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小说的时间类型及功能作用

现代小说的时间类型及功能作用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故事小说的本质乃是时间性的。只有到了现代小说产生,我们在故事、人物、环境中有意地突出时间的要素,这才有了小说的时间模型。这表明现代小说尽量发掘小说时间的功能作用。小说结尾是暗示,但为非结果的,起义者可以因佳茨获救高兴而鸣枪,也可以因闻佳茨死于海上愤怒而鸣枪,这便得到揭示,一刹那的时间不是生死的问题,而是自由的问题。小说破坏了这个时间预期,六点钟被杀的那个人没有出现。

现代小说的时间类型及功能作用

二、小说的时间类型

传统的故事小说无所谓时间类型,仅仅在于叙述时间与故事进展时间的错位,例如我们采用倒叙法、预叙法,无论采用的是故事提前,或者押后都不会影响时间的正常秩序的改变,这是为什么?因为故事小说的本质乃是时间性的。所有的历史小说只要我们刻意去再现,它都是故事性的。只有到了现代小说产生,我们在故事、人物、环境中有意地突出时间的要素,这才有了小说的时间模型。

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白的,我们小说如果永远遵守摹仿论的原则,保持与历史和日常生活同一性,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另类的时间模型,这是因为一切故事与人物在进行途中必须和时间顺序保持同步,事情正在发生虽然是一种幻觉,但人与事必定是在时间框架内活动,它不能跳出在时间之外,除非它是一种神魔小说。这里还可以看出一个隐秘。人类生活在时空框架内保持着严格的形式上趋同性,一万年一千年一百年都如此,一年一月一日,时时刻刻都如此,这证明时间是渗透性地切入人类生活故事的任何细微处。从大处说它还制约着历史时代的走向。我们说小说可以写任何人,任何故事,也可以设置任何环境。可时间是铁定了的,某人某事只能是时间羽翼下的存在物,这告诉我们,不能改变时间,不能把秦始皇移到唐代,不能把唐太宗搬到清朝,但我们可以改变时间视角。当然小说也有一种特殊的权力,它利用语言与思维的机制打破这种时空顺序,这是我们要讲的另一种时空类型。

第一,时间本性不变,灵活设置时间框架。这表明现代小说尽量发掘小说时间的功能作用。同时说明了“时间”也是一个灵活的机制,它可以根据人物,故事,环境的特殊性进行别出心裁地安排。小说中的时间我们可设置,这是一个问题,按理说,时间不是我们随意安排的东西。现代小说中我们经常有意地打破这种自然时间,使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交叉起来,时间在关键处改变故事、环境与人物的很多东西,甚至使小说完全出现了另外的面貌,可以说在时间上我们有一种始料未及。

这种时间类型的小说有许多经典篇目:俄国的柯罗连柯《一刹那》,美国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海明威的《杀人者》等。柯罗连柯写的是瞬时,一个海盗的堡垒上哨兵发现海中遭遇风暴的渔民,并接待他。小说总共七节,他用了两节写大海,渔民、小船遇险获救。第三节写西班牙在押俘虏海上游击队员起义者佳茨。他被监禁在岛上塔楼里。几年过去了佳茨获救的心死去了。第四节,暴风之夜,佳茨的心几秒钟之内被大海的浪涛复活了。第五节,佳茨一瞬地跳下窗口,自由万岁,他准备逃生,他被禁十年了。大海逃生无异于死亡,他犹豫了。第六节,瞬间他还是跳上了小船,他要的是自由,生死不论。第七节,海岸南端没有起义者尖塔,他们在枪击,枪声,他们活跃了。佳茨的生死这边不知道。这个小说扣紧一刹那的生死。佳茨的选择就在瞬间,在监禁的哨兵,这是一个生死问题。而在佳茨那儿这是一个自由问题。小说结尾是暗示,但为非结果的,起义者可以因佳茨获救高兴而鸣枪,也可以因闻佳茨死于海上愤怒而鸣枪,这便得到揭示,一刹那的时间不是生死的问题,而是自由的问题。时间没变而人的时间选择含义却不同。

