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抒情与抒情类型
抒情(Lyric),通过语言形式直接表露个人的情感。如果略为宽泛地说,表现语言指体现者本人的内心世界,思想倾向或情感倾向。我们把情感可以依次排序:情感—情绪—激情—沉思。情感的复杂便决定了我们分类的复杂,情感依稀还有一个区分,那就是正面情感和消极情感。或者说肯定性情感与否定性情感。情感在人类生活中是一个确凿无疑的词,而且是绝对地遍布我们所有的文学形式。东西方自古以来便有抒情诗,在小说里有浪漫主义小说、抒情小说的说法,什么时候不提抒情了呢?我想诗歌从艾略特开始,小说中从巴特的零度写作说起,或者自新小说开始。我们说黑色幽默小说、荒诞小说仍然是情感小说,仅在于他们是否定性情感。“情感”一词在文学写作中是隐在的分布,而抒情方式却从此在理论与实践中取消了该概念,在20世界形式美学中60年代取消“描写”一词,代之以叙述概念,“抒情”一词消失得更彻底,结构主义,新批评,现象学等文论均不使用“抒情”一词。在文学界几乎形成了共识,绝不提“抒情”一词。有情感,有抒情方式而又绝不提抒情概念真是一种千古奇观。
这里有一个极重要的误区。我们把情感在文学中运用往往理解为一种激情,浪漫主义激情。抒情也就自然指向激情的表达,这个误区很荒唐。它忽略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而对于抒情方式而言,我们有直接抒情、含蓄抒情,隐在方式抒情。简单说,抒情方式从来就没有在文学中消失过。诗歌的抒情自是不可言说,当代诗清除那种激情式的影响,尽量地在反思中清除抒情,这实际是个误区,例如诗中的沉思是抒情,反讽是抒情,感觉性描写也是抒情。其实诗歌清理情感的痕迹仅仅只是针对激情,针对那些浪漫的东西,针对表面情感的洋溢,反而使内质的抒情会更强烈一些。我这里仅是顺便提及诗歌,小说的抒情比诗歌抒情要麻烦一些。一种是意识形态小说,自革命小说以来到今天它仍然充满了情感的表达,并且把积极和消极的情感按意识形态等级划分得非常明确。另一种纯叙述的故事小说,它的抒情并没有在文本局部留下多少痕迹,体现在整体的叙述态度上,暗含一种情感态度对事物作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当代小说只要使用了批判理论就不可能没有情感表达,仅在于它的抒情方式不好类化。这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到小说中的人物抒情方式的变化。当然这涉及到一批纯叙述的通俗大众小说,他们除了煽情性描写,那种艺术的抒情方式是没有的。我这里重点提出的是那些强调描写的小说,一种纯文学性追求的小说,他们有一套复杂的抒情方式,过去习惯于把抒情附着议论之上,或者使用感叹词的话语作为抒情的判断标志。现代文本发生变化,极少去使用那些感叹词,或者大量的议论式抒情,如果从这两个方面看,当今诗歌与小说确实很少抒情了。其实我们忽略了一切描写手段都带有抒情性。我们说描写,发自于它自身的功能,有两点要特别注意:其一,描写一定会使事物从客观状态达到美化,而且描写是直接连通五官感知的,描写的体验性和美的体验性是一致的。描写永远是关乎美的事物,或者丑的事物(否定的)。其二,无论是客观与主观都会含有抒情性。描写是一种欣赏态度,自然会注入情感,但它的抒情方式是隐含的,无论移情或者抽象它会把抒情方式转换到复杂的技巧里暗示出来,描写既然是修辞性的,就一定会和美和抒情有关。我们或许还可以作一个深层的探寻,描写是一个空间艺术,大部分在静态状态下处理人与事物,它应该是一种凝神的审美关照,而且必须把各种形式特征联系起来形成相互反应,这时候描写一定是超越原物的,使原物质感更鲜明,在超越原物时便会有想象,任何描写都会有些想象化,既然有想象因素,便是一种艺术性处理。这种与美,与艺术,又和想象关联,抒情倾向便是必不可免的。我们考察古往今来的小说,凡属有哲学品质,有诗意化的,还有绘画特质的均是描写上的成功之作,它的艺术感染力自是不待言说,诗、画、哲学这三者本身便是抒情性的。
总而言之,描写是天然地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我本章为什么把描写与抒情联合在一起的原因。
描写的抒情性小说如何分类?分类是否具有意义。我们可以暂时搁置,先从类型上去理解。
一类,浪漫主义的描写抒情小说。从古典状态以来很容易识别。《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最早开先河的。大体上有这么个类的区别,德国浪漫主义施莱格尔兄弟开始,有诺瓦利斯和蒂克的小说为代表。法国有一批唯美主义的小说为代表,还有卢梭的小说里浪漫的描写。英国以盖斯凯尔夫人、劳伦斯、哈代、王尔德为代表的心理描写小说。
