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哈尔滨——音乐之城继往开来
我国最新的创意城市是“音乐之城”哈尔滨,于2010年6月获此殊荣。据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表示,之所以授予中国哈尔滨为“Music City”,是因为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百年的音乐传承历史,音乐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固化品牌。
哈尔滨来自女真语,意思是“天鹅”,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作为我国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是一座多元化的开放型城市,构成了“东北亚文化圈”中的重要一环,荟萃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中西文化,成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在这里曾经有二十多个主要国家的领事馆,还拥有城市人口半数以上的侨民。因此,哈尔滨留下了巴洛克、拜占庭各式各样的建筑,拥有了全中国数量最多的钢琴,更有历经半个世纪至今长盛不衰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音乐之城”恰如其分地诠释出哈尔滨所具有的深厚音乐文化底蕴。作为一个音乐符号无处不在的城市,“音乐之城’对哈尔滨来说实至名归。这一殊荣固化了以音乐为内涵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为哈尔滨打上了世界标签,全方位地提升了哈尔滨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形象,增强了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以文化品牌升级带动文化产业升级,彰显了“音乐之城”国际文化品牌巨大价值。可以说,“音乐之城”正成为哈尔滨腾飞的新翅膀。
作为“音乐之城”的基础,哈尔滨具有百年交响乐的历史和五十年“哈夏”音乐会的历史积淀。下面我们就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讲一讲音乐在哈尔滨的创意特色。
(一)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
哈尔滨是中国接触欧洲古典音乐最早的城市,其音乐历史可上溯至1898年,算得上一座名副其实的百年音乐名城,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有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中国最早的一所音乐教育学校、中国历史上举办时间跨度最长的音乐节、中国第一部原创音乐剧、中国第一个音乐与建筑艺术一条街。
19世纪末,修筑中东铁路的俄国人沿松花江来到这里。他们不仅运来了大量铁路器材,也把第一架钢琴运抵哈尔滨。从此,这座城市的上空第一次响起了悦耳的钢琴声。随后,那些喜欢奔波、视艺术为生命的俄国及犹太艺术家相继来到这座城市,惺惺相惜,同气相求,很快在哈尔滨组建了中国的第一个交响乐团。这个当时在国内配备最为齐全的高水平交响乐团,无论是指挥、歌者还是乐手,几乎个个都堪称世界一流。他们在这里联合上演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经典歌剧、舞剧,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柴可夫斯基的《叶普盖尼·奥尼金》、比才的《卡门》,以及《天鹅湖》、《雪姑娘》、《浮士德》、《塞尔维亚的理发师》等名作。一位感受颇深的法国记者回到巴黎后,在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上撰文称:“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一大批俄罗斯音乐家移居到哈尔滨,他们在这里办音乐会、办学校,形成了一支实力不俗的音乐师资队伍,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交响乐团、歌剧团、爵士乐队、管弦乐队,还有设施一流的音乐厅、歌剧院,吸引了世界顶级的许许多多艺术家到这里来登台献艺。上世纪20年代初,哈尔滨在国内最早上演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交响音乐、歌剧及芭蕾舞;1921年,在国内最早创办了正规的西方音乐学院;抗战歌声也是最先在哈尔滨唱响;1927年哈尔滨又开创中国音乐史之先河,唱响了集人类文化之大成的音乐经典——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根据相关统计,在20年代,哈尔滨的人口为37万,其中俄侨及其他外侨占19万,有案可查的外侨音乐家就有一千多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民族歌剧《星星之火》也在哈尔滨上演……
东西文化的不断交融铸就了哈尔滨人喜爱音乐的品性,培养并影响了数以千计热爱音乐的市民,形成了一代代传承的音乐氛围。据说在哈尔滨出生长大的人,几乎都能用俄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唱《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咔秋莎》、《红莓花儿开》等等。哈尔滨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庭院,甚至每一个人,都与音乐形影不离,结伴而行。这种城市无形中就给音乐的形成、创造和传播提供了良好氛围。
在哈尔滨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著名的音乐大师在这里出生、生活和工作,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音乐家,比如金铁霖、李双江、郭颂……,《太阳岛上》、《我爱你,塞北的雪》、《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更让哈尔滨“音乐之城”的盛名享誉海内外。而作曲家王洛宾、李劫夫,音乐教育家刘忠、叶长春、任白鸥,音乐活动家袁亚成、侯小古,指挥家王绍麒、郭维堠,音乐活动家白韦、沙青等也先后在哈尔滨从事音乐活动。中国音乐界最具权威的期刊——《人民音乐》于1948年10月在哈尔滨创刊。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到来,更为哈尔滨音乐文化注入了具有生命意义的新鲜血液。
曾有“远东第一街”美誉的哈尔滨中央大街,现已成为中国首个音乐与建筑艺术一条街,充满了各种音乐艺术活动,实现了音乐与建筑的交融。在这里举办过世界最大规模的钢琴演奏会,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街边常有音乐表演,即使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仍然有热爱音乐的朋友们聚在这里手拨琴弦,尽情欢唱。在中央大街侧面的老面包街上,是闻名遐迩的哈尔滨音乐厅所在地,在这座欧式风格建筑的音乐殿堂里,每月都会上演世界经典的歌剧、舞剧,以及定期举办全国名家的独唱、独奏音乐会。而邀请外地客人和朋友去听音乐会,是这座城市当中最优雅的风俗之一。哈尔滨的音乐土壤,由此可见一般。