同样的道理,肖班的《一小时故事》,不是写因一小时误了旅行时间,马拉德的车祸问题,而是一个人的生死对另一个人的反应。而是关乎路易丝的自由问题。这是一个时间错位的经典小说,这里的矛盾是,纯客观时间并没错位,仅在于马拉德改乘了其他车,而夫人路易丝误以为他死了。她的绝妙在于不是因死亡而悲伤,而是因死亡而高兴,一小时应该是改变马拉德的命运,却变成了一小时改变了路易丝的命运。对两个人物而言是一种定性标志,马拉德严厉而专制,路易丝虚伪而盲目。在时间的错位中情节突然陡转,这时的发现均是人们期待的反问。这是一种深度发现,使结构性时间转向了问题时间。

海明威的《杀人者》特别表现了一个设定时间,时间作为关键点,对于人类而言有时是至关重要的,宣布一个死刑,宣布一个战争的总攻,宣布一个政权的诞生,宣布一个婴儿的出生时间,旅行中的发车与停车,这都是一些时间的节点,决定生死。这个时间点上不同人物的态度,一方面指涉的是时间的严酷性;另一方面是人物作为时间的考验。亨利餐厅的六点钟是一个特殊时刻:这个下午的开门时间,又是艾尔和麦克斯准备杀人的时间。小说破坏了这个时间预期,六点钟被杀的那个人没有出现。他是拳击安德森。七点钟后杀人者走了。故事开始精彩起来。尼克去赫希的宿舍告诉他,发现安德森懒洋洋地等待,他知道有人要杀他。他不逃跑,也不去送死,而是在床上等死。一切必要的措施他都不采用。这个拳击家展示了一个小镇上所有人的等死心态。通过上述文本的分析,这个时间类型的小说基本上属于传统文本,时间在文本中起的是功能作用,仅作为一个文本但没结构的东西,也就是说,时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时间成为文本表层的东西,文本中的人物与故事还会另有深意。

第二,时间套盒。指一个小说中套着另一个时间系列的小说。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话本小说中入话的部分,总讲一个小故事引出一个更大的故事,冷子兴演说红楼梦故事有一个类如话本的时间,但宁荣二府的故事繁盛自有一个时间表。《水浒传》是多种时间的重叠套生,鲁智深林冲武松宋江每个人故事均都单线发生推进,有一个时间表,但讲到杨志晁盖又有一个时间表,这些时间应该是相互穿插套生的,因为林冲故事发生时,武松、鲁智深故事也在同时发生着,分头叙述时会重复交代时间。历史小说最容易采用这种时间套时间的方法。古典小说爱用这样的套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时间重叠时,必将有另一方时间停顿,而一方时间展开。回忆录和日记体小说都容易用这种时间套盒。仅在现代小说采用的时间套盒比较灵活一些。

亚·谢格尼的《阿里阿德涅的黑线团》中,“我”在写一篇研究梅杰利昂斯基的学位论文。时间发生数年以前,我找遍了档案馆和图书馆,找了许多城市,觉得可以破译他的答案了。我做了一个梦遇到阿里阿德涅·布隆茨,她告诉我梅杰利昂斯基还躺在那儿。我看到了布隆茨,梅杰利昂斯基、梅杰利昂斯基卡娅的三角恋之间的关系。他的诗歌有朝一日会不可思议地高涨。他们讨论了加加林登月时间:1961年4月12日。她会活到那个时候,但那包毒药会在您83岁时服用。我预言,我醒来了,在布隆茨自杀六年后的别墅里。

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权力移交之际(1989年)我找到了布隆茨的文献资料:她生于1870年,伊里奇·布隆茨不仅是利沃英娜·布隆茨的丈夫,还是她父亲。90年代中期到美国伊里奇娶了当地的诺拉·柯思。1898年女儿阿里阿德涅出生。1918年布隆茨妇女以夫妻名义出现在莫斯科。伊里奇在共产党内活到1936年。24岁的诗人梅杰利昂斯基成了布隆茨一家的好友。在1931年阿里阿德涅把名字变成梅杰利昂斯基——布隆茨他们结婚时父亲仍与他们同住。

