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诊主要是指切脉,其次是指触诊。在《黄帝内经》中,对切脉论述颇多而详细。以切脉为主的篇章有《素问·脉要精微论》(含望、闻、问诊)、《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灵枢·根结》《灵枢·动输》《灵枢·论疾诊尺》等;触诊有《灵枢·水胀》《灵枢·卫气失常》《灵枢·五变》《灵枢·本脏》《素问·腹中论》《素问·奇病论》等。除此,在其他诸篇中,亦有散在的切脉与触诊的记述。
切脉,是中医诊断学的独特内容,《难经·六十一难》谓:“切而知之谓之巧”,即指出切诊是一种技巧,对切脉必须下功夫熟记,并须有较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掌握其要领,指下能分明,判断要准确,巧用合参,真正悟出其中奥妙,才能得心应手。现将切脉及触诊的部分原文摘录如下。
(一)诊脉法
1.诊脉要求病人平静
[原文]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这种要求实际很难做到,但根据本段经文的精神,医生在诊脉时,首先要求病人心情平静下来,对刚做完大的运动、才吃过饭、情绪处于激动状态时,都不要即刻诊脉,主要是因脉象变化不准确,这一点必须做到。对住院的危重病人,最好按照上述要求,在清晨病人睡醒后,即刻诊脉,其脉象所反映的病变,基本上是准确的。
2.诊脉还需四诊合参
[原文]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素问·五脏生成》)
[释析]“视精明,察五色”,是指望眼神,观五色,属望诊范围;“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则属问诊范畴。“脉疾”是指脉来滑利;“皮肤著”是指肉脱皮肤干枯着骨。此三段强调四诊合参,对四诊所得见,进行反复分析,相互印证,这样得出的诊断结论方不致误,所以说“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原文]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释析]因为人是一个整体,所以气色、脉象与尺肤的表现也是相对应的,就像鼓槌敲鼓就能出声一样,一般不会相差太多,这也好比树木,如果树根死了,枝叶就会枯黄。人也是一样,诊色、查脉、切尺肤三者表现一致,如脉象急促,尺下皮肤也拘急;脉象迟缓,尺下皮肤也松缓;脉象小,尺下皮肤也薄而不足;脉象大,尺下皮肤也突起;脉象滑,尺下皮肤也润滑;脉象涩,尺下皮肤也滞涩。只不过这些变化,有的表现明显,有的表现不明显而已。如果仅会以上一种诊法者称之为“工”或“下工”,仅为一般医生,诊断准确率约为60%;会以上二种诊法者称之为“神”或“中工”,为较高明的医生,诊断准确率约为70%;会以上三种诊法者称“神且明”或“上工”,为最高明的医生,诊断准确率约为90%以上。当然,如果对以上三种诊法能融会贯通的话,诊察尺肤的变化就能测知脉象的变化,或通过脉象的变化可以测知面色的变化。
此节着重讲的“尺”脉及“尺肤”的变化,与先天肾气相应,并比喻树之根叶,根死(即肾气绝)则叶枯。故《难经·十四难》谓“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
[原文]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释析]此节与《素问·阴阳别论》所言之钩、毛、弦、石、溜(即滑)一段,其义相类,可互参。脉胜色者死,脉生色者病愈。
[原文]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征”,是指检查验视;“脉小”示邪不盛,“色不夺”示气血未大伤,所以脉小色不夺或脉色俱不夺者,为新病。“色夺”者示气血已伤,则为久病。所谓肝与肾脉并至,是谓肝主筋,肾主骨,因受外伤后,血脉阻滞而肤色见青红色,有出血则会出现局部瘀肿,似乎像湿郁水肿的样子。
3.诊脉首辨阴阳,并结合四时五行
