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中雪》:采薇之祖,厌战千古

《诗中雪》:采薇之祖,厌战千古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采薇采薇①,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赏析全诗六章,可分三层。首句描述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诗中雪》:采薇之祖,厌战千古

原 文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www.xing528.com)

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注 释

①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

②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③靡:无。

④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

⑤不遑:没空;遑,闲暇。启:跪坐。居:安居。

⑥戍:驻守。定:安定。

⑦使:传达消息的人。聘:探问。

⑧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⑨盬(ɡǔ):休止。

尔: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常:常棣,棠棣

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戎车:兵车。

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骙(kuí))骙:马强壮貌。依:乘。

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

象弭:象牙镶饰的弓。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赏 析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的具体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的感情;而随着时间的一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描述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忡忡。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家的差事无穷无尽。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全诗的基调。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绝妙佳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