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忍耐,大丈夫能屈能伸

学会忍耐,大丈夫能屈能伸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学会忍耐,大丈夫能屈能伸能伸能屈大丈夫“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经千古锤炼而锻造出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善屈善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也不做调查,便动大刑惩罚范雎。善忍耐者必然有着大智慧,大视野,大心胸。忍一时,得一世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上有一种美洲鹰,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3米,体重达20公斤。

学会忍耐,大丈夫能屈能伸

第二章 学会忍耐,大丈夫能屈能伸

能伸能屈大丈夫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经千古锤炼而锻造出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善屈善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从明哲保身、全身远祸的角度谈退让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人为人处世,只一味争夺,不知退让,是无法成就大事的。

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宋代大诗人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得过千军万马。我们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

回首中国数千年历史,总结帝王将相几多兴衰成败,不难得出:“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立志成业的精髓要义,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大哲理,大智慧。立大志,需以“屈”处世;成大业,要靠“伸”显才。

范雎是战国魏国人,著名的策士。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做事。

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雎有雄辩之才,因此,范雎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雎,以表达他对智士的敬意,范雎对此深表谢意,并没有接受齐襄王的赠礼。然而这竟然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不会白白送礼给范雎,一定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

须贾回国之后,将“范雎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也不做调查,便动大刑惩罚范雎。范雎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

范雎“死”后,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之中,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范雎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奇耻大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范雎买通厕所的守者,将他放了出去。

范雎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事让秦国一个名叫王稽的使节知道了,王稽私下带着范雎归秦。人秦后,范雎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谋略,对内加强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关东列国的控制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封为应侯。

不是有大志就能实现大志。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遭遇,所以要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和遭受挫折以后的消沉,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奋斗,摆脱遭受挫折后的困顿。

在受到挫折和困厄时,暂时隐忍,修身养性,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听一听他人的意见,也是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

在成长的过程中,苦难是一块试金石,它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也发掘着我们内在的潜能和才华。忍耐不是把自己逼到墙角,而是跳出现有格局,看到更宽广的未来;不是让自己落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是不断地转换心境,持续地化解内在的紧张,在坚韧不懈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从来都没有发觉到的潜力。咬紧牙关,就是一种坚韧的态度,逼迫着我们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学会忍让,莫逞匹夫之勇

当你和别人产生了矛盾后,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逞匹夫之勇,还是学会忍让。有人曾这样说过: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忍让。每当你预见到自己的辉煌时,请牢记这样一句话:对别人最大的宽恕就是忍让。

为人要有志向、有理想,在个人得失上不能斤斤计较,在小事上就更不能纠缠不清了,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要想成就大事,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如此去做。

在职场中,表面上看起来吃亏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比如调动工作,变迁环境,上司的冷遇等。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小不忍则乱大谋”,开阔一些心胸,放远一些目光。将是否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利作为看待这些事情的标准,而不是因为一时的得失斤斤计较。

忍具有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具有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讲究策略需要忍,体现智慧也需要忍。“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大智大勇是能忍者所追求的。

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横,喜与怒称,小至于一身,大至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众生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智者能忍天下难忍之事。”只要你学会忍让,即使再高明的激将法,在你的面前都会失去它的效力。聪明人知道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达尔文说:“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一步,愤怒是愚蠢的开始,以后悔而告终。”

忍耐是成功过程中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说在同等条件下,不是比谁的智力高而是看谁的忍耐力强。纵观古今中外,莫不是如此。当个人选择的目标确定以后,除了顺势而为,审时度势就是忍耐了。大人物成就伟业,小人物做一番事业,都需要忍耐,只不过是看主动忍耐还是被动忍耐罢了。

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难需要忍耐,经济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忍耐是一种谋略,一种意志,是一种成熟人性自我完善。忍耐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不是茫然失措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收缩和战略调整。善忍耐者必然有着大智慧,大视野,大心胸。

忍一时,得一世

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上有一种美洲鹰,一只成年美洲鹰的两翼自然伸展开后长达3米,体重达20公斤。由于加利福尼亚半岛上的食物充足,将美洲鹰养成了这样种巨鸟——它锋利的爪子可以抓住一只小海豹飞上高空。

这种美洲鹰的价值不菲,因而引起当地人的大肆捕杀,加之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美洲鹰终于绝迹了。可是,近年来,一名美国科学家、美洲鹰的研究者阿’史蒂文,竟然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岩洞中发现了美洲鹰。这一惊奇的发现让全世界的生物科学家对美洲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就是这样一种驰骋在海洋上空的庞然大物,竟然能生活在狭小而拥挤的岩洞里。阿·史蒂文在对岩洞考察时发现,那里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岩石与岩石之间的空隙仅0.5英尺,有的甚至更窄。那些岩石就像刀片一样锋利,别说是这么个庞然大物,就是一般的鸟类也难以穿越。那么美洲鹰是如何穿越这些小洞的呢?

