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青贮玉米是指专门用于饲养家畜、家禽的玉米品种,将果穗、茎叶都用于饲料的玉米。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如法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家都培育了大量的饲料专用玉米进行全株青贮。青饲青贮玉米一般是指用鲜嫩的玉米茎叶做饲料的玉米,一年可以种植多次。其特点是生长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较多的茎叶产量。青贮玉米是在乳熟后期,将玉米的地上部分收割、切碎并贮藏于青贮窖或青贮塔中,可以长时间用做奶牛、肉牛和羊的饲料。在生产上,要求青贮玉米的茎、叶、穗产量高,抗倒伏,营养价值高,并易于消化利用。青贮玉米在栽培技术上比青饲青贮玉米要求高,在品种选配上一般要求采用植株高大、产量高、抗倒抗病的晚熟品种。在播种期上,要考虑收割时具有好的气候条件,以利于青贮。青贮玉米既要增加种植密度,又要防止倒伏,因为倒伏不仅降低产量,而且无法进行机械收割。收获期的确定,要以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获得的饲养效益最佳为原则。青贮的技术要掌握好,青贮窖址要选在地势干燥、土质粘重、地下水位低的地方。青贮窖要密封不透气,窖的内壁平滑垂直,这样便于贮后青贮饲料的压实下降。窖壁不能渗水,否则会使青贮饲料腐败变质。一定要使青贮饲料密封贮藏,这样才能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窖内酸度增加,达到PH值4.0左右,从而使其他微生物停止繁殖。同时,乳酸菌本身也会因乳酸的大量积累,而造成酸度不断上升并逐步停止活动,从而使青贮饲料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变质。再者,经过乳酸发酵的饲料,还提高了营养价值,是养牛羊的优质饲料。
玉米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但以前是作为商品粮来种植的,即使是牧区,也是棒子和秸秆分开收获。并且很多地方没有进一步利用秸秆,造成浪费甚至焚烧造成环境污染。这样效益太低,应该改变,确立为养而种的观念,扩大饲用玉米种植面积。饲用玉米蛋白含量高,产量高,对发展畜牧业具有重大意义。专家建议要大力发展饲用玉米,尤其是有关单位要加强青贮玉米种植、贮存、喂饲技术的宣传推广,通过新品种展示、饲养户的典型示范、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种植饲用玉米的积极性。把发展饲用玉米与发展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开拓出新的空间,又能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青贮饲料玉米可以作青贮饲料直接喂养反刍动物,还可以晒制干草备用,非常灵活。无论是青贮还是晒制干草,其贮存条件和设施都比较简单,而且其营养物质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节省大量的建库资金。此外,青贮玉米易于机械化栽培,连作危害小,能充分发挥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随着陕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得体调整力度加大,畜牧业的加快发展,选择专用型玉米青贮饲料新品种已是当务之急。选育推广专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增长向优质高效方转变,改善我国大气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栽培要点
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种植方式,选用生物产量高、穗多、抗病的品种,适当密植。青饲青贮玉米收获早,可以早腾茬。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鲁单40号等进行了一年两季的栽培试验。两季青饲青贮玉米每亩产量超过10 000 kg。其关键技术是第一季早春播,盖膜促早发,第二季套种,避开多雨芽涝期。
青饲青贮玉米的播种量:品种具有分枝性,故应比单秆品种减少播种量。手播时3kg/亩。机播时2kg/亩。植株的密度:此种玉米主要收获上部分绿色体,所以要比粮食玉米密度大,行株距一般为60 cm×25cm,北方每亩要4000~5000棵基本苗,在长江以南因分枝减少,基本苗应为每亩7000~8000棵。最好先做密度试验然后再大量种植。