[原文]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此节要点在于诊脉时,首辨阴阳,所以说“察之有纪,从阴阳始”“纪”是指原则;同时还要结合四时所主之脏器的生克关系,故曰“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经”是指方法,即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审度其虚实盛衰。脉应四季,实泻虚补,不能搞错,天人相应,顺应天时之阴阳,使其保持一致,通过这些来知道是生是死。
[原文]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素问·阴阳别论》)
[释析]诊脉分辨阴阳是有不同意义的。辨别阳脉的情况,可以推测病变的部位;辨别阴脉的情况,可以推测生死的期限。脉之阴阳,其脉去、落下、脉静、脉来迟缓者为阴;脉来、搏起、脉动、脉来急数者为阳。
4.诊脉部位与脏腑关系
[原文]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所谓“尺”是指从腕至肘内的尺泽穴,故称之为尺。分为三段,靠近尺泽穴的部位,是主肾、腹部;中段分左右两手,手部又分在桡骨侧和尺骨侧,分别主肝、心、脾、肺等部。季胁,即指胁肋之下。此法不是诊脉,而是诊尺肤,现今除察温热病时扪其尺肤之热的程度外,一般已不应用。
[原文]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中部之候……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上部……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素问·三部九候论》)
[释析]诊脉主要是医生切按患者动脉,诊察脉动应指的形象。诊脉部位在《内经》中就有多种,本段说的是三部九候诊法。其中“三部”是指上部头、中部手、下部足;每部又各有天、地、人三候,三三则为九候。九候应九脏,其中神脏有五,形脏有四。神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形脏是指胃、小肠、大肠、膀胱。三部九候诊法部位及意义见下表。
5.诊脉方法
[原文]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脉要精微论》)
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脏脉见者胜死。(《素问·三部九候论》)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素问·平人气象论》)
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灵枢·动输》)
[释析]诊脉有法则,即应心平气和,确保安静。诊脉的原理是知常达变,“必先知经脉”,即须先知正常的脉象,“然后知病脉”。医生诊脉时要平息计脉动。所谓平息,就是医生要清心宁神,平定呼吸使之均匀调畅,然后再用医生自己的呼吸测定病人的脉动次数。正常人在医生一呼时脉搏跳动2次,一吸时脉搏也跳动2次,一呼一吸脉搏跳动4~5次,若按常人每分钟呼吸16次计算,则平人每分钟脉动为72~80次。
[原文]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素问·阴阳别论》)
[释析]脉象有阴阳之分,所谓阳,是指有胃气胃阳之脉。所谓阴,是指无胃气的真脏脉,如果见到真脏脉,是胃气衰败而预后不良之象。阳有五,是指五脏有胃气胃阳之脉;五五二十五阳,是说五时,即春夏秋冬和长夏分别可见五脏的脉象,那么就是二十五种有胃气胃阳之脉了。辨别阳脉的不同可以知道病位所在;辨别阴脉的不同可以知道生死的期限。
三阳在头,指的是“人迎”,即在结喉两侧一寸五分处;三阴在手,指的是“气口”,即太阴也,二者应该是统一的。
(二)四时脉
1.四时脉动规律
[原文]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宇宙)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此节以天人相应的角度来论述脉分四时的规律,以及常与变的辨别。
脉分四时的规律:春脉对应中规,夏脉对应中矩,秋季对应中衡,冬季对应中权。
持脉大法有六:在诊脉时要知道四季平脉及体之内外六个方面。四季平脉是指春脉见微弦,夏脉见微洪,秋季见微毛,冬季见微石;体内是指五脏之虚实,体外是指体表经络之盛衰。