为了揭开谜底,阿·史蒂文利用现代科技在岩洞中捕捉到了一只美洲鹰,他用许多树枝将鹰围在中间,然后用铁蒺藜做成一个直径0.5英尺的小洞让它飞出来。美洲鹰的速度迅速无比,阿·史蒂文只能从录像的慢镜头回放上细看。结果发现它在钻出小洞时,双翅紧紧地贴在肚皮上,双腿却直直地伸到了尾部,与同样伸直的头颈对称起来,就像一截细小而柔软的面条,它是用以柔克刚的方式轻松穿越了蒺藜洞。显然,在长期的岩洞生活中,它们练就了神奇的“缩骨功”。

在研究中,阿·史蒂文还进一步发现,每只美洲鹰的身上都结满了大小不一的痂,那些痂也跟岩石一样坚硬。可见,美洲鹰在学习穿越岩洞时也受过很多伤,在一次又一次的疼痛中,它们终于锻炼出了这套特殊的本领。可是如果不能忍受这些痛苦,那就只能被环境所淘汰,被猎人们捕杀干净。所以,为了生存,美洲鹰只能将自己的身体缩小,来适应狭窄而恶劣的环境,不然便很难得到新生!

千万年来,动物与人类都在为生存而战。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像美洲鹰一样,以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尽管“缩小”自己的过程会千难万险,甚至流血流泪,但只有勇于“缩小”自己,才能扩大生存空间。

毕竟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中,只能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些,那就接受它,并且适应它吧,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柔忍之道,更容易达到目的

有的人遇事喜欢硬碰硬,喜欢冲动,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刚正、愤慨和勇气。但是事实上,有时候忍耐一分委婉一点,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做人处世是要讲究策略的,柔忍之道不可不学。

晏子是春秋时的齐国人,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看上去毫不起眼。但是他才高八斗,机智灵活,举国上下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和满腹经纶很快就在国中取得了尊贵地位。

齐王非常信任这位能干的国卿,对他委以重任。一次,晏子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楚国在当时实力雄厚,比齐国要强大。楚王本来就没有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又听说晏子长得矮小,就对齐国更加轻视。

楚王一心想把晏子奚落一番,以显示自己国家的尊贵和强大。他料定晏子受了嘲笑还得忍气吞声,于是安排了一个计划。当晏子驾驶着马车来到宫殿门口准备晋见楚王时,两旁的侍卫按照楚王的意思,把晏子请下马车,领着他来到狭小的几乎弯腰屈膝才能进去的侧门前,说:“我们楚王恭请你从这里进去,他已恭候多时了!”

晏子一看就明白了楚王的意图。他忍住怨气,转身走向正门。侍卫立即把他挡在门外,说:“你怎么能从这个门进去呢!请从那边走吧!”

晏子义正词严地说:“拜访人国,理所当然走正门。那边的门充其量是个狗门,我不明白你们强烈要求我走狗门到底是什么意思!莫非里边都是狗吗?我要拜访的可不是狗啊!”

守卫士兵一听,无言以对,知道来者不是平平之辈,只好乖乖放行。

楚王知道自己的计划弄巧成拙之后,气急败坏,决心寻机把晏子讽刺一番。看见晏子得意洋洋地走上殿堂,楚王不顾身份,当着各位大臣的面,尖刻地问:“真没有想到你们齐国竟然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找不出来!你这样矮小的个子是不是齐国身材最魁梧的?你这样丑陋的长相是不是齐国最漂亮的啊?”

晏子没想到楚王会如此不顾礼仪羞辱自己。他镇静地看着楚王,从容地回答道:“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王素来注重邦交礼仪,在派遣使者出访别国时有很多讲究。其中有个规定就是:贤能的人拜会贤能的国君,庸俗的人就拜会昏庸无能的国君。大王也觉得我无德无能吧?但是能前来拜访大王,还是我求了好半天,齐王才勉强答应的呢!”

