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划设计,立地分类与树种规划

规划设计,立地分类与树种规划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规划造林总任务量的完成年限,规划造林林种、树种,设计造林技术措施等。(二)立地类型划分在造林规划设计中,选择造林树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编绘立地类型图,用图面形式直观地反映立地分类的成果,并将其作为造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和专业图,是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在我国的造林规划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种苗规划要根据造林规划设计提出的树种和规格要求安排。

规划设计,立地分类与树种规划

任务1 造林规划设计

【能力目标】

具备进行造林规划设计的组织、准备、安排能力;会整理分析外业调查资料;具备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的能力;会编写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绘制造林规划设计图;具备与人协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造林规划设计的程序,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的方法;掌握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程序。

任务提出

阅读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明确造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工作任务,熟悉造林规划设计的程序,外业调查和内业设计的方法,3~4人一组,进行外业调查,内业整理调查资料,编写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绘制规划设计图,并进行投资概算和效益预测。

任务分析

造林规划设计是森林营造的基础工作,是在土地利用区划和林业区划确定为林业用地范围内,查清造林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情况和土地资源;根据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确定造林经营方向,拟定造林技术措施,安排生产布局,落实造林任务,编制投资概算和效益估算。造林规划设计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

相关知识

一、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

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一是制定造林总体规划方案,为各级领导部门制定林业发展计划和林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供造林设计,指导造林施工,加强造林科学性,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效。从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具体来讲:

1.查清规划设计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发展林业的社会经济情况。

2.分析规划设计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对造林、种苗、幼林抚育、现有林经营管理和森林保护等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计算投资、劳力和效益。规划设计的造林面积和营林措施要落实到山头地块。

3.根据实际需要,对与造林有关的附属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包括造林灌溉工程、防火望台、营林区道路、通讯设备、林场和营林区址的规划设计等。

4.造林规划设计还必须确定林业发展目标、造林经营方向、安排生产布局、落实造林任务,提出保证措施,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文件。

二、造林规划设计的内容

造林规划设计的内容是根据任务和要求决定的。对于一个林场或一个区域来讲,造林规划设计是编制造林年度计划、预算投资、进行造林作业设计或造林提供依据。主要规划造林总任务量的完成年限,规划造林林种、树种,设计造林技术措施等。这些规划设计意见均需落实到山头、地块。此外,对现有林经营、种苗、劳力、投资与效益均需进行规划和估算。必要时,对与完成造林有关的项目如道路、通讯、护林及其他基建设施,也应做出规划。其具体内容有:

(一)土地利用规划

在植被建设中,正确地处理农林牧各业的关系,制定出符合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造林规划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要在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林业区划(规划)提出的农牧业土地利用比例,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二)立地类型划分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选择造林树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做到适地适树,通常是根据立地类型进行造林树种的选择。所以,立地类型划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

编绘立地类型图,用图面形式直观地反映立地分类的成果,并将其作为造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和专业图,是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近年来,在我国的造林规划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林种规划

林种规划要按照《森林法》划分林种,根据规划地区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气候、土壤及自然灾害的特点等),社会经济条件(如当地的人口、耕地、粮食生产、生活水平和对林产品(木材燃料饲料等)的需求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所需培育的树种,并且落实到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一般应参照当地的综合农业区划、林业区划及上一级造林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在立地调查和造林地调查的基础上具体落实林种布局。

(四)树种规划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兼顾国家和群众的需要来选择树种。在地形、土壤比较复杂的地方,应根据海拔高度、地形部位、坡向、土壤种类和厚度、地下水位、盐渍化程度等影响造林的主要因子,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与引进外地良种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丰富造林树种。

在树种搭配上,应考虑国家和群众多方面的要求,尽量做到针阔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结合,乔、灌、草结合。

(五)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技术设计,是在造林立地调查及有关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林种规划和造林主要树种的选择,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造林技术措施。它是造林施工和抚育管理的依据。

造林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树种组成,造林季节,造林方法,幼林抚育管理等。

造林技术设计前,应全面分析研究本地或临近地区人工造林(最好是不同树种)主要技术环节、技术指标和经验教训,以供造林技术设计参考。

(六)造林进度规划

规划造林进度的目的在于加强造林工作的计划性。避免盲目性,便于有计划地准备苗木,安排劳力。安排造林进度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安排造林进度时,既要考虑林业区划和规划提出的造林总任务,又要考虑规划地区造林的任务、种苗、劳力、经济条件,经过全面分析研究做出切合实际的安排。根据实践经验,进度规划的年限不宜过长,一般以3~5年为好,这样有利于把造林规划纳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规划中去,使规划设计落到实处。

