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肺脾肝肾五脏的重要作用

心肺脾肝肾五脏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加上心包络则称六脏,但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归属于心。在生命的活动中,五脏各司其职,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精神情志又是密切相关的。因心能主宰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故称其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君主之官”。若心神不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得不到协调与统一,因而产生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甚至危及性命。

心肺脾肝肾五脏的重要作用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加上心包络则称六脏,但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归属于心。五脏皆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功能,故共同的生理特性是以藏为主,满而不实。在生命的活动中,五脏各司其职,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精神情志又是密切相关的。

一、心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心脏呈上圆下尖,如倒垂未开之“莲蕊”,色赤,中有空窍,外有心包围护。

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主通明。因心能主宰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故称其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君主之官”。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主藏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宰作用。

1心主血脉 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即血液;脉,指脉管,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又称之为“血府”。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心主血:其一心行血,心气能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心与血脉相连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心脏不停地有节律的搏动,不断推动血液运行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而心脏能正常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其二心生血,心阳能促进血液化生。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津液在进入血脉的过程中,依赖心阳的温煦气化作用,才能变化而赤生成血液。

(2)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而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心气充沛,心脏有节律的搏动,则脉管有规律的舒缩,血液能正常循脉道布散全身。

总之,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完成推动血液运行周身,以营养周身的生理功能,即心主血脉。而心气充沛、脉道通利、心血充盈是完成这一功能不可或缺的三个条件。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从面色、舌色、脉象及胸部感觉等方面表现出来。如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舌质淡红荣润,脉搏和缓有力、节律整齐。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则面色无华,心悸失眠,舌质淡白,脉细涩无力;心火亢盛,则面赤,心中烦热,舌红,舌尖起芒刺或溃烂疼痛,脉滑数;心脉痹阻,则面色晦暗,心胸憋闷或刺痛,舌质青紫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

2.心主藏神 又称主神明、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宰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心主神志的生理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1)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若心神不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得不到协调与统一,因而产生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甚至危及性命。

(2)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有“任物”的作用,才会产生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从而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活动与五脏都有关系,但心起着主宰作用。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心神不宁则脏腑气机紊乱,疾病由此而生。

心藏神的功能是否正常,可表现于精神、意识、思维和睡眠等方面。心藏神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睡眠安稳。若心藏神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昏迷等临床症状。对于强调整体美的中医美容学来说,如此状态,自然不美,而失眠日久必然影响人的容貌美。

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正常则心神精明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控血行,从而使心脉自身及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得血以养。

(二)心的系统联系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

1.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体,即形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体,泛指有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如头颈、躯干、四肢、内脏等。狭义之体,是指筋、脉、肉、皮、骨五者,故又称为“五体”。五脏的在体,是指狭义的形体。

心在体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所主,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其华在面,是说面部的色泽亦能够反映心的功能状态,因为,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脉和缓有力,节律一致;反之,心的功能减退,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脉细弱无力;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脉涩或结代;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脉数;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或晦暗,脉微欲绝。

中医美容学中,面部作为人体最醒目的审美器官,其健美与否,受心的功能状态影响。

3.在窍为舌 窍,指孔窍、苗窍。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的气血盛衰及其功能改变可从舌象上反映出来。

舌能感知味觉和表达语言。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蹇,甚或失语等。

4.在志为喜 志,即五志,指怒、喜、思、悲(忧)、恐(惊)五种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所表现的情绪反应,分属于五脏。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一般来说,喜属于对外界信息产生的良性反应,适度的喜乐愉悦,对心的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但喜乐过度或不及,均可使心气、心神受伤。如喜乐过度,则使人喜笑不休,精神涣散不收,表现为坐卧不宁、失眠,甚至精神错乱;不及则使人心气不足,精神萎靡,易生悲忧。

另外,心为神明之主,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无论是紧张、惊恐,还是惊喜或悲伤等情绪波动,都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心慌。