[原文]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素问·平人气象论》)
[释析]此从人体阳气出发,谈与季节的关系。春夏主阳,少阳主一、二月;阳明主三、四月;太阳主五、六月。从脉象上表现为阳气始生,阳气将盛,阳气大盛。
2.四时平脉、病脉与死脉
[原文]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释析]此段条文的意义是:①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亡。②四季所主应的脏器,春肝、夏心、长夏脾、秋肺、冬肾,各有其主脉,即春“微”弦;夏“微”钩,即洪大;长夏“微”耎;秋“微”毛,即浮而略耎;冬“微”石。“多”则病,“但”则死。③五脏之生克关系,反映在脉上,无论是“相生”或是“相克”,皆可发病。④五脏所主之筋骨脉肌都与他篇相同,即肝主筋……唯肺不谈皮毛而谓“营卫阴阳”。此当是从“肺朝百脉”“主气”的角度论及。⑤“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即上文之“但弦”之脉。“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即指不是“微弦”“微石”的脉象。
[原文]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释析]此节再次阐述脉以胃气为本的意义,并分述五脏的平脉、病脉、危重脉的形象,见下表。
注:琅玕,指玉石;喘喘连属,形容脉来急促;微曲,即微钩。
3.四时平脉及太过、不及脉证
[原文]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按:《甲乙经》搏字为濡,即软柔,可从),故曰营,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素问·玉机真脏论》)
[释析]此节阐述脉与四时相应的脉象,并分述脉逆四时的病脉及病证,见下表。
注:愠愠然,即郁闷不舒貌;下闻病音,病音指哮鸣音;中,指季肋下挟脊两旁的软骨处,[miǎo],音秒,清,即寒冷;重强,脏气重迭谓之重,气行不顺谓之强,即脏气相互迭乱之逆象。
4.逆四时脉及预后
[原文]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素问·玉机真藏论》)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素问·平人气象论》)
[释析]脉逆四时有二:一是四时得相胜之脉,且无胃气。如“春得肺脉”,是金胜木;“夏得肾脉”,是水胜火;“秋得心脉”,是火胜金;“冬得脾脉”,是土胜水;“其至皆悬绝沉涩者”,是无胃气之象。二是脉象与四时之气相失。如春夏阳气生长之时,脉应浮大而反见沉涩;秋冬为阳气收藏之时,脉应沉细而反见浮大。
脉反四时,病与脉象不符。如“风热而脉静”,风热应见脉浮数反见脉静;“泄而脱血脉实”,泄而脱血应见脉虚反见脉实;“病在中脉虚”,脏腑邪实应见实脉反见虚脉;“病在外脉涩坚”,外邪内侵应见浮滑脉反见涩坚脉。
不管是逆四时之脉,还是反四时之脉,其预后均不良。
(三)脉证
1.长、短、数、大、代、细、涩7脉与2种危、绝之脉的主病
[原文]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首先明确,脉就是血脉、动脉,但脉的运行,需要靠气的推动,即气为血帅。因此脉的长短,可以判断气的盛衰。长与短的标准,在《难经》第二难有明确论述,“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即在桡骨动脉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处,以高骨,即桡骨胫突定为“关”部,关以前至鱼际穴,定为一寸,关以后至尺泽穴定为一尺。关前为阳,阳得寸内九分;关后为阴,阴得尺中一寸,故寸口脉的标准是一寸九分。超过的为长脉,不及的为短脉。长脉说明气血充盛,故曰治;短脉说明气血虚弱,或气滞血阻,故曰病。脉跳的至数,以一次呼吸4~5次为常人,即72~80次/分。超过的就叫数脉,数脉虽有虚实之分,但都是心动过速,必有烦心出现;大脉指脉管的幅度宽大满指,表示病情趋于发展的现象,故曰病进。