(七)种苗规划

要保证造林规划设计的实现,必须有充足的种苗。种苗规划要根据造林规划设计提出的树种和规格要求安排。规划种苗要贯彻“自采、自育、自造”的原则,尽量减少苗木的调运。但对外地优良品种应积极扩大繁殖。规划时要首先计算出每年各树种种苗需要量,然后提出采种和育苗计划,并具体规划出苗圃用地、采种基地和母树林等。

(八)投资规划和效益估算

1.投资规划 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资金规划。

2.效益估算 主要估算造林工作完成后的森林覆盖率、立木蓄积、抚育间伐所生产的林产品和林副产品以及多种经营的实际收益等。

三、造林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

造林规划设计是造林工程的前期工序,按一般工程管理程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决定造林是否进行,是否给予投资;并决定造林规划、造林完成年限、投资额等。

一般来说,在生产实践中首先应在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或综合规划、区划)及林业区划或上一级造林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和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造林工程项目。然后对造林地区进行初步调查研究,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或可行性论证报告,以确定该项造林工程的规模、范围及有关要求。

其次,在造林工程项目纳入国家或地方建设计划后,对造林工程进行全面调查设计,提出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作为编制造林计划、组织造林施工和造林施工设计(作业设计)的依据。

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包括成立领导班子,组建规划设计队伍,编写提纲,制订计划,组织学习,进行试点,收集有关文字及图面资料以及仪器、工具、调查用表和文具等准备。

第二,外业调查阶段。包括立地调查与类型划分,造林地区划与调查,树种生物学特性与现有林木生长状况调查等。

第三,内业设计、编制方案阶段。包括林种布局与树种选择,造林技术设计(或造林典型设计),种苗规划与苗圃设计,用工与投资概算以及预期效益分析等,直至提交全部成果。

造林规划设计的内业工作,是对外业调查材料和初步设计意见作进一步的检查整理,统计分析和归纳研究,为调查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造林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成果(方案),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简要叙述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基本情况,规划设计的依据,造林技术设计和年度生产安排等);二是附表(土地利用现状、造林典型设计表、林分经营措施表、苗木需要量表、用工投资概算表等);三是附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立地类型图、造林规划设计图等)。

造林规划设计方案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施工单位要认真遵照执行,并在生产活动中依此进行检查验收。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如有重大变动,需要修改设计方案中某些主要内容时,必须经过原审批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同意。

任务实施

【准备工作】

一、认真做好实习计划

二、搜集有关资料

(一)图面资料

图面资料是造林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应尽量搜集齐全。它包括航摄照片、地形图、林业区划图、综合农业区划图、造林规划设计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航摄照片和1∶10 000地形图。航摄照片是地面的缩影,清楚地反映地面的现实状况。利用航摄照片能够很容易地勾绘出土地利用现状,了解有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提高规划设计的精度和减少部分野外工作量。所以,有航摄照片的地区,应尽量采用航摄照片(最好是大比例尺的照片)。没有航摄照片的地区,也可采用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地形图既是造林地区划与调查用图,又是最后附图成图的底图。地形图应尽量采用国家新出版的比例尺不小于1∶50 000的图面资料。若采用1∶50 000的地形图时,应将其放大到1∶25 000或1∶10 000后使用。

(二)调查地区社会经济状况资料

社会经济状况资料主要包括调查地区总人口、农业人口、劳力情况;农、林、牧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生产条件;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及经营状况;农民人均收入情况;省、市、县及当地农民群众对林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等。

(三)农业自然资源资料

它包括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气象、植被以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等方面的资料。

(四)林业资料

主要包括林业区划(规划)说明书及其成果、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立地类型调查报告和立地类型表、造林规划设计成果、营林生产(育苗、造林抚育)单位面积用工量及经费投入、林业生产工作总结等方面的资料。