第二天,楚王搜肠刮肚,又想出一个计谋。他安排好一切后,就假意盛情邀请晏子到前厅饮酒说话。正在说话之间,有几个威猛的士兵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罪犯从厅前走过。

楚王故意高声问:“你们押的是何人,犯了什么罪啊?”

士兵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大王,此人是从齐国来的,在我国偷了别人的财物。”

犯人连忙跪下求饶说:“大王饶命!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楚王斜视着晏子说:“没有想到你们齐国还盛产盗贼,竟然偷到我楚国来了!”

晏子明白了楚王的意图,见楚王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难自己,这次再也不能客气。于是反唇相讥:“橘生淮南为橘,橘移淮北为枳,前者香甜,后者涩苦。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我看不是齐国盛产盗贼,而是你治理的国家盛产适合盗贼生长的土壤吧!否则,这个人在齐国安守本分,怎么到了楚国却知法犯法、铤而走险呢?”

这下楚王无言以对,他领教了晏子的厉害,从此再也不敢刁难他了。

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单凭一时之气反击,多半反而会遭受更大的侮辱,倒不如巧妙地用计谋回击,以柔忍机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当然一味地躲避和忍让也是不行的,那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让对方得寸进尺。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宰相,最初他只是宦官头目缪贤手下的门客,后来因为有胆识而被缪贤举荐给赵惠文王,出使秦国。此行的目的,就是迫于秦王的压力,而无奈拿赵国的和氏璧去换取秦国的15座城池。

蔺相如知道秦王是想不花任何代价就白白占有赵国的和氏璧的。于是,他针对秦王的贪婪之心,有的放矢,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在秦廷上据理力争,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两年后,在渑池之会上,又是蔺相如的寸步不让,维护了赵国利益。赵王很感激蔺相如,因此,回国之后,就封蔺相如为上卿。

但老将廉颇对蔺相如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获得超过他的地位十分不满,扬言要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以大局为重,处处避让廉颇。蔺相如的门客都觉得他太软弱可欺,十分不满,纷纷要离他而去,蔺相如劝阻门客们说:“诸位看廉将军同秦王比,哪个势力大呢?”众人说:“当然是秦王。”蔺相如说:“请大家想一想,秦王那么厉害,我却敢在朝堂上当众呵斥他,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我认为,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要是我和廉将军为私人意气争起来,就好比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先顾国家危难,后计个人恩怨啊!”

门客们听完后,感到十分惭愧,因此对蔺相如更加尊敬。后来,蔺相如的这些话辗转传到廉颇那里,廉颇听到后,心里非常愧疚,立即解衣露膊,负荆请罪。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他诸侯国都不敢小觑赵国。

由此可以看出,胸怀全局的人才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和个人利益,有时还会为此作出牺牲。正因为如此,最终获益的是国家和社会,而个人自然也会得到益处。这种策略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治世之大道。

不要因小失大

“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意思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儿小事都不能容忍,脾气一来,会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是由于小事搞坏的。另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非常的麻烦。

张居正是明朝名相,他在为官的十年中,大胆地提议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两岁那年就认得“王、日”两字,被家人认为是神童。13岁参加乡试时,他年龄最小,却沉着冷静,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若非湖广巡抚顾辚爱才,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他肯定中举。终于,几年的发愤读书之后,张居正考上了进士,开始步人仕途。这一年他才23岁。

张居正被选为庶吉士之后,一面大量读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上的门道。他有满腔的政治抱负,但当时皇帝世宗昏庸,奸臣严嵩为非作歹。张居正只得忍耐,与严嵩周旋,一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苦苦熬了十几年,张居正内心十分痛苦。

终于,严嵩在专权15年后倒台了,徐阶成了首辅,张居正也开始得到重用。然而,张居正入阁后又遇上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政治对手高拱。张居正只得再次忍耐,他深深感到,在官场上没有阴一套阳一套的本事是无法生存发展的,所以,尽管高拱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表示更加激烈的无声对抗。

高拱下台后,张居正资格最老,被召回当了首辅。

张居正掌权后,立即改变了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改革浪潮,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忍有两种,一种是思而不发,以忍求安。一种是忍而待发,以忍求变,求人者要特别学会后一种忍,忍是手段,所求是目的。战国七雄的赵武灵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52年至公元前299年,当时的赵国国富民强,又因地处中原,常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所以,广行富国强兵之策比其他的国家来得更急切。

