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
思维是人的本能,也是孩子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孩子的思维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发展思维能力,既是孩子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其独立能力的关键。所以,父母应该及时掌握孩子思维发展的进程和特点,积极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
要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就要先了解孩子的思维特点。3岁前的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不能脱离动作默默思考,思维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动作。4岁以后,孩子才开始出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仍需借助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考,具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中思维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是先快后慢的。6岁前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抓住这段时期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效。
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对孩子进行训练
拓展孩子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利用教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很多机会。比如,父母让孩子帮自己干家务时,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然后再让孩子亲自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检验自己的思考结果,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做家务的知识。
2.不要让孩子附和自己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会把一些“明知故问”的题目摆在孩子的眼前。像“晶晶最喜欢吃红烧肉了,是不是?”妈妈明明知道晶晶有这个饮食爱好,想得到的只是晶晶一个附和性的回答。与之类似的还有“这样好不好”“愿不愿意跟妈妈一起做这件事”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思维锻炼没有任何价值,反而容易使孩子对回答问题感到厌烦。因而,父母要学会杜绝这种附和性的问题,不要让它们对孩子的思维锻炼产生反作用。
3.通过提开放性问题来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
比如传统教育会让孩子记住,“一只青蛙两只眼睛四条腿”,现在则改为“你发现青蛙的舌头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吗?”让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维、描述,变孩子的定向思维为扩散思维。
4.不要强求孩子回答问题又快又好
提出问题后,父母要给孩子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认真思考。这种积极愉悦的内心体验能激发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获得较持久的学习动力,推动和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果强行要求孩子在没有经过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回答,甚至因为对孩子的回答不满意就批评、责骂孩子,不但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没有益处,还会使孩子对思考产生厌恶,对孩子的思维拓展有害无益。
同步训练
训练一:反口令
妈妈要做的准备:
明白“反口令”的规则和训练目的:让孩子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一些小凳子、书本、玩具等辅助性的工具。妈妈和孩子一起练习:
1.妈妈和孩子面对面坐在凳子上,妈妈对孩子说“起立”,要求孩子坐着不动;妈妈对孩子说“坐下”,要求孩子站起来。(www.xing528.com)
2.妈妈和孩子站在地上,妈妈对孩子说“向前走”,要求孩子往后退;妈妈对孩子说“向后退”,要求孩子往前走。
3.妈妈和孩子坐在桌子前,妈妈对孩子说“拿书”,要求孩子拿玩具;妈妈对孩子说“拿玩具”,要求孩子拿书。
需要注意的事:
1.在做的过程中,妈妈最好先给孩子做个示范,让孩子明白该怎么做。
2.妈妈应该多一些耐心,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责备孩子。
3.如果孩子做得好,不要忘了及时称赞孩子。
训练二:发散性问答
妈妈要做的准备:
带孩子到公园或动物园玩,对孩子感兴趣的场景进行即兴提问,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妈妈和孩子一起练习:
1.如果孩子对大猩猩感兴趣,妈妈可以向孩子提这样的问题:大猩猩为什么很强壮,这样有什么好处?
2.引导孩子将大猩猩和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进行比较,帮助孩子进行思考并找出答案。
3.如果孩子对路边的蒲公英感兴趣,妈妈可以向孩子提这样的问题:蒲公英宝宝为什么要飞走?
4.根据孩子读到的有关故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孩子寻找答案。
需要注意的事:
允许孩子展开想象,给出和一般思维不一样的答案。比如,如果孩子回答“蒲公英是借助风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或“蒲公英长大了,想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所以离开了自己的妈妈”,妈妈也不能从一般的常识出发,认为孩子的回答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