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属湖北)人。著《戎昱诗集》。
青史:指史书。(www.xing528.com)
静胡尘:制止胡人的侵扰。
唐宪宗时,曾召集大臣讨论边疆政策,多数人主张和亲,但宪宗背诵了戎昱的这首诗,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态度。诗中,戎昱认为汉代实行的和亲政策是很不明智甚至错误的做法。那么,汉代为什么要实行和亲,又取得了什么效果呢?
秦汉之际,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空前强大,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秦朝灭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刘邦封韩王信于代,都马邑(今山西朔县),以防御匈奴的进攻。高帝六年(前201),冒顿单于率兵进攻马邑,韩王信投降。次年,匈奴与韩王信勾结,又引兵南下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三十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不得不采用刘敬的建议,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进行贸易,以缓和双方的关系。吕后时,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因国力不足,继续实行和亲政策。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汉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入选掖庭。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遂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元帝惊于其美貌,但难于失信,便赏给她大量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王昭君以大局为重,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又生二女。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这首《咏怀古迹》,把王昭君远嫁异邦的愁怀和眷恋故土的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
纵观中国历史,和亲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汉唐直至明清,和亲之举不绝于书。但对各族统治者之间的和亲,学界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如西汉初年的和亲就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入掠。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全面否定。和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综合起来看,我们应把和亲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和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客观评价。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无论统治者实行和亲时的主观愿望如何,多数中原王朝同边疆民族之间的和亲结果都导致了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政权之间,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关系,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对周边少数民族来说,凡主动要求和亲者,通常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一种向往和钦慕,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趋同,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