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丙、现象的消解:逻辑学的本质对比

丙、现象的消解:逻辑学的本质对比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总是表示多样性的无形式的总体;由于多样性不再是一个单纯有差异的多样性,这个世界,无论作为本质的或现象的,都消灭了;这样,它还是总体或宇宙,但是作为本质的对比。黑格尔显然受当时自然科学规律都采用某种数字比率即等式的影响,故在数量及存在,现象等场所用“对比”这一名词。他认为本质、存在等还是较低的“反思范畴”,其环节还有“独立性”,故用“对比”。

丙、现象的消解:逻辑学的本质对比

自在自为之有的世界是显现的世界的规定的根据,并且它之是这个根据,只是由于以下的情况,即:它在本身中就是否定的环节,并从而是内容规定及其变化的总体,这个总体与显现的世界相应,但同时又构成它的完全对立的方面。所以两个世界彼此对比,是这样的,即:什么东西在显现的世界中是肯定的,它在自在自为之有的世界中便是否定的,反过来,什么东西在前一世界是否定的,它在后一世界中便是肯定的。在显现的世界中的北极,就自在自为地南极,反之亦然;正电自在地是负电等等。什么东西在显现的实有中是恶、不幸等等,就自在自为地是善和幸福 [9]

实际上,两个世界的区别恰恰是在它们的这种对立中消失了,而那应该成为自在自为之有的世界的东西,本身却是显现的世界,后者反过来,在它本身中又是本质的世界。——显现的世界首先被规定为在他有中的反思,以致它的规定和存在都在一个他物中有其根据和长在;但由于这个他物同样是一个在一个他物中反思的他物,所以它这里只是与一个自身扬弃的他物相关,从而是与自身相关;显现的世界因此在本身中就是自身等同的规律。——反过来,自在自为之有的世界也首先是自身同一的、免除了他有和交替更迭的内容;但这个内容,作为显现的世界完全的自身反思,或因为它在自身反思的和绝对的区别中的差异,它就包含否定的环节和对自身与他物一样的关系;它因此就是自己对立的、自己颠倒的、无本质的内容。其次,自在自为之有的世界的这个内容,因此也获得了直接存在的形式。因为它首先是显现的世界的根据;但由于它在本身中具有对立,它便同样也是被扬弃了的根据和直接的存在。

显现的和本质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在本身中是自身同一的反思和在他物中反思的总体,或说是自在自为之有和显现的总体。它们两者都是存在的独立整体;一个只应该是反思的存在,另一个则是直接的存在;但每一个都在它的他物中连续自身,并且因此在本身中都是这两个环节的同一。所以当前呈现的东西,就是这个总体,它自己把自己排斥到两个总体中去,一个是反思的总体,另一个则是直接的总体。两者首先都是独立物,但它们只有作为总体才是独立的,并是在这种情况下,即:每一个总体本质上都在自身中具有另一总体的环节。因此,每一个被规定为直接的反思的总体的有区别的独立性,现在就这样建立起来,即只是作为对另一总体的本质关系和在两者的这种统一中有其独立性。

这是从现象的规律开始的;规律是一个有差异的内容和另一内容的同一,所以一个内容的建立起来之有就是另一内容的建立起来之有。在规律中,还面临着这种区别,即:区别的两个方面的同一,只不过是一个内在的同一,两个方面在本身中还不具有同一;因此(1),那个同一并未实在化;规律的内容不是作为同一的,而是漠不相关的、有差异的内容;——(2),这个内容因此只有这样,才是自在地规定的,即,一个内容的建立起来之有就是另一内容的建立起来之有;这一点在规律中还没有呈现出来。但现在规律实在化了;它的内在的同一,同时就是实有的,反过来,规律的内容也提高到了观念性;因为由于每一方面在自身中有它的另一方面,从而真正与另一方面和与自身都是同一的,于是内容在本身中就是扬弃了的、自身反思的内容了。

这样,规律就是本质的对比 [10] 。非本质世界的真理首先就是一个与它不同的自在自为之有的世界;但由于后一世界既是它本身又是前一世界,它便是总体;这样,两者便都是直接的存在,从而都是在他有中的反思,它们也正因此而真正是自身反思的。世界总是表示多样性的无形式的总体;由于多样性不再是一个单纯有差异的多样性,这个世界,无论作为本质的或现象的,都消灭了;这样,它还是总体或宇宙,但是作为本质的对比。有两个内容总体在现象中发生;它们首先彼规定为互相漠不相关的独立物,并且虽然具有每一个自身中的形式,但却没有它们相互的形式;可是这个形式却表明了也是它们的关系,而本质的对比就是它们的形式统一的完成。(www.xing528.com)

[1] 德语规律Gesetz和建立起来之有Gesetztsein,语根都同出setzen,即建立、肯定之意。——译者注

[2] “互相直接”,即以前所说两个方面都是独立物之意。——译者注

[3] 参看《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原注。见商务印书馆版第107页以下。——译者注

[4] “对比”Verhältnis,是与前卷论量中的“比率”是同一个字,比普通所谓关系,意义较确定些。黑格尔显然受当时自然科学规律都采用某种数字比率即等式的影响,故在数量及存在,现象等场所用“对比”这一名词。另一方面,在比率中正反关系,也有助于黑格尔所谓“颠倒了的”世界的说明。他认为本质、存在等还是较低的“反思范畴”,其环节还有“独立性”,故用“对比”。——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