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边法律顾问:游宫、细腰、巫音

身边法律顾问:游宫、细腰、巫音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一座游宫,规模宏大,殿宇众多,装饰华丽。章华宫的主体建筑章华台,是先秦最高大而且最豪华的宫殿建筑。陂汉的地点尚未查明,可能在扬口附近。放鹰台附近共有约20个台,钻探证实,其中都有东周的夯土层。乾溪是邑名,在今安徽亳州东南。他把理性的美放在第一位,把感性的美放在第二位,甚至只承认理性的美,不承认感性的美。

身边法律顾问:游宫、细腰、巫音

第二节 游宫,细腰,巫音

公元前535年——灵王六年,章华宫落成。章华宫是灵王即位伊始就下令营造的[4],地点在“江南之梦”。这是一座游宫,规模宏大,殿宇众多,装饰华丽。

灵王下令接纳逃亡的私家仆竖,让他们在章华宫中服役。此举无疑是要在竞争中削弱贵族的经济实力,是对贵族露骨的挑衅。芋尹无宇家里的守门人逃进了章华宫,无宇去捉拿,因擅闯章华宫,被卫士押送到灵王那里去问罪。当灵王还是令尹公子围时,无宇就同他发生过冲突。那是因为公子围出猎时车上插着王旌,被掌管猎场的芋尹无宇碰上,无宇以一国不可有两君为由,割断了公子围的王旌。当初的令尹这时已成为楚王,正要饮酒作乐。《左传·昭公七年》记无宇慷慨陈词,主旨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芋尹指出:按周文王制定的法令,若有仆妾逃亡,就应大肆搜捕;按楚文王制定的法令,窝赃者与盗物者同罪;周武王数殷纣王之罪,说他是招降纳叛的元凶。芋尹问道,大王正在谋求诸侯的拥戴,怎么能学殷纣王呢?无宇措辞相当激烈,但出人意外的是灵王没有发火,而且允许无宇把他的守门人领走,还不无幽默感地说,至于你所讲的强盗嘛,他的地位太高了,你可没法拿他问罪。

章华宫的主体建筑章华台,是先秦最高大而且最豪华的宫殿建筑。灵王很想请诸侯都来参加章华台的落成典礼,可是应邀而来的只有一位鲁昭公。尽管如此,灵王还是在章华台上设盛宴欢迎鲁昭公。按照楚人的审美风尚,特意派美髯公相礼,派眉清目秀的少年赞礼。正在兴头上,灵王把心爱的良弓“大屈”送给鲁昭公,但刚脱手他就后悔了。启强知道灵王的心思,故意向鲁昭公道贺,又特意对鲁昭公说,齐、晋、越三国早就想得到这张宝弓了,都未能如愿。现在大王得到了它,实在可喜,大王就防备着齐、晋、越三国吧!鲁昭公再愚钝,也听得出启强的弦外之音,顿时大惧,当即把“大屈”还给了灵王。

1987年湖北潜江龙湾发掘的放鹰台1号遗址,就是章华台的残迹。放鹰台在龙湾镇东约5公里处,有连成一线的4个台,从东偏南到西偏北,从较高到较低,依次为1、2、3、4号台。最高1号台,台顶高出周围稻田约7米,台中有春秋时代楚国的大型宫殿废墟。《水经注·沔水》记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如所记不误,而且用的是楚制,那么,台高应为约23米,基广应为34~ 35米。现已探明的墙基长约30米,加上两侧廊檐下面的台基,基广恰与“十五丈”相合。墙身每隔4米多有方柱1根,长宽各约1米,半明半暗,是楚制的柱式。柱身无存,当已毁于秦人一炬。使用如此硕大的方柱,可知此台必高。从散乱叠压的遗物来看,当初台身有3层,其底层可能是半地下室。也许不止3层,因已严重扰乱,殊难分辨。即使只有3层,高达10丈也是可能的。此台坐西朝东,合乎楚俗。

国语·吴语》记伍员(申胥)说:“楚灵王……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陂汉的地点尚未查明,可能在扬口附近。陂汉的作用是截引汉水,使之蜿蜒南流,绕章华台而过,有如湘水上游的山溪绕九疑山而过。

《新书·退让》记狄王的使者到楚国,楚王在章华台上设宴。“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所谓“三休”,可能是每上一层就休息一下,观赏一回,并非只是站在那里喘息。先秦的“层台累榭”,没有比章华台更高的了,《太平御览》卷381、750、758引《说苑》佚文,说晋和齐都有九重之台,这是后世才有的传说,不足为据。

从放鹰台1号遗址中出土的砖和瓦,其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砌墙砖是扁平、正方的红色火烧砖,其年代之早在考古史上是前所未见的。瓦有钩和孔,类如榫和卯,以便勾连成串,其规格之高在楚地是首次发现,在全国已发现的处所也屈指可数,非宫殿不能用。遗址上部出铜环一枚,已残,应为门环,直径不下20厘米。所有这些,连同下层颇粗的方柱,上层较细的圆柱,以及廊檐下面用蚌壳铺成的路面等等,足以表明此台的建筑材料和营造工艺都达到了春秋时代的先进水平。

放鹰台附近共有约20个台,钻探证实,其中都有东周的夯土层。整个遗址东西约2公里,南北约1公里。作为一座游宫,这个面积够大的了。其实,在这个遗址的外围,尤其是南部,还有一些东周的建筑遗址,当初可能也是属于章华宫的。

