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对文化创意的影响及扼杀创意的语言

语言对文化创意的影响及扼杀创意的语言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的这样影响力、这种暗示力,对于敏感、微妙的文化创意活动来说尤其明显。有学者列出了前40位“扼杀创意的语言”:1.“是的,但是……”“但是”让人看到的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对于人的态度、心理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在文化创意中,它往往是一种否定或拒绝的表达方式。[14]“但是”不管是对对方还是对自己,同样具有消解、抑制的作用。

语言对文化创意的影响及扼杀创意的语言

五、语言的压抑

按照卡西尔的说法,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对于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以至成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语言是与思维、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有“言为心声”的说法。我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语言,而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则更是离不开语言。反过来,我们要理解别人的思想、意识乃至情感,也需要借助语言。所以,语言与人的思维的关系,往往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基于语言—思维的这种关系,语言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思维;当我们这样言说的时候,也往往就意味着这样思维。语言的这样影响力、这种暗示力,对于敏感、微妙的文化创意活动来说尤其明显。对于文化创意来说,语言符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催生创意,一方面又能扼杀创意。我们所要注意的是,要发挥语言符号的催生作用,克服语言符号的扼杀效果。

有学者列出了前40位“扼杀创意的语言”:

1.“是的,但是……”

2.“我们以前已经试过了。”

3.“这毫无关联。”

4.“我们缺乏人力。”

5.“你显然误解了我的请求。”

6.“别捣乱!”

7.“老板(或者这场竞争)会生吞了你的。”

8.“你再想也是浪费时间。”

9.“要我思考得付钱。”

10.“主意不错,但对我们没用。”

11.“它永远飞不起来。”

12.“太可笑了。”

13.“人们不喜欢革新。”

14.“超出预算了。”

15.“把它写下来。”

16.“它带来的麻烦比带来的价值大。”

17.“这跟你无关。”

18.“那不是你的职责。”

19.“你不可能使守旧的人接受新事物。”

20.“我们继续坚持按有效的方法做吧。”

21.“我们一直都做得不错。”

22.“老板不会那么做的。”

23.“那太超前了。”

24.“别与政府抗争。”

25.“别人会怎么说?”

26.“让委员会调查一下。”

27.“如果没坏,就别修了。”

28.“你在开玩笑。”

29.“不!”

30.“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31.“理论上没错,但是……”

32.“实际点。”

33.“你知道如果这样做,会导致多少书面工作吗?”

34.“因为这是我说的。”

35.“我会还给你的。”

(致命肢体语言)

36.……沉默……

37.……笑……(www.xing528.com)

38.……压抑的笑……

39.……居高临下的笑……

40.……臭着脸……[13]

在这里,“但是”一词被创意专家列为扼杀创意的第一杀手,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字面看来,这样的语句或这样的判断既看到了事物的优点或正面,也看到了事物的不足或反面,显得很是公允客观;但它的语义重心却落在“但是”的方面,所看到的是不足或反面,实际上对事物进行了否定性判断。毕淑敏《抵制“但是”》一文对于“但是”的这种杀伤作用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但是”,主要是做连词,好像那把皮坎肩的碎皮子缀在一处的彩色丝线。 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比方说:这地方的风景挺优美的,但是——离城里太远了点。

比方说:这女孩身材相当好,但是皮肤黑了些。

等等。

我不知道“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是不是对于在它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分量一视同仁?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公平的纽带,并不偏着谁向着谁。可惜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但是”这个词,成为类似音乐简谱中“符点”的标记,把后面半拍的节奏,挪到前面去了。 当人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无论在“但是”的前面,堆积了多少美好的说明,都像碰上盐酸的污垢, 冒了些泡沫,就没了踪影。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如同好不容易爬上高坡,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但是”这个陡峭的下坡,不由分说把你掳住,一下就滑到了谷底。

于是,“但是”就几乎成了贬义的先兆。只要一出现,气氛就大变。它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但是”让你打了个激灵,立马把“但是”前面的温暖忘了,只有抖擞起精神,准备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

“但是”便在这种频频警戒的气氛中, 削减了平凡的连接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

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情还有另一方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使得“但是”这个预报一出现,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但是”让人看到的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对于人的态度、心理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在文化创意中,它往往是一种否定或拒绝的表达方式。有时候“但是”的并非事实,而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借口。“‘是的,但是……’简直就是设计借口的天才高手,听到新创意的几秒钟之内,它就能对其进行批评。它提出的是借口,而不是可能发生的事。”[14]“但是”不管是对对方还是对自己,同样具有消解、抑制的作用。为了让人从那种消极的、消沉的阴影中走出来,毕淑敏赞同用“同时”替代“但是”,而且据她的描述,这种替代的效果还很好、很明显:

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学时说,她主张大家从此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是这样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可以改成:今天的太阳很好, 同时风很大。

当你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的分别。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分量和语气的差异,就体味出来了。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情绪向糟糕那一面倾斜,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觉得太阳好像是件不值得太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风就把阳光打败。

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好似一个导游小姐,在指点我们注意了某一种情形之后,又把她手中的金属棒,向另一个方向示去。前言余音袅袅,后语也言之凿凿。不偏不倚,公允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 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定夺。

一词之差,它的背后,是怎样看待世界和自身。

我们绝不文过饰非,也不夸大其词。好比是花和虫子,一并存在。我们的眼光降落在哪里?