青饲青贮玉米品种有分枝特性,所以定苗时不能去分枝。而且,品种需肥量较大,需施5000 kg/亩有机肥做底肥,苗高30 cm时追施复合化肥30 kg/亩。封垅前要中耕培土,以利于灌溉与排涝,增强抗倒性,拔节前如干旱应灌水。
三、收获与利用
青饲青贮玉米的适期收获是非常重要的。最适收获期是在含水量为61%~68%时。这种理想的含水量在半乳线阶段至1/4乳线阶段出现(即乳线下移到籽粒1/2至3/4阶段)。若在饲料含水量高于68%或在半乳线阶段之前收获,干物质积累就没有达到最大量;若在饲料含水量降到61%以下或籽粒乳线消失后收获,茎叶会老化而导致产量损失。因此,收获前应仔细观察乳线位置。如果青饲青贮玉米能在短期内收完,则可以等到l/4乳线阶段收获。但如果需1周或更长时间收完,则可以在半乳线阶段至1/4乳线阶段收获。
抽穗后40天即乳熟后期或腊熟前期就可收割,过早收割会影响产量,过晚收割则黄叶增多影响质量。
青刈玉米:青刈玉米做猪饲料在幼嫩期刈割,一般从拔节到乳熟期,根据需要农户可分期刈割切短,粉碎或打浆。
青贮玉米:要适时收割,一般在霜前割完、贮完。乳熟期的青贮玉米要混贮及乳熟以后收割的玉米都不应擗下果穗单贮,果穗青贮可以顶精料用,能提高青贮饲料质量。
籽实玉米:在苞叶干枯,籽实变硬,有光泽时收获。对贪青晚熟的,在霜前半个月左右,割去雄穗及顶部1~2片叶(必须保留第三片叶),使下部透光良好。或“放秋垄”促进成熟。晚熟种也可在乳熟之后采用站秆扒皮晒以加速种子干燥。
四、青饲青贮玉米的新品种
1.墨白1号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于1977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是一个适于亚热带种植的玉米综合种,可以连年种植,适宜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种植。在长江及黄淮海地区,由于日照变长,使该品种晚熟,植株变得高大,所以适于做青饲青贮玉米。在北方春玉米地区种植,则难以正常抽雄开花。该品种株高280 cm,穗位高120 cm,果穗长大,籽粒白色。乳熟期地上部鲜重可达6000 kg左右。每亩种植密度为6000~7000株。
2.辽原1号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于1982年以辽巨311为母本,辽白371为父本组配的青贮玉米杂交种。1988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定为省内先进水平。1992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良产品奖。1993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属于饲、粮兼用的晚熟品种。生育期约127天。株高280 cm,全株23~24片叶。幼苗芽鞘紫色,叶色浓绿,叶型细长,长势较强。株高约299cm,穗位约146cm,株型平展,韧性稍差。雄穗分枝多,花药浅紫色,雌穗花柱白色。果穗长筒型,长23.5cm,穗行数16~18行,苞叶较长,穗轴白色。籽粒纯白色,马齿型,百粒重43.5g,品质上等。出籽率85.9%。籽粒蛋白质含量9.03%,脂肪含量4.32%,淀粉含量72.39%,籽粒赖氨酸含量0.37%,青贮料可消化总养分22.42%,产奶净能0.42%。高抗大小斑病,高抗倒伏。籽粒成熟时茎叶青绿,产草量高,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一般达每亩6000 kg。1984~1985年在农垦系统旱田网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40.2kg,较对照种增产7.5%;1984~1986年分别在沈阳市塔山畜牧场、光辉农场等处试种,亩产青贮饲料3955~5870 kg;1986年在上海市试验,平均亩产青贮饲料4297kg,居参试组之首。
辽宁省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作粮食专用或粮饲兼用时,适宜密度为2600~2800株/亩,专作青贮时,每亩可种6000株;在丝黑穗病多发地区,宜用粉锈宁拌种或适当晚播。制种时,父母本行比为1:5。一期父本与母本同播,一周后播二期父本,父母本密度均为4000株/亩。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3.京多1号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育成。属青饲专用晚熟品种,多秆多穗类型。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用做青饲从种植到收割需100天左右。株高300 cm,穗位高150 cm,一般单株分蘖2~3个,每个茎秆结果穗2~3个,穗小粒小,籽粒黄色。根系发达,抗旱、抗倒伏性强。适宜在北京、内蒙古、东北、黄土高原及西藏春播种植,在河北、山东、河南的夏播区也可种植。
