起任何人相通的心灵感应;不是任何一篇文章引起每一个人的心灵感应都是相同的。因为读者的知识水平的差异,情感经历的差异,导致在读同一篇文章时,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却未能引起另一部分人的共鸣。例如新加坡著名现代作家尤今的小品文电脑恨》,文章写电脑给她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很多麻烦和苦恼。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熟悉电脑,有的甚至还让电脑参与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电脑恨》中作者叙述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感同身受,感受特别强烈,印象特别深刻,甚至还产生一种冲动也想说几句,发泄一下对电脑既爱又恨的感情。而有一部分读者却因从未接触过电脑,没有使用电脑的经验,文章叙述的故事无法引起他心灵感应的,只能作为一种了解。

然而有时候我们在阅读作品时作品中的人、物,从来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历过,但我们也往往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悲同喜。如当读到《庐山云雾》时虽然我们并不曾经攀登过庐山,未曾亲眼目睹庐山云雾的神奇缥缈,但我们往往会对庐山云雾产生神往,甚至有些手不释卷,以至于声情并茂地朗诵它,品读它。当读到《红楼梦》中林黛玉一缕香魂仙逝,善良的小姑娘也情不自禁地为她流泪,为她动情。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人性是相通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在实现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生活美的解读是每个生命的生存意义。所以当我们阅读壮丽秀美的山川大河,虽不曾游历,也会随着作者的情怀一起赞叹;阅读瑰丽神奇的自然现象,虽不曾目睹,也能随着作者的心境一起吟咏;阅读别人的生活故事,虽不曾经历,也能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经历喜怒哀乐。阅读优秀的作品,其实质是完成一次审美活动。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形式美,也体验到语言文字的内容美,更感受到语言文字下面的思想美,情感美,我们与作者就在这美的发现、创造、表达中,完成一次自我生命的超越和审美意义的重构,共鸣是美的强化。

故事助兴

超越国界的藩篱

司格特是英国的诗人和小说家。

司格特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跛足。父亲送他到祖父家的农庄去疗养。他经常从祖辈那儿听到关于司格特家族祖先传奇式的故事。祖母和姑妈还经常向他讲述苏格兰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教他唱各种民间歌谣。这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引起了对苏格兰历史和斗争传统的兴趣。

后来回到家,在父亲的引导下,他于21岁那年成了一名律师。由于他从小爱听苏格兰民间故事,因而当了律师以后仍然对民间文学情有独钟。他不顾自己跛足行动不便,在假日与友人一起徒步旅行,到苏格兰各地去收集民歌、民谣和历史传说。

1802年,司格特收集整理的《苏格兰边区歌谣集》出版,受到热烈的欢迎。1805年,司格特的叙事长诗《最后一个行吟诗人之歌》问世,在苏格兰引起了轰动,人人争相传诵。1810年他的长诗《湖上夫人》发表后,把读者带进了画一般美妙的天地。许多读者为这部长诗所陶醉。他们打起背包,到长诗所描写的苏格兰高地湖区做浪漫冒险旅游。

司格特不断写作,勤奋著书。他的书一本一本地出。

在他家工作的老仆人每次都能得到一本司格特新出的书。

有一次,这位老仆人对他说:“先生,您实在了不起。我任何时候只要翻开您的书,就立刻会进入梦乡。所以在我的床头随时都放着一本您的大作啊!”

司格特听了这话,只得苦笑。因为他知道,他的书并不是写给他的老仆人那样的人看的。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司格特的著作却具有极大的魅力。吸引了许多当代和后世的读者,历久不衰。他的历史小说可说是雅俗共赏,超越了国界的藩篱。

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在不同的读者那儿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产生共鸣是要有一定基础的。

读例存盘

很小的善

罗西

一天晚上,与朋友阿伦去吃肯德基。看见有两个打工农民端着汉堡包、饮料等坐在我们旁边。他们有点慌乱、不知所措的举止,像是第一次来尝新。可能是他们看见了我杯里的吸管,他们小声地商议了几句,其中一个便自告奋勇地来到垃圾箱边徘徊了一圈又折回座位上,显然他们不知道吸管该从何处取。(www.xing528.com)

这时,我听见他们当中的一个叫服务生过去,只听服务生客气但大声地回答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汤匙,更没有筷子!”周围有不屑的目光飘向那两个农民男孩。

这时,朋友阿伦突然站了起来,像是朗声对我说:“吸管掉在地上了,我再去拿一根……”他夸张地取下一根吸管时,那两个男孩中有一个也跟着冲去拿了两根吸管,好像担心慢了一步,那“机关”就会失灵似的!

我为有阿伦这样的朋友高兴,善良如果与智慧结合在一起,很美。

两个农民第一次上肯德基店,却不知道从哪儿取吸管,还遭遇了许多不屑的目光,这让两个男孩的自尊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威胁。阿伦站起来巧妙地解了他们的围,“我”被这份善良感动。善良是一种美,当善良和智慧结合在一起时,即使是很小的善,它也美得炫目。

宝刀小试

读文章回答问题。

没有风雨躲得过

秦秀湖

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须承受这滚滚红尘向你八面袭来的风雨。

没有风雨躲得过。

父母亲那温柔明丽的爱意筑成的小屋可以是乳汁,能滋养你人生的幼年,但不可能长久,你终究要走出那小屋,接受风雨的洗礼;老师那谆谆的教诲,可以是苦口的良药,能驱散你心头的阴霾(mái),但不能久远,你终须要走出用书页编织梦想的岁月,趟进有不测风云的天地,你需用自己的勇气带晴雨伞,才能遮挡红尘,晴转多云天气突降的瓢泼大雨;朋友可以是丽日可以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但不是永远,须知“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何况是朋友!面对自己的那份人生,在海之角天之涯,你得靠自己背水筑起信念的大厦以御风满楼时那跟踪袭来的山雨。

该经历的你必须经历,不该经历的有时也得经历。

所有的日子都为你准备了风雨。没有风雨你能躲得过!

那么,让人生的风雨世俗的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让风把你雕琢成永恒的形态,让雨把你浇铸出卓然的神采!让所有的风雨都成为老去的白马,让你屹立为风雨的王子。

1.读题目“没有风雨躲得过”,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想一想,文章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2.“父母亲那温柔明丽的爱意筑成的小屋可以是乳汁,能滋养你人生的幼年,但不可能长久,你终究要走出那小屋,接受风雨的洗礼。”读这句话,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感想?

3.再读读文中画线的部分,能勾起你哪些回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4.作者认为“朋友可以是丽日可以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你是怎样认为的?

5.组织一个小型的讨论会,就“如何走好我们的人生”,互相交流各自的心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