经过多年的征伐,赵武灵王认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作战是值得仿效的战术,其机动性大,集散自由,对战场条件适应性很强。

于是就改变自己军队的作战战术。改革颇费了番周折,首先,当时的中原服装不适合骑马作战,要改穿游牧民族的胡服,胡服的下身相当于今人普遍穿的裤子。

接下来,要穿胡服并不那么简单,服装式样的改变,在中国古代是一场大的改革。

决定一公布,预料中的反对势力蜂拥而来,朝中的多数大臣都不支持这项改革,主要理由就是不能出卖自己祖宗去穿胡服丢丑卖脸,不能改变传统式样。

面对大批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他不发王者之威,不以王者之尊强行推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战争的发展,富国强兵的要略,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拿出了最大的忍耐力推行战术。最难对付的是他的亲叔叔,借口生病,不早朝,也不听劝,武灵王知道他病在哪儿,绝口不谈正题,天天如此,他叔叔大为感动,因为彼此都明白对方在做什么。

赵武灵王的“忍功”确实达到了目的,这是一种目标明确的“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咽得下这口恶气,你才办得成大事。(www.xing528.com)

“假如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县官而已,今后的升迁还需看上司的印象而定。要是你的才干一直超过上司,上司的地位就很危险,那时他不但不会赏识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偏见。你会随时惹祸上身而又不自知,那又如何发挥你的济世之志呢?用心与周围的人协调,适应环境,暂时委屈,实在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大的作为啊!”

这是宋朝宰相杜衍教导学生的话,它穿越百年的时空界限,对于今天的人同样有指导意义。古人的话有很多是对的,这样说并不是厚古薄今。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该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成大器者舍得忍痛割爱

成大器,成就大业,做事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宏愿,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无论是创业的征程,还是人生旅途,有时会存在着诱人的小利,有时会遇到一些枝节纠缠,有时又会遭受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倘若被微利迷惑,纠缠于细节、琐事,而忘记大目标,或者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动摇奔向大目标的信心,则十有八九要失败,失败就失败在因小失大上。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一时的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甚至屈辱。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被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向着大目标、大事业迈进。

刘邦和项羽在称雄争霸、建功立业时,其实就是在“忍小取大,舍近求远”上见出高低,决出雌雄的。这是一场“忍”功的较量,谁能够“忍小取大”,谁就得天下,称雄于世;谁若刚愎自用,小肚鸡肠,或只逞“匹夫之勇”,谁就失去天下,一败涂地。宋代著名大文学家苏东坡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说:“汉高祖刘邦所以能胜,楚霸王项羽所以失败,关键在于能忍不能忍。项羽不能忍,白白浪费自己百战百胜的勇猛;刘邦能忍,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攻项羽要害,最后夺取胜利。刘项之争,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一点。刘邦之所以成大业是他懂得忍人之言,忍个人享乐,忍一时失败,忍个人意气;而项羽气大,什么都难忍难容,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大业未成身先亡,可悲可叹!”

楚汉战争之前,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您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赶忙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坐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刘邦围困宛城时,被困在城里的陈恢溜出来见刘邦,告诉他围城不如对城内的官吏劝降封官,这样化敌为友,就可以放心西进,先人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与刘邦容忍的态度相反,项羽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发牢骚:“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结果项羽知道了,大怒,立即将那人杀掉;楚军进攻咸阳时到了新安,只因投降的秦军有议论,项羽就起杀心,一夜之间把十多万秦兵全部活埋,因此残暴名闻天下。他怨恨田荣,因此不封他,而立齐相田都为王,致使田荣反叛。他甚至连身边最忠实的范增也怀疑不用,结果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范增,成了孤家寡人。

其实刘邦原本不是个好性情的人,在沛县乡里做亭长时,好酒好色。当刘邦军进了咸阳,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金银财宝时,刘邦自己也曾被阿房宫的富丽堂皇和美貌如天仙的宫女弄得眼花缭乱,有些迈不动步了。但在部下樊哙“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的提醒下,刘邦立时醒悟,忍住贪图享乐的念头,吩咐将士们封了仓库和宫殿。他带将士们回到霸上的军营里,并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这就使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而项羽一进咸阳,,就杀了秦王子婴,烧了阿房宫,收取了秦宫里的金银财宝,掳取宫娥美女,据为己有,并带回关东。相比之下,他怎能不失人心呢?

