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德修养-漫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师德修养-漫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漫谈师德建设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师德修养-漫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漫谈师德建设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1997年8月7日重新修订,9 月3日颁布施行)

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师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在师德建设上,我市重点提出了4方面的要求:

一、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并以此不断改善和规范教育行为

要下力气搞清楚这样一些问题:1.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精神贵族、培养治人的劳心者,而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各级各类劳动者;2.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享的特权,而成为全体公民必尽的义务,成为每一个公民做合格的诚实劳动者的必由之路;3.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再是为了光宗耀祖、改换门庭,而是通过受教育,学好本领,把真才实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和人民;4.教育不再是唯书本、唯分数、唯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变成为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成长的素质教育;5.教育亦从人生的某一阶段教育变成为职前、职后乃至终生的教育,教育不再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人们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6.教育已由单纯的学校责任变成为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社区在发展教育、培养青少年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

二、教师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我们提出,要从教育自身的行业特点出发,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的特殊要求和教育所肩负的特殊责任。教师不仅要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洁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做人风范,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作风等。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教师首先要具备“四有”的素质。要坚决抵制有损教师形象、有损教育形象的不良现象,在帮助教师自爱自重的同时,建立起更为完善有效的师德考查。监督机制和评估办法,使教师能够用高于社会一般水准的文明标准来约束和规范自己,堪称社会精神文明的典范。

三、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对下世纪负责,做有责任感的教育家的博大胸怀,义无反顾地、真心实意地投身到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在素质教育下执教办学远比在应试教育下执教办学要难得多,需要花费比以往更大的精力。素质教育不仅要面对少数好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广大中、差生,使每个学生部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智育,而是要高水平的智育,教给学生学习的智慧和能力,这就需要在改进课堂教学上下真功夫,真正做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素质教育要求搞活德育,开足开齐各类活动课程,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这里就有一个怎样依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有条不紊地衔接好这些环节,使之相得益彰、形成合力的问题。我市以评选“三A”学校“三A”校长为动力,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中打前锋、做表率。

四、抓好对校长、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

天津市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和继续教育工作在全国处于前列。我们提出,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师德内容作为师资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培训,不仅使教师的知识得以更新,学历得以提高,教学方法得以改进,而且要使教师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更加高尚,使广大校长和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更高,教育思想更端正,执教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常抓不懈,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去绘制天津教育更新更美的明天!

新时期师德内容浅析

师德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并依据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的修身养性活动。不同时代,人们对“师德”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深刻认识和理解“师德”的内在含意,对于一个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笔者认为“师德”的内容大体可分解为以下五方面:

一、高度的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

别林斯基说:“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指出了教师职业的光荣之所在。

党和国家“把年龄上最容易接受影响的人,托付给了教师们,托付他们来培养、教育与造就一代青年,即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都完全嘱托他们。这乃是把伟大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托。”所以,人民教师不仅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教师应是“当代先进思想的自觉拥护者,”“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

二、诲人不倦,奉献爱心

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热爱,这是衡量一名教师道德水准的唯一试金石。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以自身的诲人不倦的风范,最早提出师爱理论的意义及其价值。

热爱学生,也是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情感所必需的。要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他们,同他们建立友谊,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发展。”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师爱”。

三、公正的品德,宽广的胸怀

教师是塑造青少年心灵的巨匠,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自己必须具备精雕细刻的工作作风。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必须一视同仁,在工作中,必须公平而正确。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四、严于律己,表里如一

教师的思想品德,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于可塑性、模仿性极强的年轻一代,影响尤甚。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他对于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严于律己是师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虚怀若谷,坦诚大度

社会主义大教育观提示我们,为了加速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教师之间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才能增强教育工作的力度。为此,教师要遵循学校领导机构的决定进行工作,要照顾全局,同有关单位或有关人员真诚合作。要维护教师集体的团结,积极参加教研室、年级组的集体活动。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师德教育的内容更新,要求我们以务实、开拓的精神看待现有的师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师德教育中扎根,要用社会主义经济的新观念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师德”内容更加丰富,“师德”建设更加富有实效。

重师德 做表率

重师德,做表率,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其工作的教育性、示范性所决定的,也是每一位成功的优秀教师所共有的高尚品质和宝贵经验。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法》中,尤其要大力弘扬重师德、做表率的好传统。

