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
龙骧虎步反狐疑,解事陈琳却似痴。
灭火不关千里草,汉家社稷付屠儿。
陈普(1244~1315)宋代诗人,字尚德,号惧齐,宁德人。善写咏史诗。
何进:汉灵帝何皇后弟,本为屠家子,后任大将军,执掌朝政。龙骧虎步:形容人昂首阔步气势威武。
解事:明白事理。
陈琳:汉末三国时人,曾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陈琳曾谏阻,何进不纳。
痴:愚笨。
千里草:指董卓。
屠儿:指何进。(www.xing528.com)
本诗记叙了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的起因。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朝中是外戚与宦官内斗;地方则为各军阀集团所瓜分。188年,汉灵帝正式委任一些地方军阀为州牧,总揽地区军政大权,使军阀割据势力进一步膨胀。公元189年,灵帝去世,少帝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其弟外戚何进为大将军,总揽朝政。何进为剪除宫中宦官势力,积极拉拢袁绍等大族。后在袁绍怂恿下,密召并州牧董卓等地方军阀引兵向京城,以作为呼应。主簿陈琳劝他说:"国事不能以诈立。您总揽大权,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对付宦官,已绰绰有余。干吗还要更征外助呢?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搞不好,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而添乱。"何进固执不听。
何进谋诛宦官,但又优柔寡断,错失良机。结果日久事泄,反被宦官们设计所杀。袁绍等闻讯,遂攻入宫中,大杀宦官两千多人。这次宫廷政变,彻底结束了东汉戚宦长期相争的局面,但同时也形成了中央权力的真空。这就为董卓入京提供了可乘之机。
董卓(?~192),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有膂力,能左右驰射,"以健侠知名"。后参与镇压羌人起义,因战功升任河东太守。董卓的军队骁勇强悍,战斗力很强。黄巾起义时,奉命率兵围剿黄巾军。他看到汉政府腐朽无能,便日益骄傲放纵,不服节制,朝廷也对他无可奈何。何进召董卓将兵诣京,无异是引狼入室。
董卓入京后,凭仗武力,专擅朝政。他废掉少帝刘辩,改立9岁的刘协(献帝)为傀儡皇帝,自封相国,又杀何太后,独揽朝政大权。董卓生性"残忍不仁",为政"法令苛酷","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搞得人心惶惶。又纵兵杀掠百姓,卓军所过之处,见乡村男女聚会,便"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进入洛阳后,又纵兵洗劫城中,"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灵帝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残暴放纵如此,简直令人发指。于是引起天下共愤。
公元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州郡,兴兵声讨董卓,各地云集响应。董卓见关东联军势盛,便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临行又劫掠洛阳金珠宝器、文物图书,焚烧宫庙、官府和居家,胁迫洛阳几百万居民一道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室屋荡尽。董卓西归长安后,依然骄奢僭拟,气焰嚣张。他自封为太师,官位居诸王之上;公卿迎拜,卓不还礼;所乘车驾,同于天子御驾;大臣讲话稍不合意,即遭诛戮。又任用亲族统军,盘居要津,在郿县修建了与长安城等高的坞,号称"万岁坞",多积粮谷于内,够三十年食,用以自保。
董卓的残忍嗜杀,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司徒王允与董卓义子吕布合谋,趁董卓入宫上朝、疏于防备之际,将其杀死。消息传出,百姓歌舞载道,长安士女"市酒肉相庆",填塞街市。王允又派皇甫嵩往攻郿坞,杀卓母妻宗族。"坞中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堆积如山"。不久,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大肆报复,吏民死者万余人。随后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大臣。他们彼此相互参事,使关中地区二三年"无复人迹",社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
关于董卓之乱历史的前因后果,曹操曾借用古人挽歌曲调,作《薤露行》、《蒿里行》,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其中《薤露行》记叙了何进胸无谋略,优柔寡断,除奸不成,反使汉祚覆坠,招致董卓之乱,引发空前浩劫。其诗曰: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执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蒿里行》则记载了袁绍等人以讨伐董卓为名,如何各怀异心,乘乱争权夺地,导致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史实。其诗曰: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两首诗用语朴素,感情真挚,后人称之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