降落在花丛中?降落在虫背上?

“但是”,是一副偏光镜,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虫子上。花园里花朵很美丽,“但是”把虫子的影子放大。

“同时”,是一个透明的水晶球,把我们均衡地分散在两方面。花园里花朵很美丽,“同时”,它也提示尚有虫子。

“但是”和“同时”,谁更持重和完整,更有利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对主观判断的把持,想必会有公论。

如此讨论,仿佛和一个简单的连词过不去,有悖恕道。不过,这不单是如何连接上下两句话的问题,在词的背后隐伏着思维方式。

当我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以后,一天两天,似也看不出多大的变化。可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勇气比较多了, 因为我的精神得到了补给和呵护。我发现自己对人比较友善, 因为我更明确地发现了他人的长处和优异。我发现自己较为敏捷地从跌倒的地上爬起, 因为我看到了沟坎也看到了辙印。我发现自己多了宽容和慈悲,因为我每当意识到不足的时候,都同时给自己鼓励。

这样的替代是创意学者也赞同的。美国学者奇科·汤普森引用了曾出演过《管它是谁的台词》 (Whose Line is it Anyway)的改良天才杜鲁·卡瑞提出的一条如何首先保持好奇的忠告:“革新的时候,无论面对什么问题, 回答都应该是‘是的,而且……’。”[15]用“同时”或“而且”代替“但是”,不仅意味着一种词语的改变,而且意味着一种态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要消除由“但是”所造成的思维、心理压抑,让自己进入一个自由的、轻松的创意状态。与之相似的是,“必须彻底换掉已被教条与惯性捆绑到脑死的思维,换掉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的眼光,换掉永远是‘我的老师说……我妈说……我的好友说……我老板说……’的话语系统。”[16]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语言来改变我们的眼光,改变事物存在的状态。“你可以写下对自己的担忧或不满,比方觉得自己很丑、很胖、不健康、不被爱、很孤单、没创意、没钱、没才华、没机会、没意义、无用的、不快乐……一股脑儿地全写下来,然后逐一写下反义词。这些反义词的句子,就是你为自己重新设定的新生命程序代码:我很美丽健康快乐、很有创意才华财富、有很多机会人脉、充满了意义与影响力、很多人爱我关心我……然后就带着这组新的程序,去过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瞬间改变了,变成了你最想要的版本。这并非是自我欺骗,而是强迫自己看到惯性视点以外的其他可能,因为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17]在这种语言的转换中实现了心态、视角的转换,世界也就用另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转换也具有催生创意的作用。

我们的思维、意识具有流动性、不定性、模糊性,而借助语言我们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意识凝定下来,变得明确、清晰起来。这种凝定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思维,阻碍新的念头、意识的产生。“思维是有流动性的。当你用词语阐述一个问题时,你就表明了你的想法。词语可以清楚而准确地表示出模糊的形象和不确定的直觉。但是,当你讲出想法时,它就不再具有流动性了,你就会坚持使用那些最先出现在头脑中的词语,这样就将阻碍你的思维。”[18]但也可以利用语言来打破这种凝定性,让语言来促进新的念头和意识的产生。比如改变词语:“当你改变了问题陈述中的用词时,头脑中一个无法察觉的程序就开始运行,而这很有可能会带来新的想法或主意。”[19]

比如,将消极的表述变为积极的表述就往往能促进创意。

注意到你在回答错误的表述比正确的表述时多花了多长时间吗?……通常,判断错误的时间比正确的大约要多半秒。我们习惯于思考是,不习惯思考非。

读读下面的句子,两句间短暂停顿一下。

我们是不是应当允许同性恋参军

我们是不是应当不允许同性恋参军?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在理解第二个句子的时候思维放慢了?否定会让我们的思维暂停或放慢。[20]

又如:“两个主要政党在上一届总统选举中采取了不同的‘价值观’。共和党使用了形容词‘诚实’、‘光荣’和‘可靠’,而民主党则使用了动词和具体的成就。选举活动使用动词的民主党赢得了更多选民,因为选民将此看作积极和行动方针。”[21]

这种语言的微妙作用是广泛存在的,而且也是正反作用都可能有的。例如,“现在,你已经做好准备要发表你人生中最宏大的演讲了。突然你内心的声音又开始捣乱:‘我到时候肯定会把图表上的数据给忘掉的。’你现在在做两个演讲——一个是面向听众的,一个是面向你自己的,如果这样,你做演讲时的智商就会从120降低到60。”[22]语言的暗示让你不能专心于演讲,从而导致你演讲的能力下降。但是,这种语言的暗示也可以发挥正面的作用,关键看你如何暗示了。美国一位有名的高尔夫球手鲍勃说:“你只要想象自己击球进洞了就行……在你心里要这么想,球就能进洞。”千万别对自己说:“上帝保佑,别进水坑。”[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