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教简史:隋唐道教的本体论与思维方式

道教简史:隋唐道教的本体论与思维方式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佛教的思维方法,建立自己的本体论学说,代表性著作可举出署名“通玄先生”的《道体论》和王玄览的《玄珠录》。道教,其本体就是道。成仙的另一名称就是得道,道是什么,如何得到它,也是道教的基本理论课题。这是道教学习佛教思维方式的重要成果。道教哲学是宗教哲学,其目的是为实现它的宗教追求服务。这是《道体论》对道与物关系的理解。这也是整个《道体论》的归宿。

道教简史:隋唐道教的本体论与思维方式

学习佛教的思维方法,建立自己的本体论学说,代表性著作可举出署名“通玄先生”的《道体论》和王玄览的《玄珠录》。

道教,其本体就是道。儒教也讲道,并且也曾因此被称为“道教”。但是儒教所讲的道,多是具体的道,或说是道在各种场合的具体体现,即王弼所说的“必及其有”。道教讲道,则更注重研究道自身的各种性质,即王弼说的“恒训其所不足”。所以不仅黄老后继者,而且整个社会,最后也都把“道教”之名给了黄老家。《道体论》和《玄珠录》就是唐代前期两部专门探讨道的性质及如何得道的著作。

《道体论》所署“通玄先生”,严灵峰先生疑是五代时期的张荐明(2),但唐代还有至少两位通玄先生:一为张果,《旧唐书·玄宗本纪》、《旧唐书·隐逸传》均载玄宗授张果银青光禄大夫,号曰“通玄先生”;一为张通玄。据冯宿《大唐升玄刘先生碑铭》称,刘从政,缑氏人,历高、玄两朝,“始事河内张通玄,次师中岳邢归一”。张果本传说他著《阴符经玄解》,未言其他。张果的行为,更像方士,所以后来不少炼丹著作都托名张果。张通玄事迹不可考,但据冯宿说,刘从政“洞达玄解,知来藏往,体于虚而观其妙,守其朴而返于机”。刘的思想,很可能和他的老师有关,又合于《道体论》的精神。《道体论》不署名姓,却署通玄先生,很可能是刘记述他老师的思想。

从思想内容看,《道体论》也应是唐初的著作,其中渗透着佛教的思想方法,和《道门经法相承次序》、《道教义枢》的思想更为接近。《道体论》首先释道:

道者圆通化始,德者遂成物终。生成既彰,二名渐显,息用归宗,即二常一。即二常一,故道无德外之通,德无异道之契;即一仍二,故道位化通,德标成遂。常一常二,二一圆通。圆通辨别,故名道德

这里的一,也就是道;道,也就是宗,是“圆通化始”。有了德,就有了二;二,是道的分化,也是多的代表。道与德的关系,就是一与二的关系。道不是德,又不离德;德不是道,又不离道。道在德中,德在道中;一在二中,二归于一。在这个关系中,道,就是本,是体。潘师正说道是“圆通之妙称”,这里说道是“圆通化始”;《道教义枢》说道“一而不一,二而不二”,这里说道“即二常一”,“即一仍二”。而二一圆通的思想,又都是来自佛教。因此,《道体论》与《道教义枢》、《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不仅是同一时期,而且可能是同一派别的产物。

唐代前期的道教,追求成仙的比重仍然大于讲求治国,所以傅奕虽然努力抨击佛教,说老庄是和周孔一样的名教,但他总感到自己即便在道教中也非常孤立。在这种情况下,《道体论》和《道教义枢》、《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样,也都是把成仙作为理论探讨的目的。

成仙的另一名称就是得道,道是什么,如何得到它,也是道教的基本理论课题。然而道恍惚玄暗,不可称道,要描述道,只能从它和物的关系入手:

问曰:万物元从道来,一本由乎道。而道始虽一,终有万数,今芸芸之流,即是道非道?

答曰:……即是即非,即非即是。

问曰:广周之道,与物为同为异?

答曰:常同常异。物以道为体,道还以物为体。一体之上即有善恶、是非、死生、逆顺。(《道体论》)

万物从道来,所以道是物之体;道在万物中,所以道还以物为体。老子特别强调的道与物的区别,在这里得到了纠正;庄子的道在物中,甚至道在尿溺,在这里得到了更加圆满的论述。这是道教学习佛教思维方式的重要成果。

道教哲学宗教哲学,其目的是为实现它的宗教追求服务。在什么是道之后,就是要探讨如何得道。《道体论》写道:

问曰:若物各是道,而各各自足,何须修进?

答曰:体无各各,物有各各,故须修学。

道(体)是统一的、普遍的,没有相互区别,彼此不同,即无“各各”;但物是相互区别、彼此不同的。物中有道,但物不等于道。人是物,有各各,所以需要修学。这里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去论述修道的必要,其对一般和个别关系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得道是为了不死。道在物中,物各是道;物有生死,道有生死否?假如道有生死,还修道干什么呢?《道体论》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问曰:物即是道者,道有生死以不?

