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与幼儿园老师配合
目前,大多数孩子在3岁后都要进入幼儿园生活。幼儿园教育可以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比较好的发展,比单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益处要大得多。如果家长不注意和幼儿园的老师密切配合,就会使孩子出现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一回到家里就耍横耍赖的现象。为了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家长要向老师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老师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案例】
佳妮今年4岁,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经过一年幼儿园生活的锻炼,佳妮的独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能自己穿、脱衣服,还会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连整理桌子、擦地等活也干得很好。但是,佳妮的幼儿园老师在到佳妮家家访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佳妮在家里是一名娇滴滴的“小公主”!她不但不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连吃饭都要妈妈喂,不喂就不肯好好吃。老师问佳妮的妈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佳妮妈妈说:“我们平时上班忙,佳妮都是爷爷奶奶和保姆在照顾。老人们一般都很溺爱孩子,保姆也不敢说什么。因为从小就是这样,现在长大了,也就不好改了。本来以为佳妮上了幼儿园会好些,可没想到一点都没变。唉!”老师听了佳妮妈妈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如果佳妮的老师不去家访,也许直至佳妮升到小学、初中,她的爸爸妈妈也不会知道在家俨然一个“小公主”的女儿在幼儿园会这么“独立”。家长与幼儿园如此缺乏沟通,是无法从根本上培养佳妮独立能力的,可见积极与幼儿园老师沟通、配合是多么重要。
孩子上了幼儿园,不少父母都觉得自己肩上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孩子进了幼儿园,不管是身心发展还是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幼儿园负责。有专业的老师在帮自己培养孩子,家长只要等着享受结果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因为,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园里的教师虽然可以通过专业的引导和训练对孩子进行独立性培养,并取得一定教育效果,但如果父母在家里只顾及到孩子身体、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特别是通过溺爱和限制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的话,就会使孩子养成凡事靠大人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即使有专业的教师在帮助自己培养孩子,父母也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多与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沟通,发挥家园同步教育的作用,使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家庭生活的锻炼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多到幼儿园与老师联系,多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www.xing528.com)
送孩子入园时,父母可以多和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谈谈孩子在家中的各种表现。如果孩子在家里表现很好,有礼貌、帮助妈妈干家务,就让老师适当给予表扬;如果孩子在家里有不良表现,如要求妈妈喂饭等,也可以让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多和老师进行交流,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各种表现
每天接送孩子时,父母应该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询问老师有没有对家庭教育的特殊要求。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对老师提出的家庭教育要求也置之不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3.多参加幼儿园召开的家长座谈会,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适当教育
幼儿园召开的家长座谈会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老师会在会上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家长商量教育孩子的活动安排,也会介绍孩子们近期的情况,并对家长的配合提出要求。这对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思路和孩子的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开展适当的家庭教育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家长应该积极参加。
4.当孩子因为有过错受到老师批评时,不要偏袒孩子
爱孩子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天职,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一味违心说好,才是不尽职尽责的表现。当家长听到老师说孩子的不好,或看到老师批评孩子时,不能一味偏袒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认为老师的做法不妥,可以私下里和老师进行沟通,或向园领导反映,以便妥善处置,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老师,更不要随便说孩子老师的不是,以免使孩子丧失对老师的尊敬,不利于老师对孩子开展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