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人关,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消灭。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马驻扎在霸上,双方只相隔40里,刘邦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能做到“得时则行,失时则蟠”。先是请张良陪同去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和称王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句好话。第二天一清早,又带着张良、樊哙和100多个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与项羽的关系。

表面上看,刘邦忍气吞声,项羽挣足了面子,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的时间。甚至当自己胸部受了重伤时,刘邦也能忍着伤痛,在楚军阵前故意弓着腰,摸摸脚,骂道“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以麻痹敌人,回到自己大营后,又忍着伤痛巡视军营,来稳定军心。他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败的坚韧,既反映了他对敌斗争的谋略,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相比之下,项羽则能伸不能屈,赢得起而输不起,所以连连中计,听到“四面楚歌”就怀疑楚被汉灭,一败涂地,自己先大放悲歌。被刘邦追到乌江时,亭长要用船送他过河,他却认为“天要亡我,我渡过去有什么用”?自动放弃了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唯一机会,拔剑自刎而死。可惜的是,他到死也没明白,他首先是输在自己手里。

从刘邦与项羽的较量中,我们不难看出善忍与不忍的区别。善忍者心量宽,承受力强;不忍者,心量窄,根本承受不了挫折,这也是导致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聪明的人一定要懂得运用“忍”的功夫来成就自己。

把“忍”作为修身立世之道

现代社会,很多成功人士都喜欢将“忍”字作为修身立世的真经,许多犹太企业家的办公室中甚至悬挂着巨大的“忍”字条幅,这不是偶然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门“忍”字学科几乎已成为世界上成功政治家、企业家、军事家等的必修之术。人生在世,生与死较,福与祸衡,小到自身,大到国家天下,确实都离不开忍。正所谓成大业者要忍,谋生存要忍,保平安要忍,解困境更要忍。

儒家亚圣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至今被许多人奉为第一座右铭。当然,这主要指大丈夫阳刚的一面,并不指大丈夫的全部内涵,但也说明了忍耐对要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性。我们来看看清末精神领袖曾国藩是如何以“忍”为先的。

曾国藩出身于寻常耕读之家,28岁及第,在翰林院谋一抄抄写写的小职。位卑言轻,官运未曾腾达,生活不免窘迫和局促。后在朝廷的敦促和众人的苦谏下,他不得不出山与太平军作起战来。

受命于危难之中的曾国藩办起了团练。这本是一群只会薅草插秧拖竹排的乌合之众,还不如当今的民兵组织,顶多不过是预备役部队。但是在曾国藩的调教训练下,迅速形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其锐力逼人,不逊于正规部队的精锐之师,让绿营、旗兵等官军相形见绌。从团练初办之日起,曾国藩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就与它命运相连,荣辱与共了。当团练壮大成湘军,从犬牙交错的急流险滩中拼杀出来,控制了长江沿线时,立即被朝廷视为救命的刀把子,挥杀冲刺,不惜锋卷刃折。曾国藩自身也本应轻装上阵策一马挥戈,但是官场上的昏聩、虚伪、嫉妒与陷害,使他不得不疲于应付内耗,练兵习武和统兵打仗的精力渐渐不济,而正是在这种砥砺中,他仍然坚韧不拔,意志如磐,有一股咬定青松不放松的精神。

每遇困厄屈辱、劣势惨境,甚至危及亲人、爱将,曾国藩总是咬牙立志:“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声声见泣见恨,字字斩钉截铁。

好一个“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应是“忍”的极高境界了,这正是曾国藩参与所有战役以来咬牙坚挺的要诀。只有屈,才可能伸,屈是伸的前提与内涵,伸只是屈的结果。没有屈,何来伸?同样,只有“忍”,才可能达到“不必忍”。

回到如今现实生活中来,作为普通人,特别是我们年轻人往往对许多社会现象感到愤然。当然,年轻人的激情与冲动都可以理解,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不同行业与职位待遇的不公、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乃至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某些不敬,都难免会引起我们的不满与激愤。

网上有个新词叫“愤青”,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群体,都很有些愤世嫉俗之慨,但愤怒与抱怨能解决问题吗?其实,不解决问题的愤慨是盲目的愤慨,反而会给社会造成更多不安定因素,因为关键在于,并不是你说什么就能有什么用,而是,人们都在等着瞧你具体能做什么。