所谓上盛、下盛,因为《内经》所言之“三部”,是指人体的上中下,即头、手、足,以此理解上是指头部,下是指足部,不过现在一般已不应用。代脉是指有至数的停跳,如两动一止或三动一停,跳的又缓慢,是脏气衰弱的表现。细是指脉管幅度细小,是血气衰少的表现,后世在实践中细亦主忧思或湿郁。涩脉,是以“轻刀刮竹”来形容,即脉跳的不流利,多属血脉阻滞,故会出现“心痛”,但涩也有“精”亏所致。浑浑革至如涌泉,革是一种脉象,即按之如皮革,既洪又大且紊乱不调,是病势危笃之候,其色弊,是指形色败坏。如果脉似有似无如同断了弦,则是一种“绝脉”,有似虾游或鱼翔之脉。这段原文实际是讲了长、短、数、大、代、细、涩七种脉象合两种“危”“绝”之脉。
2.五脏实脉与虚脉的病症
[原文]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耎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
诊得胃脉……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这段原文所言之心脉、肺脉、胃脉、脾脉、肝脉、肾脉究竟是指哪个部位的脉,若按左右寸、关来论,很难符合实际;若按四季所主之脏器来论,似亦牵强。我认为其意主要是示后学,五脏皆有实有虚,邪实证见实脉,如搏坚而长;正虚证见虚脉,如耎而散,这是其常;但也有虚脉见实证者,如溢饮;实脉见虚证者,如少气,不可死于句下。
心脉实者,因心开窍于舌,所以邪壅舌络,则见舌卷不能言;心脉虚者,因心阴虚火郁可致消渴,若心神环转则其病可自愈。
肺脉实者,因邪伤肺络,则见唾血;肺脉虚者,因肺卫气虚,不能固密肌腠而灌汗,灌汗即自汗或盗汗,所以此时不要再用汗法了。(www.xing528.com)
肝脉实者,面色不青,主跌仆或被打,因瘀血停滞在胁下,会使人喘逆;肝脉虚而面色鲜泽者,其病溢饮,溢饮是由于口渴暴饮,水邪溢于肠胃之外、肌肤之间所引起的病证。
胃脉实者,因“胃足阳明之脉……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所以当胃中阳盛时,面见赤色,胃胀,当病折髀,即大腿疼痛如折;胃脉虚者,胃受纳腐熟失常则会出现饮食不下的食痹病,或泄下之症。
脾脉实者,面色发黄而少气;脾脉虚者,面色无泽,当出现像水肿一样的足肿病症。这些主要是因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湿,当脾病时则气血生化不足,水湿不得健运之故。
肾脉实者,面呈黄赤色,病腰痛如折;肾脉虚者,因肾精亏虚而精不化血,出现精血亏虚等病症。
心脉急促,病名叫心疝。心为火阳之脏,与小肠相表里,因此当寒邪内侵,阳为寒郁,积于少腹而上冲于心胸,可引起少腹出现有形的积块而暴痛等症状。
3.五脏缓、急、小、大、滑、涩脉的病证
[原文]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
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微涩为内,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释析]此节主要是对脉象出现缓急、大小、滑涩所表现的病症,现将其归纳如下表。
因心苦缓,所以当心脉缓甚则神乱而为狂笑。伏梁,为心之积,其病症表现在《内经》及《难经》均有描述,如“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素问·腹中论》)、“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素问·腹中论》《素问·奇病论》),“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难经· 56难》),《太素》记载较为详尽:“伏梁之病,大如人臂,从脐上至于心,伏在心下,下至于脐,如彼桥梁,故曰伏梁。”喉吤,即梅核气。消瘅,即消谷善饥。心疝,是以心痛为主的病证。血溢,指出血之病;维,指四肢,维厥,即四肢厥冷。
痿瘘,指肺痿。鼠瘘,在颈和腋下处因瘰疬破溃后形成瘘道,相当于现该处的淋巴结核溃脓后形成瘘管。
恶言,指出言不逊。肥气,《难经》描述为“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水瘕痹,指因水饮结为瘕或聚为痹。疝,为疝气的一种,表现为阴囊肿大。
