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6岁宝宝全面培养独立能力

2-6岁宝宝全面培养独立能力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育儿任务,父母千万不可轻视。那位阿姨给洋洋妈妈讲了很多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办法,比如做游戏、讲故事、唱儿歌、表演等。最后,针对洋洋的情况,那位阿姨建议洋洋妈妈为洋洋准备一个玩具娃娃,然后把妈妈想培养洋洋的内容编成孩子们爱玩的“过家家”的内容,让洋洋在游戏中学会各种生活技能。

2-6岁宝宝全面培养独立能力

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育儿任务,父母千万不可轻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讲究科学。一般说来,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独立的需求,不过度保护,不包办代替,同时还要注意满足孩子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使孩子产生足够的成就感和安全感。否则,就会使孩子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

【案例】

眼看就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洋洋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这可把妈妈给急坏了。抓紧时间培养吧,洋洋又特别不配合,这可怎么办呢?幸好,洋洋家住的楼里有一位阿姨是幼儿教师,洋洋妈妈赶紧上门请教。那位阿姨给洋洋妈妈讲了很多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办法,比如做游戏、讲故事、唱儿歌、表演等。最后,针对洋洋的情况,那位阿姨建议洋洋妈妈为洋洋准备一个玩具娃娃,然后把妈妈想培养洋洋的内容编成孩子们爱玩的“过家家”的内容,让洋洋在游戏中学会各种生活技能。于是,洋洋妈妈找出洋洋最喜欢的“芭比娃娃”,让洋洋充当“芭比娃娃”的妈妈,帮助她穿衣服、吃饭、洗脸、大小便,洋洋妈妈在旁边充当“技术指导”,专门负责帮洋洋解决照顾“芭比娃娃”时遇到的各种难题。洋洋很喜欢玩这种“过家家”游戏,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妈妈已经在无形中开始对自己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了。这样过了一个月,洋洋已经可以顺利地自己穿衣服、上厕所了。

显然,洋洋妈妈的方法是很管用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对孩子进行适度、恰当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由于家长们受错误育儿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培养过程中的耐心不够,采用的方法不当,虽然也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孩子仍不具备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父母想早日培养出一个独立、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必须先掌握科学的培养方法,然后再投入热情和行动,才能迅速奏效。

下面是几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为人父母者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选择地实行。

1.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娱乐活动,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锻炼,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兴趣基础,也是一种比较容易实行的方法。用做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应该尽量使游戏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www.xing528.com)

在游戏过程中,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这有助于激起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豪感,使孩子更加积极地把游戏进行下去。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一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定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只会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2.让孩子在照顾玩具娃娃的过程中提高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都喜欢玩具娃娃,也会将玩具娃娃当成是自己的好伙伴和需要照顾的对象。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娃娃,郑重其事地交给孩子,让孩子充当娃娃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对娃娃进行照顾。在爱心的作用下,孩子可以给娃娃穿脱衣服,系扣子,帮娃娃做梳头、洗脸等各种事务。娃娃生病了,孩子还会学着医生的样子给娃娃喂药打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照顾娃娃的项目可适当增加,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

3.让孩子反复实践,养成习惯

父母还可以将日常生活的基本规律——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起床、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等生活常识一一告知孩子,让孩子反复实践,逐步形成习惯。熟能生巧,实践得多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