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
汉氏方版荡,群阉恣邪谲。
謇謇陈蕃徒,孜孜抗忠节。
誓期区宇静,爰使凶丑绝。
谋协事靡从,俄而反诛灭。
吴筠(?~778)唐代道士、诗人。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著有《形神可固论》。
版荡:政局动荡。
群阉:指众宦官。
恣:任意、放纵。
邪谲:胡作非为。
謇謇:忠诚的样子。
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致力于反对宦官专权,遭受党锢之祸。
孜孜:全心全意。
区宇:泛指天下。(www.xing528.com)
爰:进一步。
协:确定。
靡:不。
俄而:很快的样子。
这首诗叙述了东汉末年士人和正直官僚反对宦官专权,而招致"党锢之祸"的历史。党锢之祸,是东汉桓灵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重大政治事件。"锢"即禁锢,指终身不得做官。
东汉末期,外戚、宦官交替干政。延熹二年(159),汉桓帝借助单超等宫中宦官,剪灭外戚梁氏,宦官单超等五人因功封侯。此后30多年间,"国命委于阉寺",宦官们利用接近皇帝的便利条件,"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专横无比,焰势熏天,将国家政局操控于股掌之间。许多官僚士绅为求私利,也巴结宦官,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权政治集团。宦官们得势以后,残暴贪利,几与盗贼无异。他们在地方上鱼肉百姓,兼并土地,其家人子弟也多仗势胡为,不守法度。单超之侄单匡为济阴太守,贪赃五六千万;
侯览之弟侯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徐璜之侄任下邳令,向原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求婚不得,竟带人将其抢来,当做箭靶子活活射死。宦官们的胡作非为,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政局动荡。
面对如此局面,一批有正义感的官员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一面上书苦谏,劝说皇帝铲除宦官;一面与太学生们联合,借助"清议"活动,主导社会舆论。还有一些正直的官吏,也利用合法权力,打击宦官及其党羽。延熹八年(165),太尉杨秉揭发益州刺史侯参的残暴罪行,侯参畏罪自杀,继而弹劾侯览,迫使侯览免职。同年,司隶校尉韩演告发宦官左悺及其兄左称"请托州郡,聚敛为奸,宾客放纵,侵犯吏民"的罪行,左悺、左称畏罪自杀。其中最著名者,当属陈蕃与李膺二人。
陈蕃,字仲举,汝南人。少时在院中读书,其父老友来访,见院中芜杂,问陈蕃道:"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一时闻名当地。陈蕃性格率直,为官清廉,敢于坚持原则,人称"不畏强权陈仲举"。由于他坚持反对外戚宦官,仕途屡遭挫折。但终因政绩显著,拜为尚书,汉灵帝时官至太傅,成为当时"清流"的中坚力量。
李膺,字元礼,颍川人,素有清廉之名。宦官张让之弟张朔任野王县令,贪婪残暴,将一个孕妇活活剖腹杀害了。李膺任司隶校尉时,张朔畏惧李膺的威严,赶忙逃回京师,向张让寻求庇护。专横的张让也害怕李膺,将张朔藏到家中的空柱子中。李膺闻讯,带人破柱而入,将张朔就地正法,一时轰动京城,也吓坏了宦官。此后,宦官们"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第一次"党锢"面对李膺等人的打击,宦官们伺机发动反扑。166年,他们以张成案为借口,指使人上书,诬告李膺"养太学游士,结各郡生徒,共为部党,诽谤朝廷,疑乱风俗"。于是桓帝大怒,布告天下,搜捕党人。将李膺、杜密、范滂等二百余人下狱。陈蕃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屡屡上书,指出如此"堵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桓帝听了更为生气,将其免职。宦官们更是推波助澜,动用酷刑,大肆制造冤狱,株连无数,弄得朝野上下,一片恐怖气氛。后来桓帝迫于舆论压力,释放党人,但把李膺等人遣返乡里,姓名书于官府,"禁锢终身",不得再为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宦官集团的残酷迫害,并没有吓倒正直的党人。很多人慷慨赴狱,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社会舆论对党人的遭遇,也颇为同情。一时"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太学生们还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美名,党人的声望不降反升。这无疑是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168年,汉灵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封其兄窦武为大将军。窦武同情党人,重新起用陈蕃、李膺等人,打击宦官势力。宦官们与灵帝乳母勾结,企图取得太后信任,扰乱朝政。陈蕃等对此十分愤恨,与窦武联合上书太后,准备将宦官尽行诛废。不料事情泄漏,宦官们歃血为盟,挟持灵帝,派人收捕窦武,窦武率军反抗,兵败被杀。陈蕃此时已年届七旬,闻讯率官属诸生80多人,拔刀冲入承明门,声援窦武。后因势单力薄,兵败被捕,当日被杀,慷慨赴死。
陈、窦失败后,宦官们又掀起了规模更大、株连更广、时间更长的对官僚儒生的迫害活动,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他们重新逮捕李膺、范滂等人,将党人妻子发配边疆;只要是天下豪杰或有学问有声望之人,统统以"党人"论处。一时间,因"党人"罪名而死、被流放、遭囚禁者,达六七百人之多。后有人替党人鸣冤,宦官们又拘捕太学生一千多人。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要求赦免党人,宦官认为这是替党人翻案,先将曹鸾活活打死,并下令禁锢党人,株连亲属,把对党人的迫害推向高潮。
自此以后,士人忌口,万马齐喑,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几无遗类,社会陷入一片黑暗和混乱之中。但东汉党人们的忧国忧民之心,敢于冒死直谏、怒斥奸邪的的精神,却一直为历代人们所推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