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寝迹衡门下②,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③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④,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⑤。
萧索空宇⑥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⑦。
高操非所攀,谬得⑧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⑨!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⑩?
注 释
①癸卯岁: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此时渊明39岁。敬远:渊明表弟,二人志趣相投,曾在一起躬耕读书。本诗所说的是两人的共同情况,抒写以相慰籍。
②寝迹:卧息与行踪。衡门:横木为门,指居处浅陋。
③翳翳:阴晦貌。
④无希声:据王念孙之说,当为“希无声”,与下句“皓已洁”对文。
⑤箪瓢:饮食器具。谢:谢绝。屡设:常设。此句意谓像颜回那样的箪食瓢饮都达不到。(www.xing528.com)
⑥空宇:空屋。
⑦遗烈:指伯夷和叔齐,二人因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
⑧谬得:谦词。
⑨平津:坦途、大道。苟:尚且。由:遵从。栖迟:隐居。讵:岂。
⑩兹:此。契:意旨。别:辨别。全句意:只有敬远能辨此意。
赏 析
诗的题目表明:这首诗写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十二月中。这一年东晋王朝发生了桓玄公开篡夺晋安帝帝位的大事,而且在篡位之后,还把晋安帝迁徙到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把他幽禁起来。陶渊明曾到过江陵,在当时任荆、江诸州刺史的桓玄手下作过事。陶渊明对这件事有无限的悔恨,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有深长的感叹,那时就有辞官归田的决心。了解这段史实,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当桓玄在建康公然篡夺帝位,把晋安帝迁禁于寻阳时,陶渊明却在浔阳的茅屋里,闭户高吟这几句诗,对桓玄称帝的时事,不屑一提,令人赞叹其高傲遗世的风度。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作诗时,正值暮冬大雪。粗一看,诗人毫不经意地描述着冬天大雪的过程,但反复品味,诗人又好像是精心刻画出人们在冬雪时候的一切细微的感觉:随着一阵阵凄厉的风声,窗外是越来越暗淡阴沉的天色,暮雪降下来了,再渐渐过渡到听不到一点风声,抬头一看,眼前已是一片晶莹洁白的世界。这些景语和诗中表现的诗人的胸怀志趣很微妙地融合在一起,毫无雕琢的痕迹。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紧接着雪景,就直写自己饥寒贫困的感受。用笔是严峻的,在物质生活方面,诗人当时几乎已丧失了一切生活的乐趣。但是,这首诗的诗意,正是要从严峻的诗句中引导出来。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在生活极度严峻的时候,他翻开了古人的书籍,边读边想,一个个光辉的古人形象,浮到眼前来了。古人高尚的人格风范,使他得到了安慰和支持;而其中最大的安慰,就是从历史人物的镜子里,照出了自己的形象。他以谦逊的语言说,古人光辉典型,如不食周粟而死的叔齐,我自然不敢高攀比拟;但古人那不因羡慕富贵而改变节操的固穷的骨气,自己仿佛也学得几分了!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平津”就是平坦的大道,也就是世俗人们所共趋的大道,诗人说自己既不愿走举世共趋的康庄大道,那么过两天贫困隐居的生活也就不为笨拙了。末两句是说自己这番固穷的心意,在当世无人理解,只有从弟敬远一人是自己的知己。
全诗没有一个字涉及时事,但诗题“癸卯”两字对熟悉
晋史的人,又确实是“指而可想”。此诗的艺术技巧,就在善用衬托。用凄凄、翳翳的暮冬阴暗的天色,衬托出雪景的晶莹洁白;用萧索饥寒的生活情景,衬托出诗人光明磊落的人格。极简洁严峻的语言,却给人极丰富的暗示。写雪的几句诗,历来为评点家们所称道。
绝妙佳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