重师德、做表率,就要认识教师职业崇高、使命伟大。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重要历史时期的今天,教师在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个重大战略,促进“两个文明”共同进步中,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体味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丰富内涵,以高度的自觉性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重师德、做表率,将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当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教师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致使一部分青年教师思想不够稳定,他们或者弃教下海经商,或者缺乏高度的爱业敬业精神,心分几头,不能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重师德、做表率,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勤奋严谨、献身真理的治学态度,还要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精神和耐得寂寞、安贫乐教的优秀品质。

重师德、做表率,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更要重视他们政治上、思想的健康成长;既要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共产主义信念去教育学生,成为学生做人的良师益友。但目前在一些教师中,缺乏育人意识,往往把教学只看作是单纯的传播知识;有的还缺乏教师应有的师德和精神风貌,甚至将个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带给学生。其实,教师的职责,第一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第二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事,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才。

重师德、做表率,就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事业,是师德的核心,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教学生求真、学做真人,自己就要努力提高政治素质,有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这就要求教师严于律己,加强修养,自尊、自重、自强不息。教师的政治态度、工作作风、自觉精神、品德修养、风度仪表、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这种作用也是学校其他人员难以做到和无法取代的。当前,教师要特别抵制和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淡泊名利,勇于奉献,用真理的力量和师德的力量,特别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教育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把教育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尊师重教、尊重人才”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今天,党和人民已把明天的希望托付给了教师,教师就应该用自己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奋力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师德,必须体现现代意识

在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师德必须体现现代意识。具体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进取精神

教师的强烈进取精神首先表现在教师能够自觉地不断地用人类最先进的文化来充实、发展、提高自己。其次表现在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一个有强烈进取心的教师,应该是用智慧和学识启迪学生,用行为感染学生,用魅力征服学生。

二、成功意识(www.xing528.com)

现代教育不应满足于一个合格的“经验型”教师,要努力当一个名师,一个“理论型”教师,要有成为教育专家的意识。定的目标越高,取得成功的机会和成就越大。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如何如何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民主意识

今日世界,民主已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我国也把建设一个民主、繁荣、富强的国家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民主的平等,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其自尊心、自信心。对学生的创造精神给予引导、鼓励和保护。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自己挑战、向权威挑战。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重”、无所不知、一贯正确的架子,真正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创造力意识

学生是否具有创造力,这是学生今后能否成才的关键。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创造意识,要有创造精神,这一切均依赖于教师的培养。

五、世界意识

随笔集《人在欧洲》中曾谈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人文现象:如果把三个德国或瑞士的知识分子放在一起,聊天的话题绝不限于本国,起承转合大多涉猎甚广,“德国问题虽然重要,但也只是许多问题之一”……所持所论,一般都能超越本国文化背景。其知识之渊博,令人惊叹。了解世界,方能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中国知识分子对本土问题有一种强烈执着的关注,而对中国以外的事情则往往知之甚少,封闭短视以及表述上梗塞失语,确实让人感慨万千。这一点当然包括教师。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进行,由于经济的融合、通讯的发达,文化的融合现象也在加速。民族、文化、空间的差异在日渐缩小。有许多重大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刑事犯罪和平与发展则需要全球合作,地球在逐渐变小,已不再是遥远的将来。教师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人才是教师的职责所决定的。

鉴于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意识,必须正视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言传身教介乎有意无意间——新时期师德修养探微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吴阶平教授提出的“言传身教介乎有意与无意之间”的独到见解,颇富哲理气息,耐人寻味。

师德,就是指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时期,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学而不厌;爱护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岗敬业。言传身教是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交替、重叠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塑造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正在成长发展中的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因此,加强师德修养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言传身教介乎有意与无意之间”似乎是相矛盾,其实这正是矛盾的统一体。“有意”就是教师应该经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教师”,即具有清晰的教师自我意识,自觉地使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符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是自觉地、同时交替扮演着各种属于教师工作范畴的角色,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义务。“无意”指处于自认为非教师的情绪中,由于缺乏教师自我意识而可能出现与教师不相符合的心理状态,此时的情绪失去控制,对学生以外的人发生不文明的言行,甚至有时在公共场所影响社会公德,同教师的职业道德背离。而教师在各种场合的言行,会通过众多的耳目传给学生,“下意识”、“无意识”地对学生发生影响,这就所谓的“无意”。因此,教师只有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教师,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才能不负众望,满足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在有意与无意之中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进行言传身教的前提和保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有极少数教师严重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少数人的头脑里滋长。有少数教师在学生面前讲得头头是道,而在对自己行为上却背离了师德规范,这些也会有意、无意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师德要求教师不仅要把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过硬的本事有意地传教给学生,而且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在无意中感召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威信。而崇高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超的业务能力是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这是有意的一面;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生活习惯也会对树立起学生中的威信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无意的一面。因此,师德修养的加强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只有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言传身教,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关于师德修养的思考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和履行其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前提。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教育家在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上都非常重视师德修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有许多修养的原则和方法至令仍具有借鉴的价值。