4.科多4号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育成,1989年通过天津市审定。属青饲青贮玉米专用晚熟品种,多秆多穗类型。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30天。株高300 cm,穗小粒小,籽粒紫色。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性强。适宜在北京、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种植。
5.太穗枝1号
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属青饲青贮玉米专用品种,多秆多穗类型。全生育期120天。株高280 cm,单株分蘖平均2.4个,主茎与分蘖高度相当。每株结穗平均2.3个,果穗长18cm、锥形,籽粒黄白色、半马齿型。抗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一般每亩种植密度为2500~3000株。适宜在山西、陕西等地种植。(www.xing528.com)
6.科多8号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所育成。该品种是通过细胞工程技术选育出的自交系并组配成的新杂交组合。1993年试种3000亩,1994年大面积试种15000亩,1995年试种7000亩,1996年试种20 000亩,累计试种45500亩,产量超过5000 kg/亩,在银川和克拉玛依的产量超过7000 kg/亩,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抗性。株高3.5m,平均分蘖2~3个,比科多4号早熟10天,属中晚熟品种。
7.辽洋白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于1982年组配,1990年完成的“洋墨”改良群体。1991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生育期约为121天。全株23片叶。幼苗芽鞘深紫色,叶片浓绿,长势强。株高约292cm,穗位135cm左右,韧性好。花药紫色。果穗长筒型,长20.9cm,穗行数14~16行,轴白色,少量红色。籽粒白色,马齿型,百粒重38.3g。品质上等。出籽率84.8%。籽粒蛋白质含量9.0%,脂肪5.55%,淀粉含量71%。1987~1988年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青饲料3645千克,较对照种“白鹤”增产15.5%;1988~1989两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青饲料3473.1kg,比对照“白鹤”增产22.6%。
对土地要求不严,作粮饲兼用时,亩保苗3000株;作青贮专用时,亩保苗6000株左右。该品种为改良群体,属综合种,不需年年制种,定期更换原种即可。适于辽宁西部、北部草原及中低产地区以及无霜期短的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等地种植。
8、辽青85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87年冬以单交种辽原1号为母本,以桂群为父本杂交组成的专用青饲玉米顶交种。1994年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生育期约134天。全株26片叶。株高约307cm,穗位高139cm左右,茎粗约3cm。单株叶面积13209.4cm2。果穗圆锥型,长20.3cm,粗4.5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约43粒,双穗率46%。百粒重32.7g。出籽率83.09%,青穗重比率为20.7%。高抗倒伏,在一些地区抗盐碱性能突出,叶片浓绿,持绿性好,生长势强。高抗丝黑穗病、青枯病和大、小斑病。1990~1991年在辽宁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青饲料3598.8kg,比对照种“白鹤”平均增产25.4%。
辽青85植株高大,生长繁茂,青饲料产量高,但籽粒产量较低于辽原1号,因此宜作青饲料的专用品种;种植密度3000~6000株/亩;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栽培管理同其他品种。该品种生育期偏晚,可在辽宁省偏南地区和关内无霜期较长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9.京早13号
