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却极为有限。
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斗殴、偷窃、杀人、自杀等一桩桩青少年暴力事件常常出现在媒体上,在这个变化着的社会里,青春有时候让人觉得残酷异常。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全国公安部门的抽样调查也表明: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一组组的数据,一个个的镜头,让我们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怎么了?他们有什么样的人格基础和心理特征?这些行为的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关注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长和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些全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极大地冲击着我们,而且以惊人的力量和速度改变着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客观上要求家长和家庭教育要转变旧有的思路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变化。
然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十分缺乏。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过度保护,如同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一样,极大地降低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知之甚少,即使孩子已经出现明显的不良心理征兆,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更谈不上给予重视和指导。在这种条件下,即使家长意识到子女的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着手解决,有时因处理不当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严重恶性事故的发生。
要想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家长首先应了解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人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孩子不仅要注意生理卫生,还要注意心理卫生,这才能达到真正、全面的健康。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讲,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综合国内外专家们的观点,结合我国孩子的特点,以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例,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着正常的智力
一个人的智力是不是正常,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因为,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如果一个人连智力都不正常,还怎么要求他过正常的生活,并且还能够对世界有所认识呢?那么,一个人怎么样才算智力正常呢?(www.xing528.com)
一般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可分三个等级:超常(智商130以上);中常(智商100左右);低常(智商在70以下)。前两个等级都属于智力正常,最后一个等级属于智力不正常,因而不具备正常人的心理机能。
二、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的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三、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四、有着稳定、乐观的情绪
情绪因素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主导情绪一定是积极的、稳定的,并且会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情绪。因为这种心理活动会让人的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也会让人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会生活在消极悲观、闷闷不乐中,精神状态也一定不太好,一直有这种情绪体验的人会对前途感到暗淡、渺茫,对自己丧失信心,反应也会相对迟钝。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少有挫折感,偶遇挫折也能比较妥善地处理,并能在挫折中学习,把挫折变为动力。心理不健康者,就会自寻烦恼,即使遇到一点点儿小挫折,也可能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五、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做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明确教育的内容,注重教育的策略,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