我去德国之前已获得了这个女人一些极为凶残的材料,她变成了亚多奇卡,审讯,杀人,下毒害死了不少人,他随身带的毒药叫“阿瓦冬”。在梅杰利昂斯基的诗里便讲到这个阿互冬。我在德国的大学讲座,上科隆教堂,去了亚琛小城,在比利时,荷兰,三国交界处。我到了《东欧》杂志主编施泰因格尔家做客,快乐的晚会后我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布隆茨的儿子电话。离他的伊比斯饭店不远。我去了布隆茨儿子雅各布·蒙什家做客。他给我看了一本布隆茨自1959年起的日记。

一部分是1959年1月10日起,止于3月8日。布隆茨在亚琛的生活,她生了儿子雅各布。

二部分为1960年日记,按三月四月七月选读,然后是秋天一节,年底一节。记述的是她的父亲90岁,她的疾病,有一个神秘的白人影子。风流韵事,没读完《战争与和平》。

三部分记述1961年4月份的事情。白人与寓言文学代表大会,一切应验了加加林登上了太空,头痛减轻了。日记止于1966年她参加华沙社会主义作家大会。

我被她的日记中的幽灵白人迷住了,可她儿子说母亲死之前把日记都烧掉了,仅幸存这一本。白人预言之后她头痛好了,加加林登上太空后,她变年轻还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有风流史。我看了她66岁生日内容(12月26日)她活在孤独中,我活不到头了,恨实验小狗,没有梦到梅杰利亚沙。

我回到饭店,我梦中去了许多地方比利时,荷兰,马斯特里赫……我在回程的时候和施泰因格尔玩笑,我放松了,我不用寻找迷宫了。今年夏天和朋友聚会喝酒吃羊肉串我把故事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都觉得可怕。我弄不清楚我带着梦闯入了布隆茨的现实生活,还是我让她活到83岁与阿瓦冬相逢死去。

我们换话题,开始唱歌,趁年轻去相爱,好好地生活。

这是一个三重时间的套叠:一重是我生活中蒙什奇遇刚好与我的学术研究时间相套。二重我梦中预言时间正好和布隆茨生命历程时间相套。三重布隆茨的传记时间,包括日记时间里记载的内容与我生活经历的时间相套。甚至还有我和布隆茨梦中的巧遇时间和客观时间发生事件时间的相套。这许多重叠时间神秘地纠合在一起似乎构成了一个时间的迷宫。这种时间套盒有一种时间实验的性质。因此,这类小说时间模型有传统写法与先锋写法之分。

第三,改变时间方向的模型。小说中改变时间方向也分传统与先锋。我们首先确定一个前提,小说家写故事尽量遵守时间律,顺着时间的秩序走,保持一种故事正在发生的幻觉,造成似真性效果。可是世界整体的发展是在宏观时间状态下进行的,任何一个写小说的人必须用手术的方式切入当下时间,“小说是分割时间的”。这句话有特殊的意义,是在时间意义上确定开头、中间、结尾,这种时间切割的方法只有虚构性文本可以办到,让时间进入假定性轨道,才可能改变时间方向。因此传统写作便有了反方向的回忆,倒叙方式,有跳跃后预先叙述,提前预告结果的方法。这些时间方向的改变是我们思维极限可以理解的,《红楼梦》通过梦境暗示贾宝玉秦可卿的前生后世,《水浒传》中单个人物推进故事时,均要插入另外一个人物过去的事情。倒叙方法的难度并不在于我们回溯过去的事情,而在于起点的选择,最佳契机的把握。

欧·亨利的《鸽》写作切入时间为周末下午,信托投资人陶柏蒙54岁了准备6点钟飞机去南美休养。接下来小说不断地把时间返回到过去,和魏尔德小姐恋爱,她给三千元让陶帮助投资。陶临行前到中央公园散步,遇到一个巡警反思说,我是一个拐骗了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在哥伦布广场看到一个苍老者用花生喂鸽子。冬天很冷,老人又冻又饿但他仍把仅有的钱喂鸽子。陶柏蒙良心发现不能坑害六百家客人,而且他们大都是孤苦无依的老人。这时他跑回公司看着日历,是个好日子他有了重新生存的机会。他再到公园那个人还在喂鸽子,环视四周,发现有一肥鸽在自己掌中吃食,他熟练地把鸽子头扭了揣在怀中,然后对四散的鸽子说,我也需要吃东西呀!