膈中,类似现所称之“反食”“噎膈”,表现为食入即吐。后沃沫,是指大便下黏液。心慧然若无病,指心中明了,好似无病的状态。击仆,指昏倒。癃,指阴囊肿大,小便不通。蛕,同蚘,指蛔虫病;蝎,即寄生虫病。肠,指脱肛。内,指肠溃烂。
不得前后,指大小便不通畅。下嗌还出,指呕吐食物。石水,为水肿病一种,表现为腹大胀满,沉重而有下坠感。不月,指闭经。
4.以脉测证举例
[原文]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释析]洪大脉表示阴精不足而阳气有余,见于热中。脉象来时快而去时缓,为上实下虚,见于气逆上冲头顶部的病证;脉象来缓去疾,为上虚下实,见于恶风病,“恶”,音饿,作厉害讲。因为中恶风是阳气先受邪。脉象均出现沉细数,是少阴厥证;如果脉象出现沉细数而散,则主寒热病。脉象浮而散,会出现眩晕仆倒。脉象浮而不躁,是病在表,会出现发热;如果浮而躁,则病在手三阳。脉象细而沉,病在里,会出现骨痛;如果脉沉细而静,则病在足三阴。脉象数动而有一止者,病在阳脉,会出现泄泻及大便脓血。诊察各种异常的脉象,涩脉是阳气有余,滑脉是阴气有余。阳气有余会出现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会出现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需说明的是,此处所指阳气有余与阴气有余,无疑是指邪气而言,但所谓涩为阳,滑为阴,与下句见证,似不相符,待考。诊脉时“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是指手轻按脉不见,重按始见,是有心腹的疾患。“推而内之,外而不内”即用手重按无脉,轻取见浮而不沉,是身有热。“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即上部有脉,下部不显,是腰到足寒凉。“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即下部有脉,上部不显,是头项疼痛。切脉时重按至骨而无力,即伏脉而无力,是腰背脊柱疼而身有痹病。
5.各分部脉诊测证举例
[原文]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释析]诊寸口脉的太过与不及,脉短者病头痛;脉长者病足胫痛;脉急促有力者病肩背痛;脉沉而坚实者病在中;脉浮而盛者病在外;脉沉弱者主寒热、疝瘕、少腹痛;脉沉而横,即脉管坚硬横在指下者主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脉沉而急促者主寒热病;脉来盛滑而坚者主病在外;脉来小实而坚者主病在内;脉来小弱而涩者主久病;脉来滑浮而疾者主新病;脉来弦急者主疝瘕少腹痛;脉滑主风;脉涩主痹病;脉来缓而滑主热中;脉盛而紧主胀。
颈部脉搏动明显,并有喘咳气急,主水病。
妇人手少阴脉滑动明显,是怀孕的征象。此指左手寸脉,其脉搏滑动明显,为妊娠现象,临床确有此验。此节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记载:“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胃经的大络叫虚里,位于乳下心尖搏动处,其络贯膈上络于肺,出于左乳下,搏动应手,这是测宗气盛衰之处。“盛喘数绝”形容其虚里处搏动急促而有间歇,主病在胸中;“结而横”,指虚里处搏动间歇而坚硬缓慢,“有积”指包括痰凝、血瘀或气滞的积块;虚里处搏动有间歇而坚硬缓慢,主有瘀积;如果绝而不至则要死亡。若其搏动应衣,是宗气外泄的表现。
[原文]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素问·六节藏象》)
[释析]“人迎”指颈动脉,主三阳经;“寸口”指桡骨动脉,主三阴经。此节是以“人迎”与“寸口”两脉孰盛之倍数,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及关格的诊断。现已不用。
6.以脉动测脏气有无
[原文]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有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灵枢·根结》)
