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
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其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主观、武断地为孩子安排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并且强迫孩子顺从自己,就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陷入“要他学”—“被动学”—“枯燥学”—“讨厌学”的怪圈,使孩子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不仅如此,这样做最终会导致孩子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自己的想法,变得逆来顺受,毫无主见。这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所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内容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总之,只要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将“要他学”变为“他要学”,将“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枯燥学”变为“开心学”,就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主动、自觉、自愿的心情下,努力把学习搞好。
【案例】
亚琪的幼儿园大班生活开始了,爸爸妈妈对亚琪的学习也更加关注了。由于很快就要升小学了,爸爸妈妈很担心亚琪的文化基础打不好会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所以一直想让亚琪提前学一点文化知识。由于幼儿园的课程很少安排有这方面的内容,爸爸妈妈便每天晚上给亚琪开“小灶”:妈妈教亚琪认字,爸爸教亚琪学数学。亚琪对绘画和舞蹈很感兴趣,一直想去上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爸爸妈妈觉得这些内容对亚琪的文化课帮助不大,拒绝了亚琪的要求。亚琪很不开心,一直不好好配合爸爸妈妈的文化课教育。上了小学后,亚琪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不但上课不好好听讲,回家也不愿意写作业。爸爸妈妈感到难过极了。
无疑,亚琪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大错特错的。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内容孩子是不是喜欢,能否激起孩子的热情、引起孩子探索和认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为孩子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素质、兴趣,对孩子进行像捏泥人似的强行塑造,当孩子提出异议时还以爱孩子为理由让孩子顺从自己,只能使孩子逐步丧失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锻炼机会,成为父母的玩偶。这样生活得久了,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处处依赖父母、缺乏主见和自立能力的人,也必然不能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得住脚。父母只有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孩子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一个可以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的促进作用无疑是非常大的。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能,父母不妨在家中开辟出一块小小的地方,给孩子布置一个“学习角”,让孩子在其中自由地探索和学习。比如,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家中养几条小金鱼,让孩子每天给金鱼喂食、换水,让孩子对金鱼进行观察,并趁机给孩子讲一讲关于金鱼的知识。父母还可以将孩子的玩具也放到“学习角”中,让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学习到关于物体的颜色、体积、数量、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孩子喜欢读书,父母可以为孩子买一些合适的图画书,放到学习角,让孩子自由地翻阅,并从中学到知识。(www.xing528.com)
2.帮孩子准备有助于孩子理解所学内容的学习材料
2~6岁的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靠感受动作和事物的形象等感性信息来获取知识。所以,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应为孩子准备各种具体、生动的材料,作为对孩子学习的辅助。
比如,父母想让孩子明白光和影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帮孩子准备一只手电筒、一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和一些大小不同的纸,然后把这些物品放在手电筒的光柱前,使它们在墙上投下形状、大小不同的影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比较,启发孩子进行思考和探索,让孩子明白影子是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
3.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让孩子提前学小学的内容
2~6岁的孩子的思维以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很难接受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小学阶段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行让孩子学习,只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此外,如果孩子提前学会了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正式入学时,孩子就会因为觉得老师讲授的内容太简单而不好好听讲。等到了二年级,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孩子很可能已养成了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