周末下午和六点之间,插入了过去时间回忆,特别是魏尔德小姐:一是爱恋;二是拿出钱投资,说赔了也没什么。陶柏蒙得到的是信任和爱情。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替他已经决定改过自新,最后还是犯罪了。极短时间内心理向两个极端运动,可以说是瞬间时间的契机与改变。这种追忆带有反思性,回溯的情感体验,但决定仍在当下的现实时间,这类小说的时间模型应该说在小说史上比比皆是。

《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是悖逆式追找事物反思情感的最大的巨型的时间模式小说。在先锋文本中反时间方向和传统的不一样,传统方法使用倒叙:一是时间脉络清晰;二是总体上不改时间本性;三是叙事往返与时间跳跃保持整体上的统一;四是所有倒叙最后都会回到正叙上来。先锋小说对时间试验的方法主要是改变人们的时间认识,重新确定时间观。卡彭铁尔有一个短篇小说叫《回忆的种子》完全改变时间本性与事物发展方向。

一个老头在雕像脚下看着老房子被拆除,仅余下爱奥尼亚螺旋装饰的柱头。眼前一片瓦砾墓地,他成为了堂马尔西亚尔的尸体,和房子一同死亡。

第三节,堂马尔西亚尔几小时后醒来,准备拍卖这幢房子,可是他的财产已转移到另一富豪的名下。早晨报时钟响了十八下。

第四节,丧事办了好几个月。楼房变成完好无损了,马尔西亚尔搂着夫人风流快活,他变得年轻了,房子有油漆味。(夫人还参加了阿尔曼达雷斯殖民总督主持的大会)。

第五节,他们夫妇去甘蔗园参加晚祷。回城后他们在教堂离了婚。马尔西亚尔另外找了拉斯梅尔塞德斯为新人。

第六节,家中时钟逆转从五点到一点。盛大的光日晚会庆祝他年轻了一岁。他们参加化装舞会,参加狂欢节

第七节,律师堂阿文迪奥是常客,在马尔的床头,公文上他只有一笔小小的抚恤金,马尔西亚尔进了圣卡洛斯皇家神学院。他在那儿学习到离开,但他梦想着女人。

第八节,家具在生长。他趴在桌上吃饭。早上马尔西亚尔谈一本放荡的书。他寻找盒子里的玩具,在地上玩战争游戏,老黑人埃利希奥叫他三次才肯吃饭。雨天,他爱躲在古琴下倾听电闪雷鸣,那种气势磅礴的共鸣。

第九节,家里人交头接耳,他起床后吻了一下病中的父亲。向老侯爵爷请安,父亲魁伟有众多勋章。他把打扫卫生的混血妇女弄上床。父亲是可怕的至高无上的。

第十节,家具长高、长大一圈,马尔西亚尔喜欢在床下玩,马车夫梅尔乔尔和他最好。车夫会唱歌,他祖长是亲王,他的国度有大像、河马、长颈鹿,还能在河水中捉鳄鱼。马尔和他有共同的秘密:乌里、乌拉。那是保存糖果和杏仁的地方。家里有很多狗,卡内罗喜欢叼鞋子。借着叼很多东西和马尔玩。他和狗一块儿撒尿。卡内尔跑到采石场获得了自由。

第十一节,马尔西亚尔失去了光明,他感觉在液体中黑暗里,在柔软温润的地方,回到自身恢复生命的悸动。小鸟回到蛋壳内,大地回收了植物,种子。一切在变形,回到初始的形态。

最后一节,房子没了,谷神搬走了,在镇广场闲聊,同年五月下午卡佩亚尼亚侯爵夫人在海芋丛溺死,一切都导向了死亡。(www.xing528.com)

