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北白绒山羊高效设施养殖科技示范工程”有力地促进了陕北白绒山羊数量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性能的迅速提高。陕北白绒山羊原种场虽然增长不明显,但品质没有下降。各项指标均接近辽宁绒山羊,显著高于内蒙古等品种。说明陕北白绒山羊在细度、长度和产绒量方面极具竞争优势。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高效养殖技术

第二节 陕北白绒山羊品种选育进展

一、选育进展

羊绒市场的火爆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政策的实施,给以西部为主的绒山羊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陕北白绒山羊高效设施养殖科技示范工程”有力地促进了陕北白绒山羊数量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性能的迅速提高。2007年底,达标羊子已发展到71.4万只,占陕北地区绒山羊及其改良羊存栏总量337万只的21.29%。较验收时的2002年增长4倍。外貌特征以体大、拧角、毛长、绒长和绒密为主。拧角占70%以上,体大型占35%以上;毛长17cm、绒长7cm以上个体占70%以上;密度(M++)占40%以上。中心产区群体中多绒型品系占30%以上,细密型占30%,细长绒型占30%,粗长绒型占10%。多胎型个体占15%,频密产羔个体占45%以上,单胎占40%。群体中母羊比例占80%以上,1岁占40%,2~3岁占40%,4岁以上占20%。专业户育种世代间隔为1~1.5年,原种场为5年。

1.产绒性能

据横山县2007年春季鉴定统计分析,陕北白绒山羊育种专业户成年公羊平均绒长10.75±1.06cm,最高13.5cm,成年母羊为8.15±1.68cm,最高12.5cm,分别较验收时增长了76.1%和64.3%;周岁公母羊提高更为明显,平均绒长分别为9.04±1.75cm和8.70±1.75cm,最高14cm,分别提高了82.6%和85.1%。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996.76±157.83g,最高1650 g,成年母羊为703.16±36.8g,最高1250 g,分别较验收时提高了37.7%和63.4%;周岁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780.62±105.42g和460.32±85.34g,最高1350 g和1150 g,分别提高了98.2%和38.9%。接近辽宁绒山羊水平(见表2-5)。

表2-5 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统计表

img12

2.绒毛品质

由表2-5可见,专业户羊子绒丛厚度和产绒量显著增长,但绒纤维细度也显著增粗,品质有下降趋势。陕北白绒山羊原种场虽然增长不明显,但品质没有下降。据吉林农业大学马宁教授2004年测定,83只高产陕北白绒山羊母羊绒纤维平均直径为15.84±1.18μm,辽宁、内蒙绒山羊分别为16.03±1.55μm(50只)和15.71±1.11μm(203只);绒纤维直径≤16μm的个体占86.78%,辽宁、内蒙绒山羊分别占79.2%和93.4%;绒层高度5.38±1.65cm,辽宁、内蒙绒山羊分别为5.7±0.95μm和4.71±0.71cm;绒占绒毛的比例为55.70±10.98%,辽宁、内蒙绒山羊分别为63.2±7.11%和42.94±9.65%。各项指标均接近辽宁绒山羊,显著高于内蒙古等品种。另据榆林学院2008年春季对靖边县育种户饲养的陕北白绒山羊和引进的辽宁绒山羊细度测定:26只陕北白绒山羊一岁母羊平均细度11.67±2.56μm,19只辽宁绒山羊1岁母羊平均细度为16.03±2.97μm。说明陕北白绒山羊在细度、长度和产绒量方面极具竞争优势。

表2-6 陕北白绒山羊体尺体重统计表

img13

注:该资料为横山县2007年春季鉴定统计

3.体尺体重

由表2-6知,舍饲后育种专业户实行常年均衡营养供给,成年公羊抓绒后体重53.46±10.5kg,最高99kg,成年母羊47.36±3.68kg,最高72kg,较2002年验收时分别增长了30.2%和65.2%;周岁公母羊分别为43.2±3.6kg和35.45±4.18kg,最高74kg和58kg,分别是提高了80.8%和65.3%。但原种场由于实行传统的放牧饲养方式,而且补饲不足,春季抓绒时处于一年最低时间,因此体尺体重指标显著低于专业户。