在北方,有台未必有榭;在楚国,有台则必有榭。《说苑·建本》记:“构室屋以避暑雨,累台榭以避润湿。”所讲的就是楚地的建筑。汉代枚乘《七发》有句云:“连廊四注,台城层构。”所写的就是楚辞所谓“层台累榭”。就其高峻的土筑工程而言则为台,就其空灵的木构工程而言则为榭。上面所讲的放鹰台1号建筑遗址,其实都是榭的遗迹。《国语·楚语》记伍举与灵王同登章华台,说章华台“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所指的是章华台这个建筑个体。假如就章华宫这个建筑群体来看,那么,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求建筑与环境和谐,人工与天工的融通。它在建筑史上的贡献,也许至今还没有为人们所认识。这也难怪,因为它早就从地面上消失了。从文献的零章残句中,人们无法窥见它的本来面目。西方的地中海沿岸流行石砌的建筑,易于久存;东方的楚国流行木构的建筑,难免速朽。但是,我们不可凭久存和速朽来判定它们的优劣,这正像黑格尔说的:“我们首先要排除我们心头那种偏见,以为长久比短促是更优越的事情:永存的高山,并不比很快凋谢的芬芳的蔷薇更优越。”[5]章华宫虽已付与断井颓垣,但当初它也曾姹紫嫣红开遍。(www.xing528.com)

据《新语·怀虑》,楚灵王又曾“作乾溪之台,立百仞之高,欲登浮云,窥天文”。乾溪是邑名,在今安徽亳州东南。灵王晚年驻乾溪,流连忘返,可见乾溪也筑了游宫。至于乾溪之台是否比章华台更高,以及它有无观象的功能,那就无从考实了。

《国语·楚语》记灵王与伍举登章华台,脱口赞道:“台美夫!”伍举不以为然,对灵王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伍举对美做理性的探讨,乃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人。他把理性的美放在第一位,把感性的美放在第二位,甚至只承认理性的美,不承认感性的美。他把话说得绝了些,意在进谏。感官的享受,一是目观而美,二是耳听而乐。伍举要求不为感官的享受所惑,而应升高为理性的愉悦。他还认为每一种人都有其特定的美和乐,国君有不同于常人的美和乐。他说:“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服宠”按伍举在这番议论中所用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有美名”,“有美名”的缘由则是“施令德”。至于“安民”、“听德”、“致远”,都是明明白白的。

十三年之后,单穆公对周景王也议论过“美”和“乐”。据《国语·周语》所记,单穆公认为:“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这是常人所能理解的,美乃视觉享受,乐乃听觉享受。但单穆公又说:“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震”是过度的声,“眩”是过度的色。单穆公以为“震”和“眩”是“患”的根源:“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出令不信,刑政放纷,动不顺时,民无据依,不知所力,各有离心。”单穆公的主张是:“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听和”不同于伍举所讲的“听德”,“视正”不同于伍举所讲的“致远”。单穆公所讲的“美”和“乐”都是感官的享受,但与理性的愉悦明合;伍举所讲的“美”和“乐”都是理性的愉悦,但与感官的享受暗通。

伍举说章华台不美,这是借题发挥。《国语·楚语》记伍举说:“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总之,劳民伤财,一无是处。

灵王内兴土木,外寻干戈,确实做了不少劳民伤财的事,但他对美和乐的追求是楚风的折射。除了建章华宫之外,灵王还有两件事也受到非议,又都与美或乐有关,一件是好细腰,一件是好巫音。

楚俗以细腰为美,而其风炽于灵王。《韩非子·二柄》说:“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世以为灵王所好的都是细腰女子,诗人骚客乃争咏其事。如李商隐诗云“虚减宫厨为细腰”,杜牧诗云“楚腰纤细掌中轻”,汪遵诗云“贪向春风舞细腰”,许浑诗云“细腰争舞君沉醉”[6],不胜枚举,似乎男子是不求细腰的。

其实不然,文献所记灵王所好的是男子细腰。此事见于《韩非子》、《战国策》、《晏子》、《墨子》、《荀子》、《尸子》、《尹文子》、《淮南子》、《新论》等书(《荀子》误作“庄王”),所记的是男子细腰。如《战国策·楚策》记莫敖子华对威王说:“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就〕而不避。”《墨子·兼爱》说:“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同篇又说:“昔荆灵王好小要。当灵王之身,荆国之士饭不逾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这些为求腰细而节食减肥的“士”或“臣”,无疑都是男子。

对女子,楚俗更以腰细为美。《大招》有句曰“小腰秀颈”,是文献证据。在楚国的美术作品中,女子无不细腰,是实物证据。女子细腰尚不足为奇,男子细腰才是楚俗所偏爱的。

吕氏春秋·侈乐》说:“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所讲的都是乐舞。“巫音”,即巫歌巫舞。“楚之衰也”,指灵王即位以后。《新论·言体》说:“昔楚灵王骄逸轻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斋戒洁鲜,以祀上帝,礼群神。躬执羽绂,起舞坛前。……”灵王所做的,是把村野的巫音引进宫廷去了,这是宫廷乐舞的一次改革。灵王酷爱此道,而且精通此道。否则,他是不会屈九重之尊,放浪形骸,拿着羽绂,踏着鼓点,去载歌载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