这个小说写于1944年,是从马尔老爷死去的那一刻写起往回到壮年,青年,结婚,少年,儿童,婴儿,最后归于一切生但还是死亡。事物与人生返回初始的形态,时钟也开始逆转,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时间实验。在他之后有一个英国作家马丁·阿米斯于1990年代写了一部《时间箭》也完全摹仿这一构思写成长篇小说。小说分为三部分,开始将一个纳粹军医置于死地,然后写老年、中年、少年、童年,同样也回到了母腹。可以把这部长篇视为对《种子回归》的扩大,《时间箭》增加了战争、社会时代的内容。它具有了医药治疗的医生经验。故事过程因素也增强了。从生命倒转过程中看得出作者有更多的社会批判意识,而卡彭铁尔揭示的是宿命意识。这种时间实验我们可以视为一种极端形式。

第四,交混主客时间。假定我们承认时间,实际上也只有客观时间,而没有主观时间。所谓主观是心理的、意志的,我们能知觉时间这一概念源自于思维、记忆、感觉。由人类意识使时间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常识,如果它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形式,也仅是存在于我们的知觉中,这才有了时间的感受性,例如环境记忆、传统继承、家族遗传、文化习惯,技术时代带给我们一些新的使用工具,我们从一系列的变动中感受到时间。可见时间是人类的衍生物,我曾试图证明时间是不存在的,这不影响我们谈论时间,我直觉时间经验也是知识的结果,前人虚拟的暗示,我们相信它讨论它,因为文化传统构成了知识的时间经验,我们在总结时间时实际仍是谈的具体事物变化状态。如此说来只有主观时间是真正存在的,客观上没时间,这样的讨论使我们处于悖论中。日本的夏目漱石有一篇小说叫《梦》写我做了这样一个梦,梦中背着六岁的儿子,眼睛已经瞎了。梦中发生的事情一定是在主观时间状态下。可事情很古怪我背着他过田间,他知道到田里了,原来他听到了鸬鹚声音。在森林里我想放弃自己的儿子,站在双岔路口,他竟说有石碑。还有八寸宽的红色石碑。儿子说往左前方便有森林,他们走着雨后泥泞的路,我想尽快扔掉他,这个梦中行走与背人应该是很清楚的,奇怪的是那个孩子什么都能看见,怎么会是瞎子呢?孩子说,到了,就是那棵杉树。孩子说出了惊人的时间,文化五年,戊辰年(1808年)。

“一百年前,你杀了我。”

我立刻闪现了一百年前文化五年戊辰年也是这样一个黑暗的夜,我在杉树下杀了一个瞎子。我发现自己是凶手。背上的孩子这时像石雕那样的沉重。

客观上确实有一个文化五年,我也确实在一个黑夜杀过人,地点确实是森林的杉树下。这使得梦中和客观时间、地点都吻合起来。这是个很小的故事表达主客体时间交混,很容易看清,在长篇小说中两种时间线索绝不会那么清晰,那会是一种复杂的交错状态,例如《万有引力之虹》斯洛索普的梦幻状态,他与盖丽在布罗肯峰如梦如歌。卡卡这个人物一会儿真实一会儿虚幻。小说中连人物自身都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幻觉时间,哪些是正在发生的客观时间,因而各色人物都在寻找秘密,一个人寻找的秘密最终只能由主人公自身去揭示。或者说时间之谜就根本上无法解答,品钦的《熵》小说,时间也正是在试验中,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只是一种暗示。现代小说中有许多小说家在探索这种时间之谜,把一个形式问题转化为主题问题。也有可能他们根本不在探索时间,而在时间重影下探索事物变化与人性深层之谜。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的混乱往往与空间的混乱结合起来的,这点我在讨论小说空间还会重点说明。谢格尼的小说《阿里阿德涅的黑线团》也是一个时间交混的范例。神话与现实,梦境与现实,文本虚拟与生活实际,用第六感觉汇通幽灵与现实的关系。使得这部小说显示出如此复杂的机制,由于日记中的“白人”,学术中的布隆茨的频繁出现,连写作者格奥尔吉耶维奇·卡尔达索夫这个托身自己也害怕了。居然决定告别他的学术研究生活。