4.产肉性能

陕北白绒山羊羔羊生长发育快,舍饲状态下,8月龄体重可达30 kg以上,屠宰率可达50%~55%;周岁羯羊胴体重20 kg以上,最高可达30 kg以上。产肉性能良好,潜力巨大,当年产羔,当年即可出栏。

5.繁殖性能

母羊产羔率120%以上,多胎群体在150%以上。(www.xing528.com)

二、存在问题

1.实用高新技术在陕北白绒山羊生产中推广应用少,深层次研究也不能与其目前的发展相适应

一是陕北白绒山羊种群中真正归属陕北白绒山羊品种的数量少,杂交改良种群数量大,生产性能差异大,性状遗传不稳定。主要表现在遗传参数缺乏,性能测定尚不规范,育种场选种选配仍然依赖于常规的方法,比较先进的综合选择指数法和BLUP选择法没有得到应用,羊子的存留还基于表型信息。更缺乏在遗传学理论上深层次的研究,致使陕北白绒山羊近年来出现品种退化迹象,表现在主要经济性状如绒的细度变粗,绒纤维长度和净绒率参差不齐等严重问题。二是多数养羊户还不适应从放牧向舍饲圈养的饲喂方式转变,舍饲条件下的日常管理、繁育技术,饲料配制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三是陕北白绒山羊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没有解决,比如,陕北白绒山羊生产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陕北白绒山羊产业发展模式、陕北白绒山羊及其产品深加工、陕北白绒山羊品牌的建立等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与示范。

实际上,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高新畜牧业生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白绒山羊生产中,种羊的选育与扩繁、羊子的饲养管理、专用饲料的加工与调制、疫病防治技术以及羊场的计算机管理等方面,一些先进技术已基本成熟,具备推广和应用的条件。

2.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一是管理机制不灵活,竞争意识差;二是融资渠道不畅,投资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三是部门之间协作意识差,工作经费少,人员素质差。国营种羊场由于财政扶持少,人员工资难以维持,良种试验示范无法进行,良种不能良养,龙头作用难以发挥;技术推广部门由于机制、技术和经费等问题,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养羊户的迫切需求,人工授精等繁殖新技术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种羊管理混乱无序,良种不能鉴定登记和有序窜换,造成羊农对优秀种公羊的巨大投资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使南部丘陵山区养羊户因买不起高产公羊而任其自然交配,严重影响了羊子整体水平的提高。

3.饲养方法落后,没有制定饲养标准

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尚未普及,配合饲料仅在部分育种专业户中示范推广,大部分养殖户仍停留在有啥喂啥的传统饲养水平下,进而导致禁牧后很多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和生产性能的停滞不前。

4.没有注重形成草产业,饲草没有形成商品

没有把草原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生态建设工程与羊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南部山区田间道路与人畜饮水困难,饲草运贮以及加工利用水平低,导致羊草矛盾日益加剧,出现禁牧反弹和羊子滑坡现象。

5.生产与销售脱节,市场管理混乱

缺乏龙头企业和中间组织,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格局,无法实现工牧直交,导致绒毛市场掺沙使假,好次混销和压级压价现象,严重损害了养羊户的利益,也损害了陕北白绒山羊优质绒毛声誉的形成,同时由于种羊市场的无序化运作,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形成良莠不分的状况,又直接影响了绒山羊品牌的建立。

6.对提高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重视不够

表现在培训经费少,不能走出去请进来,先进适用的养羊技术不能及时送到养羊户手中;培训措施不科学、效果差;缺乏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机制,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三、选育方向

根据陕北白绒山羊品种审定意见,重点对以下突出优良特性加以保护选育:一是单位体重高产绒量特性。二是绒纤维细长、绒色洁白特性。三是高繁殖性能潜力的特性。四是多绒特性。五是产肉特性。拟组建特细绒型、细长绒型、多绒型、体大高产型和多胎型五个品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