(二)“哈夏”经典品牌
1958年,哈尔滨人率先举办了“哈尔滨之夏”音乐活动月,这为中国历史上举办时间跨度最长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Harbin Summer Music Concert简称“哈夏”)奠定了基础。
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于1961年在哈尔滨青年宫开幕。从此,“哈夏”就乘着歌声的翅膀传遍祖国各地。从1961年至1966年举办了6届,十年“文革”期间一度中断,1979年由东北三省共同主办的第7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再次隆重举行。它点燃了音乐界新长征的火种,对推动全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哈尔滨市政府跟文化部合作,“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开始升级为国家级音乐会,得以同“上海之春”音乐会、“羊城音乐花会”并称中国“三大音乐盛会”。许多全国甚至世界闻名的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都从这里走出。(www.xing528.com)
多年以来,“哈夏”始终坚持专业与业余结合,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相结合,室内演出与广场演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办会宗旨,成为哈尔滨人民的文化节日,是哈尔滨人热爱生活,善于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写照,在凝聚人心、加快文化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本着“国际化方向、国家级水平、群众性参与”的定位,“哈夏”与时俱进,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极大地提高了哈尔滨的知名度。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哈夏”音乐会实现三级跨越:
2006年第28届“哈夏”音乐会,成功举办了《千台钢琴演奏会》,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8年第29届“哈夏”音乐会将全国声乐比赛固定在哈尔滨市举办,使“哈夏”有了国家级活动的支撑,使“哈夏”真正具备了国家水准。
2010年第30届“哈夏”音乐会恰逢创办50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哈尔滨获得“音乐之都”后的首场大戏,哈尔滨提出了“中国的‘哈夏’,世界的舞台”这一全新理念,形成一个国家级赛事、一个国际性活动、两个主题活动、开闭幕式大型演出、国内外高端艺术演出、群众文化活动六大板块共42项活动内容的全新架构,使“哈夏”从区域文化活动向国际文化活动转型,实现了“哈夏”向世界级盛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哈夏”音乐会新的里程碑。
例如,这届音乐会组织的第九届全国声乐比赛,共有28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202位全国各地优秀选手参加比赛,参与选手数量、选手水准、评委水准都高于全国各类声乐比赛,堪称中国目前赛事规格最高、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政府奖声乐比赛。
此外,“哈夏”期间的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吸引了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500余名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和参赛选手参与活动,成为“哈夏”音乐会的重头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瞩目;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艺术团体参加专业演出,参加演出的中外专业文艺工作者逾千人,充分体现了“哈夏”的国际化特色。
群众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14项活动,21场主题广场演出,210场“好歌大家唱”参赛市民超过一万人,218场百姓大舞台演出和近千场社区文化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市民的参与热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市广场、社区群众演出1095场,参与演出的群众二万余人,直接参与音乐会各项活动的观众近二百万人,再次刷新了“哈夏”音乐会群众文化活动的新纪录;海内外40余家新闻媒体的100多名记者对“哈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
如果说“哈夏”音乐会肇始之初,仅仅是哈尔滨一个城市的狂欢节,但一路走来,它已经成为全国连同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共同节日,充分证明了哈尔滨音乐之都的实力。
纵观我国业已成功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的三座城市深沪蓉(截至2010年底)和“音乐之城”哈尔滨,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建设“创意城市”有利于城市加快发展文化和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创意更贴近群众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活的品质;有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塑造先锋、前卫、宽容、大气的城市形象。
但是如何进行创意城市建设,持续保持所获得的称号,则是每一个创意城市面临的紧迫课题。深圳、上海、成都、哈尔滨在其创意城市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及其积累的经验,值得我国其他城市建设中加以探讨和借鉴。
(本讲撰写:张京成)
【注释】
[1]杨阳腾:《深圳设计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6. 7%保持全国领先》,《经济日报》2010年12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