一个人无论怎样强大,相对于悠久绵长的人类历史而言,总是渺小的,而这渺小的人生,也往往是逆境多而顺境少。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忍耐力,人生将不堪重负并充满了痛苦,从而将直接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与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可能葬送我们的友情、爱情、各种机遇……最终葬送我们的人生。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把忍耐力比做一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平衡器,那么,没有平衡器的结果是怎样的?那大约只能是走向极端、走向失败吧。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现实生活之中,很多时候,口角、争斗与矛盾是由于没能做到“忍”而造成的。比如说我踩你一脚,你瞪我一眼,然后开始争吵,接着双方就怒发冲冠,仿佛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或是在排队时争相推抢,谁不小心撞到谁,就恶语相加,然后大打出手……像这样的生活琐事实在是太多了。其实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稍稍忍耐一下,便会烟消云散,道理极为简单。

不过,忍不是无限度地妥协,不是屈服和投降,它其实是一种策略,一种处世智慧。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售票员看到了,售票员对他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

那位售票员是个年轻的姑娘,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售票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甚至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售票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

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箱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色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售票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售票员不简单,虽然骂不还口,却将那个浑小子制伏了。

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在矛盾最激化的时候,你退后一步,可以让双方都冷静下来,事情也不会再恶化,反而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彼此都不退让的话,受伤的还是双方。退让,不止是一种气度,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据科学家考证,有一种生长在马达加斯加的竹子花期过后,一亩的种子总重量可以高达50公斤,但开花结子却要等100多年。这种奇特的生理现象让生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反复的研究他们得出了一个简单而理性的答案:为了它的种子不被吃掉。喜欢吃竹花竹籽的动物很少有活得过100年的。竹子为了一次开花结子要等100多年,这种默默的忍耐造就了生命的完美,也启示我们“忍”的重要。

“忍”是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古语有,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能刚能柔;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一个人如果千苦可吃,万难可赴,能忍住岁月的考验,那么即使不是英雄也会忍成英雄的。

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美国企业家亚科卡是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八年中为福特汽车公司挣了35亿美元的利润。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由于老板亨利·福特的嫉妒和猜忌,他被免去了总经理的职务。54岁的亚科卡面对精神的创伤和打击,并没有向命运投降,决心暂时忍让,寻找一个能够再展才华、大干一番事业的地方,他要用成功的事实让亨利·福特永世难忘,追悔莫及。

亚科卡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没有去一些条件优厚的企业,而是担任了当时深陷危机、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上任后,他首先对公司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并在全体员工特别是主管人员中,实行以品质、生产力、市场占有率和营运利润等因素来决定红利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主管人员,将被扣除25%的红利。他规定在公司尚没有起死回生之前,最高管理层各级人员减薪10%,而亚科卡本人的年薪只有象征性的l美元。

他想让员工们都看到,所有人都在为走出困境而奋斗。为了争取政府贷款,他亲自出马向新闻界游说,不得不站在国会各个小组委员会面前像个被告一样接受他们的质询。有一次,他因为过于劳累而导致眩晕症复发险些晕倒在国会大厦的走廊里。

努力没有白费,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终于在80年代初走出困境,开始扭亏为盈。1983年赢利9亿美元,1984年创利润达24亿美元,1985年首季获纯利5亿多美元。在公司情况好转的同时亚科卡也成为美国的传奇人物,他收到数以万计的来信,都是敦促他竞选美国总统的,就连老布什也把他当做1988年竞选总统的“十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还出版了一本《亚科卡自传》,成为美国的畅销书。

如果当初亚科卡没有选择暂时忍让以积蓄力量、励精图治,可能就不会有他后来的成功。生活中,我们要能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以平常心去对待。不能像“爆竹脾气”一点就着,更不能像“针尖对麦芒”一样,你倔他更犟。如果遇到对方对自己做了什么“过火”的事,或说了什么“过火”的话,这时候我们如果能有意识地让自己冷静下来,该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该忍让时就忍让,我们的人生也会由此进入一个更新的境界,更高的层次了!

