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武中兴:汉臣刘秀重兴汉室,恢复东汉社会经济

光武中兴:汉臣刘秀重兴汉室,恢复东汉社会经济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汪遵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南阳汉宗室地主刘秀最后重新光复汉室,定都洛阳,史称"光武中兴"。又在京畿置司隶校尉,管辖京城及周边地区,以监督贵戚和权臣。光武帝刘秀的上述政策,使东汉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两千一百多万。光武帝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汉臣刘秀重兴汉室,恢复东汉社会经济

汪遵

光武重兴四海宁,汉臣无不受浮荣。

严陵何事轻轩冕,独向桐江钓月明。

汪遵(约877年前后在世)唐五代时期诗人。著有《唐才子传》。

桐江:水名,在今浙江省境内。本诗所记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同学严光(严子陵)的故事。

光武重兴:指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南阳汉宗室地主刘秀最后重新光复汉室,定都洛阳,史称"光武中兴"。

汉臣:指跟随刘秀起事的众大臣。

浮荣:荣华富贵。

严陵:即严子陵,名光。西汉末余姚人。博学多才,性格耿直。曾与刘秀同学,结下深厚友谊。刘秀称帝后,严光变名姓,归隐富春山一带,耕钓度日,终老山野。(www.xing528.com)

公元23年,王莽倒台后,刘秀奉更始皇帝刘玄之命,到河北镇抚各州郡,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公元25年六月,刘秀正式称帝,恢复"汉"室,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建立后,刘秀继续用兵,前后用了12年时间,最终完成了统一事业。

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即位后,鉴于西汉末年权臣主政的弊端,下令削弱司徒司空太尉"三公"权力,强化尚书台的事权,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尚书原为皇帝近臣,负责管理诏令文书,刘秀为加强集权,正式成立尚书台机构,设尚书令一名,尚书仆射一名,下设六曹,各有执掌,分别掌管地方官考察、官吏任用、修缮营建、刑狱、治安、外交及少数民族事务等,使之成为无所不统的国家决策机构和中枢权力部门。凡国家大事,均由尚书台议定,再交由三公、九卿受命执行,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

接着,刘秀又着手完善与强化监察系统。以御史中丞掌领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又在京畿置司隶校尉,管辖京城及周边地区,以监督贵戚和权臣。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刘秀重新划定了地方郡县机构,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行治内,负责纠察冤狱和选举人才。由此建立了以御史台、司隶校尉和刺史为主的监察系统,从而克服了西汉末"上威不行,下专国命"的弊端,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掌握。

刘秀统一后,为削夺功臣权力,提出"退功臣进文吏"的策略,通过封侯褒奖,给功臣以尊崇地位和优厚待遇,但功臣多不任吏职,真正能参与政治的极少。与此同时,刘秀又多次征召"天下俊贤",收罗天下文士充任吏职,对于儒学名士更是不遗余力,亲自下问,授官任职,恩宠有加。前诗所引严子陵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在此基础上,刘秀强调以"柔术治国",提倡儒学,以促进社会休养生息。

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刘秀建国后,汪遵后颁布七道诏书,宣布释放奴婢,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禁止私刑奴婢,初步解决了困扰汉代政治的奴婢问题。此外,刘秀又减轻刑法,实施宽松统治;精兵简政,动员军队复原,以减轻人民负担;鼓励流民还乡,贷民公田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安定人心、恢复社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整顿人口与田地的官吏,加强赋税征收,限制豪强兼并,刘秀下诏州郡"度田"(检核垦田户口)。这触动了豪强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主持度田的官员,因为惧怕或袒护豪右,在清查过程中不但没有认真核实豪强的田亩与户口,反而向贫民转嫁负担,激起百姓嗟怨。豪强地主煽动和阻挠朝廷的核查工作,出现了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的局面,"度田"不了了之。

光武帝刘秀的上述政策,使东汉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东汉早期,吏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稳定,国家控制的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田野荒芜,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所好转,土地逐渐得到垦辟。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两千一百多万。光武帝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但由于东汉政权是建立在世家豪族基础上的,无法彻底解决西汉以来的土地兼并问题。这也为东汉中后期社会转危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