5.在液为汗 液,即“五液”,是指泪、汗、涎、涕、唾五种人体所分泌的正常液体,与五脏之间有特定的对应关系。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经汗孔排出肌表的液体。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密切,因为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二者可以互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为心所主,故称“汗为心之液”。若汗出过多,则津伤血耗,可见心慌、心悸,甚至导致心阳暴脱。另外,汗液的排泄又受心神的调控,所以情绪的波动,如惊恐,可有汗出现象发生。

6.在时应夏 时,即时节、季节,是指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心在时应夏,是说心气与夏气相通应。因为夏季以炎热为主,而人体之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通常情况下,心脏疾患,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但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又往往加重。所以中医养生提倡夏季尽量多做户外活动,使人的身心符合夏季阳气隆盛状态。治疗上则提出“冬病夏治”的理论。

附:心包络 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后世医家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的病变,称为“热入心包”;痰阻心窍,出现意识模糊,甚则昏迷不醒等心神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为“痰蒙心包”等等。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

二、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且有分叶,左二右三,覆盖于诸脏腑之上。肺质地疏松,“虚如蜂窠”,其色白莹。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直接与外界相通。

肺,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肺的生理特性是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喜润恶燥,为娇脏。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主要指肺为五脏中与气关系最为密切的内脏。《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呼吸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呼吸作用,不断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和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其一肺参与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结合生成。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其二肺对全身气机有调节作用。气机即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对全身气机起着调节作用。肺的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肺的呼吸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即所谓“气虚”,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若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则将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

2.主宣发肃降 主宣发肃降是指肺气的运动主要表现为宣、降两种形式:宣,有宣发、布散之意,指肺气向上、向外运动;降,有清肃、下降之意,指肺气向下、向内运动。肺的各种生理功能是通过宣发、肃降而完成。

肺气通过宣发作用实现:①呼出体内浊气;‚②将脾所转输来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ƒ③宣发卫气至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若外感风寒而致肺失宣发,则致呼吸不畅,胸闷咳嗽;卫气被郁遏,腠理闭塞,可致恶寒无汗;津液内停,可变为痰饮,阻塞气道,则见咳痰,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

肺气通过肃降作用实现:①吸入自然界之清气;‚②将脾所转输来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腑,以发挥濡润营养作用;ƒ③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若肺失肃降,则可出现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咳痰等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常相互影响。没有正常的肃降,就无正常的宣散;没有正常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宣发与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如果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而出现喘、咳等症。

3.主通调水道 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内涵有二: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养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养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调节水液代谢,故有“肺主行水”之说,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水之上源”。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等病变。故临床上对水液输布失常的痰饮、水肿等病证,可用“宣肺利水”和“降气利水”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内经》所谓“开鬼门”之法,古人喻之为“提壶揭盖”。

4.朝百脉 朝,即聚会的意思,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血液的运行虽然以心气推动为主,但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同时,肺所参与形成的宗气有“贯心脉”以助心行血作用。故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行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降,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5.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指肺具有辅助心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治理、调节呼吸功能;二是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主通调水道,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因此,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二)肺的系统联系

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

1.肺合大肠 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2.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合称肺主皮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具有抵御外邪,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合皮毛,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关系。一方面肺有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的功能,所以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滋润致密,抗御外邪能力就强。反之,肺气虚弱,其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低下,便易于感冒,甚或出现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另外一方面,皮毛也有宣散肺气,调节呼吸的作用。《内经》把汗孔称作“气门”,是说汗孔不但是排泄汗液的门户,而且也是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因而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郁遏,易波及肺,症见恶寒发热的同时多伴有咳喘等症,故常称肺卫表证。

3.在窍为鼻 在窍为鼻又称“肺开窍于鼻”。鼻为主通气和主嗅觉的器官。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为肺之门户,又称“鼻为肺之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若肺失宣发,则呼吸不利,鼻塞不通或嗅觉不灵,不闻香臭。

喉是发音的主要器官,与鼻相通,连于肺,亦为肺之门户,是清浊之气出入的要道。生理情况下,肺气宣畅,肺阴充足,则呼吸通利,声音洪亮清晰。病理情况下,若外邪犯肺,可使肺气失宣,喉头不利,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或咽喉痒痛等;若肺气耗伤,肺阴不足,虚火内灼,可见声音低微或嘶哑、喉部干涩等症。

