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出疹时全身症状随之加重,体温升高可达40℃左右,咳嗽频繁,眼结膜红肿,畏光,眼睑浮肿加重。六、治疗合理的治疗是促进麻疹病人恢复健康的最重要措施。对皮疹迟迟不退者应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作相应处理。WHO计划将麻疹作为第二个被消灭的人类病毒疾病。

第六节 麻  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本病的传染性极强,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一、病原学

麻疹病毒的抵抗力不强,易被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灭活。但对干燥、寒冻有较强的耐受力,在0℃时可保存约1月。麻疹病毒可在人肾、猴肾以及人羊膜细胞中缓慢生长且很难分离。传代后失去致病性,保持免疫性,故依此制备减毒活疫苗。

二、流行病学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以前驱期传染性最强。恢复期患者不携带病毒,故无传染性。麻疹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通过食物、玩具和日常用品等间接传播者很少。易感者接触本病病人后90%以上发病,成人多曾患过麻疹或接受过预防接种而获得巩固的免疫力,故麻疹患者以小儿为多,但6个月以下的婴儿很少患麻疹。由于预防接种的重点是幼龄小儿,发病年龄有向较大年龄组推移的现象。麻疹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春季为多。本病过去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极大。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0~12天,短者6天,长者21~28天。

1.前驱期(疹前期)

初起有发热、乏力、纳差、咳嗽、喷嚏、流涕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伴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等,因而形成麻疹的特有外貌。部分病例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起病2~3天后在口腔两侧颊部黏膜出现口腔黏膜斑,称麻疹黏膜斑(柯氏斑),为灰色的小斑点,外周绕以红晕。最初似针尖大,逐渐增大,数量增多,可部分融合。90%以上的患者出现此斑,为麻疹所特有,故为本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此斑在皮疹出现后1~2天消失。除颊部黏膜外,牙龈、口唇、眼结膜、鼻黏膜、阴道及肠道黏膜,也可见此种斑点。

2.出疹期

起病3~4天后开始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前额发际和面、颈部,然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直至手掌和足底,2~5天出齐。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初发时疹子细小稀疏,界限分明,色淡,以后逐渐密集或融合成片,色泽变深。疹间皮肤正常为其特点。出疹时全身症状随之加重,体温升高可达40℃左右,咳嗽频繁,眼结膜红肿,畏光,眼睑浮肿加重。个别患儿可有嗜睡甚至谵妄。

3.恢复期(疹后期)

出疹后3~5天,皮疹由红色逐渐变为棕褐色,并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退疹时体温开始下降,全身症状随之改善,精神、食欲逐渐好转。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留褐色色素沉着,1~2周后消失。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4.临床分型

除前述典型麻疹外,还可见以下几种类型:①轻型麻疹,②重型麻疹(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成人麻疹)。

四、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心血管功能不全、喉炎、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www.xing528.com)

五、诊断

有麻疹接触史,过去未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可考虑本病的可能。病后2~3天后口腔黏膜发现柯氏斑,即可确诊。3~4天后于耳后、前额发际发现鲜红色斑丘疹,更有助于诊断。实验室可作麻疹巨细胞检查,还可作血清学相关病毒学检查协助诊断。

六、治疗

合理的治疗是促进麻疹病人恢复健康的最重要措施。

1.一般治疗

患者宜卧床休息;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新鲜,切勿关闭门户,但不能有穿堂风;注意保暖;保持皮肤黏膜清洁,隔离至出疹后5日;有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5日;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水分要充足;保持皮肤及眼、鼻、口、耳的清洁,用温热水洗脸,生理盐水漱口;用抗生素眼膏或眼药水保护眼睛,防止继发感染。

2.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予小剂量退热药,但体温不得降至39℃以下,或给予适量镇静剂防止惊厥。忌用强退热剂及冰水、酒精等擦浴,以免影响皮疹透发。烦躁不安或惊厥者应予复方氯丙嗪、鲁米那、安定等。咳嗽重、痰多者,可服止咳祛痰药。对皮疹迟迟不退者应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作相应处理。

3.并发症的处理

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出疹期和皮疹消退期。麻疹合并肺炎时还应注意做好下列工作:①呼吸困难者宜取半卧位。②高热者可先用物理降温。③咳喘重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祛痰药或支气管解痉剂。④心力衰竭者除半卧位、给氧、镇静及止喘等措施外,应及时给予强心药物。⑤腹胀者可暂停或酌减饮食,用2%的肥皂水灌肠后,留置肛管排气,无效可注射新斯的明或针灸足三里、天枢和中皖;缺钾者应口服或静脉补充钾盐。⑥抗菌药物的治疗。

七、预防

1.管理感染源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收易感儿童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流行期间易感婴幼儿不要走亲串门,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农村可实行村间隔离。

3.保护易感人群

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办法。WHO计划将麻疹作为第二个被消灭的人类病毒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