对上述搜集到的资料必须进行全面分析检查,证明无误后方可引用。

三、做好物资准备

为了保证造林规划设计实习外业调查工作任务的完成,必须做好下列物资准备工作。

(一)调查设计用表

主要包括立地类型调查表、立地类型因子汇总表、立地类型特征表、造林地小班调查表、造林地面积统计表、立地类型面积统计表、造林典型设计表、造林典型设计与小班结合表、造林技术设计一览表、年度造林任务规划表、苗木需要量核算表、年度育苗面积规划表、年度种子种条需要量核算表、年度用工概算表、年度投资概算表等。

(二)仪器和工具

外业调查需要的仪器和工具主要有计算器、手持罗盘、海拔仪、皮尺、钢卷尺、围尺、测高仪、生长锥、绘图板、三角尺、标本夹、土壤袋、军工锨等。

(三)文具用品

主要有铅笔、彩色水笔、橡皮、笔记本等。

【外业调查】

一、补充测绘工作

造林规划设计使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以1∶10 000为好,至少也要1∶25 000的地形图,配以类似比例尺的航片。如所需上述图面资料不足,不能满足外业调查的需要,或者因为原有的图面资料因成图时间或航摄时间较早,不能反映目前地形地物的实际情况,则需要组织必要的补充测绘或航摄工作。此项工作量大,花费昂贵,因此,是否需要进行以及如何进行,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二、造林地立地调查

在大的区域内,首先在研究气候、地貌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的范围内,则在气候、地貌类型已知的情况下,主要对下列生态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附表5-1)。

地形因子 包括海拔高度、坡向、地形、坡位、坡度和小地形等。

土壤因子 包括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及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及肥力、质地、结构及石砾含量、酸碱度、盐碱含量,土壤侵蚀或沙化程度,基岩和成土母质的种类与性质等。

水文因子 包括地下水位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矿化程度及其盐分组成、土地被淹没的可能性等。

生物因子 主要包括植物群落名称、组成、盖度、年龄、高度、分布及其生长情况,森林植物的病虫害情况等;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活动等因子。

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若把这些千差万别的立地条件罗列起来一一考虑,将不仅人为地造成复杂化,使造林规划设计的工作无从着手,而且实际生产中也没有这种必要。因此,立地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立地调查和综合分析,将复杂的自然条件划分成内部条件相近似,而与外部条件有明显差别的立地类型。然后,按立地类型划分宜林地小班和进行造林技术设计或造林典型设计。

附表5-1 立地因子调查表

img73

续附表5-1

img74

三、专项工程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道路调查,林场、营林区址调查,通讯、供电、给水调查,水土保持、防火设施、机械检修等调查。这些调查设计一般只要求达到规划的深度,如果需要深化,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

四、社会经济调查

主要了解调查地区居民点分布、人口,可能投入林业的劳力与土地;交通运输、能源状况;社会发展规划、农林牧副业生产现状与发展规划等。

五、小班调查

造林地根据不同的立地类型划分成若干个小班后,为了进一步核实小班区划并掌握每一个小班的具体立地条件,在小班轮廓勾绘的基础上,应深入小班进行调查。小班调查的内容大致与立地调查内容相同。在已进行过立地调查的地区,小班调查的内容可适当从简。应根据不同地区造林地的具体特点或对不同造林目的的要求,在小班调查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调查深度上也可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造林地小班调查记载的内容如附表5-2。

附表5-2 小班调查设计卡片

img75

外业工作基本完成后,要对该项工作完成的质量进行现场抽查,并对外业调查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和初步整理,以便发现漏、缺、错项,及时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内业设计、编制方案阶段】

一、外业调查资料的检查整理

(一)图面资料的检查

1.检查相邻两个乡的地类、地形、地物界线是否衔接。

2.地形图上各种行政区划线、地类、小班界线是否调绘得完整无误、清晰,无遗漏。图上符号是否符合《林业用图图例》要求。

3.小班编号有无重叠或遗漏现象。图上小班号应与调查表编号一致。

(二)调查材料的检查整理

1.调查表各项调查因子是否按要求填写,调查项目有无遗漏。

2.立地类型,经营类型应用是否合理。

3.初步规划意见是否切合实际。

在小班调查资料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去现场纠正。如调查材料检查无误,以林场或乡为单位,按小班编号顺序(内业资料整理时可重新编号)装订成册。

二、立地分类及立地类型表的编制

(一)立地类型因子汇总

立地类型因子汇总是对立地类型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本着立地类型内部条件趋于一致,而与外部又有明显差异的原则,按照野外调查时初步划分的立地类型,或者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等特征,采取分级归类、逐步组合的方法,先将相近似的立地逐步汇总,在汇总过程中加以调整,最后归纳出不同的立地类型。