4.在志为悲(忧)肺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悲(忧)有关。悲,悲伤;忧,忧愁。悲和忧虽略有差异,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大致类同,故皆为肺之志。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属不良的情志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可见呼吸气短,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等现象。反之,肺精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5.在液为涕 涕为鼻腔分泌物,具有润泽鼻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作用。涕由肺精所化,主要依赖于肺气的宣发作用。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如肺精、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溢于外。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鼻流涕黄浊;肺燥,则鼻干痛涕少或无涕。

6.在时应秋 在时应秋是指肺气与秋气相同通应。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时令至秋,草木凋零,而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故与秋气相应。时至秋日,肺金之气应秋而旺,此时,肺的清肃和收敛功能强盛。而人体气血运行也随“秋收”之气而逐渐向“冬藏”过渡。因此养生家强调,人气亦当顺应秋气而渐收。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治疗应注意养阴润肺。

三、脾

脾居于中焦,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从古代文献对脾的位置、形态和功能描述看,藏象学说中的“脾”,应包括作为现代解剖单位的脾脏和胰腺等脏器和多系统的功能在内。

脾,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脏。与自然界长夏之气相通应。脾的生理特性是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把水谷化为精微;也必须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才能布散到全身。脾主运化可理解为三个过程:

消化:帮助胃、小肠“腐熟”、“化物”,即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和糟粕。

吸收: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转输:即脾的“散津”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至肺,再通过肺的宣肃作用敷布全身。

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则消化吸收功能旺盛,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之说。若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状,进而导致气血化生不足,产生倦怠、乏力、消瘦、面色萎黄等周身失养的病证。

(2)运化水液:是指脾具有吸收、输布水液,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脾在运化水谷的过程中,同时将摄入的水饮进行运化和转输,气化成为津液,并通过散精作用将津液输布到心肺而到达周身,发挥其滋润、濡养作用。并将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给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脾居中焦,在津液的产生、升降和布散过程中发挥着化生、吸收、输布、枢转的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则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而成痰饮,或流注肠道而成泄泻,甚至导致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脾主运化对于人体容貌及形体的健美有重要意义。若脾气键运,则气血化生有源,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得到营血津液的充养,表现出滋润、光泽、饱满的健美状态。反之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则可出现面白或萎黄无华、毛发枯槁、皮肤粗糙;若水湿停聚,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于面,则可发生痤疮、酒渣鼻等损美性病症。(www.xing528.com)

2.主升 主升是指脾气运动的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在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

(1)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上升转输作用,即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为气血,以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若脾气虚弱,气血化源不足,不能升清,可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清气不升,反下走肠道,则见便溏、泄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2)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若脾气虚弱,无力升举,反而下陷,可导致某些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阴挺)、脱肛(直肠脱垂)等。临床对于内脏下垂的病症,常采用健脾升陷的方药来治疗。

3.主统血 统,指统摄、控制。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功能,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当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盛,气的固摄功能强健,则能够统摄血液行于脉中而不会逸出脉外。若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气血生化不足,气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则血逸脉外而导致多种出血病症,如崩漏、便血、尿血,肌肤瘀斑、肌衄等,临床称之为“脾不统血”。一般多表现为慢性出血,血色淡质稀。如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样,并有脾气虚见症,常采用补脾摄血的方法加以治疗。

(二)脾的系统联系

脾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1.脾合胃 脾与胃通过经脉的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

2.在体合肉,主四肢 肉,又称分肉,包括现代解剖学所称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肌肉具有保护内脏,抵御外邪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脾在体合肉,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活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全身之肌肉,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来营养滋润,才能丰满壮实,以发挥正常的收缩运动功能。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滋养,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为肌肉、四肢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则肌肉丰满强壮,四肢活动轻劲有力。脾失健运,精微物质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四肢也随之失去营养,则肌肉消瘦,四肢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若脾虚湿停,痰湿内聚,饮食不归正化,变为浊脂积于皮肤肌肉,则致形体肥胖臃肿,面目虚浮,面色黄白不泽,甚至嗜睡神昏。上述状态则严重影响人的形体及神韵美。