小不忍难成大器

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难成大器。”没有人因为韩信曾忍胯下辱而取笑于他,也没有人因为张良给黄石老人捡鞋子而看不起他。能忍者,不会计较偶然的得失,也不会逞一时之快。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许多,忍受许多。

一些事情可能会伤害自己的自尊心,因此有人就不能忍让,结果往往因为维护了一点儿自尊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殊不知因为维护一点儿无关紧要的自尊,而失去的是更大的尊严,而倘若能够忍受一时,则会得到更多。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在芬兰准备与芬兰财政部长绍利·尼尼斯特召开记者招待会时,遭到了蛋糕袭击,满头满脸都是奶油,但是他仍不失风度,幽默地解嘲道:“虽然这种行为破坏了会议,但尝起来味道还不错。”并表示不会起诉肇事者。同年,当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伯明翰展开竞选拉票时,副首相普雷斯科特来到北威尔士参加工党在当地组织的竞选集会。在集会现场,一个示威者用鸡蛋砸向普雷斯科特,普雷斯科特的头上顿时“蛋花四溅”,蛋清和蛋黄流到他脑后,继而又流向他背上的衣服,直往下淌。就在人们以为普雷斯科特会耸耸肩,摊出双手表示无奈时,普雷斯科特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拳击中那名扔蛋者的鼻子。不料,对方不甘示弱.也全然不顾这位副首相的身份和地位,愤怒地进行反击,两人扭打在一起。

英国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此事,并且极力渲染普雷斯科特打人的细节。由于当时恰好有录像为证,因此普雷斯科特挥拳的那一幕深深地烙在英国民众的心中,这一幕令首相布莱尔十分尴尬和被动。

一些媒体大肆评论道,在这关键时候,英国执政党工党推出大选竞选纲领,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本应该是执政党的宏图大略和竞选纲领,但是,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却抢尽风头,居然在集会之中与示威者扭打起来,真是一大奇观。而反对党保守党的国会议员更是不依不饶,他们公开呼吁普雷斯科特辞职,并说:“我们的年轻人不需要这样的榜样!”民众也对此非常不满,强烈要求普雷斯科特辞职。

沃尔芬森的忍耐不仅化解了这一事端,还使人认识到了他的宽容,使会议继续进行了下去。他的小忍,没有对大事造成影响,反而赢得了普遍好评。而同样是被人扔了一下,英国副首相却坚决不能忍,并且十分有失风度地跟普通民众大打出手,扭打成一团,给自己的政治生涯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如果他能够学一学沃尔芬森,像一个绅士那样化解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就不会激起媒体和民众的一致反对,也就不会授反对党以柄,不会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在政党的政治活动造成不利。

其实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愿意让命运来主宰自己的一切,但是又没有能够扼住命运咽喉的本领,那么就要学会忍耐,注意积蓄力量。西方一位哲人曾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汤姆从学校毕业后,在一场招聘会上成功获得了一家石油公司的高薪职位。培训结束之后,他被派往一个海上油田工作。工作的第一天,工头就要求他在限定时.间内,爬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去将一个包装得很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

他拿着盒子迅速登上又高又窄的悬梯,费了很大的劲,气喘吁吁地登上顶层后.主管却只是在盒子上签了自己的名,然后又让他送回给工头,他接到命令后又连忙快速地跑下悬梯,把盒子交给工头。可是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工头草草签完名字之后,又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并要求他再送去给在顶层的那个主管。汤姆看了一眼工头,觉得非常不解,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问,只好又乖乖地爬到了顶层,然而主管这回同样只是在盒子上签了姓名而已,便又要他送回去。汤姆就这样来来回回,莫名其妙地跑了两次,累得已经不行了,他心里隐约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工头和主管故意刁难他的。

到工头让他第三次送上去时,他的内心已经充满熊熊怒火,不过他仍然强忍着怒气爬上了钻井架。当他第三次将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这次没有签名,而是对他说:“把它打开。”汤姆将盒子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居然是一罐咖啡和一罐奶精,他更肯定这是主管和工头联合起来欺负他了,他愤怒地看着主管。主管似乎没有觉察到,边忙自己的事,边对他说:“去冲杯咖啡吧。”这个命令一下,汤姆再也忍不住了,他用力地将盒子摔到地上,气愤地说:“我不干了!”说完后他感到痛快许多,一肚子的怒火全部发泄出来了。但主管却失望地摇了摇头说:“孩子,你知道刚刚这一切其实是一种训练呀!这叫做承受极限的训练,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海上工作,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危险,因此工作人员都必须有极强的承受力,才能完成海上的工作任务。”主管叹了口气说:“唉,你前三次都通过了,就差这么一点点,真可惜,你无缘喝到自己泡好的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汤姆前三次来回跑费了很大的力气,也可以说忍受了很久,可是在最后却因为主管只是让他冲杯咖啡就忍受不住了,结果使自己丢掉了已经得到的工作。本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是却因为没能忍耐一下而造成了错误,不仅他自己会后悔,别人也会为他感到可惜,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辱是世间最大的力量

