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字学概要》揭示多形形声字的形成方式

《文字学概要》揭示多形形声字的形成方式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字本是表意字,《说文》根据讹变的形体把它分析成了多形的形声字。有的字实际上是一形一声的形声字,《说文》把充当它的形旁或声旁的合体字割裂了开来,因此把它错析成了多形的形声字。“”字所从的“疒”本应作“爿”,《说文》篆形有误。像“奉”字那样初文早就已经废弃的后起字,把它们分析成多形的形声字也无不可。总之,可以看作是多形的形声字,大概绝大多数是由于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或在形声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

《文字学概要》揭示多形形声字的形成方式

《说文》分析为从两个以上形旁的形声字比较多。这些字的情况相当复杂。

有的字本是表意字,《说文》根据讹变的形体把它分析成了多形的形声字。例如“彘”字本象腹上贯矢的豕,“《说文》里把它错成从彑,从二匕,矢声,就成了所谓三形一声了”(唐兰《中国文字学》107页。“矢”、“彘”音近,“矢”也可以认为兼有表音作用)。

有的字实际上是一形一声的形声字,《说文》把充当它的形旁或声旁的合体字割裂了开来,因此把它错析成了多形的形声字。下面是几个例子:

alt  《说文》:alt寐而有觉也。从宀,从疒,夢(梦)声。”(“alt”当由甲骨文alt字演变而成。《说文》训“夢”为不明,以“alt”为夢寐之“夢”的本字)。“alt”字所从的“疒”本应作“爿”,《说文》篆形有误。《说文》作alt的“寐”字,始皇泰山刻石作alt可证。甲骨金文里有alt字,有人指出这就是“alt”字所从的“alt”(《金文编》432页引高景成说),当可信。“alt”的字形表示屋子里有床,字义当为“寢”相近,也有可能就是“寝”的初文。“alt”本应是从“alt”“夢”声的一般形声字。《说文》既把“alt”错成“alt”,又不知道这本是一个可以独立使用的字,所以就把“alt”字分析错了。

alt  《说文》:alt妙也。从人,从攴,豈(岂)省声。”古文字里有alt字,“alt”字的左旁是由它变来的。“alt”本应是从“攴”“alt”声的一般形声字,《说文》未收“alt”字,所以就把它分析错了。

飭(饬)、alt(蚀)  《说文》:“飭,致坚也。从人,从力,食声”,“蝕,败创也。从虫、人、食,食亦声”。古有“飤”字(金文习见,又见《说文·食部》),“飭”应该分析为从“力”“飤”声,“alt”应该分析为从“虫”“飤”声(参看《六书故》)。至于《说文》分析为“从巾,从人,食声”的“饰”字,本来既有可能跟“饬”、“alt”相类,是从“巾”“飤”声的字,也有可能跟下面马上要讲到的“寶”、“alt”等字属于一类,详下文。

有的字是在会意字上加注音符而成的形声字。例如:

寶(宝)  《说文》:alt珍也。从宀,从玉,从贝,缶声”。“宝”字在甲骨文里写作alt表示屋子里有贝、玉等宝物,本是一个会意字。周代金文才加注“缶”声而成形声字。《说文》对“宝”字的分析不能算错,但是不如分析为“从宀从玉从贝会意,缶声”妥当。

上一节讲过的“alt”(野)字、“alt”(饮)字,情况跟“宝”相似。《说文》把“alt”字分析为从“欠”“酓”声,其实应该分析为“从欠从酉会意,今声”。上面刚提到过的“饰”字,本义是刷拭(“拭”大概就是表示它的本义的分化字,参看《段注》)。这个字也有可能本是从“人”持“巾”以表示刷拭之义的一个表意字,后来才加注“食”声而变成形声字。

有的字是在一形一声的形声字上加注意符而成的后起字。例如:(www.xing528.com)

奉  《说文》:“alt,承也。从手,从alt,丰声。”“alt”象两手。按理说,造“奉”字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把“alt”和“手”这两个形旁一起用上的。alt字金文作alt散氏盘铭文有alt字,古文字学者大都认为是“奉”的初文,当可信(这个字所从的“丰”不但起音符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两手所捧之物,跟甲骨、金文“受”字所从的“舟”相类。所以这个字也可以看作会意兼形声字。)。可证“奉”字的“手”旁确是后来加上去的。“奉”字的构造跟上一节讲过的“燃”字相类。不过“燃”字出现后,“然”字仍然在频繁使用(用来表示它的假借义)。“奉”字出现后,它的初文就逐渐被遗忘了。

《说文》对形声字加注意符的现象,有时是明确指出的。例如:

菹,酢(醋)菜也。从alt沮声。alt,或从皿。

alt(匡),饭器,筥也。从匚,alt声(alt字书音huáng,参看本章〔(六)3〕)。alt(筐),匡或从竹。不过许慎已经不知道“奉”字是由alt变来的,所以处理它的办法就跟处理“alt”、“筐”等字不一样了。像“筐”、“燃”那样实际上跟初文已经分化成两个字的后起字,以看作一形一声的形声字为妥。像“奉”字那样初文早就已经废弃的后起字,把它们分析成多形的形声字也无不可(这是就“奉”字篆文字形说的,隶、楷字形已丧失表音作用)。不过我们应该知道,它们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两个形旁的。

还有些从二形的形声字,很像是在形声字上加注意符而成的后起字,但是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还难以下断语。例如:

alt  《说文》:“alt”,水萹茿也。从alt从水,毒声。”结构跟“alt”相类的“萍”,《说文》作“苹”,“水”旁大概是后加的(《说文》:“苹,蓱也,无根浮水而生者。从艸,平声。”这个“苹”跟古书里当白蒿类草名讲的“苹”和现在的简化字“苹”都是同形字)。“alt”字也有异体“alt”,见《玉篇》等书,它的“水”旁也有可能是后加的。但是《玉篇》等书晚于《说文》,所以这一点还不能肯定下来。“alt”字之外,“薻”(藻)、“蕅”(藕)等字《说文》也认为是从alt从“水”的二形字。

碧  《说文》:“碧,石之青美者。从玉、石,白声。”《说文·玉部》里有很多训为“石之似玉者”、“石之次玉者”或“石之美者”的字。这些字除去“碧”字之外,都是从“玉”的一形一声的形声字。可能“碧”字本来也只从“玉”,“石”旁是后加的(不过“琥珀”之“珀”与“碧”字无关。“琥珀”本作“虎魄”,“珀”是“魄”的分化字)。

总之,可以看作是多形的形声字,大概绝大多数是由于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或在形声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