立地类型划分的多少,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上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划分不宜过多过细,以免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繁琐。

立地类型因子汇总,通常采用表格(附表5-3)的形式较为方便,同时便于各项因子的对照比较以及特征的汇总。

附表5-3 立地类型因子汇总表

img76

(二)编制立地类型特征表

立地类型特征表(附表5-4),是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成果。在立地类型因子汇总表的基础上,经反复分析调整,则可基本确定所需划分的立地类型,并根据因子汇总表概括出每一立地类型特征的变动范围。特征的描述要力求简练、准确,重点突出。

附表5-4 立地类型特征表

img77

在造林地区的调查中,若发现立地类型特征表中某立地类型划分不够恰当或因子特征不够准确,则应根据造林地调查材料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补充。

三、编绘基本图

基本图是造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图面材料之一,是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立地类型图和造林规划设计图的底图。该图一般用比例尺1∶10 000的地形图为底图编绘成图。基本内容是以林场(乡)为绘制单位,主要反映一般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境内县、乡行政界线以及山林权属、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线路和工矿企业现状)和造林调查成果。

编绘基本图,主要是造林地调查成果和区划要素的转绘。调查地区凡应用地形图工作的,可直接在地形图上透绘基本图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如MAPGIS)编制数字化基本图。若使用航空照片进行工作的,首先要求将外业调绘于航空照片上的有关区划和造林地调查要素,按规定转绘到地形图上。

(一)基本图编绘的内容

1.行政区划要素 县、乡、村、林场、小班界线等。

2.行政单位所在地及名称 县、乡、村及城镇、村庄所在地理位置及注记名称。(www.xing528.com)

3.测量控制点 三角点、水准点等。

4.地理要素 山脉、山峰、主要海拔高程、侵蚀沟、河流、渠道、水库等。河流应标出流水方向线。

5.交通要素 铁路、公路、机耕道、大道、小路、桥梁等。

6.林业及公用设施 国有林场、集体林场场址、果园、苗圃、学校、医院、水电站及工厂等驻地。

7.森林要素 包括林种、树种等。注记地类符号及林班、小班的分子式

8.整饰 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绘制单位名称及年月日、图框等。

①图名 字体的大小、布置应根据图幅大小自行决定。

②图框 一般按“图式”规定绘制。外图框线距纸边缘3~5 cm,线粗2.0 mm,间隔2.0 mm绘内图框线,内图框线粗0.2 mm。如图形不规整,为减少图内有过多的空白,可采用破图框处理。

③图例与比例尺 图例、比例尺一般放在图框内左下角,图例内容应包括图面的全部内容,不得多绘或少绘。图例内各内容的排列程序可根据“图式”排列顺序编绘。图例内各色标应排列在一起。图例栏的下部分分别绘制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编图年度,制图单位(个人)。如左下方无位置,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也可绘在图名下面。

以上各项内容,一般以符号、数字或分子式表示,其规格及字体按原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用图图例”或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二)编绘基本图应注意的事项

1.在编制基本图的过程中,要求按统一规定的各种符号进行标绘。

2.以双线河流为行政界线的,沿河流的中心用间断的界线符号标明,并用箭头指示河流的方向。

3.遇到县、乡等境界线重合时,只绘高一级的界线符号。若以河流、铁路、公路等为小班界线的,可以不再标绘小班界线的符号。对于在林场内的某些插花地块,要用所属单位的境界符号标绘,并予以注记。

以上所列,仅是工作中常遇到的几种情况,由于各地条件不一,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能碰到其他问题,应认真对待,力求线条清晰,一目了然。

(三)基本图的清绘

所谓清绘,一般来说就是在地形图上依照地形图上原来的线条、符号位置,按图式规定用绘图墨汁绘出,经整饰和加工,形成完整、清晰的基本图。

基本图的清绘一般采用透绘的方法,即将透明硫酸纸蒙在标注有野外调绘结果的地形图上,用铅笔轻透各种需要的要素,然后按统一的符号清绘。

清绘工作结束之后,要进行系统、认真的检查。经校对确认无误,则可称清绘工作结束。

(四)透图的要求

1.需按先地物,后地形,再地界的顺序进行。凡以自然地形、地物为界的各类界线,均应绘在地形、地物的一侧,除出入处需连续外,中间以断续表示。

2.各类符号的形状,严格按照原林业部颁发的《林业地图图式》规定绘制。凡图式中没有符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拟定。