第五,实验时间。除了使用传统时间方法,现代小说的时间设置安排多少都会有一些实验性。这是纸面语言带给我们的方便,在纸上语言可以任意地停顿下来,或者说可以任意推前与滞后地设置,还可以分别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任意地穿插。美国著名的长篇小说《黑暗的左手》中设置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时间系统:格森星历法及计时法。

年份:格森星的公转周期是8401个地球小时,相当于0.96个地球年。格森星的自转周期是23.08小时,一年是364天。卡亥德及欧格瑞恩的纪年中没有起始的基准年份,也可以说每一年都是基准年份。新年的第一日(揭姆月吉瑟尼日)之后,这一年成为元年。过去一年叫前一年,明年则是下一年,之后又会成为元年。主要参照大事件来推算,王位,王朝,领主位置。尧米希教从米希诞辰(2202年以前,爱库曼纪年1492年)开始纪年,以144年为一循环,每十二年会有一次庆典。这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纪年方式。

月份:格森月球公转周期是26个格森日,月球为格森行星引力所俘,变成格森卫星,月星球总是同格森行星处同一面。一年为十四个月。阳历跟阴历周期一致,经过两百年才有闰月调整。卡亥德语中月份为:

冬季:揭姆月,山内尔姆月,尼默尔月,阿内尔月。

春季:伊雷姆月,摩斯月,图瓦月。

夏季:奥斯米月,奥克里月,卡斯月,哈卡纳月。

秋季:格尔月,萨斯米月,格兰德月。

每月26天,分为两旬,每旬13天。

日期:一天(23.08个地球小时)分为十个时辰,每月天数固定,每一个日期都有特定的名称,卡亥德语中日期名如下:吉瑟尼(日),索尔德尼(日),爱普斯(日),阿尔哈德(日),尼德哈德(日),斯特里斯(日),伯尔尼(日),奥尼(日),哈尔哈哈德(日),盖伊尼尔(日),伊尼尔(日),珀斯瑟(日),托儿门波德(日),奥德吉瑟尼(日),奥德索尔德尼(日),奥德爱普斯(日),奥德阿尔哈德(日),奥尼瑟尔哈德(日),奥德斯特里斯(日),奥本尼(日),奥多尔尼(日),奥德哈尔哈哈德(日),奥德盖尔尼(日),奥德伊尔尼(日),奥帕珀斯瑟(日),奥托托尔蒙波德(日)共26日,注意后13日加“奥”。

计时法:格森星采用一进位计时法,一天为十时。同地球每天24时对应如下:

第一时,12:下午2:30分

第二时,2点:5点

第三时,5点:7点

第四时,7点:9:30分

第五时,9:30分:午夜12点

第六时,12点:晨2:30分

第七时,晨2:30分:5点

第八时,晨5点:7点

第九时,上午7点:9:30分

第十时,上午9:30分:12点

故事从1491年第44日说起,冬星卡亥德王国的图瓦月,奥德哈尔哈哈德日开始。元年春天第三个月的22天,这年叫元年。卡亥德人每天吃四个正餐:早餐、早午餐、晚午餐、晚餐。格森人吃饭很简单,几分钟吃点什么都行。“我”叫金利·艾作为外交使节派往另一个星球:冬星。负责调查教育文化,贸易交流方面情况。冬星有两个国家:一为卡亥德;一为欧格瑞恩。卡亥德国家类似俄国社会主义。欧格瑞恩类似封建君主制国家。卡亥德国家没有战争,尊严、威信通过权力地位构建起来,国王是个疯子似的人。人民信奉黑暗的神秘,生活也简朴。那个封建国家人民团结服从命令,好战,具有侵略性,否定黑暗的神秘性。格森星球人是双性人。性别是互变的,每个人都会过不同性别的生活状态,大约一个月时间人们处在“克慕”状态的性兴奋。但性别转换没有规律是偶然的,他们基于母系家长制,称为艾慕哈。性周期为26天或28天,有21、22天处于索慕期,反应为性冷淡。到22、23天进入克慕期,即发情期,但仍是雌雄同体的双性人,只有到了所哈曼时,两人均处于性转换相配,在2—20个小时之内交配完成,怀孕期约7至8个月。也就是说只有交配时为单性人,克慕期已过又变为双性人了。因此这个星球不可能有男性或女性为中心的话语系统,每个人都有可能上月为男人下月为女人,一种以性别对立的二元结构被彻底地解体了。这个实验极为重要,它消解了我们古老传统的逻各斯中心。由此推断二元思维里“光明与黑暗,理想与勇气,寒冷与温暖,女人与男人。合起来就是你,西勒姆,一而二,二而一,如同雪地上的影子”(《黑暗的左手》(美)厄休拉·勒古恩著,陶雪蕾译,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这个书名极妙,什么是黑暗的左手?光明!我们可以反推,什么是光明的右手?黑暗!全书为什么以黑暗为意象呢?这是因为卡亥德的人与欧格瑞恩的人对黑暗的态度不一样。全书意象与思想非常集中,虽然充满了复杂的时间与空间实验,但转换却极为自然。这部小说被公认为美国划时代的伟大作品。

