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叙事学:第十一章的焦虑问题

中国叙事学:第十一章的焦虑问题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聚焦”一词与中国叙事之间会出现这种不“和谐”现象?中国叙事则不那么讲究“聚焦”,叙述的重点经常发生偏离与游动。“聚焦”这一概念与中国叙事的疏离,其道理就像西洋拳击术语不适合形容中国的太极拳一样。[82]但focalization在汉语中多被生硬地直译为“聚焦”,而本人一贯主张将其意译为更具人文意味的“观察”,而且“观察”较之“聚焦”更能体现focalization的本义。

中国叙事学:第十一章的焦虑问题

【提要】 “聚焦”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一个高频词,但在文学领域,人们多半是在讨论西方叙事时才使用这个术语,一旦涉及中国文学特别是传统叙事,研究者还是倾向于用“视角”之类的概念来表达。为什么“聚焦”一词与中国叙事之间会出现这种不“和谐”现象?原因在于中西文化在空间表现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绘画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众所周知,中西绘画的“投影”方式分别为“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前者的“视点”可以自由移动,后者因固守一处而只有一个消逝点。与此相似,西方叙事也喜欢在主要人物身上“聚焦”,从荷马史诗、骑士传奇到流浪汉小说(18世纪之后的小说更不用说),都是紧紧围绕主要人物的行动(战斗、漂流、游侠、流浪等)展开叙述。中国叙事则不那么讲究“聚焦”,叙述的重点经常发生偏离与游动。“聚焦”这一概念与中国叙事的疏离,其道理就像西洋拳击术语不适合形容中国的太极拳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文化是讲究“聚焦”的“焦点透视”,而中国文化则是不那么注重“聚焦”的“散点透视”,“聚”有“聚”的好处,“散”也有“散”的优势,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在这方面我们也要警惕某种“西方学术钦羡”。

在上一章中,我们从反对视觉文化的过度膨胀出发,提出汉语中应建立“观察”(focalization)与“聆察”(auscultation)这样一对概念,以对应人最主要的两种感知方式——“看”与“听”。“观察”在英语中的对应词应为focalization,这个词被造出来虽然只有40年的历史,目前却是叙事学领域内首屈一指的热词,据说使用率远远超过了位居第二的author。[82]但focalization在汉语中多被生硬地直译为“聚焦”,而本人一贯主张将其意译为更具人文意味的“观察”,而且“观察”较之“聚焦”更能体现focalization的本义。(www.xing528.com)

以下围绕这一主张展开讨论,虽然是从focalization的汉译入手,侧重点仍为感知方式与视听之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