京早13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计算机手段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等新方法选育出的强优势夏播粱饲兼用新品、青贮专用新品种。
品种特征特性:
生育期及植株性状:自播种至成熟95天,比唐抗5至少早熟2天。株高230 cm,穗位95cm。中、下部叶片平展或半上冲,穗位以上叶片极为上冲紧凑,是典型的理想株型。单株叶面积6265cm2,比唐抗5号高364cm2,最大叶面积指数4.0左右,比唐抗5号高0.5~1.0。
穗部性状:果穗短粗,无秃尖。长15cm,粗5.0 cm,穗行数16,比唐抗5号多4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粒深中等,出籽率高,品质好。穗粒数500粒左右,千粒重300 g左右,穗粒重稳定130 g左右。
抗性:抗病、抗倒,活秧成熟。对大、小斑病、青枯病、矮花叶病毒病等当前玉米主要病害达中抗以上,成熟时青枝绿叶腰中黄。具抗虫特性的京早13号也即将面世。
密性:株形紧凑,耐密植。适宜密度3800~4200株/亩,每亩穗数可比唐抗5号增加1000穗左右。边行与行内果穗无明显差异。
产量表现:1996年在本院品比表现突出;1997年参加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全市统一多点预试,在近40个参试品种中表现突出,通过预试,进入区试;1998年市统一多点区试平均亩产550公斤。其中昌平北七家点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22.2%;通州区梨园点增产20.3%;平谷县马昌营点增产17.8%;密云河南寨点增产18.0%,亩产624kg。在顺义三高示范区20个品种多重复对比中,京早13号列第一位,平均亩产592.6kg,比唐抗5号增产29.2%。2002年7月1日通过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侵权行为将受到追究。
该品种作为青贮玉米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性状,蛋白质品质优、保绿性非常好,饲口性好。该品种适宜京、津、唐和保定地区夏播和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积温在2400℃左右冷凉地区春播。作为鲜食品种在早春三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盖膜栽培,提早上市。京、津、唐地区6月中、下旬播种,3~4叶展定苗,留苗密度4000株/667m2左右。施用纯氮10~15kg/667m2,可全部播前深翻底施或1/2底施,1/2在小喇叭口期追施,注意磷钾肥配合。在籽粒灌浆期间应避免严重干旱,在中高肥水条件下,夏播产量450~500 kg/667m2,春播600 kg/667m2左右。
10.英国饲用红玉米、天山红8号饲用玉米
该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形似玉米,分蘖多,茎直立,高为2.5~4m,喜高温、高湿、高肥环境。制作青贮饲料,可在开花后刈割,每公顷可收鲜茎叶15万~22.5万kg。适于陕北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
11.墨西哥玉米
(1)特征特性。墨西哥饲用玉米原产墨西哥,系一年生禾本科蜀黍属草本植物,株高3~4m,茎秆粗壮,叶片宽大,分蘖力极强,1株可用15~30个分蘖。耐酸、耐水肥、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我国内地大部分农区种植,生育期为200~230天,再生力强,一年可割7~8次,高水肥地年产草可达10~20 t。
(2)栽培要点。墨西哥玉米一般实行春播,掌握温度稳定在20℃左右。每亩施2~3t有机肥或尿素、二铵各15~20 kg作底肥。播种地需要平整和地力较好的耕作地,行株距35~40×30 cm,亩留苗5000~6000株,开行点播,每穴1~2粒,播深3~4cm。育苗移栽,用种量0.5kg。5叶后开始分蘖,生长转旺,应定苗补缺,并亩施氮肥5kg,小中耕促苗苗高30 cm,亩施氮肥6kg,中耕培土,促进分蘖快长。苗高40 cm可第一次刈割,留茬5cm,以后每隔15天刈割一次,每留茬比原留稍高1~1.5cm,注意不能割掉生长点,以利再生。每次刈割后,待再生苗高5cm左右,亩追施尿素5~10 kg。注意旱灌涝排。
(3)收获与利用。墨西哥玉米草质柔软,适口性佳,为牛、羊、鹅、鱼等畜禽所喜食,是草食畜、禽、鱼的极佳青饲料。其茎叶赖氨酸含量为0.42%,达到高赖氨酸玉米粒含赖氨酸水平,因而它的消化率较高,投料22kg即可养成1kg鲜鱼,用其喂奶牛群,日均头产奶量也比喂普通青饲料玉米提高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