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谷精微与自然界清气的重要性

水谷精微与自然界清气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生之后,人体摄取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和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二者成为后天之气的来源。因为人体必须依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同时先天之精气也必须依赖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

水谷精微与自然界清气的重要性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气的作用下得以进行的,所以气对人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被视为人体生命的根本。因此中医学常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的生命活动。

二、气的生成来源

人体之气是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之精气及自然界之清气,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胃、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人出生之前,父母肾中先天精气相互结合,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生长,在此过程中,依赖于母体的先之气和后天之气(主要是水谷精气)的滋养。出生之后,人体摄取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和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二者成为后天之气的来源。故人体之气的强弱,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自然环境等有关外,还与肾、脾胃、肺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因为人体必须依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同时先天之精气也必须依赖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故有“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的说法。

三、气的分类

根据气的来源、生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主要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此外气运行于脏腑经络之中,则化为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

(一)元气

元气源于先天而根于肾,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为先天之气、原气。

1.生成 元气根源于肾,主要由肾精所化,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经肾的化生作用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滋养而成,所以说元气来源于先天,滋养于后天。

2.分布 命门为元气之根,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而流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3.主要功能 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从幼年开始,肾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而渐渐充盛,化生元气,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经过一段时期,从婴幼儿成长到青壮年,此时由于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化生充足的元气,使机体发育,则真牙生,筋骨强健,形体壮实,同时具备了生殖能力。待到老年,由于生理和病理性消耗,肾精渐衰,化生元气渐渐减少,齿摇发脱,形体出现衰老之象,直至元气衰亡,生命终止。

(2)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以三焦为通道,布散于全身,全面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二)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名膻中。

1.生成 宗气是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生成的。饮食物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生成水谷精微,然后通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生成宗气。

2.分布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行咽喉而走息道;下蓄丹田,经气街注足阳明经胃经而下行至足。

3.主要功能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走息道以司呼吸:具有促进肺的呼吸运动的作用,所以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2)贯心脉以行气血:具有协助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所以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强弱和节律,肢体的活动和寒温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三)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之气,又称“荣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1.生成 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中最富营养、柔顺精专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2.分布 营气行于经脉之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营周不休。

3.主要功能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1)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生成血液。

(2)营养全身: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运行于脉中,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四)卫气(www.xing528.com)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1.生成 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水谷精微中最富活力、慓悍滑利的部分所化生。

2.分布 卫气与营气相偕而行,卫气特性“慓悍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行于经脉之外,熏于膏膜,散于胸腹,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3.主要功能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的这一作用是气的防御功能的具体体现。卫气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又可驱邪外出。

(2)温养全身:卫气的这一作用是气的温煦作用的具体体现。卫气充足,脏腑,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机体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

(3)调节肌肤腠理的开阖、汗液的排泄: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卫气通过有规律地调节腠理的开阖来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和体温,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以适应生命活动的需要。当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功能失职,可以出现排汗异常等病理现象。

营气与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主要的物质来源,但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又有一定的区别(详见表4-1)。

表4-1 营气和卫气比较表

四、气的功能

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与美容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为:一是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二是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及精神思维活动。三是激发和促进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生成以及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等。

当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时,可出现人的生长发育缓慢,或出现早衰;可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减退;亦可出现血液运行缓慢,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气推动血液运行、津液输布,对营养颜面、滋养眼睛、润泽皮毛有重要作用。因气的推动作用,使肌肤得到血液、津液的濡养,颜面荣润,皮肤光滑而有弹性,眼睛明亮有神,头发光泽亮丽。

(二)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主要是指气具有产热、温煦机体的作用。具体体现为:一是温煦机体,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二是温煦各脏腑经络及形体官窍,助其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三是温煦体内液态物质,助其正常循行、输布及排泄。

当气的温煦功能减弱时,机体则会出现体温低下,血液和津液运行迟缓,脏腑功能下降等现象;同时也容易发生面部、耳部、手背部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冻疮及寒性荨麻疹等病变。当气因某些原因聚而不散,则郁而化热,可出现发热,恶热,皮肤或出现热毒疮痈等病症。故有“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之说。

(三)防御作用

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已侵入人体内的病邪。如果气的防御作用下降,则邪气易侵袭皮肤发生过敏性而引起损美性疾病。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护卫肌表,抵御外邪。肺合皮毛,肺气宣发,达于肌肤皮毛,而发挥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二是正邪交争,驱邪外出。邪气侵入机体之后,机体的正气奋起与之抗争,驱邪外出。

当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时,则人体容易患病,而皮肤更易为外邪所侵而发生感染性或过敏性疾病,直接引起损美性病变。

(四)固摄作用

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以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来说,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一是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二是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其异常丢失。三是固摄精液,使之不因妄动而频繁遗泄。四是固摄脏腑经络之气,使之不过于耗失,以维持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活动。

如果气固摄津液的功能减弱,则会出现虚汗外泄、尿多、遗尿等津液外泄的病症,皮肤便会因水液流失过多而干燥、脱水,导致皮肤衰老;气固摄血液的功能减弱,则会引起慢性出血,而皮肤会因失血而表现面色苍白,或引起瘀血而出现面色青黑等。

(五)气化作用

气化作用是指气具有通过运动而产生和促进各种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功能。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气化作用的机体,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过程中。气化作用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各种变化,都是气化作用的结果。如气血津液的生成,先需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如果气的气化作用减弱,则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则易产生痰湿、水肿、瘀血病症或出现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皮肤干枯等病症,影响容貌形体之美。

(六)营养作用

气具有为脏腑组织提供营养的作用。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是指营气的作用。当营养作用不足时,则脏腑的功能活动下降,而见面白、精神萎靡不振等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