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试题常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常识,对此考生也应有所了解。
一、历法
古人用干(ɡān)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ɡuǐ);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 癸丑
这六十个单位,共用天干六组,用地支五组(以为记)。表中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晦。初三叫做朏(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新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也没中断,如2003年是癸未年。由此也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用地支的十二个字表示。从半夜子时(23点至次日1点)算起,依次为:
子时:23点至次日1点 丑时:1点至3点
寅时:3点至5点 卯时:5点至7点
辰时:7点至9点 巳时:9点至11点
午时:11点至13点 未时:13点至15点
申时:15点至17点 酉时:17点至19点
戌时:19点至21点 亥时:21点至23点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现代的小时只是古代时辰的一半,所以叫“小时”。
二、礼俗
(一)年龄代称
古人对年龄的代称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孩提(幼儿)、童龀(chèn,孩子换牙)、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
(二)尊卑坐向
古代礼仪宴席由尊到卑的位次是:面向东(上首)、面向南(二等位)、面向北(三等位)、面向西(下等位)。鸿门宴上项羽就是这样安排的:他和项伯东向(面向东)坐,亚父范增南向(面向南)坐,刘邦北向(面向北)坐,张良西向(面向西)奉陪。但在君臣之间,坐北面南为王位,坐南面北为臣位,然后是面向东,面向西。
(三)跪坐姿势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礼节繁多,仅坐姿就有所不同。“坐”、“跪”姿态相似,“坐”臀部紧贴脚跟,“跪”则直身、臀离开脚跟。“跪”姿常表示有急事或谢罪,有时也表示对长者尊敬,《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jì)”的“跽”,是从坐到直身,多表示受惊吓而欲起的样子。最不礼貌的坐姿叫“箕踞”,像簸箕一样地坐着,如。荆轲刺秦王不中,反被秦王刺伤。他靠着柱子,摆出箕踞的姿势,大模大样地坐在地上,大骂秦王,表现出对秦王的极度蔑视。(www.xing528.com)
(四)官位升降
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或除;同级调动叫徙或转;调任官职叫擢(zhuó);降职贬官叫谪(zhé)或左迁;罢官免职叫黜(chù);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叫徵;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叫辟;年老请求辞职叫乞骸(hái)骨。
(五)社稷坛
古人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叫社稷。一个国家建立,要筑社稷坛;一个国家攻占另一个国家,要毁掉被攻占国家的社稷坛。因此,古人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我国明清时期的社稷坛就是中山公园里的“五色土”。它的中间是黄色土壤,代表黄土高原;北方是黑土,代表东北三省;南方是赤土;西方是白土;东方是青土。五种颜色土壤的分布,与我国版图上土壤的实际分布是一致的,因而“五色土”就成为中国的象征。
(六)山水阴阳
古代称山的北面为阴,南面为阳;水则相反,水的北岸为阳,南岸为阴。“华阴”是指华山的北面,《游褒禅山记》中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江阴”是指长江的南岸;《愚公移山》中的“汉阴”则指汉水的南岸。见图7—1。
(七)三教九流
“三教”包括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图7—1 山水阴阳示意图
(八)五行、五谷、五音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基本物质相生(如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相胜(克)(如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并认为由这五种基本物质生成万物。战国时期的这种世界观叫“五行观念”。“五行”配以“五方”,则得出东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五种物质中的火、土、水,或者不可解释,或者到处都有,古人认为最有用的物质是木和金,分别代表树木、庄稼和金属;而木和金又分别与东、西相配,因而就以“东西”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这就是“东西”一词的由来。
五谷,泛指一切粮食作物。一般包括稻、黍、稷(谷)、麦、菽(豆)。
五音,指古代音乐中的五级音阶: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调,由最初模仿五种动物猪、牛、羊、马、鸡的发音而得名,分别表示1、2、3、5、6五个音阶。
三、姓名字号
传说在上古时代,婴儿出生3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到了20岁,就被认为已经成人,可以取字;女子到15岁,可以许嫁,这时也能取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往往有联系。如孔子有个学生叫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华”是“花”的古字;很多花是红色的,“赤”指深红色。又如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成语有“必由之路”,可启发我们了解“由”和“路”的联系。
周代贵族男子的字,前面常加“伯(或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后世一直沿用。“子”是男子的尊称,春秋时期以后,男子取字往往加一“子”字,如司马迁,字子长;苏轼,字子瞻。在古代,名和字可以连着说。汉代以前,往往先称字,后称名。汉代以后,改为先称名,后称字。在字的后面加“父”(fǔ)或“甫”,也是周代流传下来的习惯,既表示男性,又表示美称。如孔子,他的字全称仲尼父,简称仲尼、尼父。
上古时期,尊卑等级森严,尊者对卑者称其名,如孔子对他的弟子称名,称子路为“由”,对冉有称“求”。在尊者面前,卑者自称名,如孔子的学生在孔子面前都各自称名。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相称呼时用名;若尊者不在面前,平辈之间为表示尊敬,彼此互相称字。对前辈一般都称字,但对父母连字也不能称,称已去世的父亲为“先考”,称已去世的母亲为“先妣(bǐ)”。
古代的王侯公卿、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叫做谥(shì)或谥号。大部分是表扬性的,如齐桓公(辟土服远)、晋文公(经纬天地)、秦穆公(布德执义)等;也有批评性的,如隋炀帝(好纳远礼);还有表示同情的,如鲁哀公(恭仁短折)。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如诸葛亮谥“忠武侯”、岳飞谥“武穆王”。称谥号也用来表示尊敬。
四、敬称、谦称
汉语中有丰富的敬称和谦称词语,体现了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敬称
战国历来重视对人称谓方面的礼貌与教养,人与人之间根据不同的关系、地位,都有相对应的专用敬称。例如:对帝王尊称“圣上、陛下、人君”等;对宰相、将军尊称“丞相、君侯、主帅”等;对前辈尊称“尊公、尊翁”;对同辈友人敬称“足下、贵兄”等;夫对外人称妻为“内人、内子”,妻则称夫为“外子”。
“令”,含有善与美的意思,可用于敬称对方的长辈及平辈或晚辈。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令翁、令大人”,称其母亲为“令堂、令母、令慈”,称其妻为“令妻、令正”,称其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弟、令姐、令妹”,称其儿子为“令郎、令嗣”,称其女儿为“令爱、令媛、令千金、令掌珠”,称其女婿为“令婿、令坦”等。
(二)谦称
旧时对在上者自称“卑职”等,对师长自称“晚生、门下”等。常用的自称谦词还有“愚、仆、窃、鄙、敝、不才、在下”等。
“家”,一般用于向别人称自己在世的长辈与年长的亲属。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公、家君、家严、家尊、家大人”等;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岳父为“家岳”;称祖父为“家祖”;还有“家叔、家舅”及“家兄、家姐、家嫂”等。
“舍”,一般用来向别人称在世的比自己年幼的同辈亲属或晚辈。如称弟弟为“舍弟”,称妹妹为“舍妹”,还有“舍侄、舍亲”等。但“舍”不用于自己的儿女,儿子称为“犬子”,女儿称为“小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