一、学习的方法

学习是教师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也是进行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孔子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反复论述。他主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在他看来,不学习就缺乏应有的知识,虽然你主观上爱好仁德,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言不好学,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他提出了“博学、多闻、志于学”,这样才有完善的道德品质。孔子一生都废寝忘食地学习,读《易》至“韦编三绝”,听乐至“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本人则“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吾师”,更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品质和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愿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所倡导的教学准则和教师美德,孔子认为,作为教师,首要的条件是必须具有学不厌、诲不倦的精神,惟学然后能教,惟教然后能学,二者不可偏废,这是孔子一生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他的学生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颜渊的这段话道出了孔子师德的高大,孔子的这种严谨学习、认真做人的态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是深远,在我国历史上有成就的学者和教育家,尽管他们出身境遇不同,观点见解各异,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是他们共同的品德。学习是师德修养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增长教师的知识,净化教师的灵魂,启迪教师的理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内省的方法

即内心的省察,它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监督。孔子认为:“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时时反省自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随时向新人新事物学习,总结提炼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他们的具体行动中吸取营养和力量。这种“内省”的修养是通过极严格自我监督和自我改造,培养锻炼高尚的道德思想、意识、信念和意识,使一个人的行为能够自觉自愿地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崇高道德境界,这是衡量教师师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加强师德修养,做到“内省”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靠灵魂深处的自我教育和自制能力。如同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导:教师每天都要问一问自己“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要自觉教育自已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着自己进步。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坚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静心内省,严于解剖自己,善于认识自己,正视现实,并勇于进行“克治”,扬长避短,去恶扬善,就会使自己的师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慎独礼的方法

这是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修养方法,源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个人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当的言行而自己没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慎独”是指“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有条件做各种坏事并不被别人发现的时候,仍能坚持道德信念,使道德成为“内心的法”,不做任何坏事。把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用这种内心信念时时、处处、事事支配自己独处的思想和言行,就会使人达到内心与外在行为美的高度结合。作为教师,你的思想品德、感情,意志和日常言行,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的无数双眼睛观察着,被许多头脑琢磨着,因而必须有人格的感召力,身教的感召力,“教者必以正”(孟子),“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董仲舒),“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这些历史上的教育家主张只有”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他们所倡导的教师应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是教师道德规范的一种精华。

师德建设要有硬措施

据《文汇报》载,上海市近期出台了一项旨在加强教书育人工作、规范教师行为的新规定:学校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务评聘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且在两年内不准其申报高一级职称;对经批评教育无效,并已造成恶劣影响者,则可缓聘或解聘其教师职务,直至撤消其任职资格。与此项规定同时见诸报端的还有安徽“向炒股教师亮红灯”的报道,其中说“一些学校教师炒股现象严重”,有关方面已“对因玩股影响教学或荒废业务的教师作出严肃处理”。有鉴于此,笔者尚有一点小建议:可不可以给个别既教书又经商者来点类似的说法,因为人们实在听不惯校园里、备课室里甚至课堂上频传商界信息的“BP”声。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这是多年来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件大事。时至今日,所见所闻之师德滑坡现象又委实不容坐视。如果听任某些教师或贪图一己之利而暗渡商海,或经不住赵公元帅的诱惑而身陷股市,或一味追求“潇洒人生”而“沉醉不知归路”,或误以为学生的钱好赚而甘当“集体二道贩子,如是等等,那么,谁能担保有朝一日“师将不师”呢!

我们的校园既非“一方净土”,虽有围墙也挡不住八面来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自会“随风潜入”。令人担忧的是,某些教师不仅对此茫然不察,反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腐败“传染病”的“带菌者”。何况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正值金钱观、消费观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期,因而极易接受成人特别是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如果你安于自身角色形象的“错位”,给予学生的居然是物欲、俗念的浊流,居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的反面“教材”,那么,你将何以面对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何以荣膺人民教师——灵魂铸造者的崇高称号?