[释析]所谓“结生代死”,即出于此。验之临床不尽然也。
7.脉证合参推测预后
[原文]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素问·玉机真脏论》)
[释析]热病脉象应躁反静,泄泻脉象应虚小反实大,脱血脉象应虚反见实,病在中为脏腑内虚,脉象应虚弱反见实坚,病在外为外邪亢盛,脉象应实反见虚弱,这些都反映出脉与证不符,所以较难治疗。
[原文]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呼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释析]脉搏在呼气和吸气时各搏动1次,即每分钟少于40次,称之为少气。在呼气和吸气时脉搏均搏动3次而躁动,即每分钟多于90次,若尺肤热则为温病,若尺肤不热而脉滑则为风病,若脉涩则为痹证。如果一呼气脉搏动4次以上,即等于144/分者为死证,脉气断而不来者及忽慢忽快者均为死证。
[原文]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真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素问·三部九候论》)
[释析]一般情况下,人体形体的肥瘦与脉象的大小是一致的,即“形气相得者生”。若二者不一致则病,甚则危,如形体肥厚者,其脉应大,气息应有力,若见脉细同时出现少气呼吸困难接续不上者,病情就危重;形体瘦小者,一般脉象相应的细小,气息低弱,若见脉大和胸中多气者,病情亦危重;“脱肉身不去”,即不能行动主死。
从脉至数可以推测预后,如脉象三五不调者为病脉;脉来如参舂者主病重,“参舂”即用石臼捣谷物的样子。
从脉形及其各部位的脉象一致与否可以推测预后,如在诊察九候脉象之中,如果有一部独小、或独大、或独疾、或独迟、或独热、或独寒、或独陷下,此小大疾迟热寒和陷下即为“七诊”,都是有病的表现;若九候脉中有一候不俱者为病,二候不俱者为病重,三候不俱者为病危,“不俱”即不一致的意思;全身上下左右的脉象、或三部九候的脉象、或中部的脉象与它脏脉象等,凡表现不一致者为死候;真脏脉见,多死于其所不生。双目内陷者主死;当足太阳气绝时,可见其足不能屈伸,死时必见戴眼。
[原文]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曰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素问·三部九候论》)
[释析]从脉可测死时。如脉沉细悬绝者属阴,夜半死;脉盛躁喘数者属阳,日中死,脉忽慢忽快者死于辰戌丑未日乘四季之时。同时,诊脉测死期,还应结合出现的病症,如果形肉已脱,即使脉象调和,也是死亡的征象;七诊之脉虽然出现,但是如果九候之脉均与四时相从则不是死症,因为有的病,如风病及妇女月经病,其脉象与七诊之脉相似;但也有出现了七诊之脉,其脉象表现有衰败之象,这是死症,死时必发呃逆。
[原文]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素问·阴阳别论》)
[释析]切脉时出现了真脏脉,即脉来悬绝无胃气柔和之象,肝脉见此十八日死;心脉见此九日死;肺脉见此十二日死;肾脉见此七日死;脾脉见此四日死。
[原文]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肝脉鹜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已。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素问·大奇论》)
[释析]心脉满大为热极生风,肝脉小疾为血虚生风,二者均会出现癫、抽搐、筋脉拘挛病症。肝脉鹜暴,是形容脉来如奔走急快的样子,如受惊吓致脉乱,如表现为脉不通,且失音,则为肝气为惊所致一时闭厥,当气通后不治疗也会自愈。脉小急多为寒甚,脉不鼓为血内凝,所以当肾脉、肝脉和心脉出现小急且不鼓时,多为寒凝血瘀之瘕积病症。
肝藏血主风,肾藏精主水,二脉俱沉主石水,石水者“多阴少阳”“少腹肿”(《素问·阴阳别论》),病在内、在下;二脉俱浮者为风水,风水者,“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素问·水热穴》),病在外、在上;二脉俱虚为精血大亏故死;二脉俱小弦则欲发惊。