3.四周要绘出接界的走向,并注明相邻县、乡的名称。

4.地形、地物密集地区,图面上小于3 cm的山脉、小河、小沟、小路,可不绘制。

四、面积计算与统计

按照传统的方法,一般在地形图上清绘小班界线后直接计算面积。计算面积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求积仪法、网格法和图解法等。其中求积仪法最为常用。这种方法由于不断改进,越来越方便,精度也逐步提高。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具编制基本图,计算机软件具有自动求算面积的功能。

采用求积仪计算面积,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精度控制

为保证面积求算达到一定精度要求,一般以地形图图幅面积作为控制,然后在图幅内按各级区划从大到小逐级控制求算面积。

比如,进行一个以县为单位的造林规划设计,分县、乡、村、林班四级区划,林班以下区划为造林地小班。对该地地区所使用的每一张地形图,应首先查出或计算出每张图幅的面积,以此面积作为控制面积,分别求算图幅内各乡的面积(有些并不是完整的乡面积),各乡面积之和应等于图幅面积。当误差不大于1/200时,按面积比重进行平差(即把在允许范围内的面积误差按各乡面积所占比重的大小进行分配)。再以图幅内经过平差后的各乡面积作为控制,分别求算各村的面积,以此类推逐级控制求算面积。村、林班和小班求积,可按1/100精度要求,在误差限度内,按面积比重进行平差。经过对所有使用的地形图幅均按此办法求算面积之后,将地形图间相接应处的乡、村、林班和小班面积相加,即可得到完整的各级区划面积和总面积。

当图幅内有县界或大面积非林业用地(农业用地、牧业用地等)不包括在规划设计区域时,则以图幅面积为控制,先分别求算规划区域内和区域外的面积,然后再以区域内的面积为控制,逐级求算面积。

由于面积计算的单位较多,计算过程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汇总和检查,应按面积计算表(附表5-5)进行计算。

附表5-5 造林地小班面积计算表

img78

(二)造林地面积统计

各级区划面积计算之后,将“造林地小班面积计算表”中各小班修正后的面积转抄在“造林地小班调查表”相应的小班面积栏内。然后按林班分别不同立地类型汇总小班面积。林班各立地类型面积合计应等于林班面积。经过逐级分别立地面积汇总。逐级面积的核对,最后得出林班、村、乡、县等各级区划的不同立地类型面积合计。

五、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技术设计,是在造林地立地调查及有关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林种规划和造林主要树种的选择,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造林技术措施。它是造林施工和抚育管理的依据。

造林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树种组成,造林季节,造林方法,幼林抚育管理等(附表5-6)。

造林技术设计前,应全面分析研究本地或就近人工造林(最好是不同树种)主要技术环节、技术经济指标和经验教训,以供造林技术设计参考。

(一)整地

整地设计要根据林种、树种不同,视造林地立地条件差异程度,因地制宜地设计整地方式、整地规格等。除南方山地和北方少数农林间作造林用全面整地外,多为局部整地。在水土流失地区,还要结合水土保持工程进行整地。在干旱地区,一般应在造林前一年雨季初期整地。

整地规格应根据苗木规格、造林方法、地形条件、植被和土壤等状况,结合水土流失情况等综合决定,以求满足造林需要而又不浪费劳力为原则。

(二)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应依据林种、树种和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合理设计。一般防护林密度应大于用材林,速生树种密度小于慢生树种,干旱地区密度可较小一些。密度过大固然会造成林木个体养分、水分不足而降低生长速度,但密度过小又会造成土地浪费,单位收获量下降。

(三)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设计内容。一般应根据确定的林种和设计的造林树种,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而定。目前,我国已大体取得了各主要造林树种造林的经验。例如一般针叶树以植苗造林为主,刺槐可以埋根;一些小粒种子的针叶树种如油松、侧柏等树种,有时飞播或直播造林。在设计中可充分应用已有的特别是当地取得的成功经验,切不可千篇一律。

在设计中,对北方干旱山地造林、黄土丘陵区、沙荒、盐碱地以及平原区造林等,均要根据适用造林树种区别对待。此外,有机械造林或飞机播种造林条件的地方,可设计机械造林或飞机播种造林。