两人随即走进树林,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四周潮湿而幽暗,不见一线阳光,不闻一点声响,只在头顶上看不见的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鹰隼的鸣叫……她(伊丽莎白)那稚嫩的小脑瓜儿,只勉强高出丛生的羊齿植物一丁点儿。他只好又退回去,把她从乱糟糟的荆棘和灌木丛里领出来,到了一片林中旷地上,这儿开着一朵朵寂寞的野花,花间有一只只蓝色的蝴蝶在翩翩飞舞……地上到处间杂地生长这一丛丛覆盆子和冬青,它们之间的空隙又被艾蒿和绿色的浅草填补起来,充满在空气里的浓烈的芬芳香气是艾蒿发出的……
施笃姆《茵梦湖》
《茵梦湖》这个小说在中国的影响超过了德国,影响了中国浪漫主义作家几代人。被他诗画般的描写和绕缠连绵的诗意所笼罩,可惜中国小说并没有真正接受它的传承,而走向激进的浪漫的革命小说。应该说郭沫若、郁达夫在韵味风格上稍有一些传承。这些小说的抒情方式是移情的,大量地描写美好的景物,从画中透出诗意,保持古典韵味。
二类,写实性描写的抒情小说。这几乎是俄罗斯文学的一个传统,代表作家有屠格涅夫,契诃夫的《草原》,蒲宁、安德烈耶夫等人。
从清晨开始,天空便非常晴朗。朝霞并非鲜红似火,而是泛出一大片悦目的红晕。太阳既不是像在干旱酷热的季节那样如同一团炽热灼人的火球,也不像暴风雨来临之前那样暗淡无光,而是放射这明亮宜人的柔和光芒,在一抹窄长的云彩下方冉冉升起,和熙地普照一阵之后便钻入这一抹淡紫色云彩的濛濛雾霭。于是云彩薄薄的上缘便闪闪发光,宛似银蛇飞舞……突然云彩后面又涌出万道金光——原来那一轮辉煌无比的太阳继续兴高采烈地向上升腾……在太阳升起时一样安详地落下的地方,鲜红的夕阳照在开始发乌变暗的大地上方停留了没多久,接着天空便闪烁起像一点摇曳烛光似的第一颗星星……
屠格涅夫《白净草原》
小说开头便有一千多字的景物描写,但是写实摹仿性的,开始写太阳,换一个角度写云彩以衬太阳。太阳置于文本的中心位置成为讴歌的主体,写实性描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它的抒情是借助描绘的倾向性表现出来的。这仅是针对景物而言。蒲宁的小说近似白描,主要集中在人物描写上,他对这些人物充满了同情,即便是讽刺批评也是善意的,特别注重人物事件的细节描绘,他的小说的抒情性表现在对人物的一种抒情性笔调,或者文本语境流露出的一种情致,蒲宁的抒情是委婉曲致而隐含的。(www.xing528.com)
三类,激情抒发的小说。激情抒发的最杰出的代表是雨果。《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都充满那种大爱大恨的激情,这种歌颂与批判并存。这种激情抒发被波斯比洛夫划分为几类:英雄主义激情、戏剧性激情、悲剧性激情、讽刺性激情、感伤性激情、浪漫性激情等。为什么会产生激情呢?我以为首先来自于社会客观发展的现实,作者被时代的某种激情所裹挟,这特别表现在那种巨大的变革时代中。俗话说的改朝换代。这是一种政治社会激情的抒发。所以激情总是针对大是大非问题。其次,激情源于作家的血型气质,主观性作家天生有一种抒情气质,作家的激情,既是个性使然又是世界观的。这类作家只要遇到了客观环境提供的某种气势与情境便产生了抒情,因此,抒情又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展示。最后,激情与个人年龄、人生经历及大众环境有关。艺术的青年时代往往是青春勃发,激情四射,表现出一种浪漫情怀,什么事都敢作敢为,中年以后情绪便趋于平稳,思想更稳健,或者说慢慢走入保守的状态。个人出于现实漩涡会有各种矛盾斗争,挫折失败,奋进努力,社会活动中的人与事件是不断变化转折的,有时挫败反而催生了意志坚定,激情迸发。激情应该是人人都有,在文学中往往分为肯定性激情或否定性激情。例如我们完全可把鲁迅称之为否定性激情,蒋光慈称之为肯定性激情。肯定性激情扬厉一种个人豪迈理想激进主义思想,包括某种乌托邦理想。否定性激情表现为对社会现实一种犀利深刻的批判。
英雄激情的抒发我们一般指那些史诗性作品。典型如《荷马史诗》。神话作品中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也是一种英雄激情。现代英雄激情往往是讴歌那些革命者的。
戏剧性激情产生于人与事物的矛盾关系中,这是一种境遇性的激情迸发,往往个人愿望要求或重大的社会吁求遭遇到了一种巨大的毁灭与失败,而这种失败又不是外部力量的依赖所导致的,是某种情势所致。它具有某种偶然性,当然从整体时代社会来看它又有必然性。戏剧性激情一般是场景性地表现在小说中,如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莫泊桑、契诃夫等,都极善于运用这种戏剧性激情。