疝者,多因寒凝所致疼痛的病证。脉沉者为病在内,脉急者为痛,脉沉急且大,为阴寒内盛结聚之证,所以肾脉、肝脉大急沉均为疝;心脉搏动滑急为心疝;肺脉搏动沉为肺疝。
三阳为太阳,指小肠、膀胱,太阳脉急为瘕痛;三阴为太阴,指脾、肺,太阴脉急为疝痛;二阴为少阴,指心、肾,二阴脉急为厥;二阳为阳明,指胃、大肠,二阳脉急为惊。
澼者,“肠间水”(《集韵》),肠澼即为水湿之邪停聚肠间所致的病患,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脓血等,类似于痢疾。肠澼病在肠,病位在里,故脉沉,今脾脉外鼓示邪已不甚,故日久会自愈。肝木克脾土,今肝脉小缓则脾不受其累,故容易治疗。肾为阴脏,肾脉搏动而下血,示阳热动血,血温身热是热盛伤及肾阴之证,故主死。心属火主血,为阳中之阳脏,肝属木藏血,为阴中之阳脏,心肝木火相生,故二脏同病见下血者可治;但见两脏脉小沉涩,为阴血大亏之征,若出现身热则为阳将外脱之象,故七日死。
胃脉沉鼓涩,浮鼓大,心脉小而坚急,都是气血阻塞而发半身不遂之偏枯病症,鬲,指气血阻塞之机。若男子发病在左侧,女子发病在右侧,舌头转动灵活而无失音,则可以治疗,30天能恢复;从者,指男发病在右、女发病在左,且出现失音,则治疗3年可恢复;若年不满20岁而患此疾,3年而死。脉来搏指而有力,多为阳胜,如果出现衄血发热则为阳胜阴脱之证,故主死;而悬钩之脉是衄血发热常见之脉。脉至如喘,指脉来急促如人之喘象;暴厥,是突然不省人事不能说话的病症。脉至如数,指脉来似数脉,此非热证,多是突然受到惊吓所致,所以三四天可自愈。
浮合之脉,形容脉来浮于皮肤之上,忽分忽合如水之波浪,当浮合而数,一息在10次以上,是经气不足的征象,始见此脉者90天死。脉如火薪,形容脉来像燃烧的火焰,上窜搏动无定之形,是心之精气欲脱的征象,草枯于秋末冬初之时,金水侮乘心火,故心气绝而亡。脉如散叶,形容脉来如散落的树叶,飘零浮泛无定之形,是肝之精气虚甚的征象,树木落叶于秋季,金乘木,故肝气绝而亡。脉如省客,形容脉来如省亲之客,忽来忽去、或无或鼓,是肾之精气亏损不足的征象,悬去枣华指枣花开落,多在初夏之时,火侮水,故肾气绝而亡。脉如丸泥,形容脉来坚涩不圆滑,是胃之精亏虚的征象,榆荚落于农历三月,木盛乘土而亡。脉如横格,形容脉来如有横物格于指下,长且坚,是胆之精气亏虚的征象,禾谷成熟于金秋之际,金旺乘木而亡。脉如弦缕,形容脉来如弓弦之紧细,是胞脉之精气亏虚的征象,若静而无言可治;若躁而多言,到下霜时就会死亡,这是因为胞之脉系于肾,肾之脉系于舌本,胞之精气不足应不言,今反善言,为阴不敛阳之证,故到下霜时虚阳消散而亡。脉至如交漆,形容脉来像绞滤漆汁之流散一样左右傍至,始见此脉者30天死。脉来如涌泉,浮鼓有力,是太阳精气亏虚的征象,到韭菜叶新鲜之时会死亡。
脉至如颓土,形容脉来像松土一样,浮虚无力,是肌肉之精气不足的征象,面色黑白相间,到春天白垒生发之时木乘土而死。脉来如悬雍,浮取大而重按则稍小,是十二腧穴之精气不足的征象,水凝结冰阴盛之时死亡。脉来像仰起的刀口,浮取脉小而锐利,重按脉大而坚急,这是五脏郁热,寒热交替于肾的征象,病人不能坐,立春死亡。脉来如弹丸,滑而无根,重按之不得,是大肠之精气亏虚的征象,到枣树生叶时死亡。脉来如花轻浮软弱,且伴易恐,坐卧不安,耳鸣,这是小肠精气亏虚的征象,深秋时死亡。
(四)关于触诊
1.腹诊
[原文]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瘇,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灵枢·水胀》)
[释析]腹诊在触诊中占了很大的篇幅。如腹水,用手按其腹部,手起后腹部随手而平,手下有裹水的感觉;肤胀,用手按其腹部,手起而凹陷不随手而起,窅,音咬,按之凹陷状;鼓胀,腹部触诊与肤胀相同,二者的不同在于:肤胀腹色不变,鼓胀肤色苍黄,腹部青筋隆起;肠覃,用手按腹部感觉很坚硬,用手推时可移动;石瘕,腹部按诊同肠覃,二者的区别在于:肠覃月经按期而至,月经不能按时而来。
[原文]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病名曰伏梁。(《素问·腹中论》)
[释析]如少腹盛满,按之上下左右都有边界,此病称为伏梁。
2.痈疽辨