(四)幼林抚育管理设计

幼林抚育管理设计主要包括幼林抚育、造林灌溉、防止鸟兽危害、补植补种,其中主要是幼林抚育。在设计时可根据造林地区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突出,比如灌溉,如无条件可不设计。

1.幼林抚育 根据树种特性及气候、土壤肥力等情况拟定具体措施,如除草方法、松土深度、连续抚育年限、每年次数与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等。培育速生丰产林,一般要求种植后连续抚育3~4年,头2年每年2次,以后每年1次;珍贵用材树种和经济林木应根据不同树种要求,增加连续抚育年限及施肥等措施。

2.造林灌溉 对营造经济林或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以及在干旱地区造林,需要采取灌溉措施的,可根据水源条件进行开渠、打井、引水喷灌或当年担水浇苗等,进行造林灌溉设计。

3.防止鸟兽 造林后,幼苗以及幼树常因鸟兽害而失败。因此,除直播造林应设计管护的方法及时间外,有鼠、兔及其他动物危害地区造林,应设计捕打野兽的措施。

4.补植 由于种种原因,造林后往往会造成幼树死亡缺苗,达不到造林成活率要求标准。为保证成活率,凡成活率41%以上而又不足85%的造林地,均应设计补植。对补植的树种、苗木规格、栽植季节、补植工作量和苗木需要量也要做出安排。

附表5-6 造林技术设计一览表

img79

六、造林典型设计的编制

造林技术设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造林地块(小班)为单位进行的造林技术设计。另一种是分别不同立地类型进行的造林技术设计。也就是说,把地块不相连接,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经营目的一致的小班作为一个类型,以类型为单位进行造林技术设计。这种设计对某一类型来说,体现了因地制宜,对设计本身来说,能起到典型作用,所以俗称“典型设计”。前一种方式,适用于局部小面积宜林地的造林设计。由于面积不大,小班数量不多,一般可在造林地小班调查的基础上,按小班进行造林技术设计;造林典型设计则多用于造林地面积较大,小班数量较多的造林技术设计。

典型设计的意义在于,某个立地类型的造林典型设计,适用于这个立地类型中经营目的一致的所有小班,因而不必逐个进行小班造林技术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内业设计工作量。典型设计具有条理化、标准化、直观、明了、好懂、易推行的特点。因此,在我国各地广为应用。

典型设计是在立地调查、造林地调查、林种规划、树种选择、各项造林技术及幼林抚育、保护等项措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出一整套造林技术方案。

典型设计一般按立地类型分别进行编制。林种、树种、立地类型复杂的地区,典型设计应分别林种、分别立地类型编制。立地类型、林种及主要造林树种都较简单的地区,可按主要造林树种编制典型设计。不论按照哪种方法编制的典型设计,均需依次编号,以利于造林小班应用典型设计时查找方便。

编制的典型设计,一般以表格形式体现。分别项目(造林主要技术环节)提出造林技术措施和规格要求,即典型设计表(附表5-7)。有些地区,为便于群众理解、掌握和施工,典型设计除有表格中的文字部分以外,并附以造林图式。

附表5-7 造林典型设计表

img80

七、种苗规划设计

(一)种苗规划的内容

种苗规划的内容一般有:年育苗面积,其中各主要造林树种育苗面积;苗圃规划;产苗量及苗木质量标准;年造林和育苗需种量,其中各树种需种量;种子来源及种子质量;母树林和种子园规划等。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只进行种苗规划,不进行单项设计。通过种苗规划,为育苗、种子经营以及母树林建设等进行单项设计提供依据。因此,在造林规划设计后,应对种苗生产量做出具体安排。如需要,可进行单项设计。

(二)种苗需要量的计算

种苗规划前,必须根据造林规划设计掌握种苗规格质量、分树种造林面积和单位面积所需种苗量。同时,了解当地种子质量如纯度、千粒重、发芽率等。

1.计算年需苗量 根据年植苗造林面积、单位需苗量(初植用苗加补植用苗)计算。应计算年总需苗量和各树种年需苗量。

2.计算年需种量 需种量包括直播造林、飞播造林和育苗所需种子数量。按规划的年直播造林、飞播造林面积及单位面积需种量计算造林年需种子数量,按年育苗面积及单位面积用种量计算育苗用种量。同时,应计算各种主要造林树种年需种量和总的年需种量。