答曰:有生死无生死皆得所以然者。就其体收,即物是道,物有生死,道亦生死……譬如鱼因水生,还因水死,生死在鱼,而水无变异。一解云:就差则有生死,道则总收,无有生死……论云:道无终始,物有生死。

“鱼因水生”,其意思不是如通常所说鱼儿离不开水,而是说鱼是水变成的,就像说冰是水变成的一样。这是《道体论》对道与物关系的理解。而对道物关系的两种理解,也都是说,物有生死,道无终始,就像鱼有生有死,而水没有变异一样。正因为道无有始终,无有变异,得道者才有不死的可能。在这里,作者唯一不知的,就是道不是现实的存在,而是意识的抽象。

《道体论》还探讨了道的各种性质,比如道是有还是无。因为王弼说过,道是无;但道又确实存在,道又应是有。而在一般人看来,有不是无,无不是有。那么,道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提出问题,和王弼相比,就是个重大的进步。《道体论》的回答是:道“以有无、非有无为体”,“以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为体”。还有,道是否生物?回答是“生,不生”。在这些地方,我们处处都可看到佛教的深刻影响,而这些影响,使道教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水平,回答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道亦有亦无,生物又不生物,是这些问题中的两个例子而已。

要得到不死的、亦有亦无、虚寂圆通的道,就必须修炼。修炼的目的,是去掉这有质碍,有“各各”,因而有生有死的体。如何才能把有质之体修成虚无之道呢?《道体论》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问曰:万物之体,有实非虚。安得以有质之体,用为无也?

答曰:万物之体,从业而感,净秽无恒,事从心转。譬如目有翳,见毛轮之在空。目翳既除,毛轮自灭。人业既净,则三界亦无。(www.xing528.com)

佛教认为心生种种法生,山河大地,无非心之业力所造。人体自然也是如此。心之业力既然可造成人,自然也可使这已成质体之人重新成为无。且心之业力可使三界为无,何论一人?在这里,成佛的手段变为成仙的手段,佛教帮助道教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也是整个《道体论》的归宿。《道体论》的全部论述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说,只要修养自己的心灵,就可以得道成仙。这样,成仙的全部问题,也就变成了心灵修养即修身的问题。至于心灵的修养能否把肉体变为虚无,那另作别论。

《玄珠录》是王玄览的言行录。据王太霄的序言,王玄览和别人一起到茅山访师,觉同行者不是仙才,就半路折回:

叹长生之道无可共修,此身既乖,须取心证。于是坐起行住,唯道是务,二教经论,悉遍披讨,究其源奥,慧发生知。(《玄珠录·序》)

《道体论》的终点,可说正是王玄览《玄珠录》的起点。王玄览认为:

天下无穷法,莫过有与无。一切有无中,不过生与灭。一切众生中,不过常与断。所生不过四生,生居不过六道。(《玄珠录》卷上)

只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可以确定修行的目标。他通过心证,得出结论:万法俱妄,唯道是真:

十方诸法,并可言得。所言诸法,并是虚妄。(《玄珠录》卷上)

他有时也讲诸法是真:“此等并用虚妄,何等是真?即妄等之法,并悉是真。”(《玄珠录》卷上)然而讲又妄又真,不过是引起话题,实际上,只有道才是真的;由于道是真的,并且是不生不死的,才有追求的价值:

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

众生有生灭,其道无生灭。

众生虽生道不生,众生虽死道不死。

王玄览非常清楚,道,乃是物之道,众生之道。在这里,他也碰到了《道体论》所碰到的同样的矛盾:万物既然从道而生,物也就是道;万物有生死,道也应有生死。王玄览借助道的普遍性来解决这个矛盾。他说:

众生若死,其道与死合;众生若生,其道与生合。(《玄珠录》卷上)

道是永存的,生,它在生处;死,它在死处。它本身是不生不死的。然而这样一来,岂非有生道亦有死道,修道并不能免死吗?那么,修道又有何用?进而,既然道普遍存在,在生时又在死处,那么众生也就都是道,何必修炼呢?如果众生不是道,那么修道所得,就是身外之物,这身外之物又有何用?王玄览在这里求助于佛教的缘起说:

众生不自名,因道而得名。其道不自名,乃因众生而得名。若因之始得名,明知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所以众生非是道,能修而得道;所以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是故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起即一时起,忘即一时忘……(《玄珠录》卷上)

借助于缘起说,王玄览论证了道是众生、又非众生的结论。是,所以得的不是身外道;非是,所以需要修习。王玄览认为,是与非是的结合,是隐与显的关系:“当在众生时,道隐众生显;当在得道时,道显众生隐。”(《玄珠录》卷上)修炼的目的,就是使道显现:“其道未显时,修之欲遣显”。(《玄珠录》卷上)修道的根本原则,是灭“知见”:

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知见灭尽,乃得道矣。(《玄珠录》卷上)

老子主张“为道日损”,以至于无知无欲,复归素朴。佛教的涅槃寂静,也就是灭知见。在这一点上,佛道二教走到了一处。

但是,人死之后,知见不就自消自灭了吗?这是王玄览理论建树最危险的关口。王玄览说,死后知见的消灭,是他灭;由他消灭,也将由他再生,不能由己,就难脱轮回。只有自己主动灭去知见,才能由己,不再转生,从而脱出轮回。王玄览为此作了四句赞语,也是《玄珠录》唯一的赞语:

死不自由死,死后由他生;知见由我灭,由我后不生。(《玄珠录》卷上)

这样的灭知见,完全是心灵的作业。其理论归宿,也就是心生法生,心灭法灭:“空见与有见,并在一心中,此心若也无,空有之见当何在”。(《玄珠录》卷上)而修道的途径,也就是心的作业,从而使成仙之路变成心灵修养亦即修身之路。

修身有两种目的,一在治国,一在成仙。然而无论哪一种,都离方术非常遥远了,这才是道教的本色,是道教教义的核心部分。

两种目的又归结为一种措施,即心灵修养,那么,对心的研究,也就和对道的研究同等重要,并且由此进到对人性的探讨,发展起了道教的心性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