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是中医美容治疗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并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由此可见,药物治疗是一种应用普遍、涉及范围广泛的治疗手段。我国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发展,早已经成为较为系统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学科。专家们从历代古医籍中将有美容作用的中药和方剂整理归纳,将其分为理血药、理气药、燥湿药、祛风药、补气养血药、补阴补阳药和清热泻火药。
不同功效的美容中药所针对的适应证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进行辨证分析和施药。因此了解常用美容药物及其功效对于美容治疗保健的合理实施非常关键,下面对此进行概括介绍:
1.行气理血药 行气药和理血药统称为行气理血药,因“气能生血”,故二者常配伍同用。理气药多性温,味辛、苦,能够疏肝解郁、破气散结、健脾止痛,可根据病情需要用于黧黑斑、水肿虚胖、眼袋粉刺、大便秘结、痰湿内蕴等损美性疾病的治疗;理血药则具有养血补血、活血凉血的功效,能够散瘀通经、消肿止痛,常根据不同病情配以其他功效药物对脱发掉发、面色萎黄失华等症进行调补。行气理血药所含药物较为丰富,有柴胡、陈皮、当归、白芍、牡丹皮、桃仁、紫草、益母草、三棱、香附、玫瑰花、赤芍、丹参、川芎、红花、侧柏叶等。
2.祛湿化痰药 祛湿化痰药为具有渗泻湿水、化湿运脾、祛痰化痰功效的药物,可对粉刺湿疮、发蛀脱发、肥胖症等损美性疾病进行治疗。并根据致病机制的不同,选择相应药性的药物。常见的祛湿化痰药包括有茯苓、白扁豆、白鲜皮、泽泻、海藻、薏苡仁、地肤子、苍术、藿香等。
3.祛风解表药 祛风解表药指能发散风邪、解除表证的药物,其多味辛,是中医美容临床中最为常用的药物,可对皮肤瘙痒、丘疹色斑等过敏性疾病进行治疗,并根据病邪的不同属性选取不同性质的药物。祛风解表药包括有荆芥、白芷、升麻、桑叶、刺蒺藜、白僵蚕、菊花、薄荷、藁本等。
4.补虚固涩药 能为人体补充营养物质,增强身体功能,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为补虚固涩药。其在中医美容临床的应用较多,常用于自汗盗汗、泄泻不止、遗精尿频、久咳虚喘、崩漏带下等症,具有较好的乌发生发、明目润颜、防皱美容功效。常用的补虚固涩药有黄芪、党参、山药、补骨脂、山茱萸、天冬、女贞子、何首乌、五味子、黑芝麻、墨旱莲、地黄、麦冬、菟丝子、杜仲、白术、人参等。(www.xing528.com)
5.清热泻下药 清热泻下药多为寒凉性质,主要为清热泻火、解毒燥湿、凉血退热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湿热内蕴等各种证候。因清热泻下药易对脾胃造成伤害,故脾胃虚弱者应与运健脾胃的药物相伍为用。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栀子、黄芩、黄柏、龙胆草、桑白皮、夏枯草、连翘、大青叶、石膏、大黄、黄连、苦参、枇杷叶等均属常见的清热泻下药。
6.开窍安神药 开窍安神药为开窍药和安神药的合称,这两种药多入心。其中开窍药主要具有醒神通窍的功效,因其性味辛香,容易挥发,故多制成丸散剂型,常用于因痰热所致的神志昏蒙、昏厥中风等证;安神药则以养心安神为主要功效,可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常见开窍安神药包括有酸枣仁、柏子仁、朱砂、珍珠、远志、首乌藤等。
7.温里散寒药 温里散寒药即能够温暖中焦,散寒止痛,使脾胃健运的中药,温里药性热味辛,主要用于对脾阳虚弱所致的肥胖症、局部水肿、眼袋等损美性疾病进行治疗。由于其性味辛热,易伤津耗液,故阴虚者、热盛者和孕妇慎用或忌用。常见温里药有附子、细辛、花椒和肉桂等。
8.外用药 外用药的主要功效为消肿解毒、杀虫止痒、敛疮生肌,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疖、斑疹疥癣等症,有膏贴、搽涂、熏洗等多种使用方法。常见的外用药包括有硫黄、皂荚、鸦胆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