3.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指口腔以及食欲、口味,口具有进水谷、辨五味、泌津液、磨谷食、助消化及出语言等功能。脾在窍为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气强健,升散如常,水谷精微和津液上承于口,使口能够泌涎唾以助消化,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果脾气失健,则食欲缺乏,口淡乏味;脾热时可有口酸、口臭;脾有湿热可觉口甘、口腻。

其华在唇:唇,即口唇,又称“飞门”,口唇是口腔与外界相通的门户,既参与面部多种表情活动,又参与语言、咀嚼、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和形态不但能反映全身的气血状况,而且也能反映出脾的功能状态和病理变化。脾气健运,气血充足,上荣于口唇,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则口唇色淡不华,甚则萎黄不泽;脾胃湿热上蒸可见口唇红肿;脾不化湿,湿浊上扰,则可见唇肿破裂,糜烂流水。

4.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思考属于认知范畴,是思维意识活动的一部分,为实现某种志向而反复斟酌、考虑;思虑属于情感范畴,与喜怒悲恐并列,归情绪变化。思是以脾的精气为物质基础,而表现于外的情感反映。脾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思存在着特异性联系。正常思考问题或正常限度内的思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对健康并无不良影响;但久思不得、思虑过度等情况就会影响气机,导致气滞或气结。思考过度,往往损伤心脾,导致失眠健忘,腹胀纳呆等。思虑过度则导致脾胃气机结滞,出现食不知味、纳呆,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临床常采用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方法治疗此类病证。

5.在液为涎 涎,指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是指脾通过运化、统摄功能,产生和控制涎液的分泌。涎具有润口腔、助吞咽、助消化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涎液化生适量,上注于口而不溢于口外,发挥其润泽口腔,助吞咽、助消化的功能。若脾胃不和或脾虚失摄,则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病理现象。

6.在时应长夏 在时应长夏是指脾气与长夏之气相通应。长夏,指夏秋之交的农历六月,此时气候多雨潮湿,土地湿润则可以在夏季阳气盛、万物茂的基础上再长养万物,故而名之“长夏”。长夏之季,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多,气候湿热,热蒸湿动,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五行归属于“土”,故脾与长夏皆属土,同气相求而通应。长夏之气有助于脾主运化、化生气血,但长夏之湿太过,易先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机体表现为胸脘痞满,食欲缺乏,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口甘多涎,舌苔滑腻等,该季节治疗此类病证时往往在辨证的基础上加芳香醒脾燥湿之剂。

此外,又有“脾主四时”之说,认为脾主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表明四时之中脾土无时不在,时时刻刻滋养着其他四脏。脾主四时的意义在于强调脾主运化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性。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其他脏腑组织器官得以濡养,人体能够保持健康状态,即使患病,也易于康复。

四、肝

肝位于横膈之下,右胁之内,下附有胆。肝为分叶脏器,其色紫赤,状为楔形,肝质柔软而脆弱。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肝主疏泄,主藏血。

肝,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脏,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亢易逆,刚强躁急,被喻为“将军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

(一)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疏,即疏通、畅达;泄,即宣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饮食物消化吸收,调畅情志以及调节生殖功能的作用。肝主疏泄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指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通无阻,协调平衡。肝气主升主动,对于全身气机的疏通、畅达具有重要的意义。肝气所具有的升发、向上、向外、流通的疏泄作用,既不能太过,又不可不及,而是保持一种活泼的生机,肝的这种柔和适度的生理状态称为“木气冲和”。肝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全身气机畅达,气血和调,经脉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称为肝失疏泄。常见有两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气郁结,责之于肝的疏泄不及,调畅气机的功能减退,则全身气机的流通和畅达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滞不舒和气机郁结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见情志抑郁,喜太息,胸胁、两乳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舒等。治疗采用舒肝解郁的方法。二是肝气上逆,是因肝的疏泄亢盛、太过,导致全身气机逆乱,从而形成气机上逆和气机横逆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见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痛失眠,胸胁、乳房或少腹部位走窜胀痛等症。临床常采用疏肝平肝降逆的方法治疗。

