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魏石窟:中国佛教艺术转折点

北魏石窟:中国佛教艺术转折点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魏佛教胜地数量众多,有五台山寺院,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处,均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突出代表。452年,太武帝去世,其子文成帝继位后,下诏恢复佛教,大兴土木建寺立庙,倾皇朝财产兴建灵严寺,开凿云冈石窟。到北魏分裂后,北朝僧尼人数一度多达300万众。石窟遗址绵延近一千米,共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石窟中多种佛教艺术风格的融汇贯通,对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北魏石窟均有影响,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北魏石窟:中国佛教艺术转折点

宋昱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

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

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

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

宋昱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

梵宇:梵,佛教术语,清静。

金地:指佛陀所在地。

龛:盛放佛像的阁。

众灵:指众多神灵。牖:窗户

朱旭:大红色。

挹:舀,酌取。

翠微:绿色。

瑞莲:吉祥的莲花。(www.xing528.com)

瑶树:琼瑶树。

天衣:指佛像的衣服。

孝文帝即位后,恢复佛教。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佛教进入全盛时期。当时社会的浓郁佛教氛围,带来了佛教艺术的高度繁荣。北魏佛教胜地数量众多,有五台山寺院,有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处,均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突出代表。

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大流行时期。佛教本是发源于印度的古老宗教,东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土。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战乱离散,使百姓生活流离失所,生活困顿无着,亟需宗教皈依。北朝各族统治者对佛教大力提倡,如后赵重用佛图澄,前秦苻坚重用释道安,后秦重用鸠摩罗什,南燕重用僧朗等,使中土佛教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在北朝历史上,北魏统治时间相对较长,北魏佛教的发展,也最引人注目。389年,北魏道武帝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内)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宣布佛教为国教,并视武周山为祈福神山,在此建寺造像,同时致书法师僧朗,赐丝绸以示敬意,不久又请赵郡沙门法果担任"沙门统",统辖全国僧徒。法果主张以道武帝为当今如来,拜天子即等于拜佛,进一步强化了佛教与北魏统治者的关系,使佛教在北魏有了较大发展。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佛教发展遭到挫折。当时正值道教与佛教争斗较为激烈之际,公元444年,太武帝下诏禁止百姓私养沙门,445年拓跋焘途经长安,见佛寺中藏有兵器,怀疑僧侣私通叛乱者,又发现寺中藏有酿酒用具及富人寄存财物,不禁大为生气。大臣崔浩信道抑佛,趁机建议灭佛,于是太武帝下令焚毁佛寺,强令僧人还俗。这就是有名的"太武帝灭佛"事件。

452年,太武帝去世,其子文成帝继位后,下诏恢复佛教,大兴土木建寺立庙,倾皇朝财产兴建灵严寺,开凿云冈石窟。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佛教进入全盛时期。洛阳城内佛寺林立,僧尼众多,景象蔚为壮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形容当时的洛阳城中,"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摸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当时洛阳城内佛宇多到1367所,"寺夺民居,三分且一"。很多外国僧侣也来到洛阳,史载当时有西域僧人3000多人,朝廷专门出资建永明寺,有僧舍千余间,以供安置。而北魏全国的寺院,估计不下3万所,僧尼人数多达200万。到北魏分裂后,北朝僧尼人数一度多达300万众

云冈石窟是北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它始建于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先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石窟5所,之后又陆续兴建各类石窟1000多个,至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才告基本完成,历时近40年,动用的能工巧匠最多时达十多万户,其工程之大令人咋舌。

北魏云冈石窟,是公元5~6世纪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石窟遗址绵延近一千米,共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石窟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厘米,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雕像形态,或居中正坐,或击鼓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无不神态感人,气象生动。

按照石窟开凿时间,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造像风格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结构浑厚、纯朴,带有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较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石窟中的乐舞、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石窟中多种佛教艺术风格的融汇贯通,对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北魏石窟均有影响,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