第六,时间游戏。客观时间从发生开始到某个固定点的结束是无法做游戏的,因此现实生活中游戏一般而言是空间性的,但有了纸上文字的形式,语言可以自由设置某种时间模型,我们便可以假定做各种时间游戏。

卡彭铁尔的中篇小说《追击》。小说的客观时间只有46分钟,即演奏《第三交响曲》的全过程。故事时间里通过人物反省、联想、回忆等方式复述出的时间仅大审判就有三年之久,最近发生的事件也在四五天之内。小说一开始便是剧场演奏《英雄交响曲》,一个古巴学生叛变革命被人追击,从哈瓦那剧场售票厅进入。第二节主人公在剧场忍受各种疼痛,轰鸣的音乐也让他不知所措。音乐由G大调转为降E调。这其间包括对房间,对火车站运钢琴,女孩子幽会的回忆。这个小说分三大章,进入第二章是对一个老太太的回忆。老太太照顾他,第四天下午从昏迷中醒来然后是作为逃亡者的状态。第三章又回到剧场大厅交响曲演奏。三扇门都有持枪人守着,他想着留在剧场等五扇大门关闭没人知道我还在剧场的包厢里躲着。演出结束时不够46分钟,最后倒数第二排两个人穿过此座到包厢拉开垂帘开了几枪,地毯上留下一个尸体。全部小说时间的演进与回溯均和交响乐的旋律结构吻合,乐章的停顿起伏,转换变化切合着这个逃亡的生活和命运状态进行的。这个小说一直保持着情势上的巨大反差。英雄交响乐从音响到结构,从旋律到形象保持着一种英雄威严的情绪和格调,而这个主人公一直都处于伤痛、逃亡、保命的懦弱心理,这构成了英雄与反英雄之间的巨大张力,这种是结构性张力,从小说一开始贯穿到小说的终场。这个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不断被切断,不断回溯,跳跃,想象等方法使之碎片化,他的时间一会儿瞬间,一会儿是某天、某时,仅昏迷就有四天,还有马拉松式的审判。这些时间都挤压在交响乐演奏的46分钟之内,使得心理时间与客观时间巨大的不配套,这个逃亡者的人生时间犹如一场游戏,即时间游戏,反讽式地终结于《英雄交响乐》之中。当然这个文本还算不上标准的时间游戏。一场时间游戏既有对现实的模拟,也有对现实的超越。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时间一种幻觉与变形。一场时间游戏开始文本主人公要忘记自己的现实身份,对现实一种似真性的一种怀疑,时间会失去秩序,具有混乱性。《万有引力之虹》和《要不要就拉倒》便有这种性质的混乱。在不同空间对人物对象、年龄,识别都会出现一种错觉。客观标准在一种时间意识里错位,另外还可以采用时间定格。《可怕的祭奠》说那年发生了各种怪事,按时间顺序推进,没有游戏,突然在8月20日十点来了个时间定格,以地震的方式。这也可以称之为时间游戏。时间游戏本质上是指向现实活动中的游戏,这样就必须打破秩序系列的时间,采用碎片化的穿插,用梦境与幻想等多种手法使时间叠合交叉起来。另一种方法就是在时间本身下工夫。例如,倒计时,定格,跳跃,超光速,时间隧道,时间箭,返回起点等诸多种方法。