(2)促进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人体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机调畅。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运;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故肝疏泄而调畅气机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若肝气郁结,则气机郁滞,既可导致血行障碍,形成瘀血,或为癥积,或为肿块,在女子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等;又可导致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或为痰阻经络而成痰核,或为水停而成臌胀;若肝气上逆,则全身气机逆乱,血随气涌则吐血、咯血,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女子月经过多等。

(3)促进饮食物消化吸收:是通过协调脾胃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依赖于脾胃的功能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以促进脾升胃降,以保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正常进行。而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为肝之余气聚积而成,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泄注于小肠,具有帮助消化饮食物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才能够正常分泌和排泄,进入肠腔以助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失疏泄,如肝气犯脾,导致脾气不升,表现为胸胁胀满或疼痛,腹胀,腹痛或泄泻,肠鸣等症;肝气犯胃,导致胃失和降,可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泛酸、胃脘胀痛等症;肝胆郁滞,临床表现为胁肋不适,厌食油腻,口苦等肝胆不利的症状;若胆汁逆流入于血脉,外溢于皮肤,则可出现黄疸。

(4)调畅情志:情志,指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七情五志分属于五脏,但总由心所主,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血的充盈与和调,而血的正常运行,又要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舒畅条达,气血和调,血行通利,则心情舒畅,理智开朗,既不抑郁,也不亢奋。若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气郁结,可见心情抑郁不乐,悲忧善虑,甚至沉默痴呆、表情淡漠等;若肝气郁而化火,或大怒伤肝,肝气上逆,常见烦躁易怒,亢奋激动,甚至狂躁妄言、骂詈叫号等。反之,情志活动异常,又多导致气机失调,气血失和,而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出现肝气不舒、肝气郁结,甚至肝阳上亢等病证。故治疗情志病时应重视调理肝气。

(5)调节生殖功能: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是人体生殖功能的重要环节。男子生殖之精的贮藏与施泄,女子周期性的排卵与行经,是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二脏相反相成、协调互用的结果。肝气的疏泄功能发挥正常,则男子精液排泄畅通有度;女子按期行经及排卵。若肝气的疏泄失常,则可见男子排精不畅,或遗精、早泄,或阳强不泄;女子则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治疗此类病症,常以疏肝为第一要法。由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女子的生殖功能尤为重要,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2.主藏血 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有“主血海”之称。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除运行全身外,还有部分血液由肝脏贮藏起来。肝内贮存一定量的血,其一:能够濡养肝脏自身,以制约肝气,防止肝阳升腾过亢,维护肝正常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其二: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根据生理需要调节人体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外周血量分配。在生理状态下,人体各部分的需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有所变化。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就通过肝的疏泄作用将所贮藏的血液向外周输布,以供机体的需要。而当人体处于安静或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对血液的需求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又归藏于肝。其三:肝藏血,以收摄血液、主持凝血、防止出血。肝气属阳,能固摄血液,以防止其逸于脉外而发生出血。而肝血属阴,阴主凝聚,使出血之时能迅速凝固,故肝的防止出血作用是通过肝气与肝血来实现的。

若肝的藏血功能失常,主要有两种病理表现:一是肝血不足,则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血不养目,可见视物昏花,甚至夜盲;血不养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冲任血亏,可见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肝不藏血,肝的藏血功能失职,可引起各种出血。临床可见呕血、衄血,女子可见月经量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肝主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调畅,肝主藏血关系到血液的贮存和调节,故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平衡是人体气血和调的保障。肝主疏泄与肝主藏血功能的协调平衡尤其与女子经、带、胎、产的生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女子一生以血为重,行经、孕胎、分娩等无不涉及于血。奇经八脉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肝血充盈,疏泄正常,足厥阴肝经之气调畅,冲任二脉得其所助,则任脉通、冲脉盛,月经、带下正常,妊娠孕育,分娩顺利。病理上,多因情志抑郁导致肝失疏泄,气滞则血凝,在女子多表现为痛经、闭经、症瘕、积聚等病症以及不孕或胎产之疾。因此,《临证指南医案·淋带》说:“女子以肝为先天。”临床治疗以疏肝理气之逍遥散为主方。