能忍辱就能坚强地承担一切,忍辱是世间最大的力量。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当然很不乐意。但应该知道,这种张口就骂人的人,一般都没有修养,没有风度,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争论不休呢?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二是忍辱负重,力图东山再起。大多人过分看重第一种态度而忽略了第二种态度,这就造成对价值取向方面可怕的、不应有的偏差。

唐朝名臣郭子仪对待忍辱有独到之法,简简单单两个字“忍”和“慎”,就做了四朝红人。

鱼朝恩是皇帝身边的宦官,此人虽无才能,却会溜须拍马,所以皇帝很是宠幸他。他对郭子仪的才干、权势十分妒忌,曾多次在皇帝面前说郭子仪的坏话来诽谤攻击他,都没有成功。鱼朝恩一怒之下,竞暗中指使人盗掘郭子仪家的祖坟。

郭子仪知道这是鱼朝恩干的,当时他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握兵权,举手投足皆关系大唐帝国的兴亡.连皇帝都敬着他三分,要除掉一个鱼朝恩,真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当他从前线返回朝廷时,满朝公卿都以为他必将有所行动,岂料郭子仪却对皇帝说:“臣多年带兵,并不能完全禁止部下的残暴行为,士兵毁坏别人墓坟的事也有很多。我家祖坟被掘,这是臣不忠不孝、获罪于上天的结果,并不是他人故意破坏。”

祖坟被挖,历来被视为奇耻大辱,而郭子仪却能隐忍下来,足见他的气度之大。也正因为他见辱能忍,才能在那个奸佞横行、国君昏弱的时代逢凶化吉,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险滩,享尽富贵,以85岁的高龄安然辞世。真可谓能忍是福,小忍有小福,大忍有大福。

容忍也是人在正常社会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容人、容事的胸怀肚量,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理智、是大度。

美国有个老教师叫莫根,邻居来找他下围棋,正巧有朋友在,邻居便在书柜前看了一会儿书就告辞走了。可是莫根在朋友走后却发现几天前放在书柜里的1000美元不见了。他回想走近书柜的人,除邻居外再没人光顾过,于是就认为邻居偷了钱。他很愤怒,第二天就到邻居家要钱,邻居并没有想象中的破口大骂,反而轻轻说了一句:“对不起,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于是,他拿出了1000美元交给莫根带回去。

不久,外出办事的儿子回来了,他把事情讲给儿子听,儿子听了大吃一惊,原来那钱是他拿走的,因为当时紧急,所以没对父亲说。莫根一听,十分惭愧,赶快到邻居家归还了钱,并且连声向邻居道歉。这个邻居以忍耐代替争斗,得到了莫根永远的尊重。由此看来,忍苦、忍辱、忍受委屈,一切都忍,忍到最后,就会成为美化世间的力量。

当我们看美国大片《亡命天涯》中的忍尽人间耻辱,要为自己讨个说法的兰博的硬汉形象;日本电影《追捕》中的硬汉高仓健形象时,我们的心里是酸楚的。一些人自夸为跨世纪的“弄潮儿”,却连一点忍辱负重的硬汉意识都没有,稍不如意,就心灰意冷,要死要活,好像天就要塌下来一样。还有一些小心眼的人,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就去斗狠的人,虽然为数不是很多,但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许多人越来越不适合在逆境中生存了。

想一想,如果孙武不能忍辱,怎能有《孙子兵法》留传于世?如果不能忍辱,韩信如何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将军?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能忍辱的人是不可能担当起大任的。

这个社会需要容忍,人与人交往需要容忍。人活在世上,生与死、利与害、祸与福、喜与怒,小至一身,大至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容忍。谁都想受人尊敬,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复杂,有人尊重你,就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看你不顺眼。因为你的优秀掩盖另外一些人的才华,所以难免会给你捏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如果你疲于应付这些,你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其他的正事吗?那不是正好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如果为了一点小事而怀恨在心,矛盾就会逐渐扩大,以至于冤冤相报,不可收拾。唯有容忍,以一种客观、冷静的目光来对待他人的过失、错误,就不会向他人翻脸,就会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亲贤臣,远小人”,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不与小人周旋,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