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清流与清议-诗说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清流与清议-诗说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学生与朝中正直官员联合起来,自命为"清流",利用"清议"与"浊流"斗争。遭到范滂的坚决反对。郭泰游太学,针对当时宦官专权、肆行无道的腐败朝政,与贾彪等一道,偕同太学诸生,针砭时弊,扬清激浊,褒贬朝臣,掀起了社会舆论的高潮。但"清议"之风也引起了宦官们的强烈不安。他们向皇帝进谗言,诬陷"清流"官员和儒生为"党人",对其加以严酷迫害,最终引发了"党锢之祸"。

中国清流与清议-诗说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郭光海

千秋党锢最奇冤,毕竟危言起祸根。

独仰人师超世网,周旋浊世著谦尊。

汉代太学讲经画砖

郭光海 生卒年不详。清末桃源人。

郭林宗:名泰,东汉末年太原人。博通经典,居家教授,弟子至千人。曾游洛阳太学,与李膺等相善。善于品题人物,素有声望,是汉末"清议"的代表人物。

党锢:东汉末年,宦官专权,部分正直官员与太学生们利用"清议"之法,操控社会舆论,引起宦官的不满,诬之为"党人"。对其进行禁锢和迫害,史称"党锢之祸"。

危言:危险的言论。

世网:郭泰为人师讲经授徒,品题人物,不为危言敷论,免遭党锢之祸。

浊世:指当时的黑暗政治

东汉士人云集一处,广泛交游,尤其看重对人物的清浊划分和才性品鉴。这种借助社会舆论的人物品评方式,史称"清议"。太学生与朝中正直官员联合起来,自命为"清流",利用"清议"与"浊流"斗争。(www.xing528.com)

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在京师立太学,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儒家经学为教材培养教育人才。推行"察举""征辟"的人才选拔制度,只有道德才行符合儒家典范,且乡里声望好的人士,获得地方推荐,才有资格进仕。一个人的社会评价如何,逐渐成为决定其仕途进退的关键因素。汉代品评人物德行的风气,就这样逐渐流行开来。

东汉安帝以后,朝廷为笼络儒生,选拔人才多自太学及各地学校中出。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地郡国学校和私人授学之风更是普遍,一个数量庞大的士人阶层逐渐形成。

"清议"涉及的人物相当广泛,社会反响也比较强烈。议者往往对时人品行、行为进行对比,再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加以宣传,由于事关人物声望,素为大家所重视,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史书中"清议"的例子很多,如:汉桓帝即位前,曾向甘陵人周福(字仲进)问学。周福学问平平,政治上毫无建树,但因为曾做过"帝师",就被桓帝提拔为尚书。而与周福同郡的房植(字伯武),素有盛名,却只能做个河南尹的小官。很快社会上就传出关于这二人的民谚:"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

汝南太守宗资、南阳太守成缙分别以范滂(字孟博)、岑眰(字公孝)为功曹,让他们纠察官员。范滂嫉恶如仇,性格刚烈。有个叫李颂的人,平素德行不佳,却与大太监唐衡关系密切,唐衡命宗资在府中给李颂安排职位。遭到范滂的坚决反对。宗资担心得罪唐衡,心里着急却又不便多说,只好迁怒于书吏朱零,将其笞打一顿。朱零却说:"范滂做得对。今天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修正范滂的意见。"此事传扬出来后,汝南、南阳两郡有民谣唱道:"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缙但坐啸。"

冀州名士崔烈"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于是声誉衰减。崔烈深感不安,问其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答道:"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崔烈又问:"何为然也?"崔钧回答:"论者嫌其铜臭。"崔烈面有惭色。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纲紊乱。宦官们利用手中权势,贿赂公行,任人唯亲,大兴裙带之风,积极排斥异己,极大地堵塞了读书人与普通官僚士大夫的仕进之途,激起了太学生们的强烈义愤。到质帝本初元年(146),京师洛阳的太学生员,已达三万多人。他们与朝中一部分正直的官员联合起来,自命为"清流",将宦官外戚及其党羽称为"浊流",开始利用"清议"的舆论工具,品评人物,议论朝政,臧否得失,与把持朝政的黑暗势力展开斗争。

太学生中"清流"的代表人物是郭泰、贾彪,时人称之为"太学诸生之冠"。他们与李膺、陈蕃、王畅等正直的官员"更相褒重",形成了一股颇有影响的民间舆论势力,对时政产生了深刻影响。郭泰,字林宗,太原人,家世贫贱,但胸怀大志,不屑处"斗筲之役",少年时便访名师,向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而成。当朝名士河南尹李膺素有声望,敢于仗义执言,是有名的清议家,时人如能蒙其品鉴赏识,自能身价百倍,人称"跃龙门"。李膺见郭泰,"大奇之,遂相友善",郭泰由此名震京师。郭泰游太学,针对当时宦官专权、肆行无道的腐败朝政,与贾彪等一道,偕同太学诸生,针砭时弊,扬清激浊,褒贬朝臣,掀起了社会舆论的高潮。对于敢于向恶势力斗争的官员,他们大加称赞,时谚有:"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天下楷模李元礼,天下好交荀伯条,天下英秀王叔茂,天下冰楞王秀陵,天下忠平魏少英,天下稽古刘伯祖,天下良辅杜周甫,天下才英赵仲经"之论。

对于宦官势力,他们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汉桓帝时宦官左悺、具瑗、徐璜、唐衡势焰冲天,太学生便做歌谣:"左回天(左悺势能回天),具独坐(具瑗骄横无双),徐卧虎(徐璜恶如卧虎),唐两堕(唐衡随心所欲)。"一时流传天下。对于那些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者,他们也大加笞伐。一时朝野成风,"竞以臧否相尚",致使"公卿以下"均惧其贬议,不敢登太学之门。

汉末"清议"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像崔烈一样,很多人惮于时议,不得不在行为上有所收敛。但"清议"之风也引起了宦官们的强烈不安。他们向皇帝进谗言,诬陷"清流"官员和儒生为"党人",对其加以严酷迫害,最终引发了"党锢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