[原文]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灵枢·痈疽》)
[释析]痈疽均为皮肤破溃的病症,但痈多为热盛瘀阻所致,故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肉腐溃脓,表面皮肤薄并且有光泽的热证。疽邪热下陷于肌肤后,筋脉骨髓气血枯竭,故皮肤表现为颜色黑暗无泽并且坚厚,就像牛皮一样。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3.按尺肤
[原文]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灵枢·论疾诊尺》)
[释析]尺肤滑润且光亮如脂膏者为风病;尺肤枯涩者为风痹病;尺肤粗糙象枯鱼鳞片者为水溢饮病,泆,同溢;尺肤灼热,伴脉盛大而躁疾者为温病,脉盛大而滑利者为疾病将愈之象;尺肤寒凉,脉象微小者会出现泄泻、少气;尺肤像火烧一样先热后又寒凉者为寒热病。尺肤先寒凉,久持而发热者也是寒热病,大,当为持字,或此作持解。尺肤肌肉软弱者,病名解;如伴身倦喜卧而消瘦者为寒热病,因属虚劳寒热,故不易治。
4.按手足
[原文]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灵枢·论疾诊尺》)
[释析]用手按病人手足出现凹陷而不能随手弹起者为风水肤胀,常伴有眼睑浮肿,颈部脉动明显,时咳等症状。触手掌心热者为腹中热;掌心发凉者为腹中寒。仅手部发热者为腰以下发热;仅肘部发热者为腰以上发热;仅肘前部发热者为前胸发热;仅肘后部发热者为肩背发热;仅臂之中部发热者为腰腹有热;肘部后部粗处以下三四寸发热者为肠中有寄生虫病。
《内经》论切脉,大抵可归纳为三个部分。
一是诊脉法,包括怎样诊脉,诊脉的部位及诊脉的注意事项。如“诊法常以平旦……”“三部九候”“人迎、气口”“诊尺肤”,以及“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也就是以问诊为先,“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即要与望诊相参等。
二是强调脉分四季,但皆以胃气为本,并反复分述四季的平脉、病脉和危重脉,阐述五脏脉的异常变化。
三是脉证相参,即见何脉主何病。大略的统计,在《内经》中共论述有27种脉象,且历代医家亦多应用验证于临床。除此尚以“形容”的方式,如:脉至“如涌泉”“如偃刀”“如悬雍”“如操带钩”“如鸡举足”“如新张弓弦”等等,计约50余种,其中含有后世医家所论之“七绝脉”如“屋漏”“弹石”等。
综观《内经》论脉的内容,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经过长期医疗实践,已经总结出关于切脉的理论与经验,但这一总结应该是初始的,还有其不足之处,还不够系统、完整。因此,自《难经》论脉之后,晋王叔和始著《脉经》,为“脉学”之专著。我们现在学习诊脉,既要有选择的学习《内经》的切脉内容,还应重点研习脉学中的“四言举要”及“濒湖脉学”,确会在临证时受益颇大。
《内经》对触诊,尤其是对“腹诊”,皆有简要的描述,说明当时医生在给患者检查时,并没有什么忌讳。只是在唐宋之后,封建制度的影响,使医生在给患者检查时,出现诸多不便。
(五)《内经》脉象归类
《黄帝内经》所记述的脉象有27种:浮、沉、小、大、长、短、滑、涩、弦、紧、洪、细、弱、实、虚、散、伏、革、缓、急、耎、坚、静、躁、代、迟(一呼一动,一吸一动)、疾(一呼脉四动以上)等。
带有形容的脉象有50余种:满大、小急、外鼓、鼓大、浮合、鹜暴、上盛、下盛、动数、如华(花);悬绝急、如火薪、如散叶、如丸泥、如横格、如弦缕、如交漆、如涌泉、如颓土、如悬雍、如偃刀、沉而横、沉而喘、耎而散、结而横、如引葛;乍疏乍数、乍短乍长、浮大而短、如循琅玕、如操带钩、如落榆荚、如循鸡羽、如物之浮、如风吹毛、如循长竿、如鸡践地、如鸡举足、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揭长竿末梢、如新张弓弦、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如丸滑不直手;实而盈数、搏坚而长。
四季脉为:春弦、夏钩(洪)、秋毛(浮)、冬石、长夏代、滑(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