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健
策马龙亭日欲曛,江头遥见蔡侯坟。
汉封遗迹空怜在,青史香标世共闻。
漫拂鱼笺铭旧德,不烦竹简谢夫君。
频过多少千秋意,感慨依依望断云。
徐乾健 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
龙亭侯:蔡伦于公元114年封为龙亭侯。
曛:日落。
汉封遗迹:指蔡伦封地所在。
漫拂:轻轻拂拭。
鱼笺:又叫鱼书,泛指书信。
铭:感怀。
旧德:这里指蔡伦造纸的历史功绩。(www.xing528.com)
竹简:用竹子制成的书写材料。
依依:恋恋不舍的样子。
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大大便利了文化信息的使用和传播。从此以后,以纸为载体的知识信息,得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造纸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深远影响不可估量。造纸术的传播,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蔡伦(61~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人。蔡伦出身普通农家,15岁时,被选入宫内,成为宦官。蔡伦入宫后,先任小黄门,后成为章帝窦皇后近侍,深得窦后赏识。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临朝听政,蔡伦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备顾问、掌理文书,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
窦太后去世后,蔡伦又得到和帝邓皇后的赏识,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的生产和使用。和帝去世后,邓太后长期执政,蔡伦深受重用,被封为龙亭侯。不久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权位达到了顶峰。邓太后去世后,安帝亲政,蔡伦因宫廷内斗受到牵连,被捕下狱,最后自杀而亡。
蔡伦一生在宫内为宦46年,地位因先后侍奉四个皇帝、两个皇太后而节节上升,位尊九卿,身居列侯,然以惨死告终,成为汉代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的个人命运虽然不幸,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却永远留名青史。
蔡伦任尚方令时,恪尽职守。他所监制的秘剑及诸器械,无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效法,但他最为人所瞩目的重大贡献,却是造纸术。
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古人书写记事,通常用竹木简牍或简帛织物。竹书通常是用刀将竹木削成条片,上书文字,再用绳将它们相连成篇。但竹木简牍体积大,重量重,使用颇不方便。帛书虽然重量轻,便于携带,但所费昂贵,远不如简册使用方便,无法普及。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价廉质高、方便携带和书写的载体,并为此进行了各种探索。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西汉时就发明造纸术。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西汉烽燧遗址中发现了一片麻纸残片;1957年,陕西出土灞桥纸;1973年,甘肃出土金关纸;1978年,陕西出土中颜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纸质地图。经分析化验,这些早期纸品均为植物纤维纸。这说明,西汉已有可用来书写的纸张出现。但当时的制作工艺尚未成熟,使用也不普遍,简帛材料仍是主要的书写载体。
蔡伦在宫中任职时,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深感"帛贵而简重,不便于人",因此,他总结已有造纸经验,改进传统造纸技术,成功地以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张。在元兴元年(105)秦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从此,天下都用蔡伦的方法造纸,人称"蔡侯纸"。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是选择树皮、废麻等随处可得的原料,将其放入水中沤泡、蒸煮、漂洗,去掉其中的木质素和果胶等,使植物纤维分散变软;接着,锉、切原料,使植物纤维变短、变细,再加以舂捣(即打浆),使纤维开裂,在水中形成大面积的丝絮状,再加入纸药,使纤维悬浮均匀不沉,且便于抄捞后的湿纸分离;然后,用细网(纸帘)将纸浆抄捞成纸,压榨去水分,将湿纸晾晒烘干,这样,一张纸就算制作完成。蔡伦改进和革新了造纸工艺,使纸的原料变得容易获得,纸的质量得到提高,使纸张成为价廉物美的书写材料。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还对世界文明的演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造纸术发明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等地。公元11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贝鲁尼的著作,记录了大约在公元8世纪的盛唐时期,唐将高仙之与西亚大食军队在坦罗斯发生战争,一批造纸工匠出身的士兵被大食俘虏,造纸术通过他们首先传播到西亚,后又传播到欧洲。
后人对蔡伦的功绩给予了充分评价。法国安贝尔市蔡伦展览馆提到:"蔡伦的杰出贡献和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揭开了新的篇章。"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其所著《一百位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他说:"如果没有蔡伦,就没有纸,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世界将会是什么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