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底,媒体对于湖北襄樊五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一事议论纷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感恩、报恩、慈善的话题。结果,几天后,《新闻晨报》又有一篇报道,说其中一人父亲是襄樊市樊城区城管局副局长,因此,副局长的儿子明显不属于“贫困大学生”,当年申请资助时填的表格,涉嫌造假。该报道还指出,这位“贫困大学生”已经将1000元资助款退了回去。
我不想再对这件事情说什么,只想说说媒体。几天之内,两篇报道,如果读者不细心,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原来当初取消受助资格是因为假装贫困,而不是感恩与否的问题。那么,几天前大家为感恩问题争相发言,算不算是浪费口水?设身处地从媒体的角度出发,也许在这件事情的报道上,具体细节问题的确有前有后,所以造成“一个事实,两种结论”的现象。但是,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能不能认真一点,把情况搞清楚了,准确一点再和盘托出?
这类现象在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大家针对一个报道说了半天,结果发现事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前面说的都白说了。等事实真相出来后,换一个角度再说,谁又知道新的真相就一定是真相?
差不多时间段内发生的关于“史上最恶毒后妈”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第一轮报道在全社会塑造了一个“史上最恶毒后妈”的形象,引得无数人恨不能用口水淹死这个后妈。结果,第二轮报道彻底转向,“后妈”成为一个无辜受害者。到了第三轮报道,大家发现,在网上发表“史上最恶毒后妈”帖子的人,很可能是同媒体串通好的,目的是为那个被所谓“史上最恶毒后妈”虐待的孩子治病募捐。这一假新闻策划者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大家已经懒得再去追究。一片声讨,博得关注,也得到了给小孩治病的钱,算是一个成功的策划,但是,读者对于媒体的信任却受到极大的伤害。用这种方式来利用媒体,属于杀鸡取卵,一次性地消耗掉人们多年积累的对媒体的信任。
再早一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韩国学生枪击案也有同样的情况。第一轮报道先报道事实,还比较正常。到了第二轮,有人报道说美国大学生把杀人者和被杀者放在一起祭奠,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比第一轮报道死了32个大学生还要猛烈。什么宽恕啊,宽容啊,狭隘啊,复仇啊,等等,唾沫满天飞。结果到了第三轮报道说,把杀人者与受害者放在一起祭奠,只是某一位女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而不是学校的官方行为,也不被很多人接受。弄得好多人不好意思再提几天前自己说过的话。(www.xing528.com)
这些报道最恶劣的一个例子就是北京纸馅包子新闻。头天新闻报道说有人用废纸箱做包子,引起一片惊讶。隔天便声明这是假新闻。而对于上述种种一波三折大喘气的新闻报道,是否也有作假的嫌疑?一开始言之凿凿说某人是坏人,一转眼又铁嘴钢牙地说某人其实是好人,再一转身便说每人都会有缺点。好像最后找回了真相,但是,这件事情为何不能同时完成?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耸人听闻的习惯导致媒体一次次自扇耳光,徘徊于假新闻的边缘,玩着危险的游戏。这种危险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失去读者的信任。
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经常会无事生非,或将芝麻绿豆放大成西瓜冬瓜。现在甚至出现对于同一事实分阶段报道,并且每个阶段都自相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有的是因为故意的,有的是因为媒体调查不认真,不敬业,看到一个醒目的侧面就夸大到全局,一次次浪费读者的感情和口水。长此以往,媒体的信任度必然会遭到巨大的打击。拜托媒体工作人员稍微敬业一点,对一个事实调查清楚了再报道。否则,既伤害读者,也伤害媒体自己。
想起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玩到最后就是大家玩腻了,剩下媒体自娱自乐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