3.育苗规划

(1)育苗面积计算 从造林规划要求考虑,主要计算每年下种(包括插条)育苗面积。留床面积,根据苗木留床年限分别计算。

在计算每年播种育苗面积时,除了解年需苗量外,还应调查当地各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然后计算各树种年播种育苗面积。在计算播种育苗面积时,要考虑增加一定数量的后备面积,以保证满足造林需苗量。此外,还应根据各树种苗木培育年限,计算各树种年留床面积和留床总面积。

(2)苗圃地规划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林业生产水平,规划苗圃地的种类和育苗方式。如固定苗圃、临时苗圃、容器育苗或工厂化容器育苗等。一般造林应以临时苗圃为主,它的优点是可以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避免长途运输,而且苗木适应性强,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对育苗困难的树种或所需苗木规格要求高、临时苗圃育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建立固定苗圃,加强经营管理。

此外,对苗圃地选择、圃地耕作管理以及苗木保护、运输等,也应提出规划意见。

八、造林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

造林规划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立地类型图和造林规划设计图)、表(各种统计表),以及有关专项调查研究报告等方面。

(一)编写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

造林规划设计说明书,是造林规划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合理安排生产、指导施工等方面的综合性文件。要求论据充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主要内容有:

前言 简述造林规划设计的经过,工作所依据的文件和要求,规划设计人员组织,工作方法,存在问题。

基本情况 简述造林规划设计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自然条件(地形、地势、海拔高度、主要山脉、河流、水文、气象、地质、土壤、植被分布等特点);社会经济情况(总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群众生活、交通、通讯,林业生产历史及现状和它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

区划 简述造林规划设计地区的区划原则、方法、结果。

立地类型划分 阐明划分立地类型的依据及所划分的立地类型。

造林技术设计

投资概算

预期效果分析

(二)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在造林地调查基础上进行编绘的。为减轻描绘图面材料的任务量,可直接应用已编绘好的基本图复印后作现状图。绘制现状图的方法是在复印的基本图上,对有林地小班分别优势树种和不同龄组进行注记和着色,其他地类小班也要注记相应符号和着色。在实际工作中,图幅大小以160 cm×120 cm较为适宜。

(三)绘制立地类型图

立地类型图可直观地反映立地类型分布及其数量(面积),是在基本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

绘制立地类型图时,林业用地小班除原有小班号和面积外,要加注立地类型号,各小班的立地类型号根据小班外业调查表中相应小班的立地类型抄录。图面清绘整饰后,以小班为单位,将不同的立地类型着以不同的颜色,在图例中列出各立地类型编号和色标。

利用立地类型图可以直观地掌握地域分异规律,计算各立地类型面积和各地貌各地形类型面积。据此也可绘制适生树种图、林种分布图,规划和安排造林树种、林种及其布局,使造林规划设计成果更形象化。

(四)编绘造林规划设计图

以规划设计地区现状图的内容为基础(也可应用复印的空白现状图),在图面上用数字、符号或颜色反映造林规划安排的重点内容(造林树种及施工年代)。其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

1.各种行政界线和各级经营区划线(如县、乡、村、林场、经营区以及林班、小班线等)。

2.乡、村名称和林班、小班编号。

3.小班注记。把每个小班设计的内容用一个分子式表示,例如:

img81

4.规划的母树林、种子园、固定苗圃以及保护林设施等项标志或注记。

造林规划设计图的绘制要求同现状图。为了区别于现状图,该图中规划的符号一般用虚线或用颜色虚线加以表示。

(五)编制各种表格

造林规划设计成果中的表格视调查规划的广度、深度不同而异。在造林规划地区进行全面区划、调查的,则森林资源方面的调查结果,应按原林业部1983年颁发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的有关表格填写并统计;例如在造林规划设计地区内只进行宜林地的区划、调查。则可按当地有关部门要求的表格形式和内容进行统计。附表5-8~16是几种常用的表格。

附表5-8 造林地面积统计表

img82

附表5-9 造林地立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img83

附表5-10 宜林地造林规划表

img84

附表5-11 年度造林任务规划表

img85

附表5-12 苗木需要量核算表

img86

附表5-13 年度育苗面积规划表

img87

附表5-14 年度种子种条需要量核算表

img88

附表5-15 年度用工概算表

img89

附表5-16 年度投资概算表

img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