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渐觉浮名幻,斯文坠绪知谁绾?
侧闻金石遍搜珍,肯任云烟空过眼。
何绍基(1799~1873)清代诗人、学者、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
沈韵初:清代学者、收藏家。
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四年(175)刻,为官方校正五经文字刻石,共46碑,宋代以来偶有残石出土,相传为蔡邕所书。
绾:掌控、联络。
何绍基诗中提到的熹平石经,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熹平石经始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讫至光和六年(183),凡历9年而成,依杨龙骧《洛阳记》记载,刻石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太学讲堂前的东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汉时期经学发展中出现的今古文之争最终走向了调和。(www.xing528.com)
今文经和古文经是西汉末期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汉初的经学原无所谓今、古文的区别,哀帝、平帝之际,刘向的小儿子刘歆(约公元前53~公元23)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才有派别含义的"古文"名称。"今文"则是由于古文家独树一帜,迫使原有经师结成一派之后,到东汉时才出现的名称。它是古文经师对立于学官的经书、经说和经师的别称。
战国以来儒生传经,大都是师徒、父子口耳相传,到汉代才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著于竹帛,故称为今文经。今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致用",着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来发挥经文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公羊学最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有特别尊显的地位。元帝以后,君权衰落,今文经学也随着式微。哀帝、平帝之际,谶纬盛行,今文经学又与之结合,经说的内容更为空疏荒诞。
汉代出现的先秦经籍,相传或出于孔壁,或发自中秘,或献自民间,经文都用秦以前的古文字书写,故称为古文经,如《古文尚书》《毛诗》《春秋左氏传》等。古文经学解释经义,主要在于"通经识古",详于训诂,局限于探索经文本义,在理论上没有重大发挥。但在认辨解释先秦文字的过程中,建立了系统的训诂方法,有一定的贡献,主要著作有《尔雅》和《说文解字》。
哀帝时,刘歆提出立《春秋左氏传》《毛诗》《仪礼》和《古文尚书》于学官,以与今文博士相抗衡。哀帝命他与五经博士讨论,但博士们多不赞成,或不肯表示意见,或说《尚书》二十八篇已完备,或说左氏不传《春秋》。刘歆写了著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指出今文经传残缺,古文经传可靠,正可补充今文的残缺。措词激烈,遭到今文家们的怨恨和猛烈攻击,其主张没有实现。此后,经学出现了今文和古文两个派别,双方争论前后延续了近两百年。王莽当权时,由于托古改制的需要,刘歆借机把《春秋左氏传》《古文尚书》《仪礼》《毛诗》立于学官,后又立《乐经》为博士,《周官经》六篇也立为博士。东汉光武帝时,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共十四博士。建武年间,尚书令韩歆提出立《费氏易》《春秋左氏传》为博士,又引起一场争论,最后由光武帝决定立《春秋左氏传》为博士,遭到今文家的激烈反对,不久废去。
建初四年(公元79)朝廷在白虎观召集经今古文大师讨论五经异同,章帝亲临裁决,是为白虎观会议。会后经班固整理记录写出《白虎通义》,吸收两派观点。古文经的地位因而有所提高,出现两派综合的趋势。
虽然终汉之世,古文经没有再立于学官,可是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古文经学的传播日益广泛。东汉最有名的学者,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都是古文家,或兼通今古。在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注经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于混同。汉末董卓之乱以后,博士失职守近三十年,今文学遂日益衰微。
熹平石经是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除《论语》外,皆当时学官所立。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熹平石经共约20万字,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石碑已毁,北宋以来屡有残石出土。近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存八千余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