(二)肝的系统联系

肝与胆、筋、爪、目等构成肝系统。

1.肝合胆 肝与胆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的一种组织。肝在体合筋,是指人体筋的柔韧强健及其屈伸运动都依赖于肝的藏血功能。肝主藏血,肝之精血充足,筋得濡养则强健有力,且耐受疲劳。若肝之精血亏乏,则筋不得养,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征象,此称为血虚生风;若邪热过盛,燔灼肝经,耗伤肝之精血,则筋失濡养,可出现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表现,称之为热极生风。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床治疗采用养肝熄风、镇肝熄风等方法。

爪,指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故曰“爪为筋之余”。肝其华在爪,是指爪甲的形态、质地、光泽度等可以反映肝之精血盛衰的状况。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若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或脆裂。

3.在窍为目:目为视觉器官,具有视物功能,又称“精明”。肝在窍为目,是指目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与肝存在着特异性联系。肝之经脉上连于目系,目依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营养,才能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肝之精血充足,肝气调和,则目视物清晰,能辨五色、别短长。如肝血不足,目失其养,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甚或夜盲;肝气郁结,化火上炎,则目赤肿痛或头胀目眩;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或目睛转动失灵等。临床上,不少目疾的治法从治肝着手,且疗效显著。

另外,中医学认为,目之所以能精明视物,不但依赖于肝之精血的滋养,同时与其它脏腑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晴”(《灵枢·大惑论》)。后世眼科的五轮学说就认为,眼目由眼胞(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组成,这五个部位分别配属五脏,即眼胞为肉轮,属脾主肌肉;两眦为血轮,属心主血;白睛为气轮,属肺主气;黑睛为风轮,属肝主风;瞳神为水轮,属肾主水。所谓轮,是比喻眼球形圆而转动灵活宛如车轮之意,对于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4.在志为怒:怒,生气、懊恼,是人在气愤不平情绪亢奋时的一种情感变化。怒是以肝的精气为物质基础而表现于外的情感反映。肝在志为怒,是指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怒存在着特异性联系。正常情况下,适度的情绪发泄,有助于肝的疏泄,对调节机体气机有积极意义。但过怒或郁怒不解,对机体则是一种不良的刺激,郁怒可致肝气郁结,气机郁滞,则表现为心情抑郁,闷闷不乐,或影响脾之运化及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暴怒多致肝气上逆,血随气冲,表现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吐血呕血,甚或中风昏厥。故息怒宁志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

5.在液为泪:泪为肝之阴精所化,有滋润和保护眼目的作用。泪液的分泌正常与否可以反映肝的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泪液分泌适度,濡润目而不外溢。如有异物侵入眼睛,则泪液大量分泌,起到清洗眼睛和排出异物的作用。此外,情志变化也可导致眼泪分泌量增加。肝脏、肝经发生病理变化时,如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两目红赤,畏光流泪;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6.在时应春:是指肝气与春气相通应。春季为一年之始,气候温暖多风,阳气始发,草木乃荣,呈现木之舒展条达之象;肝在人体主疏泄,喜条达,肝与春在五行皆属于木,两者同气相求而通应。春季风气入通于肝,有助于肝疏泄气血情志,故肝气旺于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应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条达之性。若素体肝气偏旺、肝阳亢盛或脾胃虚弱之人,则在春季多发生肝木乘脾犯胃之病证,可见眩晕、烦躁易怒、中风昏厥,或情志抑郁、焦虑,或两胁肋部疼痛、胃脘痞满、嗳气、腹痛等症状。治宜采用疏肝理气、抑木扶土之法。

