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前景和大势

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前景和大势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六国年表》记战国事始于公元前475年,《资治通鉴》记战国事则始于公元前403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赵、韩、魏皆为诸侯。秦国锋芒尚未大露,所以墨子不把它算进好战之国中去。战国早期和中期,北方的强国由少变多,南方的强国则由多变少。它们的力量总和不但压倒秦国,而且超过楚国,无奈这个总和是虚幻的。

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前景和大势

第四节 战国的大势和楚国的前景

春秋》记事止于公元前479年,《左传》则止于公元前468年。《史记·六国年表》记战国事始于公元前475年,《资治通鉴》记战国事则始于公元前403年。由此,对于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史学界至今无定论。就楚国来说,上列四个年份都没有划时代的意义,因而都不能成为分期的界标。

假如只着眼于史料的状况,那么,不妨把春秋、战国的分界定在公元前468年和467年之间。越灭吴在公元前473年,下距《左传》绝笔仅五年。春秋时代的史料又细又顺,战国时代的史料又粗又乱。为了准确地介绍越灭吴以后的楚事,必须审慎、缜密地清理有关的史料,以求其真。做好了这个工作,其结果也只能是虽顺而粗。

《史记·六国年表》太史公云:“……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按,晋国六卿擅权的局面,早在春秋晚期就形成了。六卿因争权而相攻,公元前458年知氏、赵氏、韩氏、魏氏灭范氏、中行氏而分其地,公元前453年赵氏、韩氏、魏氏灭知氏而分其地。于是止得三卿,三卿成为三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赵、韩、魏皆为诸侯。齐国田常杀简公,事在公元前481年。田和取齐而代之,事在公元前386年。所谓六国,即赵、韩、魏、齐、燕、楚,加上秦国,便是所谓七雄。越国在战国中期灭亡了,没有算进去。墨子是战国早期人,当时越国尚在,晋国未分,因而《墨子·节葬》云:“昔者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征,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国,此皆砥砺其卒伍,以攻伐并兼为政于天下。”同书《非攻》云:“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秦国锋芒尚未大露,所以墨子不把它算进好战之国中去。(www.xing528.com)

墨子以为春秋以前天下由圣王治理,不像战国那么纷扰不安,这是他昧于前代旧事而发生的错觉。后人更有以为春秋是理想世界而战国是荒唐时代的,如《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严安上书汉武帝云:“五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诸侯恣行,强凌弱,众暴寡。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于是强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纵)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愬(诉)。”严安上书,意在借古讽今,以求偃武修文,所以扬春秋而贬战国。其实,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大进步。春秋诸侯多庸碌,战国诸侯多精明。战国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但它也是一个成果丰硕的时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活跃,中华民族爆发出无限的活力,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且,当时南北文化逐渐接近,如曾侯乙墓与中山王墓,一南一北,相距甚远,而所出铜器铭文字体相去无几。

战国早期和中期,北方的强国由少变多,南方的强国则由多变少。黄河中下游原来只有晋、齐两强,晋国化整为零,燕国由弱转强,以致五强并立;长江中下游原来有楚、越两强,楚灭越后,就独有一强了。在三卿分晋、田氏代齐以前,北方诸国大抵私家强而公室弱,南方的楚和越却从来是公室强而私家弱。西方的秦国与楚、越相像,也是公室强而私家弱。在三卿分晋、田氏代齐以后,北方诸国大变,公室转强,私家转弱。可是,北方的力量已经分散,而且诸侯相伐不已。它们会组织一些短命的同盟,然而今日为友,明日为敌,无法实现持久的联合。它们的力量总和不但压倒秦国,而且超过楚国,无奈这个总和是虚幻的。因此,它们的命运必然是:若不灭于楚,则必灭于秦。至于楚人能否好自为之,在竞逐中压倒秦人,则尚难遽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