古典主义作品没有强调时间形式,大体上遵照时间的客观规律采用再现的手法,现实与时间同步。在现代主义作品中时间与现实生活产生断裂,现代性追问其本质实际是一种时间思考。这使得一切现代小说都关注时间的变化之流,时间不仅成为现代文本的形式,还成为现代文本的内容,时间成为现代主义文本的一个思考对象,它是文学的也是哲学的,时间被观念化被置于一种人工操作的实验性技术。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曾说过,一切坚固的都消散了。传统社会里形象是完整的连续体。现代性使它们断裂,恰好是工业技术带来时空感的碎片性与无奈感。我们唯一的就是集中体验现时刻上的感受。这是一种新时间,新时间断裂性碎片性在三个方面被强化:第一,客观现代性的时空被极端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所改变,高度快速改变了时间体验,瞬时性快感集中表现为碎片,信息使无限远的空间在眼前视觉化与听觉化。可以说吸毒与飙车把时空体中的瞬时性快速化作了极端的震惊体验表述。这一切由当下现代性时空抽离机制决定的。第二,我们是现代的化学人,现代的精神病人。我们今天的物质环境都充满了化学激素,身体各器官的感受功能发生变化,传统的通灵、悟性在生物化学中丧失殆尽,现代城市病,现代精神疾患中焦虑、紧张、恐惧、孤独、忧郁都达到了极端。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断裂,传统中人类以其宁静连贯的方式进行思考和生活的平静已经被打破,一切都被现象化、瞬间化,那么现代性体验更是现时刻度上的碎片断裂,精神上的无法连贯便决定了精神必然分裂,于是我们找到了伟大的诊断医生弗洛伊德。第三,现代性本质是一部分流逝了一部分又将替代,所谓审美的本质也是这样,只有在新质替代中我们才能找到灵感,现在这种急速变化的时代,时间性也是审美的,或者说审美也是时间性的,此时是美的,彼时便不一定是美了。

人类精神分裂模式其实就是现代性的一个创造,一个扩张,一种变形。作为时间的体验,现代人更明白我们只能活在现时的生活中,过去时仅是一种怀旧,将来时仅是一种幻想,我们记忆除了造成痛苦、紧张和迷茫还能干什么?因为正是记忆造成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作为一个连贯的统一体进行思考。今天当下只有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记忆过去,保持那种连贯性。精神分裂正好以其碎片化方式取消这种连贯性,没有连续的时间我们便没法进行自我认同,我们找不到自身的身份,自我被零散化,是无底棋盘上散乱的游子。这一切都使时间有了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思考。所以小说时间上的变化最能体现小说文本上的现代性。时间不仅是小说文本形式上的关键要素,它还是现代小说不断探索的一个观念对象。

时间或许是一个永恒的谜,它充满了一切事物与人,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偶然性。同时,时间还是一个悖论,著名的芝诺悖论:乌龟在前面慢慢地爬,兔子很快追上来了,乌龟再爬兔子再追,永远不能终结其追赶形式,因此兔子也就永远无法超过乌龟。这里的矛盾在时间永恒不断地连续,而又不断地分裂为节段化。这一个虚假悖论蒯因说,阿基里斯和乌龟的悖论确立的是一个荒诞的命题……显现出其中的这样一个错误看法,即时间间隔的无限序列一定会达到至永远。实际上当选择时间间隔的无限序列使得后面的时间越来越短的时候,那么整个序列就可能会是一个有限的或无限的时间。这是一个收敛系列的问题(《蒯因著作集》第五卷第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悖论在于似是而非地揭露意义与真理,在不可处可能,时间的实验也正是如此,客观上说,后面的时间永远无法赶上和超过前面的时间,但我们节段化以后,文本实验的时间是后面的时间可以赶上超过前面的时间,小说中的时间试验基本上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悖论中。这提醒我们小说中不仅要使用语言的悖论方法,还应该特别重视时间悖论,只有这样也许我们才能看清小说中为我们设置的时间谜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