五、肾(附:命门)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曰:“腰者,肾之府”。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肾,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脏,生理特点是主蛰藏,藏真阴寓真阳,为水火之宅、一身阴阳之根本。被称为“先天之本”。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精 藏,闭藏。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肾闭藏精,使精不会无故流失,为精在体内能够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精,即精微、精华,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依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藏于肾中。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之后,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生化的脏腑精气。后天之精被身体利用后的盈余部分,亦归藏于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同藏于肾中,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成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育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新陈代谢,并不断充养先天之精。

肾藏精,精化气,合称肾中精气。肾中精气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全身阴阳的协调平衡密切相关,同时,肾精还参与血液的生成。

(1)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经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是说人从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充盛,而有齿更发长的变化;青春时期,肾中精气进一步充盛,进而产生一种促进性功能成熟的精微物质,即“天癸”,由此则男子开始排泄精液,女子出现月经来潮,具有了生殖能力;进入中年,肾中精气由充盛开始逐渐减少,形体由盛壮转向衰弱;到了老年,“天癸”竭尽,生殖功能丧失,形体衰老。这说明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到人的生长、盛壮和衰老的整个过程,并明确提出以齿、骨、发的生长状况,作为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亦即作为判断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标志,至今仍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肾中精气充盈,则人体生长发育良好,生殖能力旺盛;肾中精气衰少,就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临床上,某些不孕不育症及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以及成人早衰等症,常采取填补肾中精气方法治疗。

(2)主一身之阴阳:是指肾具有主宰和调节全身阴阳,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功能。肾中精气又可分为肾阴与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叫“元阴”、“真阴”、“真水”等,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等,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肾阴与肾阳,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故称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水火之脏”。在疾病状态下,如果肾阴不足,滋润濡养的功能减退,则产生虚热性病变,可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肾阳不足,温煦和推动功能减退,会产生虚寒性病变,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弱等症。在临床上内伤疾病中,阴阳失调所致的寒热病理变化,多为肾之阴阳失调所致。此外,它脏阴阳不足的病变,最终也会累及肾阴肾阳,故有“久病及肾”的说法。在治疗时,应从调整肾阴肾阳着手。

(3)参与血液的生成: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可生血,故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本物质,因而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若肾精不足,则可致血液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眩晕,面白舌淡等精血亏虚证。另外血也可以转化为精,精血的相互转化、相互滋生,称之为“精血同源”。

2.肾主水 指肾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肾的气化功能正常,则开阖有度。开,就是水液得以输出和排泄;阖,就是关闭,贮存一定量的水液于体内,以供生理活动的需要。肾主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水液代谢过程中,尤其是脾的运化水液,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以及三焦的通调水道等,均依赖于肾中阳气的激发和推动。二是各脏腑组织器官代谢后产生的水液,在脾肺等脏腑的作用下,经三焦水道下输于肾,通过肾的气化,分清泌浊:清者依赖肾阳的蒸腾气化,上升脾肺,重新参与水液的代谢;浊者则化为尿液,在肾与膀胱之气的气化作用下排出体外。可见,只有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发挥正常,下输于肾的水液才能分清降浊,化为尿液并排泄尿液,以维持人体水液的代谢平衡。由此看出,水液代谢过程中,肾的气化作用贯穿始终。若肾阳不足,则气化失常,开阖失度,开少阖多,气不化水,表现为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关门不利,表现为小便清长,尿液大量增多。治疗此类病证应采用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等方法。

3.肾主纳气 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以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人体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通过肺气的宣发,呼出浊气,通过肺气肃降而吸入清气,下达于肾,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使呼吸维持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故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喘证》)。肾精充足,肾气充沛,则摄纳有权,呼吸均匀和调。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摄纳无力,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证表现,称为“肾不纳气”。治疗当以补肾为主要治法。

(二)肾的系统联系

肾与膀胱、骨、发、耳等构成肾系统。

1.肾合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2.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骨,即骨骼,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运动的功能。肾在体合骨,是指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有所养而坚固有力。肾精不足,骨髓生化无源,不能滋养骨骼,便会出现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症。

