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的战争
很久很久以前,当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在黄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散布着许多原始部落,它们共同劳动,友好相处。但是,在相互交往中,有的为获取生存条件,或为血亲复仇,部落间也常常发生武力冲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私有财产,进一步刺激了部落首领获取更多物质利益的欲望,于是,以掠夺为目的的部落战争更加频繁,规模更加扩大。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有血缘关系的部落还结成了联盟。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在中华大地已形成了若干部落联盟,其中主要有:生活在黄河中游及邻近地区的华夏集团,有炎帝、黄帝等;以泰山为中心的东夷集团,有太昊、少昊、加黎等;以洞庭、鄱阳两湖为中心的苗蛮集团,有三苗等。由于人口的增长或因自然灾害,三大集团逐渐向外迁徙。当华夏集团东进,东夷集团向西发展时,东夷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与炎帝首先相遇,蚩尤凭借武力大败炎帝。炎帝向黄帝求援并结成同盟,与蚩尤大战于琢鹿之野(今太行山与泰山之间的广阔原野),经反复较量,黄帝终于打败蚩尤。后来为争夺联盟首领地位,华夏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在阪泉之战中,黄帝击败炎帝,继又征服了炎帝部落中的另一支——共工氏,这才巩固了以黄帝为首的联盟。传说黄帝共经52战才征服了天下。(www.xing528.com)
大约在4000年前,黄帝的后代在征服了许多氏族部落的反抗之后,中原地区形成了先后以尧、舜、禹为首领的强大的北方部落联盟。这一时期,私有制已经形成,贫富分化更加明显。为了争夺联盟领袖地位,掠夺更多财富,部落之间征战不息,尧、舜、禹攻三苗之战即反映了北方部落联盟的长期抗争。战争最终以三苗失败而告结束。从此,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更大,并进一步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为步入奴隶社会拉开了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