愚以为,要想根治教师队伍中诸如敬业意识淡化、职业道德滑坡、“利益驱动论”盛行等不良现象和风气,固然须臾不可忽视“讲崇高师德、树敬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传统得以广泛深入的发扬光大,但最有效、最适时的“配套措施”当莫过于让师德这一票硬起来!

为人师表说

对于人们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自觉地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师表美的作用,从德育的角度讲,至少有三: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育效能。

师表美的塑造是要有个过程的。当为人师者对师表的追求是一种勉强行为时,师表与教师的本来面目会隔有一层外壳.学生会感到老师是在做作,师表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当师表美成为教师内在的、自觉的追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其人格形象的自我表现时,师表美的影响力和陶冶性才能真正发挥,师表的德育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当师表美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表现时,师表美的塑造就进入高级阶段。然而这种塑造是有始无终的,它的最高境界是内在精神人格和外在道德形象的统一,即“道美”与“表美”的高度融合。

匆庸置疑,从教者绝大多数均以为人师表为追求目标,当然,其中也有例外。究其原因无非是本身素质不高或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严元章博士曾针对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学而优则仕”和近年来一定程度上的“学而优则商”所造成的教师素质滑披,提出“学而优则教”的主张,笔者十分赞赏。事实上国家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如“师范优先录取”、“择优留校任教”等,可由于社会认识仍有误区,“优者不从教”者为数甚多。这就需要国家在有关政策的倾斜和社会舆论引导上加大力度,力促那些基础知识博、知识跨度宽、专业功底厚、社会见识广,对教育学、心理学领悟较深道德品质高尚的优秀人才积极从教,逐步建立一支跨世纪的、真正能够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人格力量

风华正茂的徐开清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最终以身殉职的光辉事迹,却通过新闻媒介,传遍了神州大地,震撼着每一个具有良知国人的心灵(见《中国教育报》1998年9月10日长篇通讯“天职”)。为何在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公关和交际,追求舒适和享乐的同时,徐老师却能安于清贫和寂寞,白天站在黑板前,晚间伏于书桌案头,为求知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岁月?为何在社会上很多人强调“没钱万万不能”,千方百计挣钱搞创收的同时,徐老师却能泰然处之,不仅从未收过学生一笔课外补习费,而且还经常将自己微薄的收入拿出来帮衬困难的学生?为何很多人在遇到艰苦和危险之际,惟恐避之不及,而徐老师在学生落水之后,却能毫不犹豫和奋不顾身,光荣地献出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

我想,答案无非是:他是一名人民教师,他从事的职业属于人类最光辉的教育事业,他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年轻的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感悟,形成了他那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执著的人生信念。

也许,连徐老师自己也清楚,在商店里,如果少了一块钱,就不能买到他那副心仪已久死后才配戴上的金丝眼镜。也许,换了一种场合,就用不着让一个不通水性的他跳进水潭,来抢救一条性命。然而,面对的却是自己的学生,一张张顽皮的笑脸,一颗颗幼稚的心灵,他做到了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在关键时刻要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天职。闽东乡亲称赞徐老师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而“一个真正的教师,就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苏霍姆林斯基语)。他那崇高的道德榜样,又一次履行了中国现代教育先驱者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无条件地选择了以教育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事业,因而所具有的神圣而崇高的教师责任感,在今天,只有教师人格的精神及其力量方可以将其支撑起来。

然而,曾几何时,“孔方兄”走进了学问和教学之间,在原本简单而纯洁的师生关系之上蒙上金钱的阴影。于是,有的教学变了味,有的“老师”走了样。在个别学校或少数班级里,造了教育低效,德育失灵,有时甚至产生了负面的效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不正常的关系,致使原本晶莹无暇的师生关系遭到了亵读,学生那幼稚和脆弱的心灵遭到了不应有的伤害,而且,很久很久难以复原乃至重建。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塑造心灵的工程,它比任何一项基建工程都要特殊和重要。可喜的是,教育工程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越来越成为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像徐开清老师那样的榜样,还有一大批,其中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正以其“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前途负责”的精神,默默地耕耘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扬起新的理想的风帆。

此时此刻,有谁还会说徐老师以一个大学毕业生人民教师的生命,仅仅换取了一个中学生的性命,是划不来和不值得的呢?虽然,为了抢救一个落水的学生,徐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没有死,他的精神将在他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将在当代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激荡。

教师要做人格的典范

常见到教师中这样一些现象:赌博、酗酒,脏话满嘴,自由散馒,训斥学生“笨蛋、白痴、蠢猪”,惩罚学生甚至脚踢拳打。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这类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起码的人格素质又哪里去了?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除传授知识外,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是至关重要的。韩愈在《师说》中提到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并且把“传道”放在首位,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师傅教什么徒弟,如前所说的那些为人师表者会给学生起到怎样的榜样作用便可想而知。“言传不如身教”,欲要正人,必先正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魅力是无穷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教育对象展现一个人格的典范,做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楷模。我们所作所为要对学生成长负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行为负责。

教师要做好人格的典范一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起码的尊严,用尊重学生的人格,来使学生尊重自己的人格。不能轻易打之,骂之,撵之;其二是热爱学生,不仅热爱好学生,还要热爱差学生,在爱中鼓优,在爱中纠缺。确实,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爱可以创造奇迹;其三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修养,是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外表上,作为教师的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表里如一。这样必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最终才能使学生形成典范的人格。

人格,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人格在教书有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某校发生过这么一件耐人寻味的的事:有位老教师上课点名后,发现有位学生还没到,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焦急地一次又一次地走出教育门口张望,教室里的学生从他那不安的神情中,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那位迟到的学生得知之后,十分感激,从此不再迟到了。可是有一次,当同样的情形出现在该班的一位年轻的教师身上时,该班的同学反应就不一样了:有的学生嘀咕说:“干什么呀,是不是没有备好课!”迟到的的学生还生气地说:“这不是诚心出我的洋相吗?”

为什么同样的举动,这两位老师在同样的学生群体中会引起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呢?根据专家的调查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在教育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人格产生了不同的效应。那位老教师平时热爱学生,他对学生的爱,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铸就了他的人格形象,这种热爱学生的美好形象占据了学生的心灵。当这种事出现在他身上的时候,学生们是按照他们认定的这位老师的人格去解释并接受老师的行为。这正如我们平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因喜欢某位老师也喜欢他的课。而那位年轻教师,可能是平时对学生不够关心,因而在学生的印象中还没有树立起“爱生”的人格形象。可见教师的人格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不仅要有知识、有学问,更要有堪为师表的人格。在诸多的教师心理素质中,教师的人格素质起决定性的作用,日益显得突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还不很健全,在一定意义上说,老师是他们生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最可依赖和信赖的人物。因此、当前加强师德规范的教育,铸造一代师魂的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欣闻市教委即将全面开展师德教育,实是令人鼓舞,愿这铸造一代师魂的师德教育工程,成为又一个“希望工程”!

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涌现出来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让众多的著名教师、优秀教师涌现出来,是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国教师队伍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教师的数量决定教育的规模,教师的素质则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师文化上学历达标,只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并不等于教育教学水平的达标。二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距离,有时甚至是不小的距离。这里所说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达标,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内容熟悉,具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基本教学方法,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在学校中,能针对学生身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有成效地予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了使教师早日做到这些,一方面需要教师个人积极努力,一方面也需要管理部门的组织和培养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如果能经常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中好的经验,不断交流,那么,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就会大大加快,更多的优秀教师就会涌现出来。

我们要充分认识优秀教师的明星效应。一个出类拔萃的教师的出现,不仅会极大推动某一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而且会因为他的卓越成就,引起社会更多的注意,感召更多的教师向他学习,从而使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校以人名,地以人名。没有哪一个名牌学校没有名牌教师;没有名牌教师,也就没有名牌学校。我们教师队伍很庞大,但作为名家的教师还不多。教师队伍中不是没有人才,现在所缺的,是发现,不是没有经验,所缺的是总结,是提高,是交流与推广。

我们要认真研究著名教师的成长规律的基本经验,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气氛。优秀教师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有关各个方面,社会、政府、学校、个人共同不懈的努力,而且需要从基层抓起,从地方抓起。这里关键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每个学校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知名教师,每个地方要发现和培养本地的知名教师,进而成为全省、全国的知名教师。这样,我们就会形成一支层层有名师、处处有名师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多优秀人才的培养,就有了可靠的保证。目前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有待提高,物质待遇也不令人满意,国家教育经费偏低。这些都会影响教师业务的开展与提高。为此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努力在全社会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更有利于教师发挥光和热,更有利于他们恪尽职守,加快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