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皆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但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及脑髓的充盈和发育。所以,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耳目聪明,记忆力强。反之,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在小儿,则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在成年人,多表现为健忘、思维迟钝、头晕、眼花、耳鸣、失眠等症。临床治疗骨痿软弱无力、小儿脑瘫、老年痴呆等精髓亏减的病症,常采用补肾填精之法。

“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中精气所充养。牙齿的生长、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中精气充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小儿则牙齿生长迟缓,成人则牙齿松动或过早脱落。

其华在发是指肾中精气的盛衰,可以反映于头发的生长状态和光泽程度上。人体毛发生长的营养来源于血,故称“发为血之余”,而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精血互生,故精足则血旺,血旺盛则毛发得以润养而生生不息,故又有“发的生机在于肾”之说。青壮年时期,因肾精充沛,则头发光泽黑润;年老肾精血渐衰,故头发变白,枯槁少华,容易断落。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临床上,凡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或早脱早白者,多与精血亏损有关,故多采取补肾益精血的方法治疗。

3.在窍为耳和二阴 是指耳和二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肾存在着特异性联系。耳,是听觉器官,其功能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肾精充足,髓海充盈则耳有所养,故听觉灵敏。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耳的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听力逐渐减退,是肾中精气自然衰少的缘故。所以临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即肛门,具有排泄粪便的功能。前阴的排尿功能虽由膀胱所司,但必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若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可见尿频、遗尿、尿失禁,或尿少、尿闭等小便异常的病变。前阴又是人体的外生殖器官,其生殖功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如肾中精气不足,可导致人体性器官发育不良和生殖能力减退,男子表现为阳痿、早泄、少精、滑精、遗精、精瘀及不育等,女子则见梦交、月经异常及不孕等。故前阴生殖器官又有“外肾”之称。后阴排泄粪便的功能,虽然主要和大肠、脾等的功能相关,但也与肾的气化、温煦、封藏功能有关。例如,肾阴虚,可见大便秘结,肾阳虚则致便秘或泄泻,肾气不固,则久泄滑脱。

4.在志为恐 恐,害怕、疑虑,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是以肾之精气为物质基础,经肾之气化作用而表现于外的情感反映。肾在志为恐,是指情志活动恐与肾的生理病理之间存在着特异性联系。对机体生理活动来说,是一种不良刺激。若肾精充盛,封藏有度,则机体对恐的耐受能力较强,多表现为虽恐不甚,且能自我调节。若肾精不充,封藏失司,则稍遇恐惊就会出现畏惧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故曰:恐、过恐则伤肾。恐与惊相似,都是指处于一种惧怕的心理状态。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对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疑虑和惧怕。惊恐属肾,过度惊恐则损伤人体脏腑精气,导致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的现象。

5.在液为唾 唾,指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唾乃肾精所化,经肾气之气化,循经脉至舌下,润口腔、助吞咽和消化的作用。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损肾中精气。肾精亏损或年老肾虚者,精不化唾,则出现口咽干燥,舌不能动等症状;肾水泛溢,气不固摄,则多唾或喜唾。养生方面,古代导引家多主张以舌抵上腭,让舌下唾液缓缓泌出,待津唾满口后咽下,有补养肾精的作用。

6.在时应冬 是指肾气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大地收藏,万物皆伏,呈现水之闭藏寒冷之象;肾为人体藏精之所,其气以封藏固摄为宜,肾与冬在五行皆属于水,二者同气相求而通应,故肾气旺于冬。冬季养生、作息、饮食要顺应冬季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临床上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虚之人,在阴盛之冬季则病情加重;又因肾主骨生髓,冬季还易发生骨关节疾患。

附:命门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眼睛而言,如《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始见于《难经》。如《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出了命门的所在部位及功能。后世医家虽对命门的形态、部位有不同见解,但在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的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命门与肾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明代命门学说的兴起进一步为“重肾”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认为: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即是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为“命门”,主要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