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国内一家知名的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
执法者想要把一名火车站附近乞讨的残疾男子送到救助站去,男子愤怒地拒绝了:“在老家,我不仅有车,还有四十多万存款,我绝不去救助站。”这名乞讨男子的话让执法者非常震惊。后来调查发现,这名残疾男子平时喝的是茅台,手上戴着铂金戒指。
看完这则报道,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乞丐比穷人更穷,他们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然而,实际上很多乞丐就像事例中的男子一样,比你还富有,他们有车有房,还有大笔存款,生活已经达到了中等小康水平。你也许会问,既然他们已经远远脱离了贫困线,为何还要去乞讨呢?这就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了。
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乞讨是一种不用做任何投资,也不用冒任何风险的“致富捷径”。
对于很多乞丐而言,乞讨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相对其他职业而言,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只要在墙角等着,等着别人把钱放进他们的碗里,不用付出任何劳动,就能得到回报。这种“零投资、高收入”的“职业”,真是羡煞旁人啊!
其实说他们没有付出任何劳动也是不公平的,只是他们付出的劳动就是在等,在大太阳下等,在雨里淋,在寒冬里冻着。他们以身体上受到的折磨为资本,来换取人们的怜悯和同情,从而获得报酬。当然并不是所有乞丐都是如此,有些人确实是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不得不走上乞讨之路,例如体弱病残的老人。这一类人仅仅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已才走上乞丐这条路。
但是现在确实有很多乞丐都是职业性乞丐。
乞丐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职业”,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很重要的一点——人们普遍存在的同情心。如果把乞丐的生存环境看成是一个生意场的话,那么人们的同情心便是他们发现的商机,他们自身的缺陷、身体上受到的环境的摧残以及他们自身的尊严就是用来交易的砝码,或者说是他们的一种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乞丐之所以能够致富,甚至比你我还富有,就是因为他们抓住商机做了适当的投资,获得了一定的报酬。
这种投资实际上是一种投机行为,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因为人们迟早会对乞丐这种“职业”有彻底的认识,从而收回自己的同情心。这样一来,乞丐们赖以存在的市场便会逐渐缩小,他们能获得的报酬也会大大缩水。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也不会“失业”,因为中国十多亿人口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会献出自己的同情心,因此,乞丐们还是能够存活下去的,甚至依靠这一部分人致富。所以,你不用担心他们会“失业”,因为他们可以永远做乞丐,也就是说他们永远都不会“失业”。
解决方案(www.xing528.com)
乞丐的行为——出卖尊严获取报酬,虽然为我们所不齿,但是他们的“经济思维模式”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商机,并进行准确投资。
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意场上都是如此,想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报酬,就应该深入了解市场、发现商机,把握市场的整体方向。只有对市场做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或进行准确的投资,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报酬。
经济学小常识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商机就是由此产生利润的机会。商机表现为产生需求与满足的方式在时间、地点、对象、成本、数量上的不均衡的状态。一种旧的商机消失后,又会有新的商机产生,没有商机,就不会出现交易。
目前我们所认识的商机有很多类,常见的五类有:
第一类,短缺商机。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一切稀有、短缺的东西都可能是商机,例如,在高原上,氧气也是商机。
第二类,时间商机。在时间短缺的时候,时间就能够成为一种商机。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别人无法短时间到达,而你能短时间到达,你就抓住了时间商机。
第三类,价格与成本商机。把低成本的东西高价出售,你就掌握了这种商机。
第四类,回归性商机。一类东西在市场上达到饱和后,便会渐渐地远离市场,被人们淘汰,不久之后,这一类物品又会成为短缺物资,消费者的回归心理必然会出现,这对商家来说就是一个商机。
第五类,灾难性商机。由于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商机,这一类商机经常被很多人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