悲剧性激情在古典英雄史诗中普遍存在,悲剧指人类内心的自然欲望与他的责任感的冲突。是选择之后导致失败的后果彰显的。因此我们人生便蕴藏着许多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许多悲剧都是经典范例,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等。这方面往往是人生命运悲剧最具震撼力。
讽刺激情,或者还可以把反讽激情纳入进来。这表现在一种嬉笑怒骂的语言态度上。我们说鲁迅与张天翼都属于此类小说。而果戈理、契诃夫都是将这种讽刺性激情用于他们一生的小说创作中的。注意,在抒情方式上它们是一种综合状态,如使用幽默、挖苦、反话、讽刺、嘲弄等综合手法加强外部世界喜剧性的描写,使内外形成强烈反差。反讽激情我们通过文风也能看出来,典型的是巴斯的《喀迈拉》。
感伤激情既是个人气质的又是语境变化导致的。西方感伤主义小说被视为具有积极因素的小说,它的产生有一种诡异的矛盾因素。一方面是贵族阶层不满社会腐败堕落有一种返回意识,要求找到自然、朴素、纯真的东西,因而他们的感伤具有同情因素。另一方面是社会阶层的低微者,由社会时代的绝望导致它们的感伤,他们具有一种无奈又有一种批判。虽然产生于两个比较对立的阶层但却指向了共同的社会感受与认同,那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文民主思想,他们发自内心情致的一种感动,是内省的,又是一种自我情感价值的认同。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卢梭的《新爱洛绮丝》,理查逊的《帕米拉》,包括《少年维特之烦恼》。一般那些出身贵族的作家都会有感伤情结,如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帕乌斯托夫斯基、拉斯普京等都具有浓厚的感伤情怀。感伤激情出现在18世纪后半期,但感伤情结一直贯穿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
浪漫激情是一种内心非常兴奋的状态,它产生于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这种理想思想的认识关照中促使的个人行动,关涉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按照自己希望的状态描写生活现实。浪漫主义是世界性潮流,这不仅仅是文学与思潮,甚至还是整个社会历史的运动,革命也是一种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实践过程。由此我国20年代产生许多革命的浪漫小说。主要代表是郭沫若、郁达夫等人。
以上我们是按波斯彼洛夫关于激情分类的准则对激情作了相对主义的细划。其实并不一定有大作用,因为激情乃是各种因素的一种综合。说到感伤、幽默、浪漫悲剧、英雄、反讽这些类属特征不过是把激情作一种性质与程度上的比较,更多情况下这些情感是彼此渗透和综合的。
四类,诗意小说。诗意小说是一个笼统的称谓,世界各国都有这个类型的小说,有称诗意现实主义的文学,而且诗意小说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各国诗意小说在形式与内涵的区别上也很大。古典传统中,浪漫小说便是诗意化的。在现实主义传统中,诗意小说指向理想、情调、韵味,甚至是从创作的终极目标上说。诗意现实主义和浪漫的诗化方式是不同的。现代以来,诗意小说更多的是那些具有先锋意识的小说家所热衷的。《茵梦湖》、《少年维特之烦恼》属于传统的诗意小说。其描写重视客观,具有梦态一般的抒情色彩。有许多从神话、童话中借鉴来的方法。诗意小说与早期浪漫主义小说关系密切,蒂克的长篇小说《施特恩巴尔德的游历》写一个青年画家的漫游,文字语言随着人物漫游展开,以寻找恋人为终极目的,小说中杂以书信、诗歌,极为优美的自然风光,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情调,把浪漫气息挥放到了极致。艾兴多夫的《没出息的人》半是诗歌半是音乐,语境是绝对浪漫诗意化的,其主人公又是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小说内在地充满一种音乐性,大自然环境是风光的、情调的、诗画的。这一些确定早期诗化小说:一要有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并与环境相配的情调,人物在诗画背景里云游。二要有可以上口的节奏,音乐与歌,传导快乐愉悦的情绪。三要与谈情说爱有关,女人、美丽,是一种动心感人的故事,所谓浪漫是无羁自由地按自己的心性而游走。四要有漂亮优雅的抒情性语言,不厌其烦地对美的描写,流露出种种情感。在我的抽样中,法国的诗意是居世界之首的,浪漫爱情一直是法兰西民族骨子里的东西。皮埃尔让·儒弗《波丽娜1880》便是一部长篇诗意小说。这是一个凄美的欲望的故事,波丽娜少女时代便与米盖尔伯爵私通,由于无法摆脱叫波丽娜杀了情人。于是他便纠缠在复杂的情感中,欲望与宗教,爱与怨,道德约束与心灵追寻,全篇119个长短篇章,每个片段都可视为波丽娜发自灵魂的反思与抒情。这是1925年的小说,这个世纪早期有纪德的经典文本《地上的粮食》,他给诗意小说提供了更新的人文反思,也塑造了新人的艺术形象。他的小说半个世纪成为欧洲青年人的偶像。这部诗意的小说分前后两期居然还补充了一个续篇《新地上的粮食》,直到今天这部小说仍是被人喜爱的经典。2002年一部《游荡的影子》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作者基尼亚尔,这部小说我已在《时间与空间》中介绍过,这里作为诗意小说的一个特殊品种来读,它的主体形象是影子,实体的缺席,象征隐喻当今世界的现实状态的反讽性表述。表述他对时间、对进步、对主体、对当今之世的各色现象的思考。他的语言形式是自由无羁的,又是音乐节奏的,采用断片拼贴使语言在并置中呈现出张力,虽集中为55个章节却又化为数百个碎片,全是反思随想式的,这种抒情性有别于浪漫情怀的那种,而是一种沉思的深邃的诗意,这是一种极为现代的诗意小说。这个类型的写作在当今世界应该说是不少的,特别后现代语境中,人们对诗意有了别样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反思。
五类,哲理沉思小说。应该把哲理沉思小说和浪漫诗意小说结合起来谈论,但自古以来,这是一类小说的两种现象,而且从文体上差别还很大。上面我们清楚了浪漫诗意小说是一种优美文体,其间也许会有一点哲理散发,整体上可与哲学无关。它是以情感抒发为主而不是以思想深度为宗旨,哲理沉思的小说很大程度又避免那种极其华丽漂亮的浮浅文字,因而应该划为另一类别比较合适。这类小说应该说和近代思想密切相关联。我们说加缪、萨特、卡夫卡便是这类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墙》、《局外人》、《城堡》、《地洞》等,日本的安部公房也有部分这样的作品。哲理小说有给出结局的也有不给出结局的,小说整体是一个象征隐喻,并不一定给某一思想提出解决方法,甚至它自身便是一个悖论。我曾写过一个小说叫《无相岛》从根本上对某种思想并不给出答案,一种理念它是对其自身的缠绕。无解也是一种解。
自18世纪以来浪漫抒情小说我一直以为它是一种作伪的小说,和这个社会时代的严酷性没关系,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懦夫行为。今天我不这样认为,诗意小说也可是锋芒所指无情地深度批判,也可以极好地成为思想的发散。一种文体完全可以因为作家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智慧而背离这个文体初衷的反面。每一个小说家都被情感与形式的结合而困惑着、检测着。抒情形式也是万千品种、万千方法,词汇本身的描绘能力便是抒情方式的显现,可见命名也是一种抒情,客观事物的描写是物性的东西,被移情化,又可见拟人法本身是一种绝对的抒情。现代主义从精神向度上去寻找自我,找到了无意识源头,感叹人是无能为力的宿命,因此自我认同也是一种抒情。许多文本仅在客观叙事,或客观描写并没有抒情细部,甚至抒情的句子和感叹词都没有,但文本的结构整体都流露了挥之不去反思与情韵,这是一种更为隐蔽的结构性抒情方式。沉思与哲理,浪漫与诗化,现实与批判,愤怒的革命与戏剧的日常生活,芸芸众生与达官贵人都会透出一些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抒情是什么?抒情只不过是寻找一种情感的踪迹,无论这个踪迹显与隐它都会是一种情感的形式。我这儿提示的抒情方法有五种六种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作家只要张口说话并变成文字,他便开始抒情了,每一个句子都是一种抒情方式。有可能一个文本说了许多话,可它的抒情主体并没到场,抒情会以一种缺席呈现,也可能你充分展示了抒情,可你的